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汪桂玲 白志毅 +1 位作者 刘晓军 李家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8-1627,共10页
三角帆蚌是我国优良的淡水育珠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从我国三角帆蚌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保护出发,介绍了三角帆蚌RAPD、SSR及线粒体基因片段等不同分子标记开发状况,重点讨论了这些分子标记分析三角帆蚌遗传多样性的情况。比较... 三角帆蚌是我国优良的淡水育珠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从我国三角帆蚌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保护出发,介绍了三角帆蚌RAPD、SSR及线粒体基因片段等不同分子标记开发状况,重点讨论了这些分子标记分析三角帆蚌遗传多样性的情况。比较了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三角帆蚌种质及3个优秀种质9个F1后代的生长性能,比较了三角帆蚌雌雄生长差异。简述了三角帆蚌珍珠质形成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贝壳及珍珠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从三角帆蚌与其他蚌类种间杂交、三角帆蚌种内杂交,介绍了培育康乐蚌新品种的过程及三角帆蚌家系选育的进展情况。对今后进一步开展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三角帆蚌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基因资源 种质创新
下载PDF
上海市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浸出液的化学和毒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娟英 苏磊 +2 位作者 崔昱 陈洁芸 李振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7-474,共8页
为了研究污水污泥在海洋环境中释放带来的生态风险,在分析上海7处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与溶解性有机碳的基础上,使用黑鲷,卤虫,三角褐指藻,纤细角毛藻和小球藻研究污水污泥浸出液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和生长抑制作... 为了研究污水污泥在海洋环境中释放带来的生态风险,在分析上海7处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与溶解性有机碳的基础上,使用黑鲷,卤虫,三角褐指藻,纤细角毛藻和小球藻研究污水污泥浸出液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点的污水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总量均低于中国(GB5085.3-2007)与欧盟(EN12457.2-2002)关于危险废弃物的鉴别标准,但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超过欧盟标准1个数量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黑鲷幼鱼对污水污泥浸出液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海洋微藻,卤虫无节幼体的敏感性较低;毒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2和S3点的污水污泥浸出液对海洋生物的综合生物毒性相对最高,而S4,S5的综合生物毒性最低,其中接纳污水为工业污水,且有机质与硫化物含量较低的污水污泥浸出液对海洋生物的综合生物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浸出液 重金属 急性毒性 生长抑制
下载PDF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弧菌和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鑫磊 李航 +4 位作者 黄旭雄 赵利斌 闫明磊 赵陆敏 郑晓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39-2649,共11页
为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抗弧菌和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的影响,在10%鱼粉的基础上设计胆固醇添加量分别为0(C0组)、1(C1组)、2(C2组)、3(C3组)和4 g/kg(C4组)的等... 为研究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抗弧菌和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的影响,在10%鱼粉的基础上设计胆固醇添加量分别为0(C0组)、1(C1组)、2(C2组)、3(C3组)和4 g/kg(C4组)的等氮等能饲料(实测饲料中胆固醇含量依次为0.78、1.57、2.45、3.43和4.18 g/kg),分别投喂初始体重为(0.160±0.002)g的凡纳滨对虾50 d。每种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养殖凡纳滨对虾50尾。养殖试验结束后检测对虾的生长性能、肌肉常规组成以及急性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感染及亚硝态氮胁迫下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不受饲料胆固醇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但C0组对虾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C2、C3和C4组(P〈0.05)。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对虾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C3、C4组显著高于C0组(P〈0.05);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2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胰腺和肌肉中胆固醇含量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C2组显著高于C0组(P〈0.05)。急性感染哈维氏弧菌后,随饲料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同一时间点各组对虾累积死亡率均先降低后升高,C2组在感染24、36、48、72和96 h后的累积死亡率均最低。在8.5~9.0 mg/L亚硝态氮急性胁迫下,96 h后对虾累积死亡率与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且C0和C1组显著高于C2、C3和C4组(P〈0.05)。综上所述,淡水养殖条件下,1.57 g/kg的饲料胆固醇含量即可满足凡纳滨对虾生长的需求,但2.45 g/kg的饲料胆固醇含量可使对虾获得最佳的抗弧菌能力和理想的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 凡纳滨对虾 胆固醇 生长性能 抗弧菌能力 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
下载PDF
苯扎溴铵对几种淡水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7
4
作者 余伟楠 陆宏达 +1 位作者 朱磊 操艮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11-115,120,共6页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测试了苯扎溴铵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仔蟹和幼蟹...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测试了苯扎溴铵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Ⅲ期仔蟹和幼蟹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SC)。结果显示:大型溞的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56、0.34、0.19、0.13 mg/L,团头鲂幼鱼的为1.53、1.44、1.38、1.31 mg/L,草鱼幼鱼的为4.59、4.42、4.36、4.23 mg/L,田螺的为15.21、10.52、7.76、5.01 mg/L,Ⅲ期仔蟹的为10.33、6.73、5.41、5.02 mg/L,幼蟹的为17.95、12.42、8.67、6.22 mg/L;SC分别为0.04、0.38、1.23、1.51、0.86、1.78 mg/L。根据SC高低,耐苯扎溴铵毒性能力依次为幼蟹>田螺>草鱼幼鱼>Ⅲ期仔蟹>团头鲂幼鱼>大型溞。苯扎溴铵在防治固着类纤毛虫病泼洒浓度为0.35 mg/L下时,不会对团头鲂幼鱼、草鱼幼鱼、田螺、Ⅲ期仔蟹和幼蟹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大型溞会产生毒性杀死作用,池塘中可通过适量增加投饵量或投放其他饵料以补充减少的大型溞饵料生物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溴铵 水生动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上海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忠军 史先鹤 +4 位作者 吴昊 李亚雷 李晓雪 陈立侨 刘其根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4,共8页
为了给青草沙水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生物操纵等生态修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在青草沙水库采集了鱼类、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悬浮物样品,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技术和胃肠内含... 为了给青草沙水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生物操纵等生态修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在青草沙水库采集了鱼类、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悬浮物样品,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技术和胃肠内含物分析法,利用IsoSource软件计算了不同食物对消费者的贡献率,并应用"简化食物网"原则,构建青草沙水库生态系统食物网,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的δ^(13)C值为-28.15‰~-21.53‰,δ^(15)N值为6.81‰~14.94‰。在青草沙水库中,刀鲚Coilia nasus和红鳍原鲌Culter erythropterus属于顶级肉食者,其营养级分别3.595和3.589,其他鱼类的营养级在2.482~3.264。青草沙水库食物网结构显示,浮游动物对杂食性鱼类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34%)和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32%)的碳源贡献率较高,浮游植物对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的贡献率(31%)高于浮游动物(11%),大型无脊椎动物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60%)和光泽黄颡鱼Pseudobagrus nitidus(64%)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食物成分,处在食物网顶端的刀鲚和红鳍原鲌的食物主要来源于饵料鱼类。青草沙水库食物链长度为3.60个营养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网 营养级 碳氮稳定同位素 青草沙水库
下载PDF
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分析方法在鱼类种群鉴定和海洋强风暴潮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婷 高静霞 +4 位作者 傅建军 苏诚 李家乐 陈靓瑜 黄雅馨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9-504,共6页
利用基于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鱼类形态种群鉴别和强风暴潮灾害评估方面进行建模分析。选取长江、珠江草鱼及其杂交组合的后代共2 340个数据,以及1981-2000年以来对上海造成灾害的13场强风暴潮过程及灾害资料数据,利用模糊聚... 利用基于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鱼类形态种群鉴别和强风暴潮灾害评估方面进行建模分析。选取长江、珠江草鱼及其杂交组合的后代共2 340个数据,以及1981-2000年以来对上海造成灾害的13场强风暴潮过程及灾害资料数据,利用模糊聚类模型分别进行试验和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实用及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等价关系 聚类分析 鱼类种群鉴别 强风暴潮
下载PDF
上海淀山湖区域稻田养殖鲤科鱼类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霞云 李福贵 +3 位作者 秦波 郑国栋 陈杰 邹曙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583-1058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华东地区稻田养殖淡水鲤科鱼类的可行性。[方法]在上海青浦淀山湖区试验点开挖出"十"字鱼沟、侧沟和"丰"字沟3种不同类型的稻田,分别主养"浦江1号"团头鲂、"中科3号"异育银鲫和草... [目的]探讨在华东地区稻田养殖淡水鲤科鱼类的可行性。[方法]在上海青浦淀山湖区试验点开挖出"十"字鱼沟、侧沟和"丰"字沟3种不同类型的稻田,分别主养"浦江1号"团头鲂、"中科3号"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性新品系鱼种,各稻田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瓯江彩鲤和鲢鳙鱼种,进行水稻和养殖鱼类的生长和产量测定。[结果]稻田养殖鱼类良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银鲫的产量较高,养殖草鲂鱼虽然产量低于银鲫,但可以获得体重较大的个体。[结论]上海市淀山湖区域稻田适于开展优良淡水鲤科鱼类的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山湖 稻田养鱼 产量
下载PDF
基于EDS的鱼类耳石微化学分析实验条件选择
8
作者 郭弘艺 张旭光 +1 位作者 邵露 殷曦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6,共3页
研究能谱仪在鱼类耳石微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探索一套适用于鱼类耳石标准样品定量分析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样品表面粗糙会对特征X射线产生几何效应,使得分析强度降低,造成实验结果误差.耳石样本最适用烘干干燥法,其操作过程为:耳石放入干... 研究能谱仪在鱼类耳石微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探索一套适用于鱼类耳石标准样品定量分析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样品表面粗糙会对特征X射线产生几何效应,使得分析强度降低,造成实验结果误差.耳石样本最适用烘干干燥法,其操作过程为:耳石放入干净培养皿后,在恒温烤箱60℃烘干6~8h.样品干燥后,表面喷金待用.为获得精确的分析结果,实验参数应根据样品大小,实验目的所需要关注的组成元素和仪器性能来选择.加速电压Uo一般为临界激发电压Uk的2~10倍.最适工作距离为20 mm,单点扫描活时间为200 s以上,死时间10%~15%.聚焦参数应该根据耳石样品不同的大小选择,尽可能兼顾缩短测量时间和保证足够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扫描电镜 能谱仪 鱼类
下载PDF
上海松江蟹塘不同深度水温状况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凯 马旭洲 +2 位作者 王友成 郎月林 李星星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为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温变化特征,于2015年6~10月对上海松江地区典型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和气温进行了连续监测,对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气温相比,蟹塘水温的日振幅较小,日最高温度到达的时间滞后,且随着水... 为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温变化特征,于2015年6~10月对上海松江地区典型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和气温进行了连续监测,对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气温相比,蟹塘水温的日振幅较小,日最高温度到达的时间滞后,且随着水深的增加,水温日振幅逐渐减小;晴天时水温的日振幅最大,多云天次之,雨天最小;20 cm深水层日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最早,60 cm深处次之,100 cm深处最晚。试验期间每7 d积温特征表明,随着水深增加,河蟹养殖池塘积温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松江 河蟹养殖池塘 水深 水温
下载PDF
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高龙 王友成 +2 位作者 马旭洲 王武 郎月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为了探究河蟹蟹种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6—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池塘和水源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蟹种池CODMn不断增长,水源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在多数时段,水源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高于... 为了探究河蟹蟹种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2年6—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蟹种池塘和水源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蟹种池CODMn不断增长,水源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在多数时段,水源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但6月26日蟹种池反而显著高于水源水(p<0.05)。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水源水硝酸盐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蟹种养殖池(p<0.05)。养殖前期,水源水磷酸盐质量浓度高于蟹种池;养殖后期蟹种池高于水源水,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台风过境后,水源水氨氮质量浓度达2.21 mg/L,磷酸盐质量浓度达0.467 mg/L,表明农田化肥水和地表径流可能是导致水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科学 蟹种 池塘养殖 水花生 水质
下载PDF
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高龙 马旭洲 +2 位作者 王武 王友成 郎月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于2013年3—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池和水源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区间水源和成蟹池总磷和总氮均超标,且成蟹池总磷总体上较水源高,水源和成蟹池总磷浓度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2...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于2013年3—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池和水源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区间水源和成蟹池总磷和总氮均超标,且成蟹池总磷总体上较水源高,水源和成蟹池总磷浓度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213%和184.5%;水源总氮高于成蟹池,最大超标幅度分别达434.2%、211.7%。在养殖周期中,成蟹池CODMn持续升高,且总体上高于水源组,水源组CODMn则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二者基本上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成蟹池中主要超标指数为总磷、总氮、p H值、CODMn;水源主要超标指数为总磷、总氮、硝酸盐、CODMn。从整个养殖周期来看,成蟹池中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优于水源组,而p H值、CODMn、磷酸盐、总磷较水源略有超标,但超标幅度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中华绒螯蟹 池塘养殖 沉水植物 水质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牛乳铁蛋白肽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肠道组织结构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河 庄镱 +1 位作者 钟国防 唐香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14,共10页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牛乳铁蛋白肽(Bovine lactoferricin,Lfcin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肠道组织结构及抗病力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初均重为(19.88±0.03)g的450尾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组,每...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牛乳铁蛋白肽(Bovine lactoferricin,Lfcin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肠道组织结构及抗病力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初均重为(19.88±0.03)g的450尾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阴性对照组)、1000、1500和2000 mg/kg牛乳铁蛋白肽,并设置基础饲料+30 mg/kg氟苯尼考为阳性对照组,共5种试验饲料。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1)随着牛乳铁蛋白肽添加量的增加,大口黑鲈的末均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0 mg/kg牛乳铁蛋白肽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最好且与对照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对应数据差异显著(P<0.05)。(2)与两个对照组比,1000 mg/kg牛乳铁蛋白肽组大口黑鲈的肠道胰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显著上升(P<0.05)。(3)与两个对照组比,饲料中添加1000 mg/kg牛乳铁蛋白肽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前肠、中肠及后肠的绒毛高度和宽度(P<0.05)。(4)采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后,牛乳铁蛋白肽组大口黑鲈的成活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而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牛乳铁蛋白肽对大口黑鲈幼鱼有促生长作用,适宜添加量为1000 mg/kg,同时牛乳铁蛋白肽能提高大口黑鲈肠道消化酶活力,改善肠道组织结构,提高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铁蛋白肽 生长 消化酶 肠道组织结构 抗病力 大口黑鲈
下载PDF
盆地环境条件下幼蟹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13
作者 戴希贤 马旭洲 +3 位作者 张文博 黄渊博 黄健 苏峻正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991-999,共9页
为研究盆地环境条件下幼蟹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探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以促进盆地地区河蟹养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5—9月,对四川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幼蟹养殖池塘及水源水体的浮游动... 为研究盆地环境条件下幼蟹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探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以促进盆地地区河蟹养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5—9月,对四川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幼蟹养殖池塘及水源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监测,对采集到的浮游动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幼蟹养殖期间共发现浮游动物65种(优势种16种),包括轮虫类36种(优势种9种),桡足类15种(优势种2种)和枝角类14种(优势种5种)。幼蟹池塘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685.0~25370.0,1.7~34.3和57.7~960.3ind·L^(-1);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087~10.261,0.022~0.434和1.234~13.738mg·L^(-1)。水源水体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30~510,0~12和2~166 ind·L^(-1);平均生物量分别为0.001~0.132,0~0.316和0.006~1.081 mg·L^(-1)。幼蟹池塘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33~1.994,0.451~0.678和1.478~2.404;水源水体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849~2.171,0.474~0.910和0.577~2.306。RDA排序结果显示水体T、DO、TP、TN和COD_(Mn)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盆地环境条件下幼蟹养殖池塘和水源水体污染状况相同,均处于中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环境 幼蟹养殖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下载PDF
绿原酸对草鱼鱼种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乃顺 冷向军 +4 位作者 李小勤 刘波 柴仙琦 李忠铭 郑小淼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9-626,共8页
为考察绿原酸对草鱼鱼种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对照组)、0.01%、0.02%、0.04%、0.06%、0.08%绿原酸,饲养平均体重(3.19±0.03)g的草鱼鱼种。经60d饲养,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283.1%、30... 为考察绿原酸对草鱼鱼种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对照组)、0.01%、0.02%、0.04%、0.06%、0.08%绿原酸,饲养平均体重(3.19±0.03)g的草鱼鱼种。经60d饲养,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283.1%、305.7%、307.3%、329.6%、308.3%、303.0%,饲料系数分别为1.45、1.33、1.33、1.26、1.30、1.36;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4%绿原酸显著提高草鱼鱼种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添加0.01%、0.02%、0.06%绿原酸有提高草鱼鱼种增重率的趋势;在饲料中添加0.04%绿原酸可显著提高肝胰脏SOD活性(P<0.05),添加0.08%绿原酸可显著降低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P<0.05),各组肝胰脏溶菌酶、血浆碱性磷酸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对肌肉成分的分析表明,各组水分、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0.04%绿原酸可显著提高肌肉粗蛋白、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P<0.05)。添加0.02%绿原酸可显著提高肌肉羟脯氨酸、胶原蛋白含量(P<0.05)。综上所述,适量绿原酸能改善草鱼鱼种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肌肉品质。草鱼鱼种饲料中绿原酸添加量推荐为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鱼种 绿原酸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肉质
下载PDF
团头鲂(♀)×翘嘴鲌(♂)杂交后代的遗传特征及生长差异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郑国栋 张倩倩 +3 位作者 李福贵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2-409,共8页
本研究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进行属间人工杂交,获得了遗传背景不同的杂交子代。结果显示,团头鲂‘浦江1号’(♀)×翘嘴鲌(♂)杂交子代的受精率和孵... 本研究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进行属间人工杂交,获得了遗传背景不同的杂交子代。结果显示,团头鲂‘浦江1号’(♀)×翘嘴鲌(♂)杂交子代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0.0%和80.6%。鲂鲌杂交子代的体型有两种,其中,96.2%的后代为鲂鲌中间型体型(杂种A型),另外还存在3.8%的后代体型与母本团头鲂‘浦江1号’相近(杂种B型)。经Partec流式细胞仪测定得出,鲂鲌杂种A型个体DNA含量与母本、父本相同,表明其为二倍体。2个特异性微卫星位点(TTF6和TTF10)分析显示,杂种A型个体从其父母本中各获得了一套遗传物质,证实其为二倍体杂交种,鲂鲌杂种B型的带型则与母本完全一致,为雌核发育后代。土池同池生长性能分析显示,鲂鲌中间型个体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团头鲂‘浦江1号’和翘嘴鲌,表现出明显的超亲生长优势。本研究为鲂鲌杂交新品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外,鲂鲌杂交自发产生雌核发育后代便于团头鲂纯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浦江1号’ 翘嘴鲌 属间杂交 雌核发育 生长优势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尼罗罗非鱼鳃Na^+/HCO_3^-共转运子、碳酸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梁从飞 赵金良 +5 位作者 甘远迪 王飞 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 伍勇 李传阳 罗明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4-283,共10页
为了探讨盐碱胁迫条件下鱼类渗透生理调节机制,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实验材料,PCR扩增得到了Na^(+)/3HCO^(-)共转运子(NBCe1)基因c DNA部分序列,比较了单盐(盐度10、盐度15)、单碱(1.5 g/L、3 g/L Na HCO3)、盐碱混合... 为了探讨盐碱胁迫条件下鱼类渗透生理调节机制,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实验材料,PCR扩增得到了Na^(+)/3HCO^(-)共转运子(NBCe1)基因c DNA部分序列,比较了单盐(盐度10、盐度15)、单碱(1.5 g/L、3 g/L Na HCO3)、盐碱混合(盐度10,碱度1.5 g/L;盐度15,碱度3 g/L)胁迫后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Na^(+)、K^(+)、Cl–、Ca2^(+))以及鳃碳酸酐酶(CA)活性、CA与NBCe1基因m 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不同胁迫条件下,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鳃组织CA酶活、CA与NBCe1基因m RNA表达变化均与胁迫强度呈正相关。随时间推移,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盐、盐碱混合组血清渗透压值较单碱组高。单盐、单碱、盐碱混合组中,NBCe1基因m RNA在鳃中均呈略微上调,但不显著(P>0.05)。单碱组和盐碱混合组鳃CA活性较单盐组高,低盐碱胁迫(盐度10,碱度1.5 g/L)下CA活性较晚达最高值;不同胁迫条件下,CA基因m RNA表达均表现上调,单碱、盐碱混合组更为显著(P<0.05),推测CA较NBCe1对体内3HCO^(-)转运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尼罗罗非鱼盐碱适应生理调节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盐碱胁迫 Na+/HCO-3共转运子 碳酸酐酶 酶活性 mRNA表达
下载PDF
草鱼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对饥饿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9
17
作者 朱站英 华雪铭 +3 位作者 于宁 邢思华 王军 周洪琪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6-763,共8页
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31.86±1.47)g的草鱼,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对照组(CG)和饥饿组(SG),每组3个平行,饥饿处理15、30、45和60 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肌肉生化组成、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组肥满度、脏... 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31.86±1.47)g的草鱼,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对照组(CG)和饥饿组(SG),每组3个平行,饥饿处理15、30、45和60 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肌肉生化组成、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草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现降低趋势,脂肪含量在4个时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呈现差异性增加和降低的趋势。血清总蛋白在饥饿15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其后3个时期对照组显著高于饥饿组(P<0.05),但饥饿组后3个时期趋于稳定。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在4个时期与对照组都有明显变化(P<0.05),饥饿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波浪形变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在15、60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在30 d时先降低,45 d时显著升高(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RNA︰DNA在肌肉中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肝胰脏中与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饥饿组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在肌肉中于饥饿15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其后比对照组显著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饥饿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呈现上升的趋势;在15、45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在30、45 d时显著升高(P<0.05)。肝胰脏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在4个时期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增加;与肌肉相比,肝胰脏和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是一种有效的反应蛋白质代谢的指标。草鱼对体内贮能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动用并不是简单地与饥饿时间呈线性相关,而是出现周期性和阶段性起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饥饿 蛋白质代谢 脂肪代谢
下载PDF
不同鳊鲂鱼类群体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倩倩 陈杰 +1 位作者 蒋霞云 邹曙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2,共8页
为对不同鳊鲂鱼类进行群体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构建了6个鳊鲂鱼类群体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东江三角鲂、钱塘江三角鲂、厚颌鲂、广东鲂、团头鲂和长春鳊6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 为对不同鳊鲂鱼类进行群体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构建了6个鳊鲂鱼类群体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东江三角鲂、钱塘江三角鲂、厚颌鲂、广东鲂、团头鲂和长春鳊6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 a)分别为5.17、6.11、3.50、6.56、5.22、5.22,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634 2、0.720 4、0.546 2、0.681 2、0.675 2、0.559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5 6、0.666 9、0.472 0、0.630 6、0.606 4、0.517 0,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厚颌鲂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聚类分析表明,钱塘江三角鲂和团头鲂首先聚为一支,遗传距离较近,为0.560 6;厚颌鲂与长春鳊的遗传距离最远,为1.759 2。引物Mam03和EST37产生的特异条带可将鲂属和鳊属鱼类区分,鉴定出鳊属鱼类长春鳊;引物TTF3、EST37、TTF2/TTF10、EST66依次组合可区分出鲂属东江三角鲂、厚颌鲂和广东鲂这3个群体。研究结果为我国鳊鲂鱼类种质资源保存、种群鉴定和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鳊属 鲂属 微卫星标记 DNA指纹图谱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淮河流域水系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颖 胡金 +4 位作者 万云 刘其根 查玉婷 孙月娟 胡忠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0-305,共6页
依据2010年7—8月淮河流域的4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7个参照点和36个受损点)数据,对17个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比例和生物指数构成淮河流域的(B... 依据2010年7—8月淮河流域的43个底栖动物样点数据(7个参照点和36个受损点)数据,对17个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比例和生物指数构成淮河流域的(B-IBI)指标体系。分别用3分制、4分制以及比值法统一各参数量纲,B-IBI指数值即为各构成指数分值的加和。箱线图法分析表明,上述3种方法计算出的B-IBI值均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QI=3),且三者之间具有高相关性(r〉0.90)。分别依据参照点B-IBI值分布的25%分位数和所有样点B-IBI值分布的95%分位数法建立健康评价标准,并比较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3分制和4分制法统一各参数量纲并依据所有样点的B-IBI值建立的健康评价标准优于比值法。选取较常用的3分制法建立了适合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标准:B-IBI值〉19.2,健康;〉14.4~19.2,亚健康;>9.6~14.4,一般;>4.8~9.6,差;≤4.8,极差。评价结果表明,淮河流域43个样点中,6个处于健康状态,5个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余样点均处于不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I 健康评价 底栖动物 淮河流域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RXR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瑶 杨志刚 +4 位作者 郭子好 姚琴琴 曾奇韬 杨筱珍 成永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61-1769,共9页
根据陆地蟹RXR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中华绒螯蟹RXR基因并进行各组织间的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RXR cDNA全长1 517 bp,编码433个氨基酸。经BLASTn... 根据陆地蟹RXR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中华绒螯蟹RXR基因并进行各组织间的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RXR cDNA全长1 517 bp,编码433个氨基酸。经BLASTn和BLASTx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RX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陆地蟹RX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6%。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中华绒螯蟹RXR的氨基酸序列与陆地蟹RXR聚为一支。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XR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中华绒螯蟹Y器官中表达量最高,肝胰腺、鳃和肌肉中少量表达,心脏、胃、肠、胸神经节和脑神经节中微量表达。在中华绒螯蟹不同的蜕皮时期,Y器官中RXR表达量在D期最高,与AB期、C期呈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RXR在AB期表达量最高,与其他蜕皮时期呈显著性差异(P<0.05);肝胰腺和鳃中RXR在AB期表达量最高,E期表达量最低,但各蜕皮时期表达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维甲类X受体(RX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