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史上开闭音节中元音演变速度差异的原因--感知实验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轶之 张梦翰 潘悟云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开音节中的元音演变速度比闭音节的快,这不仅仅是汉语及其方言中的普遍现象,在亲属语言中也有过类似音变,这个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迄今为止还很少有研究涉及原因。文章从感知的角度提出假设:开闭音节中的元音的演... 开音节中的元音演变速度比闭音节的快,这不仅仅是汉语及其方言中的普遍现象,在亲属语言中也有过类似音变,这个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迄今为止还很少有研究涉及原因。文章从感知的角度提出假设:开闭音节中的元音的演变速度不同可能是由于听者对其的感知类型不同。本研究利用合成音,采用范畴性知觉的经典研究范式探讨了听者对开音节和闭音节中元音的感知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听者对元音的感知方式不是固定的,有时候是范畴性的,有时候是非范畴性的。2)听者对开闭音节中元音的感知方式是不同的,对开音节中元音的感知是理想的连续感知,对闭音节中元音的感知是范畴感知。3)同样是闭音节,听者感知鼻音韵尾前的元音的方式是理想的范畴感知,而塞音韵尾前的元音的感知模式介于连续感知与范畴感知之间,一般称为类范畴感知模式。以上结论还有探讨余地,但已经很好地解释了汉语语音史上阴、阳、入声韵字中的元音的演变速度呈现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闭音节 元音演变 感知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