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儿血气指标及预后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洁丽 刘桂芬 王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B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患儿血气指标、呼吸机参数及治疗转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12例NRDS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6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B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患儿血气指标、呼吸机参数及治疗转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12例NRDS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6例,常规剂量BPS治疗)与观察组(106例,高剂量BPS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后均观察24 h。比较两组患儿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使用BPS次数、氧疗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24h血气指标、呼吸机参数水平,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使用BPS次数更少,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均更短;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及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力(MAP)、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BPS相比,高剂量BPS能显著缩短NRDS患儿辅助通气、住院及氧疗时间,减少患儿重复用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与呼吸机参数,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剂量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早期干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桂芬 焦春秀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早期干预疗效评价,分析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携带HBV孕妇所生的796例足月新生儿,出生时检测新生儿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目的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早期干预疗效评价,分析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携带HBV孕妇所生的796例足月新生儿,出生时检测新生儿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将HBs Ag阳性的91例新生儿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进行肌肉注射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BVac)10μg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200 U;治疗组新生儿14 d时再次肌肉注射HBIG 200 U,对照组则不再注射HBIG。3个月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婴儿3个月龄时HBV感染率均明显下降;3个月龄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出生时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月龄时H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新生儿3个月龄时H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2 h内肌注HBVac 10μg联合HBIG 200 U可以明显降低HBV感染率;经免疫预防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HBV感染率与剖宫产无明显差异;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无明显相关性;出生14 d追加肌肉注射HBIG 200 U并不能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早期干预
下载PDF
脐血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焦春秀 刘桂芬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10期51-53,I0001,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孕期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脐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探讨GDM对新生儿生后早期血糖水平及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HPLC法)测定118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GDM母亲所生新生儿的脐血HbA1... 目的通过测定孕期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脐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探讨GDM对新生儿生后早期血糖水平及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HPLC法)测定118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GDM母亲所生新生儿的脐血HbA1c水平,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监测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24、48 h血糖。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性别新生儿HbA1c、体重及出生后不同时间血糖的差异;分析脐血HbAlc值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后不同时间血糖的相关性。结果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GDM孕妇所生的118例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为6.78%,低血糖发生率为2.54%。剖宫产与顺产娩出新生儿HbA1c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剖宫产与顺产娩出新生儿出生时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24、48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与女性新生儿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24、48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脐血HbA1c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相关性(rs=-0.023,P=0.806)。脐血HbA1c与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24、48 h血糖无显著相关性(rs=0.020,rs=0.087,rs=0.087,均P>0.05)。结论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GDM孕妇所生新生儿脐血HbA1c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后早期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母亲孕期出现糖尿病,如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新生儿低血糖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出生体重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洁丽 刘桂芬 +1 位作者 倪岫云 王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9期1-4,9,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加以评估。【方法】调查分析本院分娩并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新生儿1650例进行听力筛查,收集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加以评估。【方法】调查分析本院分娩并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新生儿1650例进行听力筛查,收集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因素,以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使用ROC曲线下面积及H-L拟合度验证模型。【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650例(3300耳)新生儿,筛查未通过者占335例(20.30%),其中左耳占78例(4.73%),右耳占85例(5.15%),双耳均未通过者172例,占10.42%;对本研究纳入1650例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2周、NBNA评分≤37分、胆红素脑病、达到换血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永久性听力损伤家族史或颅面部畸形均为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面部畸形、胆红素脑病、NBNA评分、出生体重≤1500 g、达到换血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胎龄≤32周为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R软件构建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H-L拟合度检验及ROC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的偏差水平及区分度,其中H-L拟合度检验结果为χ^(2)=2.576(P=0.311),表明模型准确度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0、83.9),表明模型区分度较好。【结论】颅面部畸形、胆红素脑病、NBNA评分、出生体重≤1500 g、达到换血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胎龄≤32周为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准确度及区分度较好,能够用于甄别高风险人群,以及时为临床提供治疗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 列线图模型 评估 验证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焦春秀 《青岛医药卫生》 2012年第6期428-429,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且无其他合并症的67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且无其他合并症的67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24h内IVIG静脉滴注1次,IVIG治疗剂量为800~1000mg/kg。结果 IVIG治疗组新生儿相对于常规治疗组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3d,平均光疗时间缩短8.1h,光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但对晚期贫血的发生无明显作用。没有发现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溶血病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蒋海燕 《当代临床医刊》 2019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组接受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后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护士蓝光照射护理中的满意程度;两组患儿黄疸持续...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组接受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后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护士蓝光照射护理中的满意程度;两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士蓝光照射护理中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无缝隙护理可以提高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家属对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疾病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下载PDF
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史洁丽 刘桂芬 +1 位作者 林森然 焦春秀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0期134-137,141,共5页
目的 分析动脉血乳酸水平和早期乳酸清除率早期评估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的价值,为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新生儿窒息患儿172例。根据是否存在多器... 目的 分析动脉血乳酸水平和早期乳酸清除率早期评估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的价值,为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新生儿窒息患儿172例。根据是否存在多器官损害,将患儿分为多器官损害组(n=37)和非多器官损害组(n=135),分析两组患儿动脉血pH、BE、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的差异。分析窒息新生儿不同乳酸水平和早期乳酸清除率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预后不良率和病死率的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乳酸浓度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器官损害组出生后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多器官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9,P<0.001);乳酸清除率低于非多器官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01,P<0.001)。以乳酸浓度9.78 mmol/L作为诊断高乳酸的最佳界值,高乳酸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03,P<0.001)。以乳酸清除率18.0%作为低乳酸清除率最佳诊断界值,高乳酸清除率组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3.73%)明显低于低乳清除酸率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66,P<0.001)。结论 联合监测动脉血乳酸水平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窒息新生儿发生多器官损害的早期判断及对多器官损害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乳酸清除率 多器官损害 窒息 新生儿
下载PDF
动脉血气对窒息新生儿脏器受损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8
作者 史洁丽 刘桂芬 《大医生》 2021年第23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动脉血pH值、血乳酸(Lac)、碳酸氢根(HCO3-)、碱剩余(BE)及血糖水平对窒息新生儿脏器损害程度评估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1月至12月出生的10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 目的研究动脉血pH值、血乳酸(Lac)、碳酸氢根(HCO3-)、碱剩余(BE)及血糖水平对窒息新生儿脏器损害程度评估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1月至12月出生的10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其窒息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窒息组(66例)与重度窒息组(34例),并结合患儿脏器受累情况,将其分为脑受损组(55例)和非脑受损组(45例);肝受损组(10例)和非肝受损组(90例);肾受损组(26例)和非肾受损组(74例);心受损组(88例)和非心受损组(12例);同时选取同期非窒息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窒息新生儿和健康对照组的动脉血pH值、Lac、HCO3-、BE及血糖水平,并分别比较各脏器受损组与非受损组患儿的动脉血pH值、Lac、HCO3-、BE及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患儿的pH值与HCO3-、BE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重度窒息组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动脉血Lac与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重度窒息组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脑受损组患儿的Lac、血糖水平,以及肝受损组、肾受损组、心受损组患儿的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非受损组;脑受损组患儿的HCO3-与BE水平,肝受损组、肾受损组患儿的pH值、HCO3-、BE水平,以及心受损组患儿的pH值与B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应非受损组(均P<0.05);而脑受损组与非脑受损组患儿的pH值,肝、肾受损组与对应非受损组患儿的血糖水平,以及心受损组与非心受损组患儿的HCO3-与血糖水平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血气分析可客观、真实地反映窒息患儿的脏器受损程度,动脉血pH值、Lac、HCO3-、BE及血糖指标可作为判定脏器受损的重要指标,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儿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新生儿 脏器损害 血乳酸 碳酸氢根 碱剩余 血糖
下载PDF
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马春艳 赵鋆 +1 位作者 陈思羽 焦春秀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9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组予湿疹外洗方湿敷。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湿疹面积、严重... 目的观察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治疗组予湿疹外洗方湿敷。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湿疹面积、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76.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A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EA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儿局部用药区域的皮肤未出现红肿、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与炉甘石洗剂相比,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更佳,可减轻皮肤瘙痒、皮损等症状,且未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婴幼儿 湿热浸淫证 中药外洗 炉甘石洗剂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桂芬 焦春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索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所生的796例足月新生儿,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在出生后12 h内及3个月时检测其血清乙... 目的探索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所生的796例足月新生儿,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在出生后12 h内及3个月时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血清HBVM包括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所有婴儿出生12 h内常规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HBVac)10μg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U。结果自然分娩组334例婴儿出生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52例(15.6%),剖宫产组462例婴儿出生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39例(8.4%)(χ~2=9.726,P<0.05);3个月龄时感染率分别为12例(3.6%)和15例(3.0%)(χ~2=0.074,P>0.05)。结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12 h内肌注HBVac 10μg联合HBIG 200 U可以明显降低HBV感染率。经联合免疫预防后,分娩方式与HBV母婴传播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分娩方式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丽 石文静 +11 位作者 张淑莲 虞乐萍 姚明珠 施婴婴 曾雪芹 王三南 陈冬梅 林振浪 阮芳箐 黄绮薇 钱燕 陈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749-1752,共4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调查,前瞻性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5年1月1Et至2006年2月28日在ROP协作网内11家医院出生或收治的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按时进行ROP筛查,并记录完整的临床... 目的通过多中心调查,前瞻性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5年1月1Et至2006年2月28日在ROP协作网内11家医院出生或收治的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按时进行ROP筛查,并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调查ROP发病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82例早产儿纳入研究,完成ROP随访752例,123例发生ROP(16.4%)。ROP组出生时平均胎龄为(30.82±0.20)周,平均出生体重(1430±25)g,平均吸氧时间为(11.6±1.4)d;无ROP组出生时平均胎龄(32.56±0.09)周,平均出生体重(1636±10)g,平均吸氧时间为(4.4±0.3)d。单因素分析提示窒息[相对危险度(RR)=1.462]、吸氧时间〉5d(职=2.64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RR:1.880)、肺炎(RR=2.138)、贫血(RR=3.039)、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RR=2.325)和酸中毒(RR=1.507)与ROP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出生体重[比值比(OR)=0.998]、呼吸暂停(OR=1.653)和输血(OR=1.763)是ROP独立作用的因素(均P〈0.05)。结论在诸多因素中,窒息、吸氧、贫血、NRDS、酸中毒与ROP相关,出生体重、呼吸暂停、输血是ROP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 早产儿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桂芬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583-1584,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的影响。方法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的原因分为自然分娩、选择性剖宫产和非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剖宫产率,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及选择性剖宫产儿并...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的影响。方法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的原因分为自然分娩、选择性剖宫产和非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剖宫产率,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及选择性剖宫产儿并发RDS的胎龄分布情况。结果 5 a来剖宫产率及选择性剖宫产率均有逐年增高趋势,剖宫产率从2006年的40.04%增加至2010年的51.12%,尤其是选择性剖宫产率从2006年的14.34%增加至2010年的23.41%;选择性剖宫产儿并发RDS的发病率也随着孕周不同而不同;自然分娩RDS的发病率为0.36%,选择性剖宫产为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RDS的发生与宫缩尚未发动的选择性剖宫产密切相关,随着胎龄的增加,其发病率渐降低,到胎龄40周后降至最低,因此需慎重选择剖宫产,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推迟到39周以后进行,或等宫缩发动后进行,以降低RDS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剖宫产 呼吸窘迫综合征 足月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