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IGIT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缪英霞 王斌 +2 位作者 高建强 李月圆 鲁桂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5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中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TIGIT)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7例设...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中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TIGIT)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7例设为多发性骨髓瘤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与患者年龄匹配的志愿者40名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GIT的表达,分析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以及与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中TIGIT表达水平分别为(24.57±6.29)%、(42.87±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18±3.06)%、(11.29±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与DS分期相关,且DS分期为Ⅲ期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ISS分期、有无肾损害、血磷、骨质破坏、尿本周蛋白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02、0.354,P<0.05),与β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r=-0.284、-0.296,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升高,而且该表达与DS分期及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IGIT T淋巴细胞 血红蛋白 DS分期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及血清CD44V6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高建强 王娟 +1 位作者 缪英霞 余飞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63-865,871,共4页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及血清CD44V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术,观察组术后给予TSH抑制疗...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及血清CD44V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术,观察组术后给予TSH抑制疗法,对照组术后给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CD44V6、FT4、FT3水平。随访5年,记录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3^+等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CD8^+、CD44V6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T4、FT3水平显著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3年、5年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SH抑制疗法可降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D44V6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老年 预后 CD44V6
下载PDF
MSCT、SPECT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全脑保护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高建强 王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5期49-50,60,共3页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全脑保护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检查和SPECT检查...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全脑保护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检查和SPE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不同解剖部位的阳性率情况,观察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全脑保护治疗前后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血流平均速度(Vm)改变。结果 SPECT检查发现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灰质rCBF减少者为69.12%,白质rCBF减少者为32.88%,MSCT检查发现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灰质rCBF减少者为11.76%,白质rCBF减少者为100%;治疗前的MCA、ACA、PCA、BA、VA的Vm显著低于治疗后(P<0.05)。结论 MSCT检查和SPECT检查可清楚显示脑白质疏松症的影像学特点,根据影像学提供的资料对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全脑保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计算机断层扫描 全脑 保护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