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3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劳动幸福构筑社会主义精神--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教授访谈 被引量:7
1
作者 何云峰 周玉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167,共5页
何云峰教授的学术兴趣比较广泛。由于拥有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博士学位,所以他的研究兴趣跨学科性特征明显,涉及哲学认识论、劳动哲学、社会管理和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最近10多年,他集中主要精力于对劳动幸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018年... 何云峰教授的学术兴趣比较广泛。由于拥有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博士学位,所以他的研究兴趣跨学科性特征明显,涉及哲学认识论、劳动哲学、社会管理和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最近10多年,他集中主要精力于对劳动幸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018年4月,他提出,要在劳动幸福基础上构筑社会主义精神,引起很多学者的共鸣。在他看来,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就是要保障人人拥有的不可转让的劳动幸福权。只有承认人人享有不可转让的劳动幸福权利,才能保障所有人包括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劳动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能够制度性地获得劳动幸福感。劳动幸福权的实现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尽到责任。良善社会治理应该保障人们的劳动幸福程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幸福 社会主义精神 劳动精神 劳动人权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深化劳动幸福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惠珠教授访谈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惠珠 周玉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161,共4页
高惠珠教授认为:围绕关键词"劳动幸福"展开的四届"劳动论坛"研讨,四年来在哲学本体论、价值论和心理学研究领域已取得重要进步。正如有学者所谈"劳动幸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核心,因此,深化劳动幸福... 高惠珠教授认为:围绕关键词"劳动幸福"展开的四届"劳动论坛"研讨,四年来在哲学本体论、价值论和心理学研究领域已取得重要进步。正如有学者所谈"劳动幸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核心,因此,深化劳动幸福研究成为当务之急。这一深化可从"更接地气"和"理论升华"两个方向进行。就现实的劳动幸福而言,这些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八大方面:一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之辩证关系;二是劳动幸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辩证关系;三是劳动幸福的质与劳动幸福的量之辩证关系。四是劳动幸福的过程性与结果性之辩证关系;五是个人劳动幸福与社会劳动幸福之辩证关系;六是部分地区或领域实现劳动幸福,与全社会实现劳动幸福之辩证关系;七是创造性劳动幸福和重复性劳动幸福之辩证关系;八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一国实现劳动幸福与全球实现劳动幸福之辩证关系。正确处理这八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将涉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理论升华而言。高惠珠教授认为:四年来,经过来自全国各地学者对劳动及劳动幸福问题的研讨。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探讨如何在全世界实现劳动幸福的理论。《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联合起来干什么?就是为实现劳动幸福而斗争!以马克思的观点,共产主义实现的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内的劳动幸福。而自由劳动,就是达到高水平劳动幸福的劳动,尽管自由劳动的实现是个从低水平自由到高水平自由的发展过程。从奴役劳动,谋生劳动到自由劳动,在这一劳动发展史中,人类解放之路标得到昭示。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的秘密,深藏于人类劳动幸福的发展史中。故此,我们可以说,以实现劳动幸福为目标,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其超越一切旧历史理论的核心之处。马克思在论及人的生产劳动时,认为人是按"美的规律"来进行的。这就是说,不仅劳动产品要符合人关于美的需要,而且也应包括了生产过程及生产后的环境也要符合"美的规律",那么,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以及符合全过程绿色生产的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都成为题中之义。这样才是劳动幸福的内含之意。这说明劳动幸福论可演绎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幸福 辩证思维
下载PDF
新时代如何在大学生中有效培育劳动精神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云峰 齐旭旺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新时代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才能满足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校来说,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前,在实践层面,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认识层面,形... 新时代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才能满足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校来说,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前,在实践层面,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认识层面,形成了劳动教育核心素养的共识;在研究层面,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劳动教育的大量研究,相关成果不计其数。但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体系还未真正建立,高校、家庭和社会还未形成有效培育劳动精神的合力,高校内部未形成有效培育劳动精神的协调机制,劳动教育课程缺乏劳动精神培育的聚焦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缺乏关键抓手。为在大学生中有效培育劳动精神,需要从理念更新、资源整合、教材优化、路径选择等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 大学生 高校
下载PDF
劳动幸福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路、基本原则与实施路径——以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 陈东利 《职业技术》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劳动幸福观是对劳动价值的自我体认与情感认同,是劳动实践的动力之源与精神支撑,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基础性意义。劳动幸福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坚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 劳动幸福观是对劳动价值的自我体认与情感认同,是劳动实践的动力之源与精神支撑,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基础性意义。劳动幸福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坚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实施路径上应形成以明确教学目标为先导、以优化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突出学生主体为根本、以改革教学评价为保障、以外化教学成果为支撑的系统化推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幸福观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学原则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罗马法教育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强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东吴大学法学院是私立教会大学开办的法学院,是民国时期从事法学教育的重要院校之一。东吴大学法学院与民国时期绝大多数院校不同,它进行的是比较法教育;这种比较法教育的核心环节是罗马法课的开设与讲授。比较法教育的宗旨与罗马法课... 东吴大学法学院是私立教会大学开办的法学院,是民国时期从事法学教育的重要院校之一。东吴大学法学院与民国时期绝大多数院校不同,它进行的是比较法教育;这种比较法教育的核心环节是罗马法课的开设与讲授。比较法教育的宗旨与罗马法课的开讲,与创院元老罗马法学家罗炳吉密切相关。通过对东吴大学法学院罗马法教育的开设原因、讲授内容等方面的考察,从微观层面展示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比较法教育。可以发现,它与关注制度、讲授法条以培养法曹为核心目标的大陆式法学教育明显不同;它对法文化因素的关注,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在当下的法学教育改革中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法学教育 比较法教育 东吴大学法学院 罗马法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教育路径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齐旭旺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7-94,共8页
劳动幸福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人在劳动中可以展现自己的类本质,并通过劳动改变自身和改造世界,激发出对幸福追求的坚定和超越的精神信念,进而将内在对幸福追求的精神信念落实到外在的劳动上,将理想提升为现实。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 劳动幸福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人在劳动中可以展现自己的类本质,并通过劳动改变自身和改造世界,激发出对幸福追求的坚定和超越的精神信念,进而将内在对幸福追求的精神信念落实到外在的劳动上,将理想提升为现实。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是指大学生对劳动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教育是大学生劳动幸福观的诊断和修正。对大学生进行劳动幸福观教育,就是教育引导他们主张“因劳称义”,以劳动创造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信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信守“劳有所获”,形成劳动正义的机制体制,劳动付出与劳动回报合理、成比例;坚信“劳动本身具有幸福感”。那么,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教育、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互贯通、营造积极的劳动幸福育人环境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崇尚诚实劳动进而从幸福与情怀的角度较为全面而系统地理解并践行科学的劳动幸福观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 劳动幸福观 教育路径
下载PDF
现代化发展与劳动幸福的辩证关系
7
作者 何云峰 李磊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9,共10页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劳动幸福的程度和人的本质被确证的程度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可以从人本身这个角度进行解构。现代化发展对劳动幸福具有双面影响,既可以促进劳动幸福,也可能损害劳动幸福。所以,人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依据,...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劳动幸福的程度和人的本质被确证的程度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可以从人本身这个角度进行解构。现代化发展对劳动幸福具有双面影响,既可以促进劳动幸福,也可能损害劳动幸福。所以,人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依据,考察劳动幸福的实现程度。现代化发展要与劳动幸福呈正向关联,消解各种“现代不幸福”的负面因素,促进劳动幸福程度的不断提升,通过规制先行,前置伦理精神;提升对未来的预见力,秉持敬畏精神,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增加未来确定性;强化自我节制,提升反思精神;推动价值革命,强调人本精神;倡导适度竞争,提倡合作精神,反对过度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发展 劳动幸福 辩证关系 双面影响
下载PDF
情感现象的本质及其构成环节
8
作者 张志平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人在情感中绽放自身存在,并通过情感意识到自身存在是否具有完善性。在汉语中,无论是“情”还是“感”,其含义都既具有适用于万物的普遍性,也有仅适用于生命存在,特别是人之存在的特殊性。其中,“情”着眼于存在者的具体存在状态,“感... 人在情感中绽放自身存在,并通过情感意识到自身存在是否具有完善性。在汉语中,无论是“情”还是“感”,其含义都既具有适用于万物的普遍性,也有仅适用于生命存在,特别是人之存在的特殊性。其中,“情”着眼于存在者的具体存在状态,“感”着眼于存在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从本质上讲,情感现象涉及意识自我与他者的存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又体现为力量性、价值性和圆满性三个方面。从现象上看,作为关系的情感现象有感觉—理解关系、感受关系和感情关系三个构成环节。感情在时间上具有三维性,它既是对积极感受的召回和不断生成,也是对消极感受的消除和不断避免。作为动能,感情不仅为意识自我确定价值方向,还促使意识自我不断采取行动。单纯的感情有可能陷入盲目性和片面性,因此需要理智介入。但理智也有“智慧”“死板”和“聪狡”之分。情感是衡量人之一切作为的意义与价值的“硬通货”。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技术进步,都应以塑造和谐良性的万物关系,创建人人都能体验到自身存在完善性的健全情感空间为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关系 构成环节 动力学 控制
下载PDF
领导的真诚能促进员工的合作吗?基于行为剧本理论视角
9
作者 李成彦 黄崇蓉 孙柳琦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9,共13页
近年来,职场上的真诚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研究者们大多关注员工个体真诚对其自身工作状态和行为的促进作用,较少探究真诚在上下级关系中对他人的影响,以及真诚在促进关系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基于行为剧本理论,采用3个子研究考察... 近年来,职场上的真诚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研究者们大多关注员工个体真诚对其自身工作状态和行为的促进作用,较少探究真诚在上下级关系中对他人的影响,以及真诚在促进关系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基于行为剧本理论,采用3个子研究考察了领导真诚、员工合作行为和领导语境沟通取向之间的关系。两项情境启动实验和一项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领导真诚不仅能够显著预测员工与领导的合作行为,并且能够正向影响员工与同事的合作行为。领导语境沟通取向在领导真诚与领导合作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领导真诚特质的组织效益,为促进领导真诚表达和员工合作行为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真诚 员工合作行为 领导语境沟通取向 行为剧本理论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社会和谐发展
10
作者 何云峰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23,共1页
人工智能被广泛运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展现了对人类社会的多元影响:既有拉动经济、服务民生、造福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共生发展的正面效应,又可能出现安全失控、法律失准、道德失范、伦理失常、隐私失密、数字剥削等社... 人工智能被广泛运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展现了对人类社会的多元影响:既有拉动经济、服务民生、造福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共生发展的正面效应,又可能出现安全失控、法律失准、道德失范、伦理失常、隐私失密、数字剥削等社会问题。为了共同面对人工智能在社会、经济、伦理及法律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各国内部也需要加强治理,有效规避可能的风险,以确保人工智能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的正面效应。面对人工智能的双刃剑作用,学界不仅需要站在人类未来的高度对人工智能及其治理问题展开研究,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新现象深入分析,对人类构建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新挑战开展立体化审思,同时还需要站在一个国家的社会治理层面,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人工智能的运用意义及其后果。正是考虑到这样的研究需要,本刊组织国内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视角就人工智能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多重影响进行了各有独到见解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命运共同体 数字资本主义 社会和谐发展 人民福祉 正面效应 人类未来 广泛运用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提升社会和谐度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治理愿景
11
作者 何云峰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37,共14页
社会和谐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在人工智能被广泛而深入运用的时代,社会和谐度的提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使人类获得更多的交往互动的自由时间;人类相互交往的空间范围也会得到极大扩展;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透明度... 社会和谐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在人工智能被广泛而深入运用的时代,社会和谐度的提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使人类获得更多的交往互动的自由时间;人类相互交往的空间范围也会得到极大扩展;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透明度显著增加,从而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并且,通过社会治理技术的中立化克服人为的偏见和歧视,从而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不过,人工智能在增进社会和谐度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人工智能改变了文化主体在场性,给文化的历史传承和赓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致使文化传承的代际和谐功能受到威胁;人工智能带来的高暴露可能吞噬社会公信力,撕裂各种人群,放大利益和诉求差距,从而威胁社会和谐;人工智能的运用可能引发贫富差距扩大并导致阶层固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带来诸多不和谐因素;人工智能时代也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公正问题,并进而挑战社会和谐度;人工智能时代还不可避免地给隐私保护提出挑战,并进而威胁社会和谐度。面对人工智能的双刃剑作用,人类要从强化社会治理着手,充分利用其积极方面,并消解其消极方面,从而不断提升社会和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和谐 社会公平 社会治理 深层民生保障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资本主义“人权”话语的根本缺陷——兼论“劳动”与“人权”的本质关联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荣 何云峰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近年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总以“人权”为借口指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状况,进而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但资本主义赖以指责他国的“人权”话语存在根本缺陷:一方面,资本主义“人权”话语的理论基点是理性形而上学,难以... 近年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总以“人权”为借口指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状况,进而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但资本主义赖以指责他国的“人权”话语存在根本缺陷:一方面,资本主义“人权”话语的理论基点是理性形而上学,难以切中人权的本质,只能停留于对“人权”的片面和抽象理解;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并不代表人类解放,异化劳动基础上的资本家和无产者、资本和雇佣劳动的根本对立使其“人权”话语具有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性。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为理解“人权”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点。在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人权”是一个社会历史性范畴,是人基于劳动的自由自觉性进行自我规定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权”必然要求在现实层面扬弃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实现自由劳动进而确证的人的自由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劳赋人权 资本主义人权话语
下载PDF
论学术发表与出版的知识论本质
13
作者 张蕾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理解知识发表与出版的知识论本质,需要充分认识学术发表与出版在知识选择、知识积累、知识增长和知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确认识学术发表与出版的知识论功能是维护学术发表与出版的根本所在,可为解决学术期刊在论文评审中出... 理解知识发表与出版的知识论本质,需要充分认识学术发表与出版在知识选择、知识积累、知识增长和知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确认识学术发表与出版的知识论功能是维护学术发表与出版的根本所在,可为解决学术期刊在论文评审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展现学术本质,维护好学术发表与出版的健康环境,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媒介功能,实现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并为知识创新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发表与出版 知识论 知识创新 知识传播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解
14
作者 肖巍 何云峰 +3 位作者 陆敬波 贾文娟 李友钟 孙岩 《工会理论研究》 2024年第3期4-24,共21页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近期,中华全国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组织深...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近期,中华全国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从职工、企业、劳动关系和工会角度,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群众热情拥抱新质生产力,主动助力、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为此,本刊特邀六位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工会工作”展开讨论,希望通过这组笔谈文章进一步推动工会界和学术界对这一主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工会工作 智慧力量 中华全国总工会 工会组织 民族复兴 生产力 笔谈文章
下载PDF
战后国民政府遣返韩人政策的演变及在上海地区的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军 单冠初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9,共10页
本文先是梳理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遣返韩人政策的演变,继而凸现了上述政策在上海地区的贯彻情况, 并旨在解释政策层面与实际运作不相吻合的原因,力图表明“同盟中有龃龉,扶植时带控制,政策里含善意,执行间出偏离”才是整个韩人... 本文先是梳理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遣返韩人政策的演变,继而凸现了上述政策在上海地区的贯彻情况, 并旨在解释政策层面与实际运作不相吻合的原因,力图表明“同盟中有龃龉,扶植时带控制,政策里含善意,执行间出偏离”才是整个韩人遣返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遣返 韩侨 上海 抗日战争时期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5
16
作者 石书臣 靖守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2,共4页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思想道德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本文主要对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方面的主流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大学生 主流思想 调查 思考
下载PDF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借鉴与融合——以纽约和上海为例的相关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育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源自美国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有其特定的含义、特征与功能,ADR的世界性潮流以其倡导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和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同时,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财富和永恒文化资源的调解是当代ADR中最... 源自美国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有其特定的含义、特征与功能,ADR的世界性潮流以其倡导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和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同时,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财富和永恒文化资源的调解是当代ADR中最重要的形式,构成了ADR的核心;而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调解传统,则渗透着中华文化和谐理念的精华。以纽约和上海两个大都市的实践素材为例,将美国的"ADR文化"与中国的"调解文化"做相关的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获得的重要启示则是,应当充分重视这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以共同致力于形成足以适应构建现代和谐社会需要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新型的法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 调解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诉讼制度
下载PDF
法治文化:都市法治化的深层底蕴——关于上海都市法治文化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育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4,共7页
文章围绕都市法治文化的主题,侧重从基本理论的层面,对“法治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法治化与法治文化”的基本关系展开思考和分析,具体阐明和回答四个紧密相关的问题:1.都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何以必须提出法治化的既定目标?2.都市法治... 文章围绕都市法治文化的主题,侧重从基本理论的层面,对“法治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法治化与法治文化”的基本关系展开思考和分析,具体阐明和回答四个紧密相关的问题:1.都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何以必须提出法治化的既定目标?2.都市法治化的深层蕴涵和底蕴是什么,都市的法治化应当在怎样的理念和视域下推进?3.到底应当如何来定义和理解都市法治文化?4.当前,上海在培育都市法治文化方面应当注意些什么?文章的基本看法是:法治化是都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诉求,法治文化是都市法治化的深层蕴涵和深厚底蕴,都市的法治化应当在法治文化的深刻理念和广阔视域下推进,精心培育与国际大都市定位相适应的都市法治文化是上海人民面临的时代使命和紧迫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都市法治化 深层底蕴
下载PDF
京剧与晚清上海社会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剑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120,共8页
1867年,京剧传播到上海,迅速盛行,成为晚清上海城市流行艺术。戏园观剧是上海市民闲暇生活重要部分,捧角和玩票也是市民乐此不疲的消遣;京剧女伶滥觞于上海,女伶登上城市戏剧舞台是晚清上海女性解放的重大成就;京剧及伶人与晚清上海社... 1867年,京剧传播到上海,迅速盛行,成为晚清上海城市流行艺术。戏园观剧是上海市民闲暇生活重要部分,捧角和玩票也是市民乐此不疲的消遣;京剧女伶滥觞于上海,女伶登上城市戏剧舞台是晚清上海女性解放的重大成就;京剧及伶人与晚清上海社会变革紧密相连,京剧被赋予启迪民众的重任,伶人被视为教育民众的大师。以京剧为经纬可以勾勒出一幅晚清上海社会色彩斑驳的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上海 城市娱乐 京剧女伶 女性解放 社会变革
下载PDF
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格塑造: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1
20
作者 颜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8-144,共7页
大学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成型具有重要影响。但近代以来,由于自然科学一"学"独大,造成"物质主义"的泛滥和"工具理性"的崇拜,人文知识及其重要性在现代知识系统与高校教学体系中相应受到压... 大学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成型具有重要影响。但近代以来,由于自然科学一"学"独大,造成"物质主义"的泛滥和"工具理性"的崇拜,人文知识及其重要性在现代知识系统与高校教学体系中相应受到压制,人文知识与大学生的精神修养和人格塑造的密切关系也遭到轻视。这是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出现严重精神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对人文教育的现状和困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指出人文教育的入手之处应该是围绕人文经典来重新设置高校课程体系,通过经典的精读和导读,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目标。同时,文章还对走出困境的出路做出了探索:一是正确把握高校的自我认知与目标定位;二是围绕"全人"目标重整高校院系格局,破除(特别是文史哲)学科之间的利益壁垒;三是精心建构人文教育计划,以中外经典的精读和导读为核心来配置利于长远发展的系统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人文教育 人格塑造 人文经典 通识教育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