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岁以上患者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保留胆囊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润皇 廖传佳 +9 位作者 冯明杰 孙冰儿 俞丽媚 赖宝山 林旭开 吴国伟 刘允艺 钟尚志 沈祖尧 王田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5-99,共5页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应囊结右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药物洗脱支架用于胆管良性狭窄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明 肖宏生 +3 位作者 沈洋 张英峰 张洪战 胡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7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制作一种新型丝裂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评价其在兔胆管良性狭窄模型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32只,电灼损伤胆总管造胆管狭窄模型。手术1个月后随机分3组,药物支架组(12只),普通支架组(12只)及对照组(... 目的制作一种新型丝裂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评价其在兔胆管良性狭窄模型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32只,电灼损伤胆总管造胆管狭窄模型。手术1个月后随机分3组,药物支架组(12只),普通支架组(12只)及对照组(8只),放置后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生存率,肝功能变化。30d后取狭窄处标本,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胆管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量TGF-β1及α-SMA的表达。结果植入药物及普通支架均可有效治疗胆总管狭窄,肝功能检测两支架组有明显好转,药物支架组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从最高5.56μzmol/1将至0.82μmol/1,普通支架组从最高6.72μmoL/l将至0.87μmol/l,最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功能未见好转。病理学观察药物支架组胆管无纤维化增生,狭窄段直径较普通支架组略大。对照组管腔狭窄,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免疫组化可见α—SMA、TGF-β1强表达于对照组狭窄胆管,在普通支架组表达也较强,弱表达于药物支架组,两支架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药物支架在良性胆管狭窄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除了具有机械性扩张胆管的作用外,由于支架具有药物缓释作用,在局部可持续释放药物,对胆管瘢痕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狭窄 丝裂霉素C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缓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