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知识:中国政治研究的可能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树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102,共5页
政治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权威性安排,政治知识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确定性的认知与信仰,政治知识构成现实政治形态之知识基础。政治知识研究与一般的政治文化、政治思想研究既有联系,又... 政治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权威性安排,政治知识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确定性的认知与信仰,政治知识构成现实政治形态之知识基础。政治知识研究与一般的政治文化、政治思想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要求实现"思想史"、"政治史"、"社会史"的关联和贯通,防止"化约论"的倾向。政治知识研究有助于深入解读中国古典政治的本质与特征,有助于有效分析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并实现中国古典政治研究与中国现代政治研究的有机结合。因此,政治知识研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和一种研究方法应成为政治学界推进中国政治研究的可能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政治知识 中国古典政治 中国现代政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的现实与趋向:一种基于政治学的分析
2
作者 张树平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5期47-52,共6页
从政治学的视角来说,廉政建设是一种旨在制约腐败现象,维护权力公共性及政治有效性的政治行为。对当前中国廉政建设现状与趋势的认识和把握,必须联系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并兼顾廉政建设的连续性、发展性及现实性。对近年来中国廉政... 从政治学的视角来说,廉政建设是一种旨在制约腐败现象,维护权力公共性及政治有效性的政治行为。对当前中国廉政建设现状与趋势的认识和把握,必须联系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并兼顾廉政建设的连续性、发展性及现实性。对近年来中国廉政建设的经验描述与理论推演的相互印证清晰地表明:当代中国的腐败进入了一个多发期和平稳期,同时当前中国廉政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发展期;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体系化反腐仍显得必要;当代中国廉政建设与民主成长及执政———治理体系之建设密切相关,并与执政党转型构成一种相互需求的共生关系;廉政建设之成效是反腐行动增进现实政治有效程度的逻辑后果,因而当代中国廉政建设必须超越对于腐败的"追身式防御"模式,从增强新时期、新阶段的政治有效性的战略高度来谋篇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建设 现实 趋向 当代中国
下载PDF
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杰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共9页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为起点,在30年的高速增长进程中,政治体制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巨大的内在变革,对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只不过,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采取急进的浮躁方式加以推进,而...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为起点,在30年的高速增长进程中,政治体制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巨大的内在变革,对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只不过,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采取急进的浮躁方式加以推进,而是始终坚持在积极稳妥的轨道上渐进式推进,这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也为中国探索一条与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这一点,是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政治体制 中国 改革措施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替代运动及其历史命运(1901-1949)
4
作者 张树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7,共9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近代遭遇空前和全面的整体性危机,非简单的修补和调整所能自救,最终不得不进行全面的革故鼎新,以一种新的政治文化替代之。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次第演生了三种替代运动,即"三民主义...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近代遭遇空前和全面的整体性危机,非简单的修补和调整所能自救,最终不得不进行全面的革故鼎新,以一种新的政治文化替代之。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次第演生了三种替代运动,即"三民主义"替代运动、社会主义替代运动和"新传统主义"替代运动。本文逐次分析了此三种替代运动的基本思路及其历史命运,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和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替代运动 三民主义 社会主义 新传统主义
下载PDF
论“辨物居方”与中国早期政治知识之起源
5
作者 张树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1,共5页
"辨物居方"是指先民在其群聚生活中"辨别万物,知其所止,于人则辨然不疑,于物则各当其所"的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群聚生活与"辨物居方"相与为用、相互需求,前者为后者提供思维之对象,后者为前者之存续提... "辨物居方"是指先民在其群聚生活中"辨别万物,知其所止,于人则辨然不疑,于物则各当其所"的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群聚生活与"辨物居方"相与为用、相互需求,前者为后者提供思维之对象,后者为前者之存续提供精神性前提。正是在这种相与为用的机理之中,孕育了中国早期政治知识的因子:最早的时空观、共同体意识、分体意识以及最初的秩序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辨物居方"提供了在发生学意义上理解中国早期政治知识之孕育的钥匙,并深刻影响了中国早期政治知识的内涵与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物居方 群聚生活 中国早期政治知识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
作者 刘杰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2,共2页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缺失都将影响到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何种方式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各项政治权益的享有者,也是民主政治的建设者,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在政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一定会有更为光明的前景。本组笔谈是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重点联系课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课题组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也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理论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权利 依法治国 民主监督
下载PDF
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研究——兼论人民政协制度的定位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筱秀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86,共12页
长期以来,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化、片面化理解,国体建设得到重视,而政体完善与政体对国体表达的充分性成为被忽视的问题。西方国家政治思想和实践的经验是:人民统治是恒立的,人民统治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最好的政体形式莫过于混... 长期以来,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化、片面化理解,国体建设得到重视,而政体完善与政体对国体表达的充分性成为被忽视的问题。西方国家政治思想和实践的经验是:人民统治是恒立的,人民统治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最好的政体形式莫过于混合政体,混合政体的特色和优势在于互补与制衡。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由于"人民"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弹性转换,使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持了一定的调适性和灵活性,但在政体层面对国家政权基础的扩大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回应与体现。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政体对国体的表达与回应,也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政体,可以把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体对国体表达的补充形式,更加全面地保障人民主权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体 政体 完善政体 人民政协制度 定位
下载PDF
以欧盟为中心看欧洲私法的法典化趋向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淑丽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1,共7页
随着欧盟政治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欧洲法律一体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其中欧洲私法的法典化趋势尤其引人瞩目。欧盟自身的发展动力,以及法学界围绕《欧洲民法典》工程进行的学术准备,推动欧盟采取正式行动,着手解决欧洲私法面临的困境;其立... 随着欧盟政治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欧洲法律一体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其中欧洲私法的法典化趋势尤其引人瞩目。欧盟自身的发展动力,以及法学界围绕《欧洲民法典》工程进行的学术准备,推动欧盟采取正式行动,着手解决欧洲私法面临的困境;其立法规划最终落实为一项所谓的《共同参照框架》。这份即将出台的法律文件是实质的法典编纂,将引发一场深远的欧洲私法的法典化变革。然而受制于欧盟权限,欧洲私法的法典化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私法 欧盟委员会 《欧洲民法典》 《共同参照框架》
下载PDF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特征与目标模式
9
作者 胡筱秀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6-7,共2页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缺失都将影响到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何种方式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各项政治权益的享有者,也是民主政治的建设者,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在政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一定会有更为光明的前景。本组笔谈是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重点联系课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课题组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也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理论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体制改革 多中心治理 政府管理 中国 社会公共机构 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 权力中心
下载PDF
现代中国民主成长的历史基础与现实取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树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2-70,共9页
在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民主次第呈现出四层涵义:民主既是一种价值理念,又是一种国家制度;既是一种社会行动,又是一种治理机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的核心表征,中国民主在其成长历程中形成了三大传统:即实现民主发展同&q... 在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民主次第呈现出四层涵义:民主既是一种价值理念,又是一种国家制度;既是一种社会行动,又是一种治理机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的核心表征,中国民主在其成长历程中形成了三大传统:即实现民主发展同"公平与正义"、"改革与发展"及"执政与治理"之间的有效结合。现代中国民主之四层涵义与三大传统构成了中国民主成长的深刻历史基础。由此在国家建设与政治发展中实现中国民主四层涵义之间的有机联结,并实现中国民主成长三大传统之间的有效贯通,遂成为当下中国民主建设的两大现实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建设 历史基础 现实取向 中国
下载PDF
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 被引量:70
11
作者 刘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11,共8页
在中国的党政关系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当然的领导地位,政府接受执政党的领导,成为党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决策执行者,政府的核心价值、体制构成、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也取决于执政党的制度性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经历了... 在中国的党政关系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当然的领导地位,政府接受执政党的领导,成为党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决策执行者,政府的核心价值、体制构成、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也取决于执政党的制度性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合一型向嵌入型转变的漫长的历史变迁。这一变迁过程投射到国家治理层面,内在地决定了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特有的两位一体治理方式的变革逻辑,渐进演绎出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建设和国家成长的内在轨迹,为中国的发展奇迹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合理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关系 国家治理 内在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杰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5-30,44,共7页
民主的核心价值是“以民为主”,基于不同国情对此核心价值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民主类型,中国式民主和西方式民主是众多民主类型中的两种,前者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二者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坚持中国式民主的发展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 中国式民主 西方式民主 民主政治
原文传递
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中的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筱秀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7-63,共7页
作为一项体现人民民主的特殊的制度设计,人民政协制度在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经历了重大的功能变迁,见证了民族—国家确立和民主—国家建设前后两个维度的成长,是观察中国现代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标本。建国六十年来... 作为一项体现人民民主的特殊的制度设计,人民政协制度在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经历了重大的功能变迁,见证了民族—国家确立和民主—国家建设前后两个维度的成长,是观察中国现代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标本。建国六十年来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的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建设与民主—国家建设两个方面所做的努力。导致人民政协功能变迁的原因在于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党、国家与社会三者关系的深刻变化与调整以及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张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建设 人民政协制度 功能变迁 人民民主
下载PDF
比较法学者对“共同欧洲私法”的推动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淑丽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75-84,共10页
欧洲一体化进程为欧盟私法统一提供了可能性,而共同体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又使统一成为必要。这种现实基础与欧洲比较法学的历史传统交汇起来,迅速促生了《欧洲民法典》运动。欧洲民法学者纷纷以比较法研究为依托,展开形式多样的学术工作,... 欧洲一体化进程为欧盟私法统一提供了可能性,而共同体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又使统一成为必要。这种现实基础与欧洲比较法学的历史传统交汇起来,迅速促生了《欧洲民法典》运动。欧洲民法学者纷纷以比较法研究为依托,展开形式多样的学术工作,积极推动共同欧洲私法的实现,终于使一项乌托邦式的学术构思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私法 欧盟立法 兰杜委员会 共同法律文化
下载PDF
亚欧会议与亚欧间其他合作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光 朱雯霞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3-26,34,共5页
本文着重研究亚欧会议多边进程与中欧双边机制、日欧双边机制和东盟-欧盟双边机制的关系。与上述三个双边机制相比,亚欧会议进程具有广泛性、多边性、开放性、松散性等特征。亚欧会议与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零和关系,而是一种既相互... 本文着重研究亚欧会议多边进程与中欧双边机制、日欧双边机制和东盟-欧盟双边机制的关系。与上述三个双边机制相比,亚欧会议进程具有广泛性、多边性、开放性、松散性等特征。亚欧会议与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零和关系,而是一种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又相互牵扯、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每一种合作机制都是不可替代的。要使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就要妥善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欧会议 中欧双边机制 日欧双边机制 东盟-欧盟双边机制
下载PDF
论廉政文化建设对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共6页
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共十七大对执政党切实改进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命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执政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思维,也标志着中国的反腐倡廉进... 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共十七大对执政党切实改进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命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执政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思维,也标志着中国的反腐倡廉进入一个标本兼治的新时期,有助于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生态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文化 反腐倡廉建设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政党、工会与阶级基础 被引量:5
17
作者 齐凌云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5,共14页
政党是在一定的阶级的基础上组成的,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代表。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其阶级基础就是中国工人阶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 政党是在一定的阶级的基础上组成的,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代表。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其阶级基础就是中国工人阶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面临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问题;作为执政党,则面临着如何协调劳资关系,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问题。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是政党在整合分化了的社会关系中可以使用的重要的战略性组织资源。政党一方面通过支持工会的组建,扩大工会政治参与渠道的方式来维持与工人阶级的联系;另一方面,为了调解日益增多的劳资矛盾,政党组织通过开发工会的代表、谈判和协商功能来协调新的劳动关系和平衡劳资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工会成为政党整合阶级基础的战略性组织资源和协调劳资矛盾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工会 阶级基础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工会组织:困境与改革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凌云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 2010年第6期10-12,25,共4页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制度所取代,中国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会组织体制、功能定位显然不能适应市场条件下...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制度所取代,中国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会组织体制、功能定位显然不能适应市场条件下有效维护职工利益的需求。因此,改革工会组织,调整工会的功能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将对新型的工业关系的形成和劳资矛盾的协调与化解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工会组织体制 社会转型期 计划经济体制 困境 以市场为导向 维护职工利益 经济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青年职工工会入会率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凌云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第12期67-71,共5页
工会是职工的群众性组织,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提高职工的工会入会率成为了工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年职工在职工队伍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吸引青年职工加入工会将直接关系到工会的入会率。本文以卢湾区青年职工的工会入会... 工会是职工的群众性组织,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提高职工的工会入会率成为了工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年职工在职工队伍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吸引青年职工加入工会将直接关系到工会的入会率。本文以卢湾区青年职工的工会入会率为研究对象,通过一手的数据分析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青年职工工会入会率远远低于其他年龄段的职工入会率;分析了青年职工工会入会率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青年职工工会入会率的途径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职工 工会 入会率
下载PDF
收入结构与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锦峰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1年第3期36-38,共3页
我国独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2006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非农业人口是32%,农业人口占68%。而城市化率是44%,如果把城市化率减去这个非农的城市户籍人口,
关键词 农民工群体 劳动力再生产 收入结构 城市化率 工业化发展 户籍人口 统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