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英教学和互动交流:提升研究生学术和专业素养的实践和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Nanotechnology”全英课程为例 |
金涛
郑继红
贾宏志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2
|
CNN-Transformer混合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综述 |
戴洋毅
何康
瑚琦
黄凯
|
《建模与仿真》
|
2023 |
1
|
|
3
|
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改革 |
夏耘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14 |
3
|
|
4
|
上海理工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建设研究 |
王亚刚
|
《科技创新导报》
|
2009 |
0 |
|
5
|
“光电成像与计算机处理”全英语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
马佩
常敏
陈辉
王璐瑶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0 |
|
6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 |
隋国荣
王宁
贾宏志
杨晖
|
《大学教育》
|
2020 |
7
|
|
7
|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核心课程的创新建设 |
裴颂文
邬春学
|
《计算机教育》
|
2011 |
9
|
|
8
|
焊缝底片计算机辅助识别的研究 |
何怡
杨永才
王海鹏
|
《无损检测》
|
2000 |
11
|
|
9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中德合作为例 |
张薇
贾宏志
郑继红
徐伯庆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
10
|
基于ARM和计算机视觉的餐厅快速结算系统设计 |
刘子龙
胡少凯
蒋辰飞
韩光鲜
|
《信息技术》
|
2013 |
5
|
|
11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新思考 |
张艳
卢菁
赵逢禹
|
《计算机时代》
|
2019 |
14
|
|
12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机物体识别追踪 |
李杰
刘子龙
|
《软件导刊》
|
2020 |
11
|
|
13
|
国际合作办学中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人才培养探析——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中德合作)专业为例 |
王宁
隋国荣
程庆庆
郑继红
张玲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4
|
大数据时代MOOC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影响 |
张艳
刘亚
|
《计算机时代》
|
2015 |
7
|
|
15
|
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技术方法 |
李洪超
|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
2010 |
8
|
|
16
|
浅谈如何在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联系实际 |
耿滔
贾宏志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1
|
|
17
|
智慧社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发展研究 |
夏耘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
3
|
|
18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
袁健
刘亚
赵逢禹
|
《创新教育研究》
|
2017 |
1
|
|
19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
洪瑞金
|
《西部素质教育》
|
2019 |
7
|
|
20
|
边缘环境下基于移动群智感知计算卸载的数据汇聚 |
杨桂松
桑健
|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