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故事来触发提问——上海双年展衍生项目“51人”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洁
《上海艺术家》
2016年第6期68-70,共3页
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已于2016年11月11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本届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反问的句式呈现开放的姿态并引起发散性思维,欢迎各种讨论、争论和叙述,也正是这些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热闹。上一届双年...
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已于2016年11月11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本届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反问的句式呈现开放的姿态并引起发散性思维,欢迎各种讨论、争论和叙述,也正是这些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热闹。上一届双年展"社会工厂"首次邀请外籍策展人主导整个双年展,此届主办方依旧邀请外籍策展人,来自印度的策展小组"Raqs媒体小组",将22个动人的未解之谜聚沙成塔,在展览中设计了如同《盗梦空间》的结构,于细节处撒下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双年展
策展人
艺术博物馆
发散性思维
寓言式
一个问题
生命形式
附生植物
终端站
复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艺术:从“回到美国”到“告别美国”——评余友涵作品回顾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鑫
刘洁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138,共6页
余友涵是中国’85美术新潮中的先锋人物,也是最早被西方当代艺术界所关注的中国艺术家。余友涵的成功可以归因为一种思想倾向:告别美国。余友涵曾说过:回到美国,最终的目的是告别美国。“回到一一告别”矛盾对话的背后,是中国当代...
余友涵是中国’85美术新潮中的先锋人物,也是最早被西方当代艺术界所关注的中国艺术家。余友涵的成功可以归因为一种思想倾向:告别美国。余友涵曾说过:回到美国,最终的目的是告别美国。“回到一一告别”矛盾对话的背后,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尝试,绘画不仅要有现代感,更要有民族魂魄。在这一点上,余友涵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有意义的“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美国
告别
作品
思想倾向
艺术家
艺术界
现代感
原文传递
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
3
作者
刘洁
《上海艺术家》
2016年第4期34-35,共2页
上海双年展20年的发展脉络"双年展"一词是外来语,英文为Biennial,其原意并不局限于艺术展览,而是指每隔两年定期发生的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双年展的举办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树立其文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展示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上...
上海双年展20年的发展脉络"双年展"一词是外来语,英文为Biennial,其原意并不局限于艺术展览,而是指每隔两年定期发生的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双年展的举办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树立其文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展示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上海双年展创立于1996年,经国家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批准,由上海市文化局、上海美术馆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艺术展览
文化形象
中国当代美术
美术展览
策展人
方增先
艺术博物馆
电影制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故事来触发提问——上海双年展衍生项目“51人”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洁
机构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媒体部
出处
《上海艺术家》
2016年第6期68-70,共3页
文摘
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已于2016年11月11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本届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反问的句式呈现开放的姿态并引起发散性思维,欢迎各种讨论、争论和叙述,也正是这些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热闹。上一届双年展"社会工厂"首次邀请外籍策展人主导整个双年展,此届主办方依旧邀请外籍策展人,来自印度的策展小组"Raqs媒体小组",将22个动人的未解之谜聚沙成塔,在展览中设计了如同《盗梦空间》的结构,于细节处撒下线索,
关键词
上海双年展
策展人
艺术博物馆
发散性思维
寓言式
一个问题
生命形式
附生植物
终端站
复策
分类号
J2-28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艺术:从“回到美国”到“告别美国”——评余友涵作品回顾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鑫
刘洁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媒体部
出处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138,共6页
基金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双年展的艺术史观研究(1996-2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批准号:16YJC760076
文摘
余友涵是中国’85美术新潮中的先锋人物,也是最早被西方当代艺术界所关注的中国艺术家。余友涵的成功可以归因为一种思想倾向:告别美国。余友涵曾说过:回到美国,最终的目的是告别美国。“回到一一告别”矛盾对话的背后,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尝试,绘画不仅要有现代感,更要有民族魂魄。在这一点上,余友涵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有意义的“节点”。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美国
告别
作品
思想倾向
艺术家
艺术界
现代感
分类号
J2-28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
3
作者
刘洁
机构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媒体部
出处
《上海艺术家》
2016年第4期34-35,共2页
文摘
上海双年展20年的发展脉络"双年展"一词是外来语,英文为Biennial,其原意并不局限于艺术展览,而是指每隔两年定期发生的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双年展的举办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树立其文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展示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上海双年展创立于1996年,经国家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批准,由上海市文化局、上海美术馆主办。
关键词
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艺术展览
文化形象
中国当代美术
美术展览
策展人
方增先
艺术博物馆
电影制片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故事来触发提问——上海双年展衍生项目“51人”
刘洁
《上海艺术家》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当代艺术:从“回到美国”到“告别美国”——评余友涵作品回顾展
张鑫
刘洁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3
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
刘洁
《上海艺术家》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