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医证型与CD38 ZAP-70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乐敏 王运律 翁香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958-195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ZAP-70、CD38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40例B-CLL病人骨髓或外周血ZAP-70、CD38的表达水平,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型患者ZAP...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ZAP-70、CD38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40例B-CLL病人骨髓或外周血ZAP-70、CD38的表达水平,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型患者ZAP-70、CD38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淤血痰结型(P<0.05)。结论:ZAP-70、CD38的表达为指导CLL中医辨证诊治提供了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38 ZAP-70 辨证分型
下载PDF
ZAP-70和CD38在40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2
作者 夏乐敏 王运律 翁香琴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82-683,共2页
目的:探讨ZETA相关蛋白(ZAP-70)、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B-CLL患者及12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ZAP-70、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在40例B-CL... 目的:探讨ZETA相关蛋白(ZAP-70)、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B-CLL患者及12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ZAP-70、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在40例B-CLL患者中,12例ZAP-70阳性表达,26例CD38阳性表达;对照组ZAP-70、CD38均阴性表达。结论:ZAP-70、CD38在B-CLL中表达阳性提示预后不良且两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慢性 ZAP-70 CD38 预后
下载PDF
BCL-2、Ki-67、Cyclin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夏海龙 闵大六 +5 位作者 王志国 陈丽娟 陈冰 金小龙 陈竺 陈赛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BCL-2、Ki-67、CyclinD1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LBCL病例中BC-L2、Ki-67、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DLBCL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BCL-2... 目的探讨BCL-2、Ki-67、CyclinD1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LBCL病例中BC-L2、Ki-67、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DLBCL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BCL-2、Ki-67、CyclinD1蛋白在DLBCL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3%、58.3%、37.9%,它们的表达之间没有相关性;BCL-2、Ki-67、CyclinD1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与DLBCL的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有关,即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疗效差组上述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较高;BCL-2、CyclinD1蛋白在有全身症状的DLBCL患者组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无全身症状组;而Ki-67表达在DLBCL患者中与出现全身症状有无无关。结论BCL-2、Ki-67、CyclinD1在DLBCL中的表达与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关;BCL2、Ki-67、CyclinD1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DLBCL患者的不良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不良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KI-67 细胞周期素D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新型的动物模型-可示踪胰岛β细胞发育的转基因斑马鱼 被引量:2
4
作者 夏铭 潘雪 +4 位作者 邓敏 金怡 陈漪 王和生 孔德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1-725,共5页
目的建立活体可视化胰岛β细胞发育的立体表达动物模型。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显微注射、全胚胎原位杂交和活体摄像等方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胰岛β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结果建立并筛选获得胰岛β细胞发育的转基因斑马鱼,证实荧光蛋白... 目的建立活体可视化胰岛β细胞发育的立体表达动物模型。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显微注射、全胚胎原位杂交和活体摄像等方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胰岛β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结果建立并筛选获得胰岛β细胞发育的转基因斑马鱼,证实荧光蛋白与内源性胰岛素的共定位表达,实现活体动态监测胰岛β细胞的发育情况。结论胰岛β细胞的转基因斑马鱼动物模型实现在整体动物水平上研究胰岛β细胞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胰岛Β细胞 转基因 胰岛素 荧光蛋白
下载PDF
33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夏乐敏 翁香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8-459,共2页
目的研究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3例B-CLL的免疫表型。结果大部分B-CLL表达CD20、CD19、CD23、CD5、CD11c,仍有部分表达FMC7、CD22、CD43、CD38、κ轻链、λ轻链、ZAP-70。结论免疫表型... 目的研究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3例B-CLL的免疫表型。结果大部分B-CLL表达CD20、CD19、CD23、CD5、CD11c,仍有部分表达FMC7、CD22、CD43、CD38、κ轻链、λ轻链、ZAP-70。结论免疫表型分析是诊断慢性淋巴白血病(CLL)非常有用的依据。ZAP-70及CD38可以为B-CLL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是两个较新颖的免疫测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样 免疫表型分型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70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AP-70、CD38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乐敏 王运律 翁香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探讨ZETA相关蛋白(ZAP-70)、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病人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B-CLL病人及12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ZAP-70、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在70例B-CL... 目的:探讨ZETA相关蛋白(ZAP-70)、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病人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B-CLL病人及12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ZAP-70、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在70例B-CLL病人中,15例ZAP-70阳性表达,40例CD38阳性表达;对照组ZAP-70、CD38均阴性表达。结论:ZAP-70、CD38在B-CLL中表达与预后相关,阳性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ZAP-70 CD38 预后
下载PDF
转基因系构建斑马鱼胰岛β-细胞发育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夏铭 潘雪 +5 位作者 王和生 邓敏 金怡 陈漪 李敏燕 孔德明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斑马鱼的发育周期短和胚胎透明等特点使其已经迅速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器官发育和人类疾病的模式生物之一。为研究斑马鱼的胰岛β细胞的发育,构建了胰岛素生殖系转基因斑马鱼系。方法:构建了斑马鱼胰岛素(insu lin,INS)启动子与增强... 目的:斑马鱼的发育周期短和胚胎透明等特点使其已经迅速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器官发育和人类疾病的模式生物之一。为研究斑马鱼的胰岛β细胞的发育,构建了胰岛素生殖系转基因斑马鱼系。方法:构建了斑马鱼胰岛素(insu lin,INS)启动子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组成的表达载体,命名为INS:eGFP。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INS:eGFP注射到斑马鱼1-细胞期内的细胞质中,荧光筛选获得生殖系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并稳定表达传代。结果:建立生殖系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活体动态研究胰岛β细胞发育,原位杂交证实eGFP对胰岛β细胞可靠的示踪性。结论:通过胰岛素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可以直观判断胰岛的发育情况,为研究胰岛的损伤和修复提供了一个简便和直观的新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胰岛Β细胞 发育 绿色荧光蛋白 胰岛素
下载PDF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分类及其检查的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4期485-490,共6页
关键词 淋巴增生性疾病 疾病分类 免疫细胞 基因突变 遗传性免疫缺陷
下载PDF
对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常胜将军”——干扰素
9
作者 闫骅 熊树民 《中国健康月刊》 2003年第11期130-130,共1页
何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率约占白血病的18%~20%。大多数患者常因左上腹胀就诊,血象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增高,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慢粒的自然病程分慢性... 何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率约占白血病的18%~20%。大多数患者常因左上腹胀就诊,血象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增高,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慢粒的自然病程分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一旦到了急变期,患者已属疾病晚期,预后极差。所以我们应在疾病的早期及时有效安全的用药,使患者达到血液学甚至是生物学缓解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干扰素 生存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及MDS综合征一例
10
作者 吴良 梅新珍 熊树民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HELLP综合征 MDS综合征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欣莹 曹琪 +2 位作者 何凯莉 陈竺 陈赛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过程中基因组的异常。方法对15例急变期,3例加速期和20例慢性期的患者进行了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和双色染色体涂抹的方法。结果在所有被研究的病例中均检测到费城(Ph)染色体...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过程中基因组的异常。方法对15例急变期,3例加速期和20例慢性期的患者进行了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和双色染色体涂抹的方法。结果在所有被研究的病例中均检测到费城(Ph)染色体,其中15例演进病例中有12例还伴有其它的染色体数量和/或结构的异常,而20例慢性期中仅5例伴其它异常。染色体数量变化是Ph染色体双体或三体(5/14例)和8号染色体三体(5/14),另有7号和17号染色体三体(各为1例),3例均有涉及1q1221的异常,分别为t(1;17)(q1221;q10),t(1;10)(q1221;q26)和t(1;11)(q1221;p15)。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发现有8例存在遗传不平衡,包括1q、7p、8、17、20号染色体及17q染色体DNA量的增加和6q1321、8p、17pDNA量的减少。此外,应用染色体涂抹技术检出了1例常规染色体分析未能确证的非常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其同时存在del(3),del(6)(q1321),der(6)t(17;3;6),der(17)t(6;17),t(9;22)。结论我们联合运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染色体涂抹和常规细胞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 染色体异常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CHOP方案单用或联合美罗华治疗4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彦华 蔡华 +2 位作者 翁香勤 孙婉玲 李大启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与单用CHOP方案对照,观察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C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诊断为DLCL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美罗华375mg/(m^2·周),连用4周,同时联合6—8疗程CHOP方案化疗。另一组单用6—8... 目的与单用CHOP方案对照,观察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C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诊断为DLCL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美罗华375mg/(m^2·周),连用4周,同时联合6—8疗程CHOP方案化疗。另一组单用6—8周期CHOP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无事件生存率(EFS)及总生存率(Os)。结果美罗华+CHOP组总有效(OR)率为84.5%,完全缓解(CR)率为76.9%,部分缓解(PR)率为7.7%。单用CHOP组OR为63.6%,CR为59、1%,PR为4.5%。美罗华+CHOP组比CHOP组CR率高(P〈0.01)。2年EFS:CHOP+美罗华组为69.2%(95%CI:54.5%~76.8%).CHOP组40.9%(95%CI:32.3%~55.7%),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OS:CHOP+美罗华组为85.9%(95%CI:73.4%%~90.2%),CHOP组为76.2%(95%CI:60.5%%~82.7%),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现事件的中位时间:CHOP+美罗华组20个月,CHOP组12个月,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相关毒性2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美罗华+CHOP治疗可以提高DLCL的CR率,提高EFS率和OS率,可延长无病生存期,且不增加毒副作用,可作为DLCL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美罗华 CHOP方案
原文传递
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学瑞 陈诗书 陈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4,共3页
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基础研究进展易学瑞综述陈诗书陈竺审校血友病甲和乙分别为缺乏凝血因子Ⅷ和Ⅸ的伴性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这两种因子被定位于Xq28,Xq27。已知这类患者的遗传缺陷为凝血因子的部分或完全缺失,点突变或插入... 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基础研究进展易学瑞综述陈诗书陈竺审校血友病甲和乙分别为缺乏凝血因子Ⅷ和Ⅸ的伴性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这两种因子被定位于Xq28,Xq27。已知这类患者的遗传缺陷为凝血因子的部分或完全缺失,点突变或插入一DNA片段[1]。由于血友病属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基因治疗 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用筑巢式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检测Ph1阳性白血病特异基因转录本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薇 曹琪 +4 位作者 陆雁 黄秋花 王振义 陈兰 陈赛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662-665,共4页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酶/多聚哪链反应(RT/PCR)检则Ph1阳性白血病中因染色体易位t(9;22)听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发现3种BCR-ABL异构体,即ela2、b2a2和b3a2.应用这3种异构体的特...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酶/多聚哪链反应(RT/PCR)检则Ph1阳性白血病中因染色体易位t(9;22)听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发现3种BCR-ABL异构体,即ela2、b2a2和b3a2.应用这3种异构体的特异RT/PCR体系,在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检测到2种异构体,b2a2或b3a2。而在8例Ph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ALL)中,3种异构体均被检测到,且其中2例同时有ela2与b2a2或b3a2两忡异构体。用筑巢式RT/PCR可从105~106个正常细胞中检出1个Ph1阳性细胞,在2例Ph1+ALL缓解初期标本中,检测到BCR-ABL转录本,提示有残余白血病细胞,1例于缓解期4个月时复查仍为阳性,并于缓解5个月时复发。另1例于缓解8个月时复查转阴,且缓解至今已18个月,故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不仅有助了研究Ph1阳性白血病的发病机理,而且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缓解期监测提供了十分灵敏,特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基因转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