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堂会戏”考辨
1
作者 张凯 刘水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22,共7页
现知最早的关于“堂会”一词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指代由私人或团体出资包场演戏的戏剧观演模式。堂会是晚清、民国时期重要的商业演剧类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职业戏班的包场演剧。当今学界对于“堂会”的认识有颇... 现知最早的关于“堂会”一词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指代由私人或团体出资包场演戏的戏剧观演模式。堂会是晚清、民国时期重要的商业演剧类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职业戏班的包场演剧。当今学界对于“堂会”的认识有颇多歧见,主要表现在:一、视堂会为厅堂或私宅等演剧场所派生出来的演剧形态,再将堂会溯源到汉代的厅堂演戏;二、将堂会限定为个人出资承办,不及团体出资;三、无视堂会的商业运营模式,将堂会认定为非商业演剧;四、将非商业演剧的“家乐”“宫廷演剧”纳入堂会范畴。产生以上歧见的主要原因在于概念界定不清,从而导致望文生义、以偏概全、以今律古等错误。今人对堂会的错误认知和随意解读,造成了戏曲史研究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全面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会戏 商业演剧 职业戏班 家乐
下载PDF
戏曲在中国话剧嬗变中之作用
2
作者 赵骥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中国戏曲对于话剧的持续影响力,是话剧史、戏曲史相关研究领域鲜少关注的话题。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不少话剧史学者还认为中国话剧是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成长起来的,与传统的戏曲之间一直保持着泾渭分明的界限。从大量的戏剧文献中可以清... 中国戏曲对于话剧的持续影响力,是话剧史、戏曲史相关研究领域鲜少关注的话题。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不少话剧史学者还认为中国话剧是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成长起来的,与传统的戏曲之间一直保持着泾渭分明的界限。从大量的戏剧文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传统戏曲对滥觞期的中国话剧、早期新剧职业化演剧以及话剧运动均有直接影响和持续性作用。正是得益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作为舶来品的话剧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转型,赢得了市场,获得了受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话剧发展 影响 作用
下载PDF
社会问题的舞台呈现与实际影响——一个剧场文化学的研究计划
3
作者 陈京蔚 孙惠柱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2,共13页
近一百五十年来,越来越多戏剧家想通过戏剧唤醒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易卜生、萧伯纳、布莱希特和伯奥都用不同的方式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和讨论,但较少有人关注他们戏剧的实际受众情况,这是剧场文化学要探究的。现代中国戏剧主要是学易... 近一百五十年来,越来越多戏剧家想通过戏剧唤醒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易卜生、萧伯纳、布莱希特和伯奥都用不同的方式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和讨论,但较少有人关注他们戏剧的实际受众情况,这是剧场文化学要探究的。现代中国戏剧主要是学易卜生式的话剧,忽视了也能反映社会问题的音乐剧。比起现实主义话剧,音乐剧往往更具理想主义,和中国戏曲更接近。音乐剧剧场更大,演出更多,总体观众和社会影响都大得多。我们应从更实际的调查研究入手,以期更全面地借鉴关注社会问题的戏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剧 社会影响 剧场文化学 音乐剧
原文传递
与其跟风“剧场”,不如坚守“戏剧”——再议postdramatictheater的中文译名 被引量:11
4
作者 宫宝荣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9,共11页
“剧场”是目前国内学界最为热门的术语之一。theater一词作为“戏剧”之义在中国虽然很早出现,但并没有成为代表这一艺术种类的术语。“剧场”在新世纪广为流传,既与台湾地区的学者相关,更与德国戏剧理论家雷曼著作的中译本有关。然而... “剧场”是目前国内学界最为热门的术语之一。theater一词作为“戏剧”之义在中国虽然很早出现,但并没有成为代表这一艺术种类的术语。“剧场”在新世纪广为流传,既与台湾地区的学者相关,更与德国戏剧理论家雷曼著作的中译本有关。然而,即使在雷曼那里,从古希腊至今的西方戏剧也都一以贯之地称之为theatre。因此,将其译为“剧场”来取代“戏剧”不仅毫无必要,反而徒增了许多困扰,或许译之为“后行动戏剧”也不失为一个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场艺术 戏剧 后戏剧剧场 后行动戏剧
原文传递
简论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明厚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0-64,共5页
简论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刘明厚尤金·奥尼尔是一位对美国戏剧、文化有着杰出贡献的戏剧家,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改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种浅薄的美国通俗戏剧,而使美国戏剧走上了严肃悲剧的创作道路。他还是一位具有超... 简论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刘明厚尤金·奥尼尔是一位对美国戏剧、文化有着杰出贡献的戏剧家,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改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种浅薄的美国通俗戏剧,而使美国戏剧走上了严肃悲剧的创作道路。他还是一位具有超前意识的剧作家,他不仅在人的灵魂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尔 表现主义戏剧 《琼斯皇》 面具 表现主义手法 斯特林堡 现实主义 潜意识 “思想者” 心理状态
原文传递
剧作法、戏剧顾问学及其他——论Dramaturgy的若干定义、相关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惠柱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2,共9页
Dramaturgy在历史上有过三个主要定义:戏剧评论及理论、剧作法、戏剧顾问学;后二者现在仍然在用,应根据不同语境译为两个中文词,而不是笼统称为"戏剧构作"。戏剧顾问是主要为剧本服务的高级顾问,其重要性证明当今世界主流戏... Dramaturgy在历史上有过三个主要定义:戏剧评论及理论、剧作法、戏剧顾问学;后二者现在仍然在用,应根据不同语境译为两个中文词,而不是笼统称为"戏剧构作"。戏剧顾问是主要为剧本服务的高级顾问,其重要性证明当今世界主流戏剧依然以剧为本,而非"后剧本"。中国也有人从事"抓剧本"的工作,他们是中国的戏剧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作法 戏剧顾问 主流戏剧 以剧为本 改编 后剧本
原文传递
俄罗斯戏剧的探索者杰米多夫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泽涛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俄罗斯杰出的戏剧教师尼古拉·瓦西列维奇·杰米多夫研发了一种能让演员触摸到神秘灵感的内在有机技术,这种内在有机术可以让演员实现"自我觉察"的创作过程。杰米多夫在创造性领域的发现引起了俄罗斯心理学家、生理... 俄罗斯杰出的戏剧教师尼古拉·瓦西列维奇·杰米多夫研发了一种能让演员触摸到神秘灵感的内在有机技术,这种内在有机术可以让演员实现"自我觉察"的创作过程。杰米多夫在创造性领域的发现引起了俄罗斯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注意,因为他揭开了创造性心理过程的奥秘。除了训练演员真实的舞台生活技巧外,杰米多夫还提高了体验派演员(或称悲剧演员)的心理技巧,这是一门教导演员如何驾驭情绪、增进情感的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心理学 自发性感知 杰米多夫学派
原文传递
明代戏曲的悲剧观:怨谱说
8
作者 谢柏梁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4-25,共12页
尽管悲怨伦理观在先秦是那样发达,尽管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在汉唐是多么盛行,尽管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不同剧种的悲剧样式,中国的悲剧理论却仍然掩藏于历史深闺之中,人们很难领略到这位大家闺秀的"三春好处"。细心的学者可能在周德清的... 尽管悲怨伦理观在先秦是那样发达,尽管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在汉唐是多么盛行,尽管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不同剧种的悲剧样式,中国的悲剧理论却仍然掩藏于历史深闺之中,人们很难领略到这位大家闺秀的"三春好处"。细心的学者可能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领悟到一些宫调与悲情的邂逅之感;可能会从高则诚"乐人易、动人难"的真实告白中,把握到某些《琵琶记》的苦趣;还可能在钟嗣成的《录鬼簿》中,在对剧作家们的豁达凭吊中感受到一些苍凉的意绪。但是人们最终还是感到失望,元代终究没有出现蔚为气候的悲剧观念。蒙元黑暗社会之后的明代人,的确有一种躬逢明世的感觉。迟迟不出的中国悲剧观也应运而现,在理论的后花园中展示了其娇好的体态资质。这便是山徐渭,祁彪佳、陈洪绶和卓人月等戏剧家们共同呼唤而出的一轮明月——怨谱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戏曲 悲剧观念 中国悲剧观 《中原音韵》 《琵琶记》 《录鬼簿》 审美风尚 以悲为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