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师大历史系举办中国农民战争史学术讨论会
1
作者 王家范(整理)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79年第2期5-8,共4页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三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举办了“中国农民战争史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七个单位的史学工作者一百四十余人。这是建国以来农民战争史研究工作的一次盛会。会议自始...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三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举办了“中国农民战争史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七个单位的史学工作者一百四十余人。这是建国以来农民战争史研究工作的一次盛会。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团结战斗的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师范大学 学术讨论会 农民战争史 历史系 中国 史学工作者 团结战斗
原文传递
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 被引量:26
2
作者 萧功秦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萧功秦近年来,西方媒体与学术界对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表现出相当强烈的关注,有关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兴起的民族主义问题的专著与论文集正在陆续出版,1995年11月的《远东经济评论》就是以“中国的新民... 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萧功秦近年来,西方媒体与学术界对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表现出相当强烈的关注,有关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兴起的民族主义问题的专著与论文集正在陆续出版,1995年11月的《远东经济评论》就是以“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作为封面主题,该期还发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主义 国家意识形态 近代民族主义 新民族主义 中国近代 现代化过程 国际主义义务 文化主义 民族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
下载PDF
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萧功秦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7年第4期27-35,共9页
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萧功秦在清末变革过程中,中国立宪派存在着对西方宪政制度的双重误解:第一重误解,是把西方宪政制度视为一种可以适于各种不同文化社会环境的普适性制度,这种宪政乐观主义,在清末中国士... 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萧功秦在清末变革过程中,中国立宪派存在着对西方宪政制度的双重误解:第一重误解,是把西方宪政制度视为一种可以适于各种不同文化社会环境的普适性制度,这种宪政乐观主义,在清末中国士绅官僚精英中几乎成为一种无须验证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政治 制度决定论 文化误读 立宪政体 政治参与 近代中国人 张之洞 钦定宪法 梁启超 市民社会
下载PDF
借鉴·继承·创新——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稚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4-89,共6页
本文主要把上海在第一轮教改中推出的中学历史课本置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研讨,在作横向比较的同时,并注重各自的纵向变革,以总结成功经验,发现薄弱环节,寻求规律性认识,更探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世界发展趋势,为上海第二轮历... 本文主要把上海在第一轮教改中推出的中学历史课本置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研讨,在作横向比较的同时,并注重各自的纵向变革,以总结成功经验,发现薄弱环节,寻求规律性认识,更探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世界发展趋势,为上海第二轮历史教材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材 教科书的结构 合编教材 科际整合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协同学理论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忠锐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3,共3页
协同学理论是西德物理学家 H·哈肯教授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创设的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学科理论。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它主要研究、探讨系统如何统一。也就是说,它要研究如何寻求一个合适的控制参... 协同学理论是西德物理学家 H·哈肯教授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创设的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学科理论。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它主要研究、探讨系统如何统一。也就是说,它要研究如何寻求一个合适的控制参量,并让这个参量通过自组织(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没有外界关系系统模式的任何现在信息输入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物能流,自发地形成某种时间模式、空间模式等)的作用,让系统发生极大的变化。可用下列图式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理论 学校管理系统 横断学科 空间模式 控制参量 体育卫生 教育工作 时间模式 哈肯 协同方式
下载PDF
试论明初皇权强化的历史动因
6
作者 李渡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96-100,37,共6页
关于朱元璋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原因,明史研究论著多有涉及。概言之,有三种观点较具代表性:(1)明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皇权以维持统治。(2)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导致明太祖杀戮功臣,加强皇权。(3)归结于... 关于朱元璋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原因,明史研究论著多有涉及。概言之,有三种观点较具代表性:(1)明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皇权以维持统治。(2)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导致明太祖杀戮功臣,加强皇权。(3)归结于朱元璋本人的性格和心理特点,“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这些解释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未免流于笼统或失之偏颇。明初强化皇权的政治运动并非某种单一历史条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明史研究 明太祖 强化皇权 历史条件 社会矛盾 专制主义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行中书省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东江纵队及其历史作用
7
作者 金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1,共3页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使中国华南的大片沃野沦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广东人民对于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把国土拱手让给敌人的行动极为愤慨,对日本侵略军的暴行无...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使中国华南的大片沃野沦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广东人民对于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把国土拱手让给敌人的行动极为愤慨,对日本侵略军的暴行无比仇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纵队 抗战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根据地 抗日游击队 日本帝国主义 广东人民 抗日救国 日本侵略军 抗日民主政权
下载PDF
中国和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散论
8
作者 李培栋 《社会科学》 1986年第9期16-18,共3页
1讨论传统文化者应有一个明确的“文化”概念,即各人必须标明自己所谓的“文化”之含义,同则同,异则异,使其明朗化,方可望有利于讨论之深入。我是在三重意义上理解文化这一概念的,即:(1)凡人类加工于自然界的改造、生产及相应技术、工艺。
关键词 上海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堆积 地区文化 上海地区 明清 物质文化 概念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下载PDF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被引量:53
9
作者 萧功秦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4期11-17,共7页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萧功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萧功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科举制度对传统社会的整合作用,来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近代以来 清末新政 改革科举制度 知识分子 文化生态平衡 政治参与 传统中国 中国传统社会 稀缺资源
下载PDF
论明代的阁权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渡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9-94,共6页
明代内阁自建立以来,有四项制度一以贯之,法定阁权不是也不可能转化为相权。阁权完全从属于皇权,其主要政治功能是提高和强化专制主义皇权的统治效能。就明代的权力结构考察,内阁与司礼监是最重要的两个中枢机构,但二者郑不是国家... 明代内阁自建立以来,有四项制度一以贯之,法定阁权不是也不可能转化为相权。阁权完全从属于皇权,其主要政治功能是提高和强化专制主义皇权的统治效能。就明代的权力结构考察,内阁与司礼监是最重要的两个中枢机构,但二者郑不是国家最高一级行政实体,而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办事机构。因此,说阁权是相权的复活,或说其职任同于翰林学士,都有失于片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阁权 明代内阁 张居正 大学士 权力结构 政治功能 权力机构 王世贞 内阁制度
下载PDF
楚国诸敖考释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廷洽 《江汉论坛》 1986年第9期76-80,65,共6页
(一)《左传》、《史记》等典籍中记载了有关楚文化的专有名称若敖、莫敖、?敖、霄敖、堵敖、郏敖、訾敖、共敖等诸敖,除霄敖、共敖外,均见于《左传》.这些"敖"作何解释?历来学者对它们的注释处于比较零乱的状况.先以杜预《左... (一)《左传》、《史记》等典籍中记载了有关楚文化的专有名称若敖、莫敖、?敖、霄敖、堵敖、郏敖、訾敖、共敖等诸敖,除霄敖、共敖外,均见于《左传》.这些"敖"作何解释?历来学者对它们的注释处于比较零乱的状况.先以杜预《左传集解》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楚国 十三年 文王 武王 史记 部落联盟 世家 十七年 宗族
下载PDF
论兴中会、同盟会期间孙中山与海外洪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绪印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83,共9页
兴中会、同盟会期间,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在国内依靠洪门会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而且把海外洪门也作为一支重要的依靠力量。孙中山联络和发动海外洪门参加革命有哪些有利条件?他是采用哪些措施对海外洪门实行领导、整顿、改... 兴中会、同盟会期间,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在国内依靠洪门会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而且把海外洪门也作为一支重要的依靠力量。孙中山联络和发动海外洪门参加革命有哪些有利条件?他是采用哪些措施对海外洪门实行领导、整顿、改造,并将其引向民主革命道路的?海外洪门在孙中山领导下,对辛亥革命起了怎样的作用?研究这一课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些均为拙文试图回答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兴中会 洪门会党 辛亥革命史 檀香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同盟会 知识分子 美洲华侨 革命团体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东南社会的变革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智良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今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而东南地区又是辛亥革命的关键之区,故本刊特邀请上海部分中国近代史专家就“辛亥革命与东南社会”这一重大研究课题发表看法,除纪念外,相信他们的见解将有助于加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上海 杭州 民国 浙江 东南地区 陈其美
下载PDF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外交的剖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克明 《史学月刊》 1988年第3期76-82,共7页
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为摆脱美国殖民统治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当时,美英之间力量对比悬殊,北美人民要战胜头等殖民强国英国决非轻而易举之事。但是,这场战争的结果却是以英国殖民者彻底失败而告终。北美人民为什么能以弱胜强,打败英... 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为摆脱美国殖民统治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当时,美英之间力量对比悬殊,北美人民要战胜头等殖民强国英国决非轻而易举之事。但是,这场战争的结果却是以英国殖民者彻底失败而告终。北美人民为什么能以弱胜强,打败英国殖民军,取得独立战争的完全胜利呢?究其原因,除了这场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以及北美人民始终坚持武装斗争等之外,还在于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进行了迂回曲折的外交斗争,以灵活、适时、有效的外交活动争取了法、西、荷、俄等欧洲国家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 法国人 欧洲国家 佛罗里达 美国独立战争 外交活动 塞内加尔 外交斗争 英国殖民者 民族解放战争
下载PDF
1946年至1951年国民党利用帮会反共述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83-88,19,共7页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民主和平进步成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民党为了维持其独裁统治,阻止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纠集一切封建反动势力同中国共产党展开垂死前的博斗,帮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股。...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民主和平进步成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民党为了维持其独裁统治,阻止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纠集一切封建反动势力同中国共产党展开垂死前的博斗,帮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股。一全国各地的帮会经过抗日战争有了较大的发展,帮会势力在抗战胜利后已渗透到社会各界。1946年7月国民党特务机关头子郑介民、毛人凤给蒋介石的报告中指出“全国帮会人数有八千万众,每一帮口或工(公)口大者员有数万人,最少亦有数十人者,大小领袖共约百余万人,各不相下,”“帮会之一二领袖往往可以掌握数百人或数千人甚至数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解放军 特务 周恩来 抗战胜利 国民党 毛泽东 领袖 司令部 校场口事件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中法战争期间的会党动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雍 《学术论坛》 CSSCI 1991年第3期86-90,共5页
中法战争期间,天地会、哥老会、三合会等秘密会党同仇敌忾,在战场内外紧密配合,给了法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会党在中法战争期间的新动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它们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英雄业绩和爱国精神至今仍是值... 中法战争期间,天地会、哥老会、三合会等秘密会党同仇敌忾,在战场内外紧密配合,给了法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会党在中法战争期间的新动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它们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英雄业绩和爱国精神至今仍是值得称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战争 秘密会党 民族觉醒 天地会 哥老会 侵略 斗争 中国人民 打击 新动向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洪门“中间路线”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绪印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1-97,共7页
洪门又称洪帮(即红帮),洪门人士自称洪家。于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福建漳浦县洪二和尚(即万提喜)首创。原为民间下层社会的秘密结社,曾在清代提出“反清复明”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期间,洪帮在革命党人的领导下,成为一支重要的革命... 洪门又称洪帮(即红帮),洪门人士自称洪家。于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福建漳浦县洪二和尚(即万提喜)首创。原为民间下层社会的秘密结社,曾在清代提出“反清复明”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期间,洪帮在革命党人的领导下,成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民国后,洪帮因失去了“反清复明”的政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公党 领导 司徒美堂 新中国 蒋介石 洪门 解放战争时期 内战 抗战胜利 中国人民
下载PDF
论孙中山伦理思想的特征
18
作者 郭绪印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4-81,共8页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涉及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之点在于四个方面,即一、关于“要恢复民族精神”的论断;二、关于“天下为公”的理论;三、关于反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思想;四、革命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观。前三方面是与其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相结合的...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涉及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之点在于四个方面,即一、关于“要恢复民族精神”的论断;二、关于“天下为公”的理论;三、关于反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思想;四、革命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死观。前三方面是与其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相结合的,即第一方面为民族主义之伦理思想;第二方面为民权主义之伦理思想;第三方面为民生主义之伦理思想;第四方面为全方位地反映其人生价值观。以上四方面所具特征有以下三点:其一、传统性;其二、兼容性;其三、革命性。其中以革命性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伦理思想 人生价值观 贫富两极分化 《孙中山全集》 民主主义 政府官员 民族精神 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化
下载PDF
试论抗战时期冯玉祥的伦理观念
19
作者 郭绪印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0-76,共7页
关键词 冯玉祥 抗战时期 伦理观念 《冯玉祥日记》 蒋介石 抗日救国 基督教 国民党 “利他” 抗日战争时期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再认识——苏联史研究中的宏观思考
20
作者 叶书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91-97,105,共8页
文章以七十多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长期的、独立的、独特的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脱胎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脱胎于封建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杜会前进的俄国。苏联... 文章以七十多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长期的、独立的、独特的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脱胎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脱胎于封建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杜会前进的俄国。苏联七十多年的历史还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而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当今时代,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处和竞赛的二元格局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苏维埃俄国 十月革命 列宁 苏联 两种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民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