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0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绘本阅读对患病儿童情绪社会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Y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经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立婕 翟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64,共12页
阅读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旨在将阅读与治疗相结合,通过阅读文本为阅读者带来思考与改变。随着我国对阅读治疗的引入与发展,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将阅读疗法应用于临床中。为了更好地探索阅读治疗的效用... 阅读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旨在将阅读与治疗相结合,通过阅读文本为阅读者带来思考与改变。随着我国对阅读治疗的引入与发展,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将阅读疗法应用于临床中。为了更好地探索阅读治疗的效用,本文选择了阅读材料之一的绘本,将"绘本阅读"用于干预住院患儿情绪社会性的研究中。本文的研究对象为Y医院2-3岁白血病住院患儿,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前,分别对实验组及控制组的对象进行前测,随后运用绘本阅读疗法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干预,干预次数为6次,对控制组成员不进行干预,最终在干预结束一周后同时对实验组与控制组成员进行后测,并将后测与前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从研究结果分析来看,实验组患儿的情绪社会性在外显域、内隐域、失调域、能力域这四方面部分指标有较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能力域的依从性与亲社会的同伴关系方面。本文对绘本阅读疗法在临床的作用进行了一次验证,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儿童医务社会工作提供了实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 阅读疗法 患病儿童 情绪社会性 医务社会工作
下载PDF
孤残儿童寄养家庭资源获取途径的现状分析——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杜立婕 万小庆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9-29,共11页
本文以上海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集中地区的Z县为例,通过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孤残儿童寄养家庭资源获取途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该区的寄养家庭的资源获取途径主要分为政府、社区和社会非营利组织三个层面: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和... 本文以上海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集中地区的Z县为例,通过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孤残儿童寄养家庭资源获取途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该区的寄养家庭的资源获取途径主要分为政府、社区和社会非营利组织三个层面: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和制度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等,社区主要是利用既有的资源网络形成对特殊儿童的"社区照顾",社会非营利组织包括英国注册慈善组织在内的国外非营利组织和国内的非营利组织,如全国妇联下属科学育儿基地、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最后的结论和建议是社区资源和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资源尚待进一步挖掘,使儿童福利事业更加社会化,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 寄养家庭 资源获取
下载PDF
小组工作在孤残女生性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E儿童福利院青春期女生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杜立婕 薛梦超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年第4期5-10,88,共6页
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女生为对象,研究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孤残儿童性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孤残女生进行了8节次的小组活动,并对团体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显示,通过小组活动的性教育方式,使孤残女生在生理知识、异性... 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女生为对象,研究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孤残儿童性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孤残女生进行了8节次的小组活动,并对团体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显示,通过小组活动的性教育方式,使孤残女生在生理知识、异性交往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小组工作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避免敏感或不适,针对性强。未来的小组工作应进一步注意情绪控制,并面向男生开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教育 孤残儿童 小组社会工作
下载PDF
都市佛教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上海、西安、成都三地的寺院活动为例
4
作者 杜立婕 翟松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基于上海、西安、成都三地寺院活动的人类学调查资料的分析,对都市佛教社会工作实践内容、特征、面临的机遇及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都市佛教社会工作实践内容可分为对弱势人群如贫困的病人、老人、特殊儿童进行救助和关怀,对正常... 基于上海、西安、成都三地寺院活动的人类学调查资料的分析,对都市佛教社会工作实践内容、特征、面临的机遇及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都市佛教社会工作实践内容可分为对弱势人群如贫困的病人、老人、特殊儿童进行救助和关怀,对正常人群的日常养生与心理健康的关注,重视文化教育和捐资助学等若干方面;其特征则包含范围的地域性和跨地域性、依托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组织、体现服务内容的宗教性与公益性的双重属性;并对中国都市佛教与社会工作在实现有效对接的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及前景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佛教 社会工作 公益慈善 中国文化 本土化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陈志刚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33-35,共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学修养提升以及传统文化传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组织实施中可通过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组织实施示范课程、依托传统文化实施课程拓展、融合人文情怀、加强评估管理实现《中国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学修养提升以及传统文化传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组织实施中可通过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组织实施示范课程、依托传统文化实施课程拓展、融合人文情怀、加强评估管理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思政 育人模式
下载PDF
河北红色文学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6
作者 陈志刚 徐长玲 刘正琨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13,共3页
河北红色文学是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健全他们的人格、规范他们的行为。新时代,高校应立足课堂教学,将河北红色文学融入到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中,实现... 河北红色文学是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健全他们的人格、规范他们的行为。新时代,高校应立足课堂教学,将河北红色文学融入到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中,实现多课程育人;融入到“双创”、科研等实践教学中,发挥好课内外的协同育人作用;融入到大学生党建活动中,强化党建育人效果;融入到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中,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红色文学 大学生人文素养 融入路径
下载PDF
怀特教授伦敦史研究的学术轨迹——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访谈实录
7
作者 陆伟芳 颜彦 《世界历史评论》 2023年第1期260-276,296,共18页
杰里·怀特教授回顾了他从事伦敦史研究的学术道路,从最初作为伦敦自治市的住房部工作人员关注市政住房、初涉伦敦住房史的学术写作,后研究整个20世纪伦敦史。在退休后,转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全职教授,专心从事伦敦史的写作。先... 杰里·怀特教授回顾了他从事伦敦史研究的学术道路,从最初作为伦敦自治市的住房部工作人员关注市政住房、初涉伦敦住房史的学术写作,后研究整个20世纪伦敦史。在退休后,转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全职教授,专心从事伦敦史的写作。先后著有《19世纪的伦敦》《18世纪的伦敦》等著作,运用以专题为篇章的叙述模式,全方位地展示了伦敦近现代发展的历程。另外,还有几部专题性著作,如《齐柏林飞船之夜》、关于债务人监狱的《悲惨的大厦》,也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怀特教授是一位非学院式学者,在英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史家拉斐尔·塞缪尔的指导下走上学术道路。本文是第一作者于2016年8月30日在伦敦大学杰里·怀特教授办公室进行学术访谈的实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里·怀特教授 伦敦史 伦敦 住房
下载PDF
论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的空间书写
8
作者 郝瑞娟 杨剑龙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67,共6页
文学主题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以城市为代表的文化形态是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的重要表现内容。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将她们的生命体验融入对都市的理解,为上海文学注入了新的力量。她们以多重视角拓展城市地理空间,以现实关怀聚焦... 文学主题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以城市为代表的文化形态是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的重要表现内容。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将她们的生命体验融入对都市的理解,为上海文学注入了新的力量。她们以多重视角拓展城市地理空间,以现实关怀聚焦城市发展变迁,以日常精神构建城市审美体验。新世纪上海中青年女作家通过对浦东新区、上海周边县镇、工人新村、老旧社区等的书写建构出真实且立体的城市空间,突破了“怀旧上海”和“欲望都市”的城市书写模式,立足社会现实,考察个体生存境遇,展望城市的未来和出路。她们关注日常生活场景再现细微真实的城市生活经验,使新世纪上海景观的独特风貌得以呈现,丰富了文学中的上海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上海中青年女作家 城市空间 现实关怀 日常精神
下载PDF
人文化视域下北京奥运档案场景式开发模式研究
9
作者 张丹 徐拥军 +1 位作者 王露露 王兴广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0-608,662,共10页
在人文化视域下将场景式开发纳入北京奥运档案开发领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应用于新时代北京奥运档案开发体系建设的深刻体现,对我国国家重大活动和大型体育赛事的档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北京奥运档案场景式开发模式的基... 在人文化视域下将场景式开发纳入北京奥运档案开发领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应用于新时代北京奥运档案开发体系建设的深刻体现,对我国国家重大活动和大型体育赛事的档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北京奥运档案场景式开发模式的基本内涵与核心理念出发,面向人文化视域下北京奥运档案场景式开发的问题,基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民众日常生活、网络环境4个场景提出人文化视域下北京奥运档案场景式开发模式的落地方案,并探究北京奥运档案场景式开发的价值定位、关键因素、核心环节、具体示例之间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化 场景式 北京奥运档案 档案场景式开发模式 档案开发
下载PDF
中古以来上海城内水系详考——兼论江南水乡背景下的城市微观肌理及基层行政空间之生成
10
作者 钟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1,共11页
基于江南水乡地区聚落—城镇的形态发生学分析,借助本地特有的近代早期大比例尺实测地图,并通过对相关特定文献的精查辑考,对明中叶筑城前后的上海城市水系提出了较高分辨率的复原方案,进而对当时发生的城市景观升级与城市微观肌理演替... 基于江南水乡地区聚落—城镇的形态发生学分析,借助本地特有的近代早期大比例尺实测地图,并通过对相关特定文献的精查辑考,对明中叶筑城前后的上海城市水系提出了较高分辨率的复原方案,进而对当时发生的城市景观升级与城市微观肌理演替做了若干定性检证;同时,还上溯考察了城内水系与保、图等基层行政组织的空间关联与早期历史渊源。试图说明,建立在江南水乡城镇历史形态学认知之上,以形态发生的视角针对性地甄别利用某些特定史料,详细描绘支浜与小河道的近代大比例尺地图,并综合分析传统景观留存较好的近现代局地典型样本,当为最大限度复原城市历史水系之最佳取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老城厢 城市水系 城市历史形态学 城市微观肌理 城市基层行政组织
下载PDF
孤岛时期的上海公共租界与日本的图谋——关于中立问题及警察权、司法权的争夺
11
作者 刘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59,共8页
上海的公共租界在全面抗战爆发并陷入“孤岛”状态后仍与日方展开了周旋。在最初一段时间,双方围绕全上海中立化提案、浦东与南市中立化提案、日军舰艇移动与租界上空禁飞等问题进行过交涉,但原本“租界主动、日方应对”的形势却在此后... 上海的公共租界在全面抗战爆发并陷入“孤岛”状态后仍与日方展开了周旋。在最初一段时间,双方围绕全上海中立化提案、浦东与南市中立化提案、日军舰艇移动与租界上空禁飞等问题进行过交涉,但原本“租界主动、日方应对”的形势却在此后被“日方主动、租界应对”所取代。尤其是1937年11月—1939年2月,日方曾利用租界内各种抗日事件为借口向工部局施压以谋求租界的警察权,并取得了一定收获。进而又自1939年4月起勾结伪政权一道向司法权发起挑战。他们虽然采取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的手法试图控制租界的特区法院,但终究由于当局的抵抗以及日方内部的矛盾而未能得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上海 公共租界 警察权 司法权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建设:应用场景、体系架构及运行模型
12
作者 张洁 谢鑫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3年第4期37-43,共7页
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其保护与传承的根本动因,然而,当前文化遗产在实体保护、数据存储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数字孪生作为一种全生命周期数据保存、交互、呈现、实时更新的虚拟建模技术,能够为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建设提供... 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其保护与传承的根本动因,然而,当前文化遗产在实体保护、数据存储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数字孪生作为一种全生命周期数据保存、交互、呈现、实时更新的虚拟建模技术,能够为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建设提供新视角。文章从二者的关系出发,以文化遗产数字孪生系统为切入点,从资源、产业、教育、保护、传播、学术6大维度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建设中的创新应用,总结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建设的体系架构和运行模型,从理论层面提供数字孪生技术解决文化遗产数字人文领域现存问题的技术与方法,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的升级,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人文领域的推广应用做好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字孪生 数字人文 应用场景 体系架构 运行模型
下载PDF
在“远读”与细读之间——“数字人文”与数字时代的文学、历史研究
13
作者 王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6-85,共10页
在中国的数字人文研究热潮中,一些基础的、核心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深入讨论,如数字人文研究的价值、意义何在,与传统人文学术相比,其究竟能为我们今天的知识生产提供何种新的洞见等。本文即以五个来自不同领域的、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案... 在中国的数字人文研究热潮中,一些基础的、核心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深入讨论,如数字人文研究的价值、意义何在,与传统人文学术相比,其究竟能为我们今天的知识生产提供何种新的洞见等。本文即以五个来自不同领域的、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案例为线索,讨论“数字人文”与新的、数字时代的知识生产(尤其是文学、历史研究领域)之间可能的关系,并认为其贡献主要(将)集中在下述四个方面:对既有研究成果的验证;对老问题的重新诠释;帮助学者提出新问题;藉此发展新的研究方法/范式。此外,本文也对那种过分推颂“数字人文”(将其视作一种新的方法论)的论调提出了质疑和修正,并强调了另一观点,即“数字人文”与传统人文学术研究方法,皆有孕育新的知识生产的可能,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互相吸收、创化,从而共同促进数字时代人文学术与知识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人文学术 文学研究 历史研究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悖论性结构·多元现代转型·新人文主义——论“大文学史”视域下孔范今教授的学术建构
14
作者 黄轶 《长江学术》 2023年第4期5-12,共8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是文学研究的大命题,孔范今教授是这一领域卓有建树的重要学者。他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多次回旋式发展,文学研究要回到包含多重文本的“对象”本身,放在“历史的悖论性结构”中考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是文学研究的大命题,孔范今教授是这一领域卓有建树的重要学者。他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多次回旋式发展,文学研究要回到包含多重文本的“对象”本身,放在“历史的悖论性结构”中考量,《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是其初步尝试,“大文学史”观呼之欲出。这一文学史重构思路在他1997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和缜密,他提出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历时性”结构的“再发现”。进入21世纪以后,孔范今进一步提出了“现代新人文主义”观念,其主编的《中国现代新人文书系》和《中国现代文学史》完全打破了文学史依靠租赁社会政治史的时空而安身立命的建构思路,在多元现代转型中重彰“新人文主义”命题。他所谓的新人文主义“特指在中国历史、文化现代转型即现代过程中与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以及现代科技工商对生命与人性产生的异化力量抗衡的人文性文化倾向”,这是贯穿新文学始终的“共时性”结构。孔范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重塑了新文学发展和研究的坐标系,体现出一个卓越的人文学者宏阔深在的史家气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范今 大文学史观 文学史重构 悖论性结构 多元现代转型 新人文主义
下载PDF
抗战期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国防电影宣传
15
作者 徐国庆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2期69-81,共13页
抗日战争前后的“国防电影”,是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以宣传抗战和团结爱国为核心的、表现民族不屈意志的电影艺术潮流。当时上海的不少电影期刊在宣传国防电影方面,经历了氛围营造与理论铺垫、具象宣传与影响提升、隐性宣传与概念扩容... 抗日战争前后的“国防电影”,是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以宣传抗战和团结爱国为核心的、表现民族不屈意志的电影艺术潮流。当时上海的不少电影期刊在宣传国防电影方面,经历了氛围营造与理论铺垫、具象宣传与影响提升、隐性宣传与概念扩容三个阶段,延续了其一贯坚持的民族精神,展现了关注国家命运、把握时代指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期刊不仅拓展了国防电影的宣传形式和宣传空间,还增强和弘扬了社会大众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在出版界与电影界交织向前的征途中,上海电影期刊和国防电影共同深刻影响了中国电影史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电影期刊 国防电影 民族立场 民族精神 宣传
下载PDF
地下斗争与都市社会:中共中央上海局研究(1947—1949)
16
作者 方华康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8-146,共9页
中国共产党一向注重组织建设,并且善于根据局势变化,随时调整组织结构。抗战胜利后,国共矛盾日益凸显。为整合、领导国统区大城市的党组织开展地下斗争,1947年5月,中共中央将此前设立的中共中央上海分局改为中共中央上海局,管辖长江流... 中国共产党一向注重组织建设,并且善于根据局势变化,随时调整组织结构。抗战胜利后,国共矛盾日益凸显。为整合、领导国统区大城市的党组织开展地下斗争,1947年5月,中共中央将此前设立的中共中央上海分局改为中共中央上海局,管辖长江流域西南各省及平津一部分党组织,并于必要时指导中国香港分局。上海局贯彻“隐蔽精干、积蓄力量”的工作方针,与上海工作委员会等公开机构密切配合,在领导群众运动,巩固统一战线,加强文化宣传,营救策反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上海局的成立和发展既反映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国统区大城市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共革命组织的坚韧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对于培育中共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言,地下斗争不仅是一种策略,还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上海局 派出机构 地下斗争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城乡语文作业布置研究——以安徽省和上海市部分学校为例
17
作者 陈旭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1期8251-8256,共6页
自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各地区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实与成效可以说是期待与忧虑并存。2022年3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 自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各地区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实与成效可以说是期待与忧虑并存。2022年3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检测“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的成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我们认为,本项调查中呈现出的建议,对于教学硬件和软件都较为落后的农村学校和部分城市学校可实施性并不高,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语文作业的布置来说,其要实现听、说、读、写均得到练习的目标更是不易。本文以“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减负力度及成效为切入点,通过对几所学校教师语文作业布置情况的了解,探讨“双减”政策对于一线语文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有无影响及其成效,为中学生语文作业的布置提出切实可操作的能够在作业设计与布置工作中实现减负增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语文作业 增效
下载PDF
记忆之场视域下城市历史遗存的价值挖掘与塑造——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例
18
作者 阮项 竺丽泰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44-55,190,共13页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依托历史保护建筑摩西会堂改造而成,记录、收集并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保护犹太难民躲避战争迫害的独特历史记忆。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纪念馆经历了多次改造和扩建,其所在区域也面临着城市空间形态和功...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依托历史保护建筑摩西会堂改造而成,记录、收集并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保护犹太难民躲避战争迫害的独特历史记忆。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纪念馆经历了多次改造和扩建,其所在区域也面临着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的更新。在这一过程中,纪念馆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发挥历史记忆传承和区域文化塑造等多重作用。借助“记忆之场”理论,本文分析纪念馆在记忆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并对记忆价值进行挖掘。在物理空间上,纪念馆成为北外滩提篮桥地区承载上海犹太人历史记忆的核心场所。在文化价值上,纪念馆记录、展示并传递守望相助、兼容并蓄、开放多元的城市精神。通过提炼纪念馆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丰富纪念馆的展示形式,将塑造起友好包容的城市理念,促进历史记忆的传承,提升上海的城市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之场 城市文化 遗址保护 犹太人
下载PDF
观风俗:19世纪欧洲中国小说阅读史的一个视角
19
作者 宋莉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在中国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自17世纪传入欧洲后却登堂入室,入藏各类图书馆,由私人藏书变为公共藏书,使中国小说文本得到妥善保存,传播范围不断扩大。19世纪随着东方学的兴起,中国小说以风俗志形式进入欧洲阅读史,东方学家认为小说比其... 在中国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自17世纪传入欧洲后却登堂入室,入藏各类图书馆,由私人藏书变为公共藏书,使中国小说文本得到妥善保存,传播范围不断扩大。19世纪随着东方学的兴起,中国小说以风俗志形式进入欧洲阅读史,东方学家认为小说比其他著作更具有观风俗的优势。中国小说以译本和中文刻本形式流通欧洲,看似其读者各有所属,实则他们之间相互交叉、影响,都以观风俗为阅读旨趣,并指向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国小说也以翻译、改编、戏仿等多种形式逐渐成为欧洲文学的一部分。19世纪欧洲的中国小说阅读史,体现了世界文学以一种渐趋融通的方式呈现和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和包容力,以更好地推动文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阅读 观风俗 世界文学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
20
作者 王新才 谢鑫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21,共10页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聚焦中国目录学的标志事件、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和核心思想,全面呈现其整体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不足,探讨规律与原因,阐发影响与意义。该研究是展示目录学学科形象并提供学科认同,补足中国思想和学术史研究系谱,繁荣中...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聚焦中国目录学的标志事件、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和核心思想,全面呈现其整体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不足,探讨规律与原因,阐发影响与意义。该研究是展示目录学学科形象并提供学科认同,补足中国思想和学术史研究系谱,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课题。文章回顾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基础理论、中国目录学发展内外部要素及其联系、古今目录学传承衔接、中西目录学对比融通等重要问题;另外,文章还介绍了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目录学 学术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