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科学概念的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艳娟 《科学教育》 2011年第5期43-43,共1页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科学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任务,并与其他学习领域一起共同实现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科学概念 综述 基础教育 科学教师 科学教育 学习领域 中小学
下载PDF
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思考和建议
2
作者 王艳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0,共1页
初中生命科学教学要求学生初步获得有关生命科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初步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获得生命科... 初中生命科学教学要求学生初步获得有关生命科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初步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获得生命科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等。学会读图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常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实验 读图能力 学生 科学教学 培养 初中 教学要求 基础知识
下载PDF
中美思想教育之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娜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比较研究 中国 美国 教育观念 教育途径 改革 主动性 情感性 中学 灵活性
原文传递
我的备课心经——对一堂失败评优课的反思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崎 《中学历史教学》 2008年第12期13-14,共2页
青年教师经常参加教学评优、公开课和研讨课。他们争强好胜,善于表现,善于接受新理念、新方法,且不少教师信息素养较高,能获得大量教学资源。然而,这些优势未必能转化为胜利。青年教师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紧扣教学目标,安排与之... 青年教师经常参加教学评优、公开课和研讨课。他们争强好胜,善于表现,善于接受新理念、新方法,且不少教师信息素养较高,能获得大量教学资源。然而,这些优势未必能转化为胜利。青年教师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紧扣教学目标,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借鉴他人教学设计的同时.不忘突出个人教学优势.赛前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在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优课 失败 备课 教师信息素养 青年教师 教学评优 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
原文传递
充分利用课本图片,培养学生证据意识——以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文明》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崎 《中学历史教学》 2011年第7期53-54,共2页
学习历史不能没有证据意识。对于初学历史的初中生而言,养成“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思维意识尤为重要。华师版七年级(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文明》的知识点较少,且易于理解,因此可把教学重点放在史学方法和证据意识的培养上。
关键词 证据意识 农耕文明 七年级 华东师大版 培养 图片 课本 利用
原文传递
轻负担高质量--观朱老师执教《两宋新格局》一课有感
6
作者 赵崎 《中学历史教学》 2010年第8期50-51,共2页
“减负增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深化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期望。笔者观摩了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朱老师在市一中学执教的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第17课《两宋新格局》.不禁眼睛一亮。尽管是异校教学.成功的教... “减负增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深化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期望。笔者观摩了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朱老师在市一中学执教的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第17课《两宋新格局》.不禁眼睛一亮。尽管是异校教学.成功的教材运用.严谨的问题导学.浓厚的历史气息.令人回味无穷。更值得称道的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真正体现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朱老师最出彩的有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老师 两宋 执教 质量 负担 “减负增效” 历史教材
原文传递
教师该如何提问
7
作者 赵崎 《中学历史教学》 2008年第11期20-21,共2页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每堂课教师总要提出不少问题.怎样提问是值得研究的。五四中学历史教研组对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进行专题研讨,授课老师在不同班级上了三节同样内容的课,每节课后授课老师和他所在的教研组全体老师进行热烈的讨论和...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每堂课教师总要提出不少问题.怎样提问是值得研究的。五四中学历史教研组对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进行专题研讨,授课老师在不同班级上了三节同样内容的课,每节课后授课老师和他所在的教研组全体老师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反思,并对教学问题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再实践(上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问 教师 问题设计 专题研讨 课堂教学 中学历史 教学问题 教研组
原文传递
周不是亡于公元前221年
8
作者 赵崎 《中学历史教学》 2010年第11期21-21,共1页
华师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第3课的配套练习第一小题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题如下: 周的起讫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标志周朝灭亡。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 华师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第3课的配套练习第一小题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题如下: 周的起讫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标志周朝灭亡。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春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前 《中国历史》 东周时期 “春秋” 七年级 华师版 西周
原文传递
历史教学不可想当然
9
作者 赵崎 《中学历史教学》 2009年第1期99-99,共1页
近日我在一堂课上讲述张衡和地动仪时,突然有学生问:“老师,地动仪还在么?”我顿时一怔,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暗自思量,地动仪应该还在吧,否则书上怎么会有插图,于是肯定地说:“当然有了。”又有学生问:“老师,地动... 近日我在一堂课上讲述张衡和地动仪时,突然有学生问:“老师,地动仪还在么?”我顿时一怔,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暗自思量,地动仪应该还在吧,否则书上怎么会有插图,于是肯定地说:“当然有了。”又有学生问:“老师,地动仪能测汶川大地震么?”我又一怔,既然教材说地动仪能准确测地震,那么测汶川地震也是没问题的,于是我给了肯定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地震 老师 学生 教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