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结内痣2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韩滢 韩春 +3 位作者 金圣杰 朱琪 张沁 唐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6-861,共6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结内痣(nodal nevi,N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2018年至2019年诊断的2例NN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 目的 探讨淋巴结内痣(nodal nevi,N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2018年至2019年诊断的2例NN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8岁和50岁,均无恶性黑色素瘤病史,因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于腋窝淋巴结内发现NN。术后随访44~49个月,2例患者均未见复发及转移。镜下2例NN的痣细胞呈巢团状聚集,分别位于淋巴结被膜处及边缘窦内,病灶最大径分别为2 mm和2.5 mm,痣细胞形态温和,类似于皮肤的良性色素痣细胞,缺乏明显的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S100均呈强阳性表达,SOX10、P16均呈阳性,Ki67阳性计数均<1%;HMB45、KP-1、CKpan均呈阴性。结论 NN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淋巴结内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结合临床病史、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结果有助于与淋巴结转移性癌及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内痣(NN)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乳头型颅咽管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春 张福林 +4 位作者 唐峰 毕海霞 胡杰 徐伟 黄锋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4-1316,1321,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乳头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5~66岁,平均44岁。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复层上皮细... 目的探讨乳头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乳头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5~66岁,平均44岁。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复层上皮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形成乳头状结构。其中1例包括两种类型,部分肿瘤为造釉细胞型伴有胆固醇裂隙,小部分为乳头型,1例伴有少量纤毛柱状上皮和杯状细胞;1例伴有鳞状上皮分化。结论颅咽管瘤的乳头型较造釉细胞型少见,影像学易与垂体腺瘤相混淆,明确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乳头型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病理组成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鲲 陈向东 +6 位作者 高进 丁满棠 汤海 肖军 开凯 郭一俊 王忠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807-809,共3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外科包膜与增生腺瘤的病理组织成分差异,探讨外科包膜在前列腺电切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手术病人。用电切环在截石位5、7点切取5mrn×5mm的外科包膜组织并切除之增生腺瘤组织... 【目的】研究前列腺外科包膜与增生腺瘤的病理组织成分差异,探讨外科包膜在前列腺电切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手术病人。用电切环在截石位5、7点切取5mrn×5mm的外科包膜组织并切除之增生腺瘤组织一道用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技术,比较两者组织成分构成比例的差异。将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作为效果观察指标,分析以外科包膜为界限的前列腺电切手术效果。【结果】在外科包膜与腺瘤组织中,纤维平滑肌成分、血管成分及B淋巴细胞组构比例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手术前后患者各项效果观察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前列腺外科包膜主要由纤维平滑肌构成且血管较少,以其为界限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有效、精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外科学
下载PDF
胆石症病人胆囊黏膜中幽门螺杆菌的免疫组化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吕 李泽民 +5 位作者 郭新瑛 朱景元 王学东 张月林 顾建伟 胡兵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与胆石形成的关系。 方法 :对 50例胆石症病人中血清及胆汁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的 2 9例手术切除胆囊标本 ,采用常规Giemsa染色及特殊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2 9例血清及胆汁幽门螺...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与胆石形成的关系。 方法 :对 50例胆石症病人中血清及胆汁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的 2 9例手术切除胆囊标本 ,采用常规Giemsa染色及特殊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2 9例血清及胆汁幽门螺杆菌IgG阳性胆囊黏膜标本中Giemas检出 2 3例 (79.3 % ) ,6例为阴性 ;H .pylori免疫酶标记 3例为阳性 (1 0 .34 % ) ,2 6例为阴性。Giemsa染色阳性切片中 ,在黏膜表面上皮、腺体上皮表面及腺腔的黏液中 ,可发现染成蓝色细菌。免疫组化阳性切片中 ,在同样部位发现呈阳性反应的着棕黄色菌体。细菌球形菌明显多于杆状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免疫组化 病理检查 胆囊黏膜 胆结石
下载PDF
淋巴抑瘤素对五株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瘤效应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佩丽 王洪海 +1 位作者 周金良 乔雯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51-151,F003,共2页
淋巴细胞经刺激后分泌一种多肽类物质,这种细胞因子被称为淋巴抑瘤素。在体外培养中发现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对淋巴抑瘤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表现为三种类型:强反应株,此类细胞对其抑瘤效应反应强烈,抑制率达90%以上;弱反应株,此类细胞... 淋巴细胞经刺激后分泌一种多肽类物质,这种细胞因子被称为淋巴抑瘤素。在体外培养中发现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对淋巴抑瘤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表现为三种类型:强反应株,此类细胞对其抑瘤效应反应强烈,抑制率达90%以上;弱反应株,此类细胞的抑制率在70%左右;另一类为负反应株,此类细胞对淋巴抑瘤素不但不表现出抑瘤效应,反而出现助长肿瘤细胞生长的效应。由于体外测定中有上述现象,所以建议在体内应用这类细胞因子时,应像抗菌素测抗菌谱一样测定其抗瘤谱,以利于对症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抑瘤素 肿瘤 抑瘤效应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脑膜瘤中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福林 高进 +3 位作者 黄锋平 徐伟 郭绍文 张群丽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7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背景与目的: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在神经系统检测中一般用来了解肿瘤的血管增生状态,其中偶然见到脑膜瘤有SMA阳性表达的细胞团,故本研究试探讨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脑膜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在常规神经病理诊断中66例... 背景与目的: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在神经系统检测中一般用来了解肿瘤的血管增生状态,其中偶然见到脑膜瘤有SMA阳性表达的细胞团,故本研究试探讨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脑膜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在常规神经病理诊断中66例脑膜瘤组织切片作HE和免疫组化染色:CK、EMA、Vim、SMA和CD34。免疫染色用EnVision二步法,光镜观察结果。结果:在66例脑膜瘤中,组织学分型依次为脑膜皮细胞型36例、纤维型17例、过渡型3例、不典型4例、其他良恶性类型共6例。66例中脑膜瘤细胞SMA阳性表达共16例(占24.24%),其中脑膜皮细胞型12例(75%)、纤维型3例、不典型型1例。结论:脑膜瘤细胞呈现SMA阳性表达,提示该细胞出现肌性分化(或去分化),拟称为肌脑膜皮细胞(myo-meningotheal cells),这种肿瘤可能成为一种新类型的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脑膜瘤 平滑肌肌动蛋白 免疫组化 肌脑膜皮细胞
下载PDF
肠镜普查发现阑尾息肉1例及国内文献分析
7
作者 沈浩 韩春 +1 位作者 李步天 唐伟勇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3-784,共2页
1临床资料 2013年我院与辖区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对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的高危患者行肠镜检查,筛查大肠癌。我们发现1例罕见的阑尾息肉。患者,男性,56岁,平时无任何腹痛、腹泻、便血、粘冻样便及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在社区卫生服... 1临床资料 2013年我院与辖区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对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的高危患者行肠镜检查,筛查大肠癌。我们发现1例罕见的阑尾息肉。患者,男性,56岁,平时无任何腹痛、腹泻、便血、粘冻样便及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粪便隐血检查为阳性,来我院行肠镜检查,肠镜见阑尾开口处一枚息肉样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阑尾息肉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绒毛状管状腺瘤 锯齿状腺瘤
下载PDF
不同固定时间对脑胶质瘤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春 唐峰 项耀钧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研究免疫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Ki67)在脑胶质瘤标本中因固定时间不同而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GFAP和Ki67阳性表达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 目的研究免疫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Ki67)在脑胶质瘤标本中因固定时间不同而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GFAP和Ki67阳性表达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71例脑胶质瘤标本,肿瘤直径≥2cm,每例标本取6块大小为1 cm×1 cm×0.2 cm的肿瘤组织。4%甲醛固定处理,固定4 h、24 h、48 h、96 h、7 d和14d后进行GFAP、Ki67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不同固定时间对GFAP、Ki67阳性率的影响。结果脑胶质瘤标本经过4 h、24 h、48 h、96 h、7 d和14 d固定处理后,GFAP有效阳性率分别为63.38%、97.18%、95.77%、92.95%、90.14%和7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2,P<0.001),Ki67有效阳性率分别为87.32%、100%、100%、100%、98.59%和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5,P<0.001)。固定24 h、48 h、96 h和7 d的组别中GFAP、Ki67的有效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固定时间对脑胶质瘤组织中GFAP、Ki67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有影响,固定24 h、48 h、96 h、7 d的染色结果优于固定4 h和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增殖指数(Ki67) 脑胶质瘤 固定时间 免疫组化
下载PDF
McArdle病二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岳冬曰 高名士 +5 位作者 罗苏珊 刘华 李颖 易芳芳 赵重波 毕海霞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McArdle 病也称糖原累积病Ⅴ型(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Ⅴ,GSDⅤ),是因PYGM基因突变引起肌肉磷酸化酶缺陷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此类患者多于20岁以前起病,临床表现为运动不耐受,运动后无力、肌肉痉挛、肌痛,严... McArdle 病也称糖原累积病Ⅴ型(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Ⅴ,GSDⅤ),是因PYGM基因突变引起肌肉磷酸化酶缺陷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此类患者多于20岁以前起病,临床表现为运动不耐受,运动后无力、肌肉痉挛、肌痛,严重者可有横纹肌溶解,血清肌酸激酶表现为持续升高(即使是发作间期),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二阵风”现象,即剧烈的有氧运动后出现的肌无力、呼吸困难及心跳加速在休息10 min后明显改善,多数患者描述这一现象为运动初期的无力症状,在短暂的休息后可明显好转,这可能与运动后肌肉内血流量增加、脂肪代谢及葡萄糖利用增强有关[2]。现将我们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rdle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血清肌酸激酶 肌肉痉挛 糖原累积病 运动后 横纹肌溶解 血流量增加
原文传递
盲肠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宏 杨茹怡 高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9-29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4岁。因反复行下腹隐痛5年,于2011年3月30日于我院就诊。
关键词 囊性淋巴管瘤 盲肠 临床资料 下腹隐痛
原文传递
一例乳腺单纯型浸润性筛状癌病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宏 毕海霞 +1 位作者 韩春 杨茹怡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CC)较为少见,Page等于1983年首次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加以描述。2003版《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首次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乳腺上皮性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予以确认。本文报道一例乳腺ICC病例...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CC)较为少见,Page等于1983年首次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加以描述。2003版《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首次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乳腺上皮性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予以确认。本文报道一例乳腺ICC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供临床该类型乳腺癌诊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筛状癌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华丽 席瑜玲 +1 位作者 韩春 梁宗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分析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MRI影像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血管脂肪瘤8例,对其术前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椎管内血管脂肪瘤中,术后证实6例位于胸腰段硬膜外,1例位于胸腰段脊髓内,1例位于腰骶段髓外硬膜下... 目的:分析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MRI影像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血管脂肪瘤8例,对其术前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椎管内血管脂肪瘤中,术后证实6例位于胸腰段硬膜外,1例位于胸腰段脊髓内,1例位于腰骶段髓外硬膜下;MRI术前定位准确8例,定性准确5例,另外3例定性为良性肿瘤。硬膜外病灶呈梭形压迫硬膜,椎管狭窄,于蛛网膜下腔与肿瘤间显示受压线样硬膜影,部分椎管内外生长病灶呈哑铃型伴椎间孔扩大,周围骨质无破坏;脊髓内病灶呈椭圆形,两端脊髓呈杯口状改变;硬膜下病灶呈新月形于硬膜下生长,硬膜无受压改变,椎管明显狭窄。病灶在T1WI、T2WI上均以等高信号为主,T2WI压脂后7例病灶信号增高,仅1例脊髓内病灶压脂后信号明显降低;增强后4例表现为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6例强化均匀,2例强化不均匀。结论:椎管内血管脂肪瘤多发生于硬膜外,少数发生于脊髓内及硬膜下,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病灶位于硬膜下。MRI能清楚显示血管脂肪瘤的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及其与椎管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准确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