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电图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翟锁玲 庄亚纯 +4 位作者 吕志前 薛松 胡振雷 孙宝贵 萧明第 《心电学杂志》 2000年第2期69-70,共2页
为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心电图的影响 ,观察54例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体表心电图。结果显示术后心律失常、ST_T改变随着病情恢复逐渐减少 ,3~6个月复查心电图时ST_T改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术后部分患者... 为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心电图的影响 ,观察54例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体表心电图。结果显示术后心律失常、ST_T改变随着病情恢复逐渐减少 ,3~6个月复查心电图时ST_T改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左心房负荷过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电图示 :在心肌梗死区域相关的所有导联随着Q波消失或缩小并伴有r波增长占15.4% ,部分导联Q波消失或缩小并伴r波增长占23.1%。说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利于心肌血供的改善 ,并可使部分濒临死亡的心肌恢复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律失常 ST-T改变 心电图
下载PDF
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Q-T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翟锁玲 庄亚纯 +4 位作者 王利民 叶一舟 胡振雷 孙宝贵 萧明第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移植术对Q_T离散度 (Q_Td)的影响及Q_Td 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87例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 (分成Ⅰ组65例 :术后无心律失常 ;Ⅱ组12例 :术后伴室性心律失常 ;Ⅲ组10例 :术后伴房性心律失常 )术前术后Q_T离散度进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移植术对Q_T离散度 (Q_Td)的影响及Q_Td 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87例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 (分成Ⅰ组65例 :术后无心律失常 ;Ⅱ组12例 :术后伴室性心律失常 ;Ⅲ组10例 :术后伴房性心律失常 )术前术后Q_T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3组Q_Tmax、Q_Tcd、Q_Td 在术前、术后3天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0.05)。在术前 ,术后3天、1周 ,室性心律失常组Q_Td 均高于正常 ,而无心律失常组和房性心律失常组基本正常。术后2周室性心律失常组Q_Td 也已降至正常 ,此时3组的Q_Td 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Q_Td 和ST_T改变呈显著正相关 (P<0.05) ,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P<0.01)。结论Q_Td 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 ,可作为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心肌血供改善的一个指标。Q_Td 增大对心律失常及猝死有一定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移植术 Q-T离散度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偶联间期相等的室性并行心律1例
3
作者 翟锁玲 庄亚纯 孙宝贵 《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室性并行心律 偶联间期相等 心电图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下载PDF
室性并行心律伴文氏型传出阻滞1例
4
作者 翟锁玲 孙宝贵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文氏型传出阻滞 室性期 并行心律 病例报告 心电图 偶联间期
下载PDF
急性Q波型心肌梗塞远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张玉平 江智文 顾逸敏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7期320-321,共2页
本文拟对急性Q波型下壁、前壁心肌梗塞远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做初步探讨。 1 资料方法 1.1 对象 157例旨次急性下壁,前壁以及下壁合并前壁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改变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其中男125例、女32... 本文拟对急性Q波型下壁、前壁心肌梗塞远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做初步探讨。 1 资料方法 1.1 对象 157例旨次急性下壁,前壁以及下壁合并前壁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改变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其中男125例、女32例,年龄39~90(平均65.2±14.3)岁。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即刻、12、24、48小时采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浓度,并于发病24小时内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以各导联ST段下移≥0.1mv为诊断标准。分为3组:组Ⅰ,急性下壁Q波型心肌梗塞56例,伴心前导联ST段压低者(简称组Ia)36例(占64.3%),不伴ST段压低者(简称组Ib)20例(占35.7%);组Ⅱ急性前壁Q波型心肌梗塞76例,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简称组Ⅱa)28例(占36.8%),不伴ST段压低者(简称组Ⅱb)48例(占63.2%);组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Q波型 心电图
下载PDF
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临床应用--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柯萍 华伟 +9 位作者 刘欣 杨杰孚 宿燕岗 粱兆光 汪芳 陈泗林 梁延春 于波 汤宝鹏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了解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的注册研究,连续入选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和除颤器患者。所有... 目的:了解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的注册研究,连续入选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和除颤器患者。所有患者均程控打开远程监测功能,每日收集其远程监测信息。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数据收集和监测。结果2009年2月10日至2014年12月31日,323家医院参与注册研究,共5378例患者植入了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 CIED。植入量逐年增加,至2012年趋稳定。家庭监测无信息传输比例为7.8%。植入总量按地区分布,北京占首位。按居住地分布情况,在植入家庭监测功能的 CIED 患者中,北京地区患者仍然占据首位,40%接受家庭监测功能CIED 患者远离植入中心。平均随访时间(711.6±486.0) d,死亡445例,死亡率为8.3%(445/5378)。结论家庭监测功能 CIED 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临床,但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植入器械类型中,起搏器仍占据绝大部分。通过第三方公司负责网络监测和数据管理方式可提高家庭监测信息传输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监测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 随访
原文传递
基于家庭监测数据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一级预防恰当治疗及全因死亡预测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爽 陈柯萍 +10 位作者 华伟 宿燕岗 刘欣 梁兆光 杨杰孚 徐伟 汪芳 樊晓寒 戴研 刘志敏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基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ICD一级预防首次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数据。从... 目的基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ICD一级预防首次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德国百多力公司)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05例患者。将ICD植入后的第30~60天作为观察窗口期,计算30 d患者活动度均值(average of 30-day patient activity,APA)及30 d平均静息心率均值(average of 30-day mean rest heart rate,AMRHR)。主要终点事件为首次ICD恰当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VA),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事件。结果随访(44.9±24.9)个月,共发生117例(38.4%,117/305)ICD首次恰当治疗事件及55例(18.0%,55/305)全因死亡事件。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RHR是除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外IC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VA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APA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对年龄、LVEDD、LVEF、APA、AMRHR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APA对全因死亡的预测效果最好(AUC=0.703)。结论AMRHR和APA是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首次恰当治疗或全因死亡的较好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SCD一级预防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颤器 植入型 一级预防 家庭监测 室性心律失常 全因死亡
原文传递
窦房传导阻滞兼有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
8
作者 翟锁玲 庄亚纯 孙宝贵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文氏现象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恰当治疗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爽 陈柯萍 +10 位作者 华伟 宿燕岗 刘欣 梁兆光 杨杰孚 徐伟 汪芳 樊晓寒 戴研 刘志敏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基于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室性心律失常(VA)事件恰当治疗及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 目的基于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室性心律失常(VA)事件恰当治疗及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患者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CRT-D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234例患者,根据随访期间ICD/CRT-D是否发生恰当治疗的VA事件分为未发生恰当治疗组(93例)和发生过VA恰当治疗组(141例)。患者年龄(58.8±13.4)岁,其中男178例(76.1%,178/234)。主要终点事件为ICD/CRT-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的VA事件。次要终点为恰当电击(shock)治疗的VA事件或全因死亡事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识别能够预测ICD/CRT-D发放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55.2±21.6)个月,共141例(60.3%,141/234)患者发生过首次恰当治疗的VA事件,103例(44.0%,103/234)患者发生过首次恰当电击治疗的VA事件。共70例(29.9%,70/234)患者发生全因死亡。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扩大、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是发放首次恰当治疗VA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服用胺碘酮是发放首次恰当电击治疗VA的独立危险因素;LVEDD扩大、合并高血压、30 d患者活动度的平均值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相较于ICD植入患者,CRT-D植入患者首次发放恰当治疗及首次发放恰当电击治疗VA的风险均显著降低。结论在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LVEDD、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植入CRT-D是恰当VA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LVEDD扩大、合并高血压、低平均患者活动度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颤器 植入型 心脏再同步治疗 家庭监测 室性心律失常 全因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