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几种常用检查手段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胡赟宏 苏光启 叶古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5期273-274,共2页
目的 评价几种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几种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方法 ,如触诊、乳腺X线摄片、B超和近红外线扫描。结果 乳房触诊是乳腺癌检出的阳性率最高的方法。结论 乳房触诊是我国提高乳腺癌早期发现率最有效的... 目的 评价几种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几种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方法 ,如触诊、乳腺X线摄片、B超和近红外线扫描。结果 乳房触诊是乳腺癌检出的阳性率最高的方法。结论 乳房触诊是我国提高乳腺癌早期发现率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触诊 B超检查 X线平片 近红外线扫描 诊断
下载PDF
循证理念向实践转变的模式及相关护理研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月青 龚蔚 +1 位作者 方萌 华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8期70-71,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实践也要求向更安全、更高质量的目标发展,其中实施循证护理就成为了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循证护理研究已逐渐在临床及护理院校得到开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若要使循证研究的成果发挥最大... 随着社会经济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实践也要求向更安全、更高质量的目标发展,其中实施循证护理就成为了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循证护理研究已逐渐在临床及护理院校得到开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若要使循证研究的成果发挥最大效应,关键还需要实现从理论转向实践应用的过程,从而使更多的护理工作者在处理临床实际问题时学会寻求证据、应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理念 护理 转变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赟宏 苏光启 叶古祥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乳腺癌中的微血管密度 (MV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乳腺恶性肿瘤 77例和良性肿块 12例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MVD。结果乳腺癌和良性肿块患者血清V...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乳腺癌中的微血管密度 (MV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乳腺恶性肿瘤 77例和良性肿块 12例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MVD。结果乳腺癌和良性肿块患者血清VEGF无显著性差异 ;有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血清VEGF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与良性肿块MVD差异有显著性 ;有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MVD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VD确实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而MVD测定必需组织病理标本 ,不能反复测定。监测血清VEGF不仅可预测有无淋巴结转移 ,而且便于术后监测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