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瑞岩 胡健 张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45-247,共3页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 包括 12 7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12 7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冠脉...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 包括 12 7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12 7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轻 (82 %± 6 %和 87%± 11% ,P <0 0 5 ) ,支架置入术最终扩张压力明显增高 [(15± 5 )atm和 (12± 3)atm ,P <0 0 5 ],11例 (8 7% )支架置入后发生无血流现象 [常规支架组18例 (14 2 % ) ,P =0 17]。随访期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无血流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 (4 8%和 8% ,P =0 0 0 1)。结论 冠脉内直接支架或常规支架术对术后无血流现象发生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初次冠脉支架术后发生无血流现象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 无再流现象 预后 心脏不良事件 介入疗法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皮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及安全性
2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1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评估经皮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方法  5例 [男性 3例 ,平均年龄(33± 9)岁 ]胸主动脉缩窄患者行经皮主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结果 各例支架置入后即刻压力阶差显著减低为 (8± 2 )mmHg(1mmHg =0 133... 目的 评估经皮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方法  5例 [男性 3例 ,平均年龄(33± 9)岁 ]胸主动脉缩窄患者行经皮主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结果 各例支架置入后即刻压力阶差显著减低为 (8± 2 )mmHg(1mmHg =0 133kPa) ,与术前 (73± 6 )mmHg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平均随访 (2 7± 12 )月 ,各例无需多种药物治疗但血压控制良好 ,收缩压平均为 (15 2± 7)mmHg ,舒张压 (91± 5 )mmHg ,与术前收缩压 (2 0 1± 8)mmHg、舒张压 (12 0± 8)mmHg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经皮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安全可行 ,且对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支架置入术 主动脉缩窄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血压控制 介入治疗 心血管造影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成人巨大房间隔缺损
3
作者 唐礼江 沈卫峰 +5 位作者 林仙方 江建军 方崇峰 杜芋茜 刘治国 薛迎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4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AS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2例住院患者 ,均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证实为继发孔型ASD ,以充盈球囊最大伸展直径加 2~ 4mm为原则选择封堵器型号 ,应用左上肺静脉法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放置Ampla...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AS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2例住院患者 ,均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证实为继发孔型ASD ,以充盈球囊最大伸展直径加 2~ 4mm为原则选择封堵器型号 ,应用左上肺静脉法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放置Amplatzer封堵器。结果  12例全部封堵成功 ,手术成功率 10 0 % ;术后即刻及一天、三天、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无残余分流及影响周围瓣膜及静脉功能 ,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一例发生频发房性心率失常 ,经心律平 4 5 0mg/日治疗一个月后消失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人巨大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封堵器放置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高血压急症的用药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卫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 用药方案 控制血压 血压监测 递增剂量 硝普钠 收缩压 舒张压
下载PDF
计帧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林斌 沈卫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评价计帧法测定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 (CTFC)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0 2例AMI患者直接PCI或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CI ,PCI后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有心脏... 目的 :评价计帧法测定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 (CTFC)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0 2例AMI患者直接PCI或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CI ,PCI后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有心脏不良事件组 ( 2 9例 )和无心脏不良事件组 ( 73例 ) ,用计帧法测定梗死相关动脉的CTFC ,以CTFC 2 7帧为界将患者分为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正常者和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缓慢者两部分 ,观察两部分患者心功能和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CTFC平均为 ( 3 7 0 8± 15 92 )帧 ,左心室射血分数和CTFC负相关 (r =-0 .65 ,P <0 0 0 1) ,住院期间有心脏不良事件组的CTFC明显高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 5 2 81± 19 5 2vs 2 4 98± 8 96)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正常和血流缓慢患者射血分数和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TFC和心脏不良事件有良好的相关性 [OR =-1 81,95 %可信限 (CI) =-1 42~ -2 3 7,P <0 0 0 5 ]。ROC曲线分析表明CTFC能较好地预测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结论 :计帧法测定CTFC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 ,其结果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帧法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下载PDF
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静脉肾素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胡建 张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静脉肾素活性变化及其和介入治疗后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单侧肾动脉明显狭窄(管腔狭窄≥70%)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前双侧肾静脉和外周静脉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分析其与肾动脉狭窄...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肾静脉肾素活性变化及其和介入治疗后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单侧肾动脉明显狭窄(管腔狭窄≥70%)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前双侧肾静脉和外周静脉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分析其与肾动脉狭窄及支架术后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成功接受冠状动脉及肾动脉血运重建术.狭窄侧肾静脉肾素平均活性明显高于对侧[狭窄侧(1.44±1.73)ng·ml-1·h-1 和对照侧(1.27±1.57) ng·ml-1·h-1,P=0.04],14例(28%)狭窄侧与对侧肾素活性比值≥1.5(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平均随访(12±9)个月,9例术后血压转为正常,其中肾血管性高血压组7例[50%,与对照组 2例(6%)比较,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肾素活性比值≥1.5与肾动脉支架术后高血压治愈相关(风险比值OR=3.15,95% CI为1.49~5.97,P=0.02).结论约三分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狭窄侧肾静脉肾素分泌显著增加(≥对侧1.5倍),这些患者中半数高血压在肾动脉支架术后可以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肾静脉 肾素活性 肾动脉支架术 高血压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支架术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瑞岩 胡健 张宪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评估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腔内支架术的预后。方法  6 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内和或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 (肾功能不全组 ) ,随机选取同期 6 3例一般情况匹配 ,肾功能正常行介入治... 目的 评估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腔内支架术的预后。方法  6 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内和或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 (肾功能不全组 ) ,随机选取同期 6 3例一般情况匹配 ,肾功能正常行介入治疗患者 (对照组 )。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血管造影、支架术及随访情况。结果 肾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显著增高 [(177± 31) μmol/L比(98± 2 1) μmol/L ,P <0 0 0 1]、左室射血分数减低 (0 4 5± 0 10比 0 5 0± 0 0 9,P <0 0 5 ) ,冠脉多支病变增多 (84 %比 6 5 % ,P <0 0 5 )且肾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增高 (2 7%和 8% ,P <0 0 5 ) ,13例患者在冠脉支架术同时行肾动脉支架术 (比较对照组 2例 ,P <0 0 5 ) ;两组冠脉支架术手术成功率和术中并发症相似 ;随访表明 ,肾功能不全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13%和 8% ,P =0 38) ,平均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降低 (177± 31μmol/L和 14 7± 11μmol/L ,P <0 0 5 ) ,9例 (6 9% )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支架术后血清肌酐恢复正常。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支架术安全、有效 ,2 / 3接受肾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后血清肌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合并症 肾功能不全 支架植入术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药物洗脱支架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8
作者 沈卫峰 张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预防 术后再狭窄
下载PDF
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龚兰生 张维忠 +1 位作者 沈卫峰 邱慧丽 《中国高血压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8-10,共3页
观察 2 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明显狭窄病变的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 )者 ,经尼群地平和巯甲丙脯酸治疗 1~ 2年 ,LVH逆转后对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表明 ,治疗前休息或运动时心电图ST段缺血性压低的 14例中 ,有 9例(6 4% )... 观察 2 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明显狭窄病变的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 )者 ,经尼群地平和巯甲丙脯酸治疗 1~ 2年 ,LVH逆转后对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表明 ,治疗前休息或运动时心电图ST段缺血性压低的 14例中 ,有 9例(6 4% )治疗后心肌缺血消失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变化 ,但Lown氏分级程度有减轻趋势。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和肽素和白介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冠心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学林 邱建平 +1 位作者 陆林 沈卫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白介素(IL-2、IL-4、IL-10)与2型糖尿病无症状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213例冠状动脉(冠脉)连续造影证实至少一支血管狭窄≥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典型心绞痛史61例(为无症状组),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冠... 目的探讨和肽素、白介素(IL-2、IL-4、IL-10)与2型糖尿病无症状冠心病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213例冠状动脉(冠脉)连续造影证实至少一支血管狭窄≥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典型心绞痛史61例(为无症状组),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冠脉综合征102例(为症状组)。另选择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肽素、白介素和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浓度。结果与症状组比较,无症状组和肽素增高,IL-10和esRAGE减低,但三组间IL-2和IL4比较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症状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稳定性心绞痛IL-2、IL4、IL-10增高(P〈0.05),和肽素减低。随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增加,IL-10增高、esRAGE减低,但和肽素无显著变化。无症状组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结论和肽素及IL-10在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冠心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糖尿病 心血管造影 冠心病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注意点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肝脏损害 肌病 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移准荣 沈卫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1-43,共3页
综合33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6例误诊的常见原因,对本病与其他心脏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肥厚型 心肌病 误诊 诊断
原文传递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林斌 张大东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急诊PCI组(23例)和静脉溶栓疗法组(对照组26例)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ST段抬高总和和治疗开始后90min ST段回落程度...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急诊PCI组(23例)和静脉溶栓疗法组(对照组26例)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ST段抬高总和和治疗开始后90min 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23例急诊PCI组血清CK-MB峰值(396±126U/L)明显低于对照组(793±139 u/L).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开始后90 min ST段回落程度急诊PCI组大于对照组(62.0%vs 44.0%,P<0.05)。急诊PCI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7%vs 26.9%,P<0.05)。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急诊PCI组大于对照组(分别为0.58±0.09和0.48±0.10,P<0.05)。结论:对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急诊PCI优于静脉溶栓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传导阻滞 临床意义 静脉溶栓疗法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