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载体细胞对幼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洪新如 侍坚 +1 位作者 曲伸 陈新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1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内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载体细胞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7d龄新生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低氧吸入法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损伤后即刻行左侧皮层内植入构建的稳定表达和分泌脑源性... 目的 探讨脑内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载体细胞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7d龄新生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低氧吸入法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损伤后即刻行左侧皮层内植入构建的稳定表达和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大鼠成肌细胞 ,观察植入 6w后大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载体细胞脑内移植 6w后移植组动物主动回避反应习得和维持能力、一次被动回避反应的保持能力均显著提高。结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载体细胞脑内移植可显著增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记忆能力的恢复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氧 脑缺血 记忆功能 新生儿窒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三种阿片肽拮抗剂对抗大鼠失血性休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洪新如 李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给♂SD大鼠颈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67kPa水平,形成出血性休克。从颈静脉给予不同阿片肽拮抗剂:β-内啡肽抗血清(1:30000,10μl);β-FNA(2mg)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2mg),并... 给♂SD大鼠颈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67kPa水平,形成出血性休克。从颈静脉给予不同阿片肽拮抗剂:β-内啡肽抗血清(1:30000,10μl);β-FNA(2mg)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2mg),并在随后1、2、3h再给予上述剂量的半量。观察对出血性休克的影响。结果表明:β-内啡肽抗血清可回升动物血压,延缓心率的下降,改善血液生化指标,作用较持久,并可延长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β-FNA一定程度上改善休克动物的血压、心率和血液生化指标。TRH对休克动物的血压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对心率也有延缓下降的作用,但作用短暂,后期心血管功能下降加快。这表明内源性阿片肽参与出血性休克,从不同层次拮抗其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抗休克效果,而以直接对抗β-内啡肽的抗休克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肽拮抗剂 静脉注射 失血性 休克
下载PDF
穴位注射丹参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3
作者 洪新如 吴爱群 赵小林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1年第24期2687-2689,共3页
目的:观察人中、风府穴位射丹参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为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氧缺血损伤组和缺氧缺血+丹参治疗组,在幼鼠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后即刻及其后不同时... 目的:观察人中、风府穴位射丹参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为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氧缺血损伤组和缺氧缺血+丹参治疗组,在幼鼠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后即刻及其后不同时间向人中、风府穴注射丹参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射50μl。48h后观察脑含水量的变化:28d测定脑重量,并观察脑大体改变和组织学改变。结果:(1)脑缺氧缺血后48h,左侧大脑含水量损伤组、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与损伤组比较相差不显著。(2)缺氟缺血后21d,损伤组、治疗组左脑半球均见明显脑萎缩,左脑重量均低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左脑萎缩比损伤组减轻13.0%,相差显著(P<0.05)。假手术组、治疗组、损伤组前脑皮层厚度之比为1:0.44:0.38。(3)缺氧缺血后21d,3组幼鼠左侧海马锥体细胞层CAI区锥体神经元数损伤组、治疗组均显著少于假手术组,而损伤组细胞数又显著少于治疗组(P<0.01)。结论:人中、风府穴注射丹参虽不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后48h脑水肿的程度,但能较好地减轻缺氧缺血后21d的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脑缺氧 脑缺血 大鼠 SD 穴位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