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光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0期30-35,共6页
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为“上海五国”——上海合作组织进程奠定了基础,并对这一机制的走向和中亚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9·11”事件的发生和美国反恐怖战争的打响,使上海合作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上海合作组织要进一步健... 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为“上海五国”——上海合作组织进程奠定了基础,并对这一机制的走向和中亚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9·11”事件的发生和美国反恐怖战争的打响,使上海合作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上海合作组织要进一步健全和加强,中俄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仍是一个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 中亚地区 国际关系 中国 俄罗斯
下载PDF
“9·11”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傅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4,共6页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非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多的地区不稳定因素。纵观上海合作组织对“9·11”事件和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反应,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分为四个层面。第一,最直接的挑战首先...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非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多的地区不稳定因素。纵观上海合作组织对“9·11”事件和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反应,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分为四个层面。第一,最直接的挑战首先来自该组织本身,这关系到上海合作组织将来能否在该地区的安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在反恐怖战争中和结束后与美国合作的程度,正在对该组织的凝聚力构成极大的考验。第三,美俄关系的深刻变化必将对中俄关系的走势产生微妙的影响,而中俄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第四,“9·11”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最重大的外部挑战是,美军进驻中亚国家及其对中亚地缘政治、地区安全形势和周边大国关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事件 上海合作组织 美国 俄罗斯 中亚国家 凝聚力 地区安全 反恐怖主义
下载PDF
浅析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的原因 被引量:9
3
作者 汪舒明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5-88,F003,共5页
知识经济时代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崛起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以色列已经成为中东硅谷。笔者认为,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许多有利因素:创新主导的社会文化氛围、人才资源、军事部门的技术基础、强大的研发能力、国际交流和合作、合... 知识经济时代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崛起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以色列已经成为中东硅谷。笔者认为,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许多有利因素:创新主导的社会文化氛围、人才资源、军事部门的技术基础、强大的研发能力、国际交流和合作、合作型政府等。而以色列政府推行的几轮体制创新则是推动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高新技术产业 制度创新 信息通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科研成本产业化
下载PDF
在多元包容中繁荣发展——新加坡民族和睦的成功之举 被引量:8
4
作者 余建华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5-88,F003,共5页
新加坡居民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四大族群组成,存在族际隔阂和冲突的诸多因素。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多元文化主义,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性的民族平等政策。其特征是“4M原则”、“CMIO模式”和“新加坡人”观... 新加坡居民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四大族群组成,存在族际隔阂和冲突的诸多因素。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多元文化主义,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性的民族平等政策。其特征是“4M原则”、“CMIO模式”和“新加坡人”观念。同时政府在语言和教育、宗教政策、政治和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功实现族际和睦,各族在保持各自文化特征同时确立了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近年来新加坡政府能够居安思危,通过营造“族际互信圈”等手段,有意识地加强不同族群之间的沟通和互信,进一步巩固新加坡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民族问题 多元文化主义 民族平等政策 民族团结
下载PDF
中亚的“帝国后遗症”及其治理新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键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0-84,88,共6页
苏联解体后,肆虐中亚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其他跨国犯罪活动,一方面是苏联时期在中亚地区推行的各种极端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是苏联帝国崩溃尚存的余波。这就是所谓的“帝国后遗症”... 苏联解体后,肆虐中亚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其他跨国犯罪活动,一方面是苏联时期在中亚地区推行的各种极端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是苏联帝国崩溃尚存的余波。这就是所谓的“帝国后遗症”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的原因则是国际社会、俄罗斯和新独立的中亚国家都缺乏相应的准备。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多边合作的新机制,承担着在后苏联的一部分空间内治理“帝国后遗症”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地区 上海合作组织 苏联解体 经济政策 制度变迁
下载PDF
21世纪初期欧盟对亚洲新战略与中国在其中的地位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宏伟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3-77,共5页
2001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三份有关欧盟对亚洲政策的重要文件:即“欧盟与亚洲:加强伙伴关系新战略”、“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行情况和未来更有效的政策步骤”、“构建我们共同的未来:欧盟日本合作行动计划”,勾勒出了21世纪初期欧... 2001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三份有关欧盟对亚洲政策的重要文件:即“欧盟与亚洲:加强伙伴关系新战略”、“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行情况和未来更有效的政策步骤”、“构建我们共同的未来:欧盟日本合作行动计划”,勾勒出了21世纪初期欧盟对亚洲新战略的总体指导框架。经济利益仍然是21世纪初期欧盟对亚洲新战略的基础。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欧盟亚洲战略相比,21世纪初欧盟更加强调其对亚洲的政治和安全目标,并且将政治和安全目标置于首位。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角度讲,亚洲并不是欧洲对外战略的重点,欧盟对亚洲战略体现了其全球化、多极化的战略视角和全球治理、多边合作的行动准则,以及谋求在国际事务中运用“软力量”充分发挥“欧洲式”的作用和影响。亚洲的多样性和分散性决定了欧盟实施其亚洲战略的次序性。中国的崛起必然提升中国在欧盟亚洲战略中的地位。同时,中国在欧盟亚洲战略中的地位,不仅涉及到复杂的国际背景而且还涉及到地区层次上大国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欧盟 中国 经济利益 安全目标 政治经济 亚洲战略
下载PDF
俄罗斯外交曲线与外交变数 被引量:3
7
作者 丁佩华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0-84,共5页
俄罗斯外交有确定的內容,那就是普京执政后对与独联体和欧洲外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有对与美、中保持稳定关系的明确意识和自觉以利益作为俄罗斯外交取舍的基本原则。俄罗斯外交方针处于演化过程之中,立国十多年,呈现了由西向东、以东制... 俄罗斯外交有确定的內容,那就是普京执政后对与独联体和欧洲外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有对与美、中保持稳定关系的明确意识和自觉以利益作为俄罗斯外交取舍的基本原则。俄罗斯外交方针处于演化过程之中,立国十多年,呈现了由西向东、以东制西、东西平衡和相互制约的运作曲线。俄罗斯外交变数反映俄罗斯在具体外交实践中的矛盾态势,它由外部环境引起,由内部利益所驱使,发生范围广且频率高,给中俄合作带来局部干扰,但一般不会影响两国关系的总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外交工作 民族主义情绪 亲西方方针 利益外交
下载PDF
美欧同盟走向衰落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敬亭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21,共5页
美欧同盟关系改变的背景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欧丧失了共同的安全战略,而且各自形成了不能相容的安全观念。“冷战式”的美欧同盟走向衰落。欧洲希望建立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新式美欧同盟,而美国将把欧洲降为美国全... 美欧同盟关系改变的背景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欧丧失了共同的安全战略,而且各自形成了不能相容的安全观念。“冷战式”的美欧同盟走向衰落。欧洲希望建立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新式美欧同盟,而美国将把欧洲降为美国全球安全网络中“灵活”同盟的一部分,而且可能被分割成许多块加入这个网络。美欧矛盾在冷战后正在发生质变,尽管美欧矛盾尚不是对抗性的,但美欧矛盾将是未来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伊拉克战争前后跨大西洋矛盾表明,美国试图通过分化欧洲内部关系的手段继续其对欧洲的控制,而欧洲要实现其多边世界主张,必须深化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欧同盟 美国 欧洲 欧洲一体化 单边主义 多边主义 国际关系
下载PDF
迈向新世纪的亚欧新型平等伙伴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建华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0期36-39,44,共5页
战后40多年里,因冷战两极格局的桎梏及经济差距和文化隔阂等因素,亚欧之间并未建立真正平等互利关系。直至20世纪末在东亚经济崛起的基础上,随着国际格局的转换、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亚欧双方政治经济利益的趋同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变,... 战后40多年里,因冷战两极格局的桎梏及经济差距和文化隔阂等因素,亚欧之间并未建立真正平等互利关系。直至20世纪末在东亚经济崛起的基础上,随着国际格局的转换、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亚欧双方政治经济利益的趋同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变,面向新世纪的亚欧新型平等伙伴关系开始建立。在四届亚欧会议的推动下,世纪之交亚欧合作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伙伴关系 文化观念 经济差距 国际关系 亚欧会议 亚欧关系 亚洲 欧洲 经济差距
下载PDF
21世纪初中南亚安全环境与中国西部安全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中南亚地区与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接壤。历史上,中南亚安全环境与中国的西部稳定密切相关,而中国西部安全环境又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影响中南亚地区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地区安全热点问题,二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因素对中... 中南亚地区与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接壤。历史上,中南亚安全环境与中国的西部稳定密切相关,而中国西部安全环境又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影响中南亚地区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地区安全热点问题,二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因素对中南亚安全环境的影响。21世纪初,中国的西部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护和促进中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基础,与中南亚国家建立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与该地区的主要大国寻求共同利益,力争在热点问题上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亚地区 安全环境 中国 西部地区 国家安全 冷战时期 阿富汗 核扩散问题 俄罗斯 美国 西部安全战略 印度
下载PDF
从伊朗核问题看美国对伊政策走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爱玲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8-71,共4页
近一时期,伊朗核问题被美国炒得沸沸扬扬。究其原因,这是美国力图民主改造中东,为其全球战略利益服务的根本目的所致。但从目前美国的对伊朗政策来看,美国对伊采取军事打击手段的可能性很小,主要以“和平演变”方式为主。
关键词 伊朗 核问题 美国 对伊政策 伊拉克 军事打击 和平演变
下载PDF
非对称的巴以经济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虞卫东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6-88,F003,共4页
巴以冲突旷日持久,随着美国反恐行动一浪高过一浪,以色列也加大制暴力度。因此,双方冲突越来越不对称,越来越无公正可言。巴以经济同样极其不对称,不仅在原有的基础方面,还是在面对冲突的承受能力上,相差十分悬殊。尽管目前巴以经济和... 巴以冲突旷日持久,随着美国反恐行动一浪高过一浪,以色列也加大制暴力度。因此,双方冲突越来越不对称,越来越无公正可言。巴以经济同样极其不对称,不仅在原有的基础方面,还是在面对冲突的承受能力上,相差十分悬殊。尽管目前巴以经济和生活的天壤之别都是由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造成的,但发展到当今,巴以经济正在变成巴以冲突的动因之一。因而,尽快恢复双方的经贸往来,加强相互的经济合作,乃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勒斯坦经济 以色列经济 巴以冲突 经济合作 非对称性
下载PDF
巴以冲突的新发展及中东和平路线图
13
作者 王健 王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2000年爆发的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使奥斯陆协议以来的所有和平努力付诸东流。伊拉克战争为中东和平进程提供了新的转机。美国政府出于改善自身在阿拉伯世界中形象等考虑,与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等提出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路线图计划... 2000年爆发的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使奥斯陆协议以来的所有和平努力付诸东流。伊拉克战争为中东和平进程提供了新的转机。美国政府出于改善自身在阿拉伯世界中形象等考虑,与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等提出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路线图计划与奥斯陆协议相比有一些不同之处,特别是“路线图”强调“先建国”问题,因此颇受各方关注。然而,由于巴以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许多棘手问题难以解决,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巴以之间的冲突又趋激烈,路线图何去何从让人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以冲突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奥斯陆协议 以色列 巴勒斯坦
下载PDF
试论中俄经贸合作的潜力与前景
14
作者 李立凡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0期74-77,63,共5页
世贸组织的经济专家一致认为俄罗斯是今后全球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无限的大市场,随着俄罗斯的经济稳步回升,经贸合作已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因素,朱镕基总理明确提出中俄经贸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两国的经贸往来将会成倍增长... 世贸组织的经济专家一致认为俄罗斯是今后全球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无限的大市场,随着俄罗斯的经济稳步回升,经贸合作已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因素,朱镕基总理明确提出中俄经贸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两国的经贸往来将会成倍增长。因此,系统分析俄罗斯市场是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经贸合作 发展前景 市场潜力 城市化 消费结构 能源合作
下载PDF
俄罗斯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外交两难抉择
15
作者 张健荣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9,24,共6页
在伊拉克问题上,由于俄罗斯面临的外交两难处境,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十分务实的外交策略,从战前坚持的反对美对伊动武立场,后转变为不希望看到美国在伊失败,俄外交立场发生了180度转弯。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受俄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外... 在伊拉克问题上,由于俄罗斯面临的外交两难处境,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十分务实的外交策略,从战前坚持的反对美对伊动武立场,后转变为不希望看到美国在伊失败,俄外交立场发生了180度转弯。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受俄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外交战略方针的影响。在伊战后重建问题上,俄罗斯同样将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对策,为谋取对己有利的方案而纵横捭阖,以不变应万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伊拉克 外交策略 外交方针 俄美关乐 经济利益 外交对策
下载PDF
俄罗斯与东亚多边合作
16
作者 胡键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0-84,共5页
俄罗斯独立后在外交上一度冷落了东亚,但是,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特殊地缘特征、恢复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以及为了彻底摆脱转轨危机和复兴经济等因素,决定了俄罗斯必须积极参与东亚多边合作机制。所以,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普京执... 俄罗斯独立后在外交上一度冷落了东亚,但是,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特殊地缘特征、恢复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以及为了彻底摆脱转轨危机和复兴经济等因素,决定了俄罗斯必须积极参与东亚多边合作机制。所以,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积极推行多边务实的“外交新概念”和“新东方政策”,这使俄罗斯在东亚多边合作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俄罗斯参与东亚多边合作并不顺利,迄今为止,还受到来自俄罗斯内部和外部客观诸因素的掣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东亚 多边合作 “新东方政策” 外交
下载PDF
迅速升温的印度、以色列关系
17
作者 罗爱玲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近年来,印度与以色列的双边关系发展迅猛.2003年9月8日,以色列总理沙龙作为50多年来第一次访问印度的以色列在任总理,率领150多名随行人员对印度进行访问,将两国关系推至高潮.这必然会对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利益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印度 以色列 外交关系 印以关系 国家利益
下载PDF
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论析
18
作者 丁佩华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4-88,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陷入困境,这使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普京执政后采取的消除国家分裂危险的军事手段和务实、果断、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措施改变了国内政治危机形势。21世纪最初十年,俄罗斯新政治体制将...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陷入困境,这使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普京执政后采取的消除国家分裂危险的军事手段和务实、果断、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措施改变了国内政治危机形势。21世纪最初十年,俄罗斯新政治体制将被进一步确认,它本质上符合俄罗斯国情,将对俄罗斯重新构筑大国地位和参与国际政治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政治体制改革 国际政治 普京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朝核危机背后的全球核问题和地区安全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勤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21,15,共7页
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的意愿往往比其拥有核武器的能力更起决定性作用。朝鲜具有拥有核武器的强烈意愿而非突出能力,朝鲜的意愿来自对其自身安全的深刻忧虑。但朝鲜仍然希望通过与美国实现正常的外交关系而非拥有核武器来解决其安全问题... 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的意愿往往比其拥有核武器的能力更起决定性作用。朝鲜具有拥有核武器的强烈意愿而非突出能力,朝鲜的意愿来自对其自身安全的深刻忧虑。但朝鲜仍然希望通过与美国实现正常的外交关系而非拥有核武器来解决其安全问题。要根本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不仅要解决朝鲜的安全问题,还要解决朝鲜的发展问题。要透过朝核危机对中关关系、多边安全机制、非对称外交、中国面临的核态势等问题进行探讨。中国对地区的安全负责,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负责,其实也就是对自己的国家利益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核危机 核武器 地区安全 中国 国际安全
下载PDF
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局势与美国全球战略走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健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50,41,共5页
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从战略层面来看,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战略、石油能源战略和民主政治战略的综合考虑,是与全球战略的调整和改造中东的决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后中东局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 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从战略层面来看,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战略、石油能源战略和民主政治战略的综合考虑,是与全球战略的调整和改造中东的决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后中东局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中东地区的战略态势进一步失衡,美阿矛盾日趋加深,恐怖活动有所加剧,巴以和平进程重新启动,伊朗和叙利亚可能成为美国下一个打击目标。但是,美国在中东也面临伊拉克战后重建等棘手问题。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走向是战略重点继续放在中东地区,全球战略军事部署逐渐东移,重新关注其他全球力量中心,构造新的全球霸权机制。我国必须准确判断伊拉克战争和美国战后战略走向对我国战略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中东局势 美国 全球战略 战略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