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国芹 杨程青 +4 位作者 吕钦谕 赵静 朱明环 易正辉 戴兴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2-627,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CCRT)辅助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CCRT)辅助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B,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CCR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CCRT组以CCRT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时间持续12周。2组在入组时及治疗12周后予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亲和素-生物素复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BDNF和TrK-B表达水平。基线期认知功能和血浆BDNF及TrK-B蛋白表达水平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2组治疗后与基线期、治疗后2组间认知功能和血浆BDNF及TrK-B蛋白表达水平数据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善与蛋白表达改变的相关性用一般线性模型。结果·CCRT组和对照组实际各完成77例。基线期,2组认知功能各维度,BDNF和TrK-B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2组认知功能各维度(P=0.000),BDNF(P=0.007)和TrK-B(P=0.015)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发现:CCRT组治疗12周与基线期认知功能各维度(P=0.000),BDNF(P=0.002)和TrK-B(P=0.00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12周后认知功能各维度,BDNF和其TrK-B表达水平较基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词汇学习(r^(2)=1.598,P=0.019)、故事复述(r^(2)=1.495,P=0.038)、数字广度(r^(2)=1.855,P=0.004)、故事回忆(r^(2)=1.459,P=0.047)和注意功能(r^(2)=1.673,P=0.012)改善有显著相关性,TrK-B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与图画命名的改善有显著相关性(r^(2)=1.582,P=0.034)。结论·CCRT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各维度有显著疗效,且部分认知功能的改善与血浆BDNF和TrK-B表达水平的改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 BDNF TrK-B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良辉 孔卉玲 +3 位作者 毛云峰 马斋文 周颖 吴彦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7期653-654,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连续入组的方法,计划入组200例。并评估患者自我病耻感和病耻抵抗。结果:多因...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连续入组的方法,计划入组200例。并评估患者自我病耻感和病耻抵抗。结果:多因素:抑郁(OR=2.031)、生存质量(OR=2.825)、PANSS评分(OR=2.997)、病程(OR=2.749)、住院次数(OR=3.748)及无家属照顾(OR=2.682)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和病耻抵抗影响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和病耻抵抗状况不乐观,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社会和家庭应多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关心和支持,更好的改善其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积极给予治疗,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次数,从而有助于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和病耻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病耻感 病耻抵抗 精神分裂症 因素 生存质量
下载PDF
NOS1AP基因非编码区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国芹 吕钦谕 +4 位作者 赵静 朱明环 禹顺英 易正辉 陈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明确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or protein,NOS1AP)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性,并对NOS1AP基因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选择2012... 目的·明确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or protein,NOS1AP)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性,并对NOS1AP基因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333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early onset schizophrenia,EOS)患者和491例非早发性精神分裂症(non-early onset schizophrenia,non-EOS)患者,通过招募方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职工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体检中心的受检人群中筛选901名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用TaqMan探针检测3组人群NOS1AP基因rs12742393、rs4145621和rs1415263位点多态性。使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各位点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通过SNPstats在线网站进行最优遗传模型的分析。利用RNAfold软件和DNAstar软件对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结果·3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中均符合H-W遗传平衡(P>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EOS组与HC组相比,NOS1AP基因rs1274239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39)。遗传模型分析发现rs12742393位点最优基因型分布符合显性遗传模式(P=0.004)。软件预测发现,rs12742393位点A等位基因变异成C等位基因后,NOS1AP基因编码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重要改变,导致空间稳定性下降。结论·NOS1AP基因非编码区rs12742393位点对EOS易感性存在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基因 多态性 二级结构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推理能力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11
4
作者 岑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635-1637,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活动不协调和多方面障碍的疾病,病情复杂,病程长,极易发生功能衰退,甚至残疾。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自我效能感障碍,内部动机缺陷,故社会功能易严重缺陷,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心理推理能力障碍,影响患者社交能力[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活动不协调和多方面障碍的疾病,病情复杂,病程长,极易发生功能衰退,甚至残疾。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自我效能感障碍,内部动机缺陷,故社会功能易严重缺陷,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心理推理能力障碍,影响患者社交能力[1]。药物治疗虽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使患者完全康复。团体绘画疗法通过指导患者绘画创作,充分展示出患者在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感情,促使患者释放,从而获得满足,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外关于团体绘画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心理推理能力损伤的研究较少。为深化研究,本次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住本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选取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团体绘画的形式开展团体心理治疗,在改善患者心理推理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团体心理治疗 心理推理能力 完全康复 绘画疗法 社交能力 功能衰退 内部动机
下载PDF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田良辉 张蓓蓓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521-1523,共3页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因不明确,患者通常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工作记忆、执行能力、决策能力、面孔情绪识别等),对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同时对社会也造成一定的压力与负担,影响社会的安定。近些年来越来越...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因不明确,患者通常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工作记忆、执行能力、决策能力、面孔情绪识别等),对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同时对社会也造成一定的压力与负担,影响社会的安定。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如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等。但是国内关于抗精神药物(奥氮平、阿立哌唑等)在相同条件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比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两种药物的临床分析进而为后续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抗精神药物 阿立哌唑 认知功能障碍 氯氮平 工作记忆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新事件相关电位诊疗干预技术在精神分裂症社区防治预警康复中的推广应用——附10家推广单位资料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立升 杨卫敏 +27 位作者 李春波 陈美娟 禹顺英 吴国君 易正辉 谢帆 胡国芹 张毅 沈辉 杨献红 施慎逊 陆峥 陈兴时 唐云翔 吴荣琴 徐璐 唐佳琳 刘群 刘清 赵亮 徐敏曦 甘景梨 穆俊林 宗文斌 胡若笑 殷光中 杜向东 杨建功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6年第2期67-72,共6页
目的:引进并应用新事件相关电位(ERP)诊疗新技术,在上海及全国10家单位临床精神分裂症复发风险预警评估中进行推广。方法:对上述10家单位,累计764例初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申请ERP检查患者的P_(300)、MMN、P_(50)、N_(400)和CNV等诱发电... 目的:引进并应用新事件相关电位(ERP)诊疗新技术,在上海及全国10家单位临床精神分裂症复发风险预警评估中进行推广。方法:对上述10家单位,累计764例初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申请ERP检查患者的P_(300)、MMN、P_(50)、N_(400)和CNV等诱发电位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分析初发和复发其异常检出率。结果:1.本组初发精神分裂症P_(300)、MMN、P_(50)、N_(400)、CNV的平均异常检测率分别为51.0%、48.5%、61.2%、53.7%和59.4%。2.本组复发精神分裂症P_(300)、MMN、P_(50)、N_(400)、CNV的平均异常检测率分别为57.7%、57.7%、67.7%、58.9%和70.1%。结论:P_(300)、MMN、P_(50)、N_(400)和CNV组成的新ERP诊疗干预技术在精神分裂症社区防治预警康复中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新兴诊疗干预技术 社区防治 预警 新事件相关电位 推广研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强迫症错误监控功能改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荣琴 宋立升 +6 位作者 赵亮 李小平 吕坚 徐璐 黄军斌 唐佳琳 徐敏曦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N)变化特征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和59例强迫症患者及56名健康成人进行ERN检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相...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N)变化特征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和59例强迫症患者及56名健康成人进行ERN检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强迫症组ERN的正确反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ERN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强迫症组ERN波幅增高(P<0.05或P<0.01)。ERN潜伏期和波幅变化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r=0.088,P>0.05)、强迫症组ERN波幅与Y-BOCS评分之间不相关(r=0.117,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ERN波幅降低及强迫症的ERN波幅增高可能反映两组患者内在错误监控机制存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 错误相关负电位 生物学标记
下载PDF
奥氮平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鹏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探究奥氮平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5至2019.5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奥氮平治疗)与对照组(奋乃静治疗)各5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 目的探究奥氮平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5至2019.5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奥氮平治疗)与对照组(奋乃静治疗)各5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相比,观察组(98.0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减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影响率为16.00%,以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ST-T改变、室早、右束支传导阻碍为主。对照组对心电图影响为34.00%,以Q-T延长、心律不齐、右束支传导阻碍、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为主,两组在心电图改变总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MCCB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后,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会出现一定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应引起精神科医师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老年患者 奥氮平 心电图
下载PDF
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孙鹏 田涛 李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2期53-59,66,共8页
目的分析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9例急性期首发SCZ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康复效果,根据康复效果分为效果不良组40例和... 目的分析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9例急性期首发SCZ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康复效果,根据康复效果分为效果不良组40例和效果良好组89例。比较2组治疗前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效用。结果129例首发急性期SCZ患者治疗效果不良率为31.01%(40/129);效果不良组治疗前有精神病家族史占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泌乳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效果良好组,治疗前年龄、文化水平、工作状态在职占比、SCZ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效果良好组(P<0.05,P<0.01);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年龄、文化水平、PANSS评分、MCCB评分及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泌乳素、GFAP、IL-1β、IL-6、TNF-α水平均为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P<0.01);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41,0.953),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和较好的临床效用;基于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不良的风险等级标准,提示风险等级越高康复效果不良风险就越大(P<0.01)。结论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与治疗前年龄、文化水平、PANSS评分、MCCB评分及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泌乳素、GFAP、IL-1β、IL-6、TNF-α水平密切相关,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预测患者康复效果不良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和临床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 急性期 康复效果 影响因素分析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男病房无烟化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10
作者 孙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28-228,共1页
了解精神科专科医院男病房无烟化管理的现状及可行性探索。方法:选取2020.1-12某精神科专科医院男病房患者做吸烟史及戒烟和医院无烟化管理知识问卷调查,对本院所有职工做“精神科专科医院病房无烟化管理职工态度问卷”,了解病房无烟化... 了解精神科专科医院男病房无烟化管理的现状及可行性探索。方法:选取2020.1-12某精神科专科医院男病房患者做吸烟史及戒烟和医院无烟化管理知识问卷调查,对本院所有职工做“精神科专科医院病房无烟化管理职工态度问卷”,了解病房无烟化管理现状。结果:在针对患者的调查中,对病房内禁烟的态度有73.62%表示赞成。在职工态度问卷中,对病房内禁烟的态度81.13%表示十分赞成。结论:精神科专科医院男病房中患者对无烟化管理的接受程度较高,少数长期吸烟者戒烟存在一定困难,对戒烟后的病情变化缺乏信心。医院职工对无烟化的认识和支持程度较高,对无烟化管理病房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病房 无烟化 管理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抑郁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朱坤 张毅蓉 +1 位作者 许倞云 孙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抑郁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50例抑郁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所使用的治疗方案不同...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抑郁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50例抑郁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所使用的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n=80)和对照组(n=70)。试验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抑郁情况及神经内分泌指标;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自评量表中粪便性质、直肠症状、腹部症状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多巴胺、5-羟色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5%,高于对照组的7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抑郁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抑郁状态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抑郁 便秘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苯二氮■类药物在抑郁障碍中使用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杰 吴政霖 +1 位作者 洪武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自1960年氯氮(利眠宁)引入市场以来,目前大约有35种同类衍生物,即苯二氮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s)。BZDs因起效快、耐受性好、可接受性高,在改善抑郁障碍的睡眠问题和焦虑症状中广泛使用[1]。虽然近年来各大指南对苯二氮类药... 自1960年氯氮(利眠宁)引入市场以来,目前大约有35种同类衍生物,即苯二氮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s)。BZDs因起效快、耐受性好、可接受性高,在改善抑郁障碍的睡眠问题和焦虑症状中广泛使用[1]。虽然近年来各大指南对苯二氮类药物在抑郁障碍中使用均有建议,但实际临床中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氮类药物 抑郁障碍 抗抑郁药物
下载PDF
帕罗西汀合并柴胡逍遥合剂对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明 吴海苏 +3 位作者 朱丽萍 张六平 汪作为 伍毅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评价柴胡逍遥合剂对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柴胡逍遥合剂组(试验组)及帕罗西汀合并安慰剂组(对照组)。柴胡逍遥合剂和安慰剂剂量均为50ml,bid,帕罗西汀片起始剂量及推荐治疗剂量均为2... 目的:评价柴胡逍遥合剂对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柴胡逍遥合剂组(试验组)及帕罗西汀合并安慰剂组(对照组)。柴胡逍遥合剂和安慰剂剂量均为50ml,bid,帕罗西汀片起始剂量及推荐治疗剂量均为20mg/d,最高剂量为40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等级量表(HAMD)、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及治疗紧急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完成试验的有效病例为182例,试验组89例,对照组93例。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8周后,HAMD总分、SF-36各维度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试验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三个维度(精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TESS评分及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均有较高的耐受性,多数ADRs为轻、中度。结论:与单用帕罗西汀相比,帕罗西汀合并柴胡逍遥合剂对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疗效更明显,ADRs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逍遥合剂 帕罗西汀 抑郁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性厌食患者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涵 张靖 +6 位作者 李小平 韩慧琴 吴梦婷 陈妍 亢清 徐文艳 陈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49-1655,共7页
目的·研究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人格特质,比较不同亚型AN患者的人格特质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身病房及心理咨询门诊治疗的164例AN患者以及124... 目的·研究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人格特质,比较不同亚型AN患者的人格特质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身病房及心理咨询门诊治疗的164例AN患者以及124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将AN分为限制型AN(restricting type AN,AN-R)、暴食清除型AN(binge/purging type AN,AN-BP)和非典型AN,其中AN-R患者76例,AN-BP患者81例,非典型AN患者7例。采用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Eating Disorder Examination-questionnaire,EDE-Q 6.0)评估AN患者病理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Psychological Scale,FMPS)、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th Version,BIS-11)及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评估患者完美主义、冲动性、自尊水平方面的人格特质。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AN-R与AN-BP组及AN与HC组间各量表评分差异,并分析人格特质与AN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AN组的FMPS量表总分显著高于HC组(P=0.044),SES量表总分显著低于HC组(P=0.000)。AN-BP组的FMPS量表总分、非适应性维度得分、担心错误得分、行动迟疑得分、父母批评得分以及BIS-11量表总分、注意力冲动性得分、运动冲动性得分、无计划冲动性得分均显著高于AN-R组(均P<0.05),其条理性(即适应性维度)得分和SES量表总分显著低于AN-R组(均P<0.05)。AN的疾病症状严重程度(EDE-Q 6.0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与完美主义(FMPS量表总分)及冲动性(BIS-11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与自尊水平(SE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0)。结论·AN患者具有完美主义、低自尊的人格特质。AN-BP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完美主义、高冲动性、低自尊的特点,而AN-R患者则表现出低冲动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 人格特质 完美主义 冲动性 自尊
下载PDF
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梅力 张靖 +4 位作者 亢清 连成 彭素芳 禹顺英 陈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6-166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身病房及心理咨询门诊治疗的AN患者,其中限制型(restricting type)患者(AN-R组)76例、暴食清除型(binge/purging type)患者(AN-BP组)81例。分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0(Eating Disorder Examination Questionnaire 6.0,EDE-Q 6.0)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th Version,BIS-11)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冲动特质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患者的5-HTTLPR多态性位点,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与AN-R组相比,AN-BP组患者的EDE-Q 6.0总分及其4个分量表得分、BIS-11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均有所增加(均P<0.05),但2组患者的5-HTTLP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携带3种5-HTTLPR基因型(S/S、S/L和L/L)的AN患者的BIS-11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BP患者较AN-R患者具有更明显的冲动特征,但未发现2种疾病亚型或冲动特质与5-HTTLPR多态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 多态性 冲动特质
下载PDF
复发性抑郁症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差异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程青 陈涵 +6 位作者 胡国芹 李琳 俞华芳 王佩青 吴海苏 王文哲 张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比较复发性抑郁症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多次发作的抑郁症或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20例,两组患... 目的比较复发性抑郁症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多次发作的抑郁症或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对两组患者分别开展HRV检测,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和心率变异分析软件进行检测,并对HRV相关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之间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与HF之间的比值(LF/HF)的结果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次数与HRV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组时阈指标SDNN高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组[121.0(95.0,158.0)比111.0(87.0,144.0)ms,t=2.214],rMSSD、PNN50低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组[22.0(13.0,46.0)比20.0(12.0,28.0)ms,t=3.832;3.0(0,13.0)%比2.0(0,7.0)%,t=2.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频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住院次数与rMSSD(r=0.270,P=0.003)、PNN50(r=0.263,P=0.004)、HF(r=0.246,P=0.015)相关,但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次数与HRV各分析指标无相关(均P>0.05)。结论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较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住院次数影响患者HRV时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心律变异性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及抑郁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_(300)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亮 周荣山 +7 位作者 林益强 徐明曦 米云龙 沈锦波 唐立华 周颖 龚丹佳 陈兴时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P_(300)在2型糖尿病(2DM)及抑郁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DM诊断标准以及CCMD-3制定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收集到2DM患者30例(2DM组)和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28例(2D/DM组)以及健康...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P_(300)在2型糖尿病(2DM)及抑郁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DM诊断标准以及CCMD-3制定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收集到2DM患者30例(2DM组)和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28例(2D/DM组)以及健康对照患者30例(NC组)。使用中国仪器以及"视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完成视觉P_(300)检测。结果:⑴2DM组与D/DM组变化表现为同一趋势,即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⑵2DM组、D/DM组及NC组在靶潜伏期P_z脑区N_2和P_3,靶波幅P_3及非靶波幅P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⑶与NC组比较,D/DM组视觉P_(300)靶潜伏期N_2和P_3延迟(P<0.01),靶波幅P_3降低(P<0.01)。与NC组比较,2DM组也见相同结果。⑷在非靶刺激中,与NC组比较,D/DM组和2DM组波幅均下降。D/DM组与2DM组比较,前者波幅又低于后者(P<0.01)。结论:D/DM组比2DM组视觉P_(300)变化更大,视觉P_(300)有可能作为2型糖尿病和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脑电生理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抑郁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下载PDF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相关因素研究
18
作者 孙燕 沈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53-155,共3页
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度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总测试... 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度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总测试数、正确次数、持续错误数和完成分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错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作业测试(CPT)中视力正确率和听力正确率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联合型瑞文测试(CRT)IQ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访两年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起病年龄、总病程及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与知功能间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较正常人群下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文化程度、发病年龄、总病程及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WSCT CPT CRT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延长双相障碍患者抑郁相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并缩短躁狂相的熟睡时间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志兴 王媺媞 +12 位作者 周千 吕洞宾 王凡 黄秦特 吴政霖 李海滨 徐初琛 曹岚 赵杰 曹彤丹 黄海婧 方贻儒 洪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S)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不同发作状态下睡眠分期的影响。方法·收集210例18~65岁的健康对照及年龄相当的235例BD患者,根据BD患者的发作状态将其...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S)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不同发作状态下睡眠分期的影响。方法·收集210例18~65岁的健康对照及年龄相当的235例BD患者,根据BD患者的发作状态将其分为抑郁相、躁狂相和混合相。运用基于心肺耦合分析的睡眠质量评估系统,采集受试者的睡眠时间结构、睡眠体位、睡眠心率等指标;根据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是否≥5次/h确定每组对象是否患有SAS,并针对BD的发作状态和是否患有SAS进行两因素多元方差分析。结果·SAS对抑郁相BD患者的快速眼动(rapid eyes movement,REM)睡眠时间有显著延长作用(P=0.000),对躁狂相BD患者的熟睡时间有显著缩短作用(P=0.011)。另外,躁狂相BD患者的睡眠期间(熟睡、浅睡及REM睡眠期)心率增快在3种发作状态中最为显著(P=0.000),仰卧位对躁狂相BD患者的SAS症状加重的影响在3种发作状态中最为显著(P=0.002)。结论·SAS对BD患者不同发作状态下的睡眠分期可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相 抑郁相 混合相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对精神分裂症的增效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冷晓赟 沈弈菲 +4 位作者 岳英 李志行 王开颜 王纪文 王继军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 分析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原... 目的 分析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治疗,对照组则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通病房饮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饮食治疗后,观察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其阳性症状因子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分均呈下降趋势.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ANSS总分显示组间主效应、时间主效应、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783,P1=0.011;F2=41.378,P2<0.001;F3=41.378,P3<0.001);阳性症状因子分显示时间主效应及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302,P1<0.001;F2=6.483,P3<0.001),组间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4,P=0.537);阴性症状因子分显示组间主效应及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55,P1=0.035;F2=37.087,P3<0.001),时间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94,P=0.054);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分显示时间主效应及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177,P1<0.001;F2=37.087,P2<0.001),组间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70,P=0.071).从第8周末开始,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分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8周末分别为(t1=3.507,P1=0.001;t2=2.126,P2=0.037;t3=2.839,P3=0.006),第12周末分别为(t1=4.337,P1=0.001;t2=3.201,P2=0.002;t3=3.000,P3=0.004).从第4周末开始,观察组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因子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第4周末分别为(t1=7.481;t2=3.616;t3=5.430,P<0.05),第8周末分别为(t1=7.649;t2=4.572;t3=7.531,P<0.05),第12周末分别为(t1=7.564;t2=4.869;t3=7.622,P<0.05).结论 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可能增加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精神症状的作用,对阴性、阳性症状的进一步改善可能均有一定作用,且安全性好,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 精神症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