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民办高校的发展考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松如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62-67,共6页
在目前国内高校着手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或化解国家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或风险,并善于利用其自身的体制和机制优势,以实现自身持续性的发展,可以说是民办高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民办高校因此有必要以建立现代... 在目前国内高校着手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或化解国家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或风险,并善于利用其自身的体制和机制优势,以实现自身持续性的发展,可以说是民办高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民办高校因此有必要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契机,在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内部治理以及资源获取等方面重新规划和调整,力争走在国家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最前面,从而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现代大学制度 机制创新
下载PDF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改革的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公磊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67,共4页
文章主要通过阐述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在西方国家的实践,并结合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简单历程,分析了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改进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高校 行政管理改革 对策
下载PDF
试析同乡网络在婺源回皖运动中的社会动员能力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松如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1934年,自婺源划归江西之议发生后,徽属及该县民众乃至旅外乡人,面对着徽州被分割的现实,一场长达十数年的婺源回皖运动拉开了序幕。旅沪徽州组织不仅在上海联动起来,形成同乡网络,同时将这个网络扩散到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联系... 1934年,自婺源划归江西之议发生后,徽属及该县民众乃至旅外乡人,面对着徽州被分割的现实,一场长达十数年的婺源回皖运动拉开了序幕。旅沪徽州组织不仅在上海联动起来,形成同乡网络,同时将这个网络扩散到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联系密切、相互支持的网络,促使运动逐步走向高潮,最终为婺源成功回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沪徽州同乡组织 婺源回皖运动 同乡网络 社会动员
下载PDF
浅议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在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公磊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4,19,共6页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生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西方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文讨论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以及其在西方国家...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生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西方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文讨论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以及其在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同时指出了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西方国家 教育改革 实践
下载PDF
清季北京相公及士优男风文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施晔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86,共6页
北京是清代的政治中心,亦是相公文化的发源地。明清两季男风盛行,妙龄韶秀、男而饰女的伶童自然成为男色爱好者们渔猎的对象,他们也因此获得了"相公"这一称号。京城士宦成为相公的最大消费群体,个中原因除传统的禁娼说外,还... 北京是清代的政治中心,亦是相公文化的发源地。明清两季男风盛行,妙龄韶秀、男而饰女的伶童自然成为男色爱好者们渔猎的对象,他们也因此获得了"相公"这一称号。京城士宦成为相公的最大消费群体,个中原因除传统的禁娼说外,还有清季士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及消费时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北京 相公 同性恋
下载PDF
狐怪世界中的同性爱——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
6
作者 施晔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本文探讨《聊斋志异》中的同性爱描写,以及作者对它的反对态度。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狐怪 同性爱
下载PDF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免于鉴定顺利结项
7
作者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由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14ZD077),其最终成果为《中国傩戏剧本集成》(1-33卷)及理论著作《中国傩戏发展史及艺术形态研究》《傩文化与东亚传统戏剧比较研究》,共... 由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14ZD077),其最终成果为《中国傩戏剧本集成》(1-33卷)及理论著作《中国傩戏发展史及艺术形态研究》《傩文化与东亚传统戏剧比较研究》,共计1750万字。免于鉴定的申请近日获批,顺利结项。朱恒夫教授团队自2014年承担该项目之后,心无旁骛,夜以继日,倾注大量的心血搜集、整理与研究中国傩戏剧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比较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 傩文化 整理与研究 理论著作 招标项目 重大项目 傩戏
下载PDF
高校科研人员学术价值观状况调查——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松如 罗志敏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0-36,共7页
评估或测量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价值观状况,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运用情景故事投射法,通过对来自上海市四所高校884位科研人员的抽样调查发现,高校科研人员整体的学术价值观水平偏低(基本处于一种模糊或错位状态),不同... 评估或测量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价值观状况,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运用情景故事投射法,通过对来自上海市四所高校884位科研人员的抽样调查发现,高校科研人员整体的学术价值观水平偏低(基本处于一种模糊或错位状态),不同类别科研人员在学术价值观某些维度上的状况也存在差异。为此,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使他们在科研活动中正确行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人员 学术价值观 上海高校
原文传递
明清同性恋小说的男风特质及文化蕴涵 被引量:7
9
作者 施晔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男子同性恋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笔者通过对明清同性恋小说的系统梳理,归纳出其中凸显的男风特质,并由表及里,挖掘出明清同性恋现象的一些内在共性,如同性恋双方的主从性、性取向的双重性及性别认同的戏拟性等,进而剖析儒家主... 男子同性恋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笔者通过对明清同性恋小说的系统梳理,归纳出其中凸显的男风特质,并由表及里,挖掘出明清同性恋现象的一些内在共性,如同性恋双方的主从性、性取向的双重性及性别认同的戏拟性等,进而剖析儒家主流文化对男风的暧昧态度,从中透视明清同性恋小说的丰富文化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现象 文化蕴涵 明清 小说 古代文学作品 性别认同 主流文化 戏拟
原文传递
论胡床及其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维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5-83,共9页
胡床作为一种坐具 ,是东汉末年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其后名称、形制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胡床是中原地区最早使用的高型家具。由于受胡床的影响 ,中原地区传统使用的低型家具逐步向高型家具转变。同时 ,垂足而坐取代了传统的席地而坐的... 胡床作为一种坐具 ,是东汉末年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其后名称、形制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胡床是中原地区最早使用的高型家具。由于受胡床的影响 ,中原地区传统使用的低型家具逐步向高型家具转变。同时 ,垂足而坐取代了传统的席地而坐的习惯 ,以及由席地而坐所形成的一套礼仪制度 ,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胡床 名称 形制 演变 影响 家具 古代
原文传递
《红楼梦》与《姑妄言》同性恋书写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施晔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3-201,共19页
《姑妄言》与《红楼梦》是成书于清季雍、乾年间的两部煌煌巨著。《姑妄言》以讽世劝世为主旨,穿插进大量惊世骇俗的情色描写;《红楼梦》则大旨谈情,宝黛爱情妇孺皆知。然而注意两部小说中的同性恋书写的人并不多,将这部分内容作比较研... 《姑妄言》与《红楼梦》是成书于清季雍、乾年间的两部煌煌巨著。《姑妄言》以讽世劝世为主旨,穿插进大量惊世骇俗的情色描写;《红楼梦》则大旨谈情,宝黛爱情妇孺皆知。然而注意两部小说中的同性恋书写的人并不多,将这部分内容作比较研究并透视其文化价值的论著更是鲜见。虽然同性恋描写在这两部洋洋百万言的小说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却深刻反映了曹雪芹与曹去晶在思想境界及艺术品位方面的明显差异,彰显出二曹一雅一俗、一隐一显的叙写风格及对清代盛行的同性恋习气的不同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姑妄言》 同性恋书写
原文传递
《红楼梦》与十二钗故事的历史流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施晔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8-284,共17页
前人有关金陵十二钗的论述不少,本文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置于十二钗故事的历史流变中加以考察,一方面梳理了《红楼梦》之前十二钗故事的演变轨迹,同时观照了《红楼梦》之后十二钗故事的式微,并把《红楼梦》与它们作比照,揭示出曹雪... 前人有关金陵十二钗的论述不少,本文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置于十二钗故事的历史流变中加以考察,一方面梳理了《红楼梦》之前十二钗故事的演变轨迹,同时观照了《红楼梦》之后十二钗故事的式微,并把《红楼梦》与它们作比照,揭示出曹雪芹对前代十二钗故事的继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钗故事流变 红楼梦
原文传递
“在N的V下”中V的特点及其与“N的V”的关系——兼论介词框架对短语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昌来 段佳佳 《对外汉语研究》 2009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本文用发展的观念考察了介词框架"在N的V下"中V的句法特点和语义特点,并通过"在N的V下"与"N的V"比较,说明介词框架"在N的V下"自身的构式义对进入"在N的V下"的"N的V"有一... 本文用发展的观念考察了介词框架"在N的V下"中V的句法特点和语义特点,并通过"在N的V下"与"N的V"比较,说明介词框架"在N的V下"自身的构式义对进入"在N的V下"的"N的V"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以进一步阐述介词框架"在N的V下"的性质和构成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框架 在N的V下 构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