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屠本《十六国春秋》真伪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汤勤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屠本《十六国春秋》是依据残本、大量搜集相关史料而成的辑补本,不是杜撰的伪书。判断崔书是否亡佚有三个重要的标准,一是历代书目是否载录,二是历代著作征引情况,三是屠本与其他著述内容异同比较中找出证明残本存在的根据。崔鸿《十六... 屠本《十六国春秋》是依据残本、大量搜集相关史料而成的辑补本,不是杜撰的伪书。判断崔书是否亡佚有三个重要的标准,一是历代书目是否载录,二是历代著作征引情况,三是屠本与其他著述内容异同比较中找出证明残本存在的根据。崔鸿《十六国春秋》并未亡于北宋,直至明代中期仍然没有亡佚,现可找出其流传的基本线索,屠氏正是利用此残本辑补成书的。残本可能亡佚于明末清初。就屠本内容分析,其中部分内容未见其他典籍保存,这是残本保存至明中期,并是屠氏使用残本辑补的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本 《十六国春秋》 真伪
下载PDF
“喂”与“嚇”探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时仪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70,共7页
汉语词义的发展可追溯到先秦的原始语言,词义最初形成时总是处于原始的混沌状态。"畏"最初为记录人们看到可怕事物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后用来表示"害怕、恐惧"和"使害怕、恐惧"义,而"喂"为... 汉语词义的发展可追溯到先秦的原始语言,词义最初形成时总是处于原始的混沌状态。"畏"最初为记录人们看到可怕事物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后用来表示"害怕、恐惧"和"使害怕、恐惧"义,而"喂"为"畏"的分化字,后用以表示"打招呼"义。"嚇"最初可能也是人们驱除怪物时发出的恐吓怪物之声,本为象声词,既可象怒斥声,又有"大怒"义,还有"吓唬、恐吓而使害怕"义,引申又有"害怕"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用字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时仪 潘牧天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24-139,共16页
宋椠《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不仅是朱子学术文献最初传播的"活化石",在朱子学研究上弥足珍贵,而且为宋代用字和汉字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考斠其与今传明清各本《朱子语类》的异同,就时代而言,既有承古,又有承俗;就... 宋椠《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不仅是朱子学术文献最初传播的"活化石",在朱子学研究上弥足珍贵,而且为宋代用字和汉字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考斠其与今传明清各本《朱子语类》的异同,就时代而言,既有承古,又有承俗;就字体规范而言,既有正体与俗写的异同,又有旧字形与新字形的异同;就字形结构而言,既有换位、换旁,又有增省偏旁部件的繁化与简化等;就词义而言,既有古今字,又有通假借用及讹误,还有新词的记音等,大致上体现了汉字由古至今演变中手写用字←→刻印用字和社会各阶层间趋雅用字←→趋俗用字的叠加共存与整合融和,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人们用字取舍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晦庵 刻本用字 汉字发展史
下载PDF
《东游记》用字探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时仪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68-75,共8页
清代青楼妓院中流传的《东游记》尽管有意使用生僻字而为传存至今的一般文献所罕见,但大多是历代出现过或曾使用的古字和俗字,大致缘于换位、换旁、增省偏旁部件和承古、承俗及通假借用等,且多具有理据可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字在烟... 清代青楼妓院中流传的《东游记》尽管有意使用生僻字而为传存至今的一般文献所罕见,但大多是历代出现过或曾使用的古字和俗字,大致缘于换位、换旁、增省偏旁部件和承古、承俗及通假借用等,且多具有理据可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字在烟花场这一特定底层社会中不为常人所知的原生态使用状况,可以说也是研究汉字在不同阶层、不同场合的使用状况和古今演变内在规律的丰富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游记 汉字 生僻字
下载PDF
论“小东坡”唐庚与苏轼的诗学渊源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玲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52-58,共7页
"小东坡"唐庚与苏轼同为眉州人,晚年都有过安置惠州的贬谪经历。他自青年时期与苏轼有过一面之缘之后,便对其心生敬慕。在文学创作上,二人的诗学渊源也有迹可循。具体表现在:唐庚对苏诗语词意象的汲取与化用,以及对苏轼崇尚... "小东坡"唐庚与苏轼同为眉州人,晚年都有过安置惠州的贬谪经历。他自青年时期与苏轼有过一面之缘之后,便对其心生敬慕。在文学创作上,二人的诗学渊源也有迹可循。具体表现在:唐庚对苏诗语词意象的汲取与化用,以及对苏轼崇尚简约、精工诗学观念的激赏与尊崇。通过对苏诗的潜心学习,再结合自身的反复锤炼,唐庚最终得以自成一家,同时开启了南宋学苏之风,无愧"小东坡"的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庚 苏轼 小东坡 诗学渊源
下载PDF
异形同词与同形异词的收释探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时仪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汉字的古今演变往往形成异写与异构多种写法,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异写与异构以及人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讹写造成了异形同词与同形异词现象。《汉语大字典》编纂可运用计算机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系联每一字的异形同词与同形异... 汉字的古今演变往往形成异写与异构多种写法,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异写与异构以及人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讹写造成了异形同词与同形异词现象。《汉语大字典》编纂可运用计算机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系联每一字的异形同词与同形异词,在相关词语间建立连结,厘清其所有的变体,体现“存字释字”的特点,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探求汉字结构和构形的规律,揭示汉字演变的所以然,让读者从不同角度点击检索都能查看到其想知道的各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同词 同形异词 字典编纂
下载PDF
吴澄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以元初江西抚州及周边为中心
7
作者 赵耀文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426-432,共7页
政治史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向来为史学界所重视。近年来,在史学研究内容与关注重点多元化的趋势下,政治史研究边缘化的现象日趋明显。'重提政治史研究'~①的呼吁受到重视,并付诸实践。解决宋代政治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探索政... 政治史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向来为史学界所重视。近年来,在史学研究内容与关注重点多元化的趋势下,政治史研究边缘化的现象日趋明显。'重提政治史研究'~①的呼吁受到重视,并付诸实践。解决宋代政治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探索政治史研究的新方向极为迫切。为此,学者指出,宋代政治史处于'再出发'的阶段,即对传统领域中基本问题的再认识,聚焦式议题的牵动,'再出发'的力量积蓄。~②而摸索调整前行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初 吴澄 宗族 族谱 修谱
下载PDF
《朱子语类》佛学词语考
8
作者 徐时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44-57,共14页
朱熹集理学之于大成,《朱子语类》中记录了不少佛学词语。朱熹讲学所使用的佛学词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佛学与佛教文化对理学的形成和南宋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朱子语类》 佛学词语
下载PDF
词义演变中的外力干扰——以“团”之“揣”义为例
9
作者 甘小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团"之"揣"义的产生是外力干扰词义发展进程的结果。人们对"用耑为专"的"过度类推"导致"抟(团)"写成"揣";又因声符"耑"误读"抟(团)"音,并在儒、释经... "团"之"揣"义的产生是外力干扰词义发展进程的结果。人们对"用耑为专"的"过度类推"导致"抟(团)"写成"揣";又因声符"耑"误读"抟(团)"音,并在儒、释经典中高频出现,"团"最终感染了"揣"义。研究证明,在充分研究词义发展内部规律的前提下,适当关注词义发展中的外力干扰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类推 误读 外力干扰
下载PDF
礼缘人情:唐代民间的丧祭礼仪——以宋代笔记为核心的考察
10
作者 张剑光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第4期73-81,共9页
宋人笔记中记录了许多唐五代民间丧事的基本资料,能大致反映出唐代丧仪的整个过程。民间丧祭礼仪基本上遵循了古礼,临丧大哭、告哀、吊丧、子女奔丧、三日大殓等都是人死后的重要丧礼。长辈死了,子女要按规定守孝服丧,守孝是社会道德和... 宋人笔记中记录了许多唐五代民间丧事的基本资料,能大致反映出唐代丧仪的整个过程。民间丧祭礼仪基本上遵循了古礼,临丧大哭、告哀、吊丧、子女奔丧、三日大殓等都是人死后的重要丧礼。长辈死了,子女要按规定守孝服丧,守孝是社会道德和礼法对子女的要求,不可违背。子女一般都要守孝三年,在饭食、妆饰和生活上都有一定的要求。唐五代民间治丧仪式比较复杂,羼入了很多具有时代特殊性的内容,办丧事与佛教渐渐结合到一起,丧礼中加入了歌舞的内容,大城市里出现专门从事殡葬的人员,要烧死人日常需要的物品,如纸钱、文化用品、衣服和纸上画的仆人、车马。出殡是唐代丧礼中花钱最多的一个环节,人死后要念七七斋、一年斋,服丧期满,丧家要举办除丧仪式。从民间丧祭礼仪中,可以看到唐代社会风俗礼仪的大致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笔记 唐五代 丧祭礼仪 守孝 纸钱 除丧
下载PDF
《宾退录》词语选释
11
作者 朱春雨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文章对《宾退录》中的"津致"、"答启"、"序用"、"慰望"等四个词语进行了理解。这四个词语《汉语大词典》未予收录。《宾退录》和其他文献的使用情况表明,它们是中古、近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应... 文章对《宾退录》中的"津致"、"答启"、"序用"、"慰望"等四个词语进行了理解。这四个词语《汉语大词典》未予收录。《宾退录》和其他文献的使用情况表明,它们是中古、近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应加以整理、解释,并在重要辞书中得到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退录》 津致 答启 序用 慰望
下载PDF
83版《宾退录》校点商榷
12
作者 朱春雨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宾退录》,是目前几个点校本中影响较大的一种,但在标点方面存在断句错误和误用标点符号的情况,在文字方面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 《宾退录》 标点 文字 校勘
下载PDF
新版《宾退录》校勘商榷
13
作者 朱春雨 《湘南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全宋笔记》收录了《宾退录》(即"新版《宾退录》"),反映了《宾退录》的最新点校成果。但其在校勘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包括形近讹误,脱字,误把小字作正文,文字乙倒,避讳字处理前后不统一,非避讳字而误改等方面,希... 《全宋笔记》收录了《宾退录》(即"新版《宾退录》"),反映了《宾退录》的最新点校成果。但其在校勘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包括形近讹误,脱字,误把小字作正文,文字乙倒,避讳字处理前后不统一,非避讳字而误改等方面,希望有助于《宾退录》的整理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退录》 校勘 商榷
下载PDF
贵州古彝文的造字方式考探
14
作者 金瑞 《中国文字研究》 2019年第1期188-200,共13页
贵州古彝文的造字方式有象形法、会意法、指事法、准形声、义借法、方位别字法、字形微殊法等,其中大部分是从形构字,少部分是从声构字。贵州古彝文与汉古文字有许多相通的造字方式,也有很多反映自身文字特点的独特的造字方式。从文字... 贵州古彝文的造字方式有象形法、会意法、指事法、准形声、义借法、方位别字法、字形微殊法等,其中大部分是从形构字,少部分是从声构字。贵州古彝文与汉古文字有许多相通的造字方式,也有很多反映自身文字特点的独特的造字方式。从文字的各方面特征来看,贵州古彝文和汉古文字有其类型学上的众多相似之处,但贵州古彝文在成熟度和精密度上还留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贵州彝文的表意性还相当浓,现阶段还不能完全统一为表音体系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古彝文 造字方式 意音文字
下载PDF
古兴藏木刻本《碧岩录》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时仪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3,共9页
近年发现的古兴藏木版刻本《碧岩录》不仅各则的编次与张明远刊本的编次不同,而且内容与蜀本相近而与福本及张明远本有同有异,似为介于蜀本和今传通行本张明远本间的民间传抄本,在《碧岩录》研究、中国禅宗史研究和近代汉语研究等方面... 近年发现的古兴藏木版刻本《碧岩录》不仅各则的编次与张明远刊本的编次不同,而且内容与蜀本相近而与福本及张明远本有同有异,似为介于蜀本和今传通行本张明远本间的民间传抄本,在《碧岩录》研究、中国禅宗史研究和近代汉语研究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岩录》 古兴藏本 张明远刊本 蜀本
原文传递
魏了翁《游忠公仲鸿鉴虚集序》脱文辨误
16
作者 唐玲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景宋本,下文简称《鹤山集》)卷五六有《游忠公仲鸿鉴虚集序》一文,依照题意,此文当是魏了翁为游忠公即游仲鸿《鉴虚集》所作之序。然通读全文,笔者发现通篇内容并非如此,其中有脱文... 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景宋本,下文简称《鹤山集》)卷五六有《游忠公仲鸿鉴虚集序》一文,依照题意,此文当是魏了翁为游忠公即游仲鸿《鉴虚集》所作之序。然通读全文,笔者发现通篇内容并非如此,其中有脱文之处,以致文理不通,且与史实有所出人。为论述方便,兹将序文抄录如下(讹字据库本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了翁 序文 脱文 辨误 《四部丛刊》 宋本 文集 通读
原文传递
略论《朱子语类》的文化价值
17
作者 徐时仪 《朱子学刊》 2011年第1期58-67,共10页
《朱子语类》记载的内容涉及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着儒家的人文精神和理性传统,不仅从物质层面反映了近世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化,而且从精神层面反映了雅俗文化交融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朱子语类》 文化价值
原文传递
《朱子语类》恐惧概念词语类聚考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時儀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2年第1期1-18,共18页
词汇系统由一个个概念词语类聚互相关联构成,同一概念的词语类聚相当于一个词汇场。恐惧是人类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或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一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力图摆脱或逃避某种环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感受。《来子语类... 词汇系统由一个个概念词语类聚互相关联构成,同一概念的词语类聚相当于一个词汇场。恐惧是人类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或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一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力图摆脱或逃避某种环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感受。《来子语类》表达恐惧概念的词中,'怕'是后起的常用词,'懼'是发自内心的怯怕驚恐;'慑'侧重于惧怕威势而屈服;'惮'多为对外在事物的怯怕;'恐'多为外在的驚慌怯怕;'畏'可以是发自内心的怯怕或敬佩,也可以是对外在事物的怕;'怖'侧重于驚恐的程度;'怯'侧重于缺乏胆量和勇气而害怕应付不了或不能胜任;'嚇'是对外在威胁的驚慌怯怕;'战'、'慄'、'惴'和'惶'侧重表示恐惧的状态;'恐'、'嚇'用于使动有'使恐惧'义;'懼'、'恐'、'怕'和'恐怕'在词义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语义趋向虚化而有担尤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语类》 恐惧范畴 词语类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