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探寻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学理依据——试论孙景尧比较文学学科方法论思想 |
李平
程培英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2
|
文学与副文学研究探——以中美“说书”的比较研究为例 |
孙景尧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5
|
|
3
|
美学研究中跨文化比较的真理性与法理性 |
陈伟
邵志华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4
|
英国民族英雄史诗《贝奥武甫》的文学隐喻研究 |
刘现合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5
|
失语与尴尬——对俄罗斯文学史研究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考 |
朱宪生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科技困境中的文学突围:刘慈欣《诗云》中的科幻诗人 |
熊莺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11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
张书圣
邓艳艳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复制与重构——也谈英国文学史编写的“中国模式” |
刘文荣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9
|
独语与喧哗——美国文学史的“当代性”反思 |
黄铁池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0
|
来华新教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小说——以《教务杂志》刊载的评论为中心 |
孙轶旻
孙逊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1
|
留学经验与中国现代都市诗——以孙大雨为中心 |
李丹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2
|
中西文化差异与比较诗学方法论建构的若干问题 |
刘耘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3
|
《蒙古秘史》的文体特征——与中国历史散文及讲史说话相比较 |
张荣刚
严明
|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明末清初天主(上帝)存在证明的“良能说”——以利玛窦对孟子思想和奥古斯丁神学的运用为中心 |
纪建勋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诗学》中的柏拉图声音——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诗学思想互文性研究 |
李平
莫为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6
|
跨越性与可比性:比较美学的二维界说 |
陈伟
邵志华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7
|
一种从身体出发的技术一政治诗学——马苏米《虚拟的寓言》对当代文化研究范式的反思 |
姚云帆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日本狂诗创作的三次高潮——从东亚汉文学史的发展角度着眼 |
严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西方汉学中沃尔夫林中国艺术研究的影响——兼论高居翰的视觉研究方法 |
吴佩烔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0
|
烟草与文学:清人笔下的“淡巴菰” |
刘耘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