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宇 魏盟 +2 位作者 顾水明 邱建平 陆纪德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501-504,共4页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等的影响。方法将112例AMI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等的影响。方法将112例AMI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20mg组(20mg组)和普伐他汀40mg组(40mg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基本实验室检查、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炎性因子、MMP-2)、6min步行试验(6-MWT)。随访18个月时再次进行治疗前的各项检测。结果与20mg组比较,40mg组治疗后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5);40mg组TNF-α、IL-6、MMP-2治疗后下降水平差值更大(P<0.05);普伐他汀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MMP-2改变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普伐他汀对AMI急诊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益,且这种有益性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部分血运重建对年龄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成辉 龚辉 朱军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随访年龄80岁及以上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长期临床事件,比较部分血运重建组与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08例... 目的随访年龄80岁及以上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长期临床事件,比较部分血运重建组与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08例,年龄80~88岁,按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47例)和部分血运重建组(61例),随访其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部分血运重建组与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稳定心绞痛、吸烟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血运重建组和完全血运重建组单支、2支、3支及以上病变分别为15例(24.6%)与8例(17.0%)、18例(29.5%)与15例(31.9%)、28例(45.9%)与24例(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0.91、0.07、0.28,均P〉0.05)。随访时间部分血运重建组和完全血运重建组分别为(1235±508)d和(1216±560)d(t=0.24,P〉0.05);随访结果全因死亡分别为10例(16.4%)与8例(17.0%)、心血管死亡8例(13.1%)与7例(14.9%)、心绞痛住院12例(19.7%)与9例(19.1%)、高血压住院7例(11.5%)与5例(10.6%)、心律失常住院5例(8.2%)与4例(8.5%)、心力衰竭住院4例(6.6%)与3例(6.4%)、心血管原因住院33例(54.1%)与25例(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部分血运重建与完全血运重建的长期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血管重建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