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允熠 《思想理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8,共8页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资源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出发深入解读两者的“彼此契合性”,这对理解两者“互相结合”是必...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资源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出发深入解读两者的“彼此契合性”,这对理解两者“互相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主体性也是必需的。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一种“高度契合性”,作为逻辑前提,两者才有可能进入相互“结合”的逻辑进程,没有“彼此契合”,就没有“互相结合”,两者结合的结果必然地生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经由“结合”而成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宇宙观 天下观 社会观 道德观
原文传递
从民族主义到民族虚无主义--论中国近代“西化”思潮的心路
2
作者 张允熠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8-77,共10页
在近代中国明显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下,当时的知识分子谋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出路,认为中国要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胜利就必须向西方学习。然而一些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前自我矮化,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民族主义由正向民族主义... 在近代中国明显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下,当时的知识分子谋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出路,认为中国要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胜利就必须向西方学习。然而一些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前自我矮化,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民族主义由正向民族主义异化为逆向民族主义,“西化”发展为“全盘西化”,西化思潮成为滋生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精神土壤。他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迷失自我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的丢失,是民族之根、文化之本和历史之基的虚无化。这一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要树立和巩固强大的民族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主主义 逆向民族主义 西化 虚无主义
下载PDF
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历程与经验
3
作者 张允熠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8-48,共11页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我国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了马列主义统战理论的中国化,使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我国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了马列主义统战理论的中国化,使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新的创举。梳理这一历程,总结其历史经验,有益于深化统战理论研究、启发统战实践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统一战线 中国化
下载PDF
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马列主义来源
4
作者 张允熠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4-41,共8页
统一战线广义上指不同力量结成的联盟,狭义上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工人统一战线,更狭义上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中国统一战线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原典: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统... 统一战线广义上指不同力量结成的联盟,狭义上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工人统一战线,更狭义上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中国统一战线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原典: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统一战线主张,所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包含着深刻的统一战线思想;列宁把统一战线作为一种策略,注重其原则性和灵活性;斯大林进一步继承了列宁的统一战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统一战线 共产国际
下载PDF
奠立在文化自信基石上的新时代文化思想
5
作者 张允熠 《民主与科学》 2023年第6期34-37,共4页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了当前和未来的政治任务和文化使命,既有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概括评价,又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既有对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总...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了当前和未来的政治任务和文化使命,既有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概括评价,又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既有对文化工作布局上的总体谋划,又有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要求;既有关于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维度思考,又有关于当前和未来实践的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文化发展规律 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 历史维度 总体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叙事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允熠 张弛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6,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主张,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重大正式场合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主张,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重大正式场合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论述。"两个结合"的提法有一个积累和演进的历史过程。"两个结合"既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实行、实用、实效即实际应用层面上的结合,又注重在精神、价值、理念、理论即思想文化层面上的结合,共同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命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叙事的逻辑起点,是我们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具体实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相结合”到“两个相结合”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允熠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108,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两个相结合”“。第一个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第一个相结合”含有“第二个相结合”的思想要素“;第二个相结合”是在“第一个相结合”基础上的深化和飞跃,表明马克思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两个相结合”“。第一个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第一个相结合”含有“第二个相结合”的思想要素“;第二个相结合”是在“第一个相结合”基础上的深化和飞跃,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新进展“,两个相结合”并列提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叙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契合点。由契合到亲和再到相结合直至相融合,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心理上的原动力,也是“第二个相结合”得以实现的文化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文化要素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允熠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83,160,共10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升华,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借鉴构建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升华,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借鉴构建起来的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它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最佳结合,既继承了传统又超越了传统,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价值观,也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观 中国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完善和发展
9
作者 张允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13,共9页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把民主集中制应用于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中来,形成了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实行党内民主的原则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原则;辩证地处理“民主...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把民主集中制应用于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中来,形成了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实行党内民主的原则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原则;辩证地处理“民主”与“集中”之间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宝贵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民主集中制要调节的深层关系就是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群众与领导的关系、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民主党派与执政党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要这些客观关系存在,民主集中制就不会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民主制 集中制
下载PDF
广大之处有精微 中庸道里见高明——方克立学术思想研究
10
作者 张允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184,共10页
方克立对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学术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他曾与其他学者一起提出应对中国哲学范畴和范畴史进行挖掘、梳理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他开显了“三大流派”和“三大思潮”既对立又互动的格局,为学界所公认;他开始... 方克立对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学术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他曾与其他学者一起提出应对中国哲学范畴和范畴史进行挖掘、梳理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他开显了“三大流派”和“三大思潮”既对立又互动的格局,为学界所公认;他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探索,较早阐明了新观点;他开创了中国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其成果及影响蜚声海内外;他继承并发展了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文化观,提出了“马魂中体西用”论,引起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思潮 现代新儒学研究 “马魂中体西用”
下载PDF
从“彼此契合”到“互相成就”——“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11
作者 张允熠 《学习月刊》 2023年第6期12-1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 文化传承发展 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突出特性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以1957年北大“哲学史问题座谈会”为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允熠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76,F0003,共10页
20世纪的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不能绕开毛泽东。毛泽东自青少年时代起就打下了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造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一刻没有停止过思考哲学问题,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20世纪的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不能绕开毛泽东。毛泽东自青少年时代起就打下了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造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一刻没有停止过思考哲学问题,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毛泽东一生。1957年,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导下召开的北京大学哲学史座谈会所讨论的主题,正是毛泽东在哲学史研究领域中所关注的理论焦点问题,他以隐身旁观者的身份做了不在场的发言。此后毛泽东关于哲学和哲学史问题的言论,其实就是这次座谈会所讨论的核心论题。毛泽东是名副其实的"哲学王",他把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的毛泽东哲学,他的成功传递了智慧,启迪了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哲学史 哲学史座谈会
原文传递
恩格斯独立的理论贡献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而作
13
作者 张允熠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1,F0002,共8页
马克思与恩格斯作为独立的个人,他们共同创立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从马恩两人非本质的差异刻意寻求其理论体系上的“对立”,是荒谬和错误的。恩格斯曾就两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用第一、第二小提琴手比喻;恩格... 马克思与恩格斯作为独立的个人,他们共同创立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从马恩两人非本质的差异刻意寻求其理论体系上的“对立”,是荒谬和错误的。恩格斯曾就两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用第一、第二小提琴手比喻;恩格斯明确表示他“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并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领域“独自”达到了跟马克思相同的程度,马克思生前对此也给予了高度肯定的评价。对马克思学说系统化总结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恩格斯的肩上;恩格斯晚年对俄国农村公社前景的预设,不能被证明是马恩之间实质性的“差异”或“对立”,恰恰相反,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朱子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及其局限性探析
14
作者 周书俊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94-100,共7页
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是从"天"向"人"、由"人"向"天(理)"、再由"天(理)"向"人"的辩证发展过程,而朱子的"理学"思想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朱子"理... 儒家文化的发展脉络是从"天"向"人"、由"人"向"天(理)"、再由"天(理)"向"人"的辩证发展过程,而朱子的"理学"思想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朱子"理学"思想使儒家思想中"天"的本体更加抽象化。朱子将程子的"天者理也"以及"物我一体"的思想继续发展,形成了"天理"的本体论思想。对"天理"的高扬,人的地位却有所下降。"理"成为了统治一切的最高主宰,最终造成了见"理"不见"人"的严重后果。客观的"天""天道""天理"与"人""人道"的互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在这个主旋律之中,"人""人性"的张扬可谓是它的"最强音",而对"人""人性"的抑制所带给历史漫长的"灰暗"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人道 朱子理学
下载PDF
荀子“性恶论”与其“隆礼”实践的矛盾
15
作者 周书俊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5期16-21,共6页
荀子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荀子的核心思想体系却与孟子不同。孟子从孔子的"仁"出发,抓住了"仁"内在的"心性",故从"己内"的不忍人之心去论证如何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得出了&qu... 荀子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荀子的核心思想体系却与孟子不同。孟子从孔子的"仁"出发,抓住了"仁"内在的"心性",故从"己内"的不忍人之心去论证如何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得出了"人性善"的结论。而荀子则抓住了孔子"仁"的重要表现形式"礼",通过"礼"的实现回到"仁",也就是说以"礼"为切入点,一旦克己复礼便归"仁"焉。故荀子从如何达到"仁"上去筹划,从"隆礼"上去宰制人的行为,把"隆礼"当作归"仁"的最高境界,形成了以"礼义"为主要特征的思想体系。若从管理科学的人性假设而言,孟子主张向内求,从人性善的假设上去立足;而荀子则由从管理的环节上入手,从管理的层次及管理层次之间的调节上入手,一个重视管理的前提,一个关注管理的具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性恶论 隆礼 管理层次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16
作者 张允熠 《青年学报》 2023年第5期12-18,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在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在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必将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中华文明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现代创造力,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特质,二者相辅相成。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辉映全球,照耀人类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原文传递
从“彼此契合”到“互相成就”——“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17
作者 张允熠 《理论导报》 2023年第6期48-5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 文化传承发展 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突出特性
原文传递
论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深刻内涵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允熠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民主集中制是由列宁确定和阐明的。民主集中制在列宁那里有如下几种含义:是针对党内选举制度而提出的;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的一种“铁的纪律”;适用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和经济活动运行的过程;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政治原... 民主集中制是由列宁确定和阐明的。民主集中制在列宁那里有如下几种含义:是针对党内选举制度而提出的;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的一种“铁的纪律”;适用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和经济活动运行的过程;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政治原则;贯彻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对于保证党的统一和政策的正确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对党内的文化生活同样适用。列宁创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是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分散与统一、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等党组织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国家内部的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共产国际与各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一种组织原则和政治体制。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我国逐渐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民主集中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民主 集中 民主集中制
原文传递
恩格斯独立的理论贡献及与时倶进的理论品格
19
作者 张允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1年第1期165-166,共2页
一、恩格斯的“独立”贡献。恩格斯本来“独自”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已经把这个思想整理出来”了。这里所指的是马克思记述自己思想过程的一个笔记,该笔记于1845春天写于布鲁塞尔,直至1888年马克思去世5年后,恩格斯把它作为《费尔巴哈... 一、恩格斯的“独立”贡献。恩格斯本来“独自”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已经把这个思想整理出来”了。这里所指的是马克思记述自己思想过程的一个笔记,该笔记于1845春天写于布鲁塞尔,直至1888年马克思去世5年后,恩格斯把它作为《费尔巴哈论》的附录取名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公开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理论品格 《费尔巴哈论》 恩格斯 研究成果 笔记 贡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