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24
1
作者 邓樱 周萍 +1 位作者 王松坡 白秀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1期10-12,共3页
中医学是历经两千多年的传统医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融入思政教育的天然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古代医家或国医大师的故事,追溯中医学发展历史,寻找汉字或古诗词中的中医典故,或是在中医经典中的人文素材等方式,在中医学课程中将... 中医学是历经两千多年的传统医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融入思政教育的天然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古代医家或国医大师的故事,追溯中医学发展历史,寻找汉字或古诗词中的中医典故,或是在中医经典中的人文素材等方式,在中医学课程中将中医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弘扬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并能为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课程思政 中医学教学
下载PDF
急痛汤治疗急性痛风1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乐枫 钱耀明 顾宝妹 《河北中医》 2003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疼痛 痛风 急痛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促进痔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外用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耀明 《河北中医》 2013年第7期1091-1093,共3页
痔瘘是常见的多发性肛门直肠疾病,有"十人九痔"之说,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如何减少痔瘘术后创面疼痛、渗液,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要保证治疗彻底,仍以手术治疗为佳,由于肛门部的解剖及生... 痔瘘是常见的多发性肛门直肠疾病,有"十人九痔"之说,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如何减少痔瘘术后创面疼痛、渗液,提高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要保证治疗彻底,仍以手术治疗为佳,由于肛门部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导致此区域伤口易于感染,因此痔瘘疾病手术大多主张创面不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感染 伤口愈合 中药疗法 外治法 综述
下载PDF
越鞠丸治疗乳癖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忠介 《江西中医药》 2001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乳癖 越菊丸 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奚九一诊治周围血管病的独到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啸刚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10,共3页
奚九一教授对周围血管病的诊治造诣精深。他在传统活血化瘀辨证的基础上,发展了辨证审因的独特经验,在七十年代就提出了“因邪致瘀”、“祛邪为先”的学术观点,对30多种脉管病症,总结了30余张经验方,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奚老临证学习。
关键词 奚九一 周围血管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黄芪-莪术”药对通过PTEN与p-AK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邓樱 唐润伟 +3 位作者 卫菊 乐枫 刘云龙 钱耀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712-1716,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药对通过PTEN与p-AKT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进行“黄芪-莪术”药对(药对组)、顺铂(顺铂组)、“黄芪-莪术”药对联合顺铂(药对+顺铂组)治疗,并设置空白对照组。MTT法...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药对通过PTEN与p-AKT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进行“黄芪-莪术”药对(药对组)、顺铂(顺铂组)、“黄芪-莪术”药对联合顺铂(药对+顺铂组)治疗,并设置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qPCR检测PTEN与p-AK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药对组PTEN mRNA表达水平上升,OD值与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AKT mRNA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OD值与PTEN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p-AKT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对+顺铂组在药对治疗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促进PTEN mRNA的表达,抑制p-AKT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黄芪-莪术”药对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通过上调PTEN基因而直接抑制AKT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莪术 药对 MDA-MB-231 增殖 PTEN P-AKT 乳腺癌
下载PDF
黄芪-莪术对人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樱 唐润伟 +3 位作者 卫菊 乐枫 刘云龙 钱耀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55-263,共9页
目的探索黄芪-莪术配伍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浸泡法、水煎法提取黄芪、莪术的有效成分,并制备灌胃液。采用裸鼠皮下注射1.8×10^(6)个MDA-MB-231细胞的方法构建人乳腺癌细胞系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裸鼠成瘤80 mm 3左右... 目的探索黄芪-莪术配伍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浸泡法、水煎法提取黄芪、莪术的有效成分,并制备灌胃液。采用裸鼠皮下注射1.8×10^(6)个MDA-MB-231细胞的方法构建人乳腺癌细胞系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裸鼠成瘤80 mm 3左右,开始分为6组:模型组(生理盐水)、黄芪组(黄芪0.4 g/ml)、莪术组(莪术0.4 g/ml)、黄芪莪术2∶1组、黄芪莪术1∶1组、黄芪莪术1∶2组。然后用灌胃针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处理,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给药4周。处死后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大小,用HE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排列情况和病理学特征,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用RT-PCR检测PI3K、Akt1、Akt2、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kt、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莪术2∶1组的乳腺肿瘤明显小于模型组和药物单独作用组(P<0.05),并且肿瘤细胞排列更疏松、坏死更严重,肿瘤细胞凋亡数目最多。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芪莪术2∶1组PI3K、Akt1、Akt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药物单独作用组,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药物单独作用组(P<0.05)。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对乳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1、Akt2基因的表达并促进PTEN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莪术 乳腺癌 PI3K PTE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