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诈骗犯罪司法认定的影响与应对
1
作者 刘水灵 董文凯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是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最为先进的代表性应用。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及革命性变化的同时,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存在可能被滥用于进行“深度伪造”的潜在风险。在刑法层面,“深度伪造”等技术风险使得“眼见... 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是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最为先进的代表性应用。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及革命性变化的同时,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存在可能被滥用于进行“深度伪造”的潜在风险。在刑法层面,“深度伪造”等技术风险使得“眼见耳闻”不再为实,主要可能影响到诈骗类犯罪的司法认定与刑事归责。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现阶段仍属于弱人工智能,本质上属于人类使用的工具,不具有刑事责任主体资格。在未来的迭代版本中,我们不能排除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自主意识进而成为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在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介入下,司法机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证据认定难题。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风险的协同治理必须由国家、社会和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多环节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并且由行政法、刑法等多个部门法共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A 生成式人工智能 深度伪造 诈骗类犯罪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第五次修正亮点解读
2
作者 许倩(整理) 江骋骏 +1 位作者 马翔 谢恬 《检察风云》 2024年第7期60-62,共3页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次修正的《民事诉讼法》自202...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次修正的《民事诉讼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研讨主要围绕《民事诉讼法》第五次修正的背景以及修改内容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法 亮点解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五次 修改
原文传递
股东通过借贷诉讼追回“投资款”行为的刑法定性
3
作者 刘水灵 《犯罪研究》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注册资本“认缴制”模式下,在出资期限届满之前,股东汇入公司的款项性质并不当然属于“投资款”,不能因为款项最终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而倒推款项的性质,应当结合公司会计账簿、股东出资证明等能体现股东实缴信息的客观证据予以审慎认定... 注册资本“认缴制”模式下,在出资期限届满之前,股东汇入公司的款项性质并不当然属于“投资款”,不能因为款项最终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而倒推款项的性质,应当结合公司会计账簿、股东出资证明等能体现股东实缴信息的客观证据予以审慎认定。对于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在民事裁判对于同一事实已经作出合法性评价的情况下,刑法的介入应当保持克制,充分尊重先决裁判的法律效力。严防通过刑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除非刑事案件中的证据达到了“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实践中股东将投资款虚构成出借款,通过提起借贷诉讼追回相应款项,充其量只是为了弥补或者减少投资损失而进行的民事欺诈,不具备诈骗罪所要求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此种情形下,由于股东与公司之间存在基础的民事纠纷事实,对于将投资款虚构成出借款的行为,不属于虚假诉讼罪所规制的“无中生有”型诉讼行为类型,应以手段行为可能触犯的其他罪名进行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交叉 民事欺诈 刑事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虚假诉讼罪
下载PDF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二款的适用困境与出路
4
作者 何俊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1-19,共9页
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第16条第2款的适用面临着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行为如何定性等问题。从条文内容来看,以国家工作人员事后"知道"之态度认定受贿故意说明该规定是对国家工... 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第16条第2款的适用面临着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行为如何定性等问题。从条文内容来看,以国家工作人员事后"知道"之态度认定受贿故意说明该规定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故意的刑事推定。在规定性质上,贪污贿赂犯罪司法解释未涉及具体行为定性,故是注意规定而非法律拟制。在具体行为定性上,存在单独犯罪、共同犯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等观点。这些观点或多或少抵牾某些刑法原则或规定,有违罪刑法定原则、背离立法原意之嫌。通过区分国家工作人员"知道"的消息来源进行不同评价既能克服共同犯罪不存在意思联络的阻碍也可避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责任自负原理的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共犯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刑事推定 注意规定
原文传递
克罗地亚过渡时期反腐败政策的发展与经济犯罪研究
5
作者 苏珊娜·罗克桑迪奇·维德利奇卡 马塔·德拉齐维奇·普尔滕亚察 +1 位作者 吴舟(译) 魏昌东(校) 《经济刑法》 2018年第1期311-341,共31页
克罗地亚私有化进程始于1991年并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私有化进程中,腐败犯罪和经济犯罪成为社会转型中最为重要的犯罪类型。源于预防、制止和打击腐败犯罪、其他严重金融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政治意愿,相关法律规则在私有化进程中发生了改变... 克罗地亚私有化进程始于1991年并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私有化进程中,腐败犯罪和经济犯罪成为社会转型中最为重要的犯罪类型。源于预防、制止和打击腐败犯罪、其他严重金融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政治意愿,相关法律规则在私有化进程中发生了改变。《克罗地亚刑法典》就腐败犯罪和经济犯罪的立法受到德国刑法立法的影响,但又有其重要的转型特色,经济犯罪的法益定位以经济信用维护为中心加以全面构建。克罗地亚转型时期没收犯罪所得的数据统计,成为观测经济犯罪发案状况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地亚 过渡时期 反腐败政策 经济犯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