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对衰老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健 蔡文纬 +3 位作者 陈朝婷 成静 张静敏 沈佰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对衰老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 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衰老鼠的神经细胞凋亡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以丹参注射液干预衰老的大鼠模型 ,观察了丹参对衰老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目的 研究丹参对衰老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 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衰老鼠的神经细胞凋亡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以丹参注射液干预衰老的大鼠模型 ,观察了丹参对衰老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衰老鼠海马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特征 ,与丹参组比较海马细胞的凋亡率有明显差异 ,衰老鼠 bcl- 2表达下调 ,而 bax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基因表达变化与流式细胞仪测定的细胞凋亡率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丹参 海马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混合皮肤移植中IL-10在自体角朊细胞诱导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曹颖平 陈卫闽 +3 位作者 罗心绮 王梅华 郑泽铣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9,194,共4页
目的探讨IL10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检测在引入和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实验系统上清中IL2、IL4、IL10和IFNγ的浓度,并用IL10基因敲除小鼠实验观察IL10在诱导抑制... 目的探讨IL10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检测在引入和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实验系统上清中IL2、IL4、IL10和IFNγ的浓度,并用IL10基因敲除小鼠实验观察IL10在诱导抑制中的作用。结果在未引入自体角朊细胞的MELC体系中,表现的是典型的Th1相关的细胞因子动力学曲线,在加入自体角朊细胞后,则出现了细胞因子由Th1和Th2转换的动力学曲线,且IL10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以IL10基因knockout小鼠的角朊细胞去替代实验体系中的正常小鼠角朊细胞时,对自体淋巴细胞的同种异体增殖反应的抑制率虽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而以IL10基因knockout小鼠的淋巴细胞替代实验体系中的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时,对自体淋巴细胞的同种异体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被显著缓解,表明对抑制起关键调节作用的是自体淋巴细胞来源的IL10,而非自体角朊细胞分泌的IL10。结论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是通过激活Th2细胞,后者分泌大量的IL10和IL4等细胞因子来抑制Th1细胞增殖,从而抑制Th1亚群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及移植物排斥来诱导局部免疫耐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皮肤移植 TH1/TH2 IL-10
下载PDF
大网膜脂质血管生长因子提取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夏圣 邵启祥 +2 位作者 严俊 黄诒森 夏志松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应用Goldsmith报道的方法稍加改进,建立了从人及兔大网膜中抽提脂质血管生长因子(LAF)的流程,发现不管是人或兔的LAF均可使兔角膜形成新生毛细血管网,而皮下脂肪抽提物及PBS均无此作用。将大网膜和皮下脂肪抽提物同时作高效薄层层析(... 应用Goldsmith报道的方法稍加改进,建立了从人及兔大网膜中抽提脂质血管生长因子(LAF)的流程,发现不管是人或兔的LAF均可使兔角膜形成新生毛细血管网,而皮下脂肪抽提物及PBS均无此作用。将大网膜和皮下脂肪抽提物同时作高效薄层层析(HPTLC),发现大网膜抽提物中有一特异条带,不同于皮下脂肪抽提物,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其吸收峰在250 nm。还研究了LAF对小鼠胸腺细胞增殖及对PHA诱导IL-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血管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胸腺细胞增殖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受体V区基因取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树军 张冬青 +3 位作者 王颖 马安伦 葛海良 顾越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患者外周血中γδT 细胞受体(TCR)V 区基因限制性取用。方法 应用PCR特异性扩增、Southern blot 及DIG 杂交等方法检测在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TCRγ链、δ链V...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患者外周血中γδT 细胞受体(TCR)V 区基因限制性取用。方法 应用PCR特异性扩增、Southern blot 及DIG 杂交等方法检测在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TCRγ链、δ链V 区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发现SLE 患者在Vγ基因、Vδ基因均表现出限制性取用,在7 例SLE患者中均未检测到VγⅡ、Vδ4 、Vδ6 。结论 提示SLE患者TCRγδ链基因组的变化可能造成γδT 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表达异常而识别自身抗原,造成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γδT细胞受体 V区基因
下载PDF
肾纤维化大鼠细胞免疫状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明权 许桦 +1 位作者 焦志军 陆美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23-25,32,共4页
目的探讨肾纤维化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3H-TdR掺入法检测脾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NKT细胞及Th1/Th2细胞。结果肾纤维化大鼠脾细胞对Con A诱导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T亚... 目的探讨肾纤维化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3H-TdR掺入法检测脾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NKT细胞及Th1/Th2细胞。结果肾纤维化大鼠脾细胞对Con A诱导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T亚群细胞的比例发生改变,随着肾纤维化的进程,CD3+、CD4+所占比例降低,而CD3+、CD8+细胞增多,CD4+/CD8+逐步下降(P<0.05)。外周血CD3+、CD56+细胞却呈上升趋势,机体处于明显的Th2偏移状态。结论肾纤维化大鼠出现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T细胞亚群 NKT细胞 TH1/TH2
下载PDF
微波非热效应对杂交瘤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谢长宜 王易 《自然杂志》 2000年第5期305-306,共2页
电磁波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根据其波长和频率的不同,依次可分为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从生物学效应的角度,又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微波属于后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与电磁波接触的频率不断上... 电磁波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根据其波长和频率的不同,依次可分为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从生物学效应的角度,又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微波属于后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与电磁波接触的频率不断上升,电离辐射(如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已是众所周知,而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正日益受到关注,但至今对此问题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效应 微波 生物效应 杂交瘤细胞
下载PDF
CD44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欧启水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8年第4期161-163,共3页
 分化抗原CD44与肿瘤发生、发展,尤其是肿瘤转移有密切关系。CD44分为标准型、上皮型及基因拼接变构体三种。本文介绍了与肿瘤关系密切的CD44v6、CD44v5等基因拼接变构体,阐明它们在肿瘤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可溶性CD44...  分化抗原CD44与肿瘤发生、发展,尤其是肿瘤转移有密切关系。CD44分为标准型、上皮型及基因拼接变构体三种。本文介绍了与肿瘤关系密切的CD44v6、CD44v5等基因拼接变构体,阐明它们在肿瘤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可溶性CD44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基因拼接变构体 肿瘤发生 肿瘤转移 诊断
下载PDF
上海地区汉族人HLA-DQA1启动子多态性以及QAP、DQA1单元型连锁分析
8
作者 马政文 陆佩华 +1 位作者 黄立东 林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64-368,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汉族人HLA-DQA1启动子(QAP)多态性,以及QAP与DQA1的连锁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分析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检测QAP多态性。结果:在96个个体中检测到9种DQA1启动子(QA)等位基因。QAP与DQA1之间有3...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汉族人HLA-DQA1启动子(QAP)多态性,以及QAP与DQA1的连锁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分析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检测QAP多态性。结果:在96个个体中检测到9种DQA1启动子(QA)等位基因。QAP与DQA1之间有3种连锁格局:①QAP与DQA1存在一对一关系;②一种QAP可与不同的DQA1组成多种单元型;③一种DQA1等位基因可受到多种类型的QAP调控。与意大利、德国人群比较发现QAP和QAP-DQA1单倍型频率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结论:上海汉族人中未发现新的QAP等位基因,但QAP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与DQA1的连锁格局和白种人相比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HLA-DQA1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QAP DQA1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9
作者 范祖森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6年第10期420-423,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尚未能找到该病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对类风湿关节炎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病机制,认为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中处于中心地位。目前,对免疫遗传因素促使关节炎发生以及T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尚未能找到该病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对类风湿关节炎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病机制,认为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中处于中心地位。目前,对免疫遗传因素促使关节炎发生以及T细胞和细胞因子对疾病的致病作用已有深入了解。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疗法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单克隆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二步免疫印迹法的建立及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刚 马宝骊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方法 用制得的可溶性核提取物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湿疾病患者血清中的RA33抗体。再以ENA为抗原,第2次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33抗体阳性的病人血清中的RNP和Sm抗体。结果和结论 60例RA病人...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方法 用制得的可溶性核提取物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湿疾病患者血清中的RA33抗体。再以ENA为抗原,第2次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33抗体阳性的病人血清中的RNP和Sm抗体。结果和结论 60例RA病人中22例阳性(36.6%),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中12例阳性(20%),两病的RA33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12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和正常对照血清全为阴性。第2次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83%的RA33抗体阳性的SLE病人抗RNP(75%)和(或)抗Sm(33%)抗体为阳性,RA病人全阴性。这样用二步免疫印迹法检测可相对特异地诊断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印迹法 RA33抗体 诊断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HSP43诱导自身抗体产生 被引量:6
11
作者 臧星星 马宝骊 +3 位作者 柏峻 王利 奚正德 曹鹤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9-282,共4页
小鼠每周注射1次空弯菌HSP43共10w。HSP43抗体第4周起显著升高─直持续到16w,抗ds-DNA、ss-DNA自身抗体在6w和16w出现两个高峰,抗DNA自身抗体在4~16w逐渐升高,抗组蛋白抗体在8w最高然... 小鼠每周注射1次空弯菌HSP43共10w。HSP43抗体第4周起显著升高─直持续到16w,抗ds-DNA、ss-DNA自身抗体在6w和16w出现两个高峰,抗DNA自身抗体在4~16w逐渐升高,抗组蛋白抗体在8w最高然后下降,单个小鼠自身抗体反应格局呈现4种类型。各类自身抗体的出现和升高与注射HSP43剂量有依赖关系。该结果为自身免疫病的热休克蛋白发病假设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空肠弯曲菌 自身抗体
下载PDF
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云南彝族KIR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池永斌 张磊 +3 位作者 杨珏琴 姚芳娟 许玲娣 范丽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分析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云南彝族健康人群的KIR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特点。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PCR-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对维吾尔族、彝族人群基因多态性进行低分辨率检测和单倍型分析。维吾尔族中共检出15种基因型,以... 分析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云南彝族健康人群的KIR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特点。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PCR-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对维吾尔族、彝族人群基因多态性进行低分辨率检测和单倍型分析。维吾尔族中共检出15种基因型,以AH(5,2)型最常见,频率为22.7%,其次为AF(1,2)和M(2,8),频率分别为13.7%,9.09%。在彝族中共检出19种基因型,以AJ(2,2)型最常见,频率为33.3%,其次为AF(1,2),频率为17.5%。此外,在维吾尔族、彝族中共发现8种新基因型,提示中国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KIR基因分布频率、单倍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基因型 PCR/SSP方法
下载PDF
人精浆酸性磷酸酶对小鼠T淋巴细胞产生IFN—γ及MΦ产生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广洁 李伟毅 +1 位作者 程丽萍 朱云凤 《生殖与避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人精浆中富含酸性磷酸酶(ACP),但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本实验室从正常人精浆中分离纯化了比活为520.36IU/mg的ACP,并观察其对Balb/c小鼠脾脏来源T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影响及对小鼠PEC—MΦ产生... 人精浆中富含酸性磷酸酶(ACP),但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本实验室从正常人精浆中分离纯化了比活为520.36IU/mg的ACP,并观察其对Balb/c小鼠脾脏来源T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影响及对小鼠PEC—MΦ产生TNF—α的影响。实验证明,ACP可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P<0.05),同时也可完全抑制PEC-MΦ产生TNF—α的功能。提示:ACP可能是精浆中免疫抑制因子的组成成份之一,作用于免疫细胞可对局部的细胞因子网络起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浆 酸性磷酸酶 免疫抑制作用 IFN-γ
下载PDF
一种新的肿瘤相关蛋白-OVA12和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尤强 程琳玲 +4 位作者 王颖 王树军 张惠珍 沈天伟 葛海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 制备原核表达的OVA12纯化蛋白 ,研究正常人与肿瘤患者血清中抗OVA12抗体水平的差异。方法 克隆OVA12的cDNA至pGEMT载体中 ,经测序确证后 ,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中 ,并转化至E .coli表达菌BL2 1(DE3)中 ,诱导 6... 目的 制备原核表达的OVA12纯化蛋白 ,研究正常人与肿瘤患者血清中抗OVA12抗体水平的差异。方法 克隆OVA12的cDNA至pGEMT载体中 ,经测序确证后 ,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中 ,并转化至E .coli表达菌BL2 1(DE3)中 ,诱导 6×His融合蛋白表达 ,经Ni2 + 亲和层析及胶回收技术纯化蛋白 ,并将蛋白免疫动物制备兔抗OVA12蛋白抗体 ;采用ELISA、Dotblot、Westernblot法比较正常人及肿瘤患者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差异。结果 获得纯化OVA12蛋白及高滴度的兔抗血清 ;ELISA法测定显示 ,正常人组OD均值为 0 17± 0 0 7,肿瘤患者组OD均值为0 32± 0 15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1) ,并选择其中样本经Westernblot、Dotblot加以进一步证实。结论 成功克隆OVA12基因 ,并获得纯OVA12蛋白和高滴度的兔抗血清 ;ELISA等方法测定肿瘤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OVA12抗体水平有明显差异 ,为临床检测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蛋白-OVA12 抗体制备 多克隆抗体 ELISA 原核表达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5/6肾切除大鼠中分布及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同 吴开胤 +5 位作者 孙桂芝 张玉梅 张冬青 胡庆沈 陈玉英 陈楠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7-570,F005,共5页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在 5 / 6肾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中分布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5 4只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切除 5 / 6肾 ,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 )。分别于建模第1、4和 12周 ,采用免疫双标记染...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在 5 / 6肾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中分布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5 4只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切除 5 / 6肾 ,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 )。分别于建模第1、4和 12周 ,采用免疫双标记染色及荧光图像分析法 ,观察CD1a +CD80 +DC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的分布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半定量分析 ,观察黏附分子P 选择素以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 GF)、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Ⅲ型胶原 (ColⅢ )、纤维连接蛋白 (FN)在上述肾组织中的表达改变 ;此外采用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TIF)程度。结果 ①模型组CD1a +CD80 +DC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 ,以肾间质最为明显 ;其分布数量于建模后第 12周较第 1、4周明显增多 (P <0 .0 1) ,且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明显相关 (r值分别为 0 .2 5 4、0 .2 6 3、- 0 .36 7,P值<0 .0 5~ 0 .0 0 1) ;② 12周时 ,P 选择素、TGF β1、CTGF、α SMA、ColⅢ、FN以肾小管间质为主表达以及TIF程度均明显增加 ,并与CD1a +CD80 +DC分布数量成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5 6 6、0 .4 77、0 .4 2 5、0 .2 88、0 .4 0 8、0 .4 95、0 .82 3,P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肾切除 大鼠 分布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cDNA微阵列技术比较胚胎大鼠脑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建国 富赛里 +5 位作者 李莹 尹岚 金建强 沈天伟 陆佩华 徐晓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脑和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的生物学特性,并鉴定这两种来源的NSCs 的分子表达差异。 方法 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对脑和脊髓来源的NSCs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在成 功分离、培养和鉴定脑和脊髓两种...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脑和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的生物学特性,并鉴定这两种来源的NSCs 的分子表达差异。 方法 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对脑和脊髓来源的NSCs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在成 功分离、培养和鉴定脑和脊髓两种来源的NSCs的基础上,抽提细胞总RNA并纯化、定量,以32P逆转录标记合成 cDNA探针。AltasTMcDNAExpressionArray(ClontechCo)与探针杂交、洗膜后在磷屏上曝光并扫描成像,以Arrayvision 5.1软件分析杂交结果。 结果 cDNA阵列膜上覆盖的1176个基因中,绝大部分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但也有14 个基因在两种来源的NSCs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8个在脑来源的NSCs中表达较高,6个在脊髓来源的NSCs 中表达较显著。在两种来源的NSCs都明显表达的基因中,许多分子如P 选择素(P selectin)、钙黏素(cadherin)、乙酰 胆碱受体α、cyclins、某些转录因子和原癌基因等可能在NSCs的自我更新(增殖)、神经球形成和保持不分化状态中 起重要作用。 结论 两种来源的NSCs的生物学特性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神经干细胞 脊髓 CDNA微阵列 大鼠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分布与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桂芝 周同 +4 位作者 张玉梅 张冬青 陈玉英 胡庆沈 陈楠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分布与作用 ,以及抗 P 选择素单克隆抗体 (单抗 )对 DC的影响。方法 :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 P选择素单抗治疗组(n=2 0 )和非治疗组 (n=2 0 ) ,按不同再灌...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分布与作用 ,以及抗 P 选择素单克隆抗体 (单抗 )对 DC的影响。方法 :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 P选择素单抗治疗组(n=2 0 )和非治疗组 (n=2 0 ) ,按不同再灌注时间 (1、3、6和 2 4 h)再各分为 4组 ;另设假手术组 (n=5 )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 CD1 a+ CD80 + DC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的分布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组化 )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L SAB)法检测 P 选择素在上述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 CD1 a+ CD80 + DC在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中分布甚少 ;而在非治疗组显著增多 (P<0 .0 0 1 ) ,且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 ,以肾小管间质最为明显 ,其分布和数量自再灌注 1 h起出现增多 ,于 2 4 h时为最高 (P<0 .0 1 ) ,并与大鼠血尿素氮和肌酐呈正相关 (P均 <0 .0 5 )。2缺血再灌注 1 h后 ,P 选择素在肾组织中广泛表达 ,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 3经抗 P选择素单抗治疗后 ,大鼠肾组织 P选择素的表达下调 ,随之 CD1 a+ CD80 + DC分布及数量减少 (P<0 .0 5和 P<0 .0 1 ) ,继而肾组织病理损伤和肾功能也相应减轻和改善。结论 :DC可能参与了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炎症免疫病理过程 ,并可能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树突状细胞 黏附迁移 P-选择素
下载PDF
两种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启水 林琪 +3 位作者 林琳 黄立东 陆佩华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81,共4页
目的:评价cⅡTA(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基因突变体和反义RNA对MHCⅡ类分子的抑制效率和胞内稳定性,为改造MHC分子奠定基础。方法:用PCR、酶切及连接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 目的:评价cⅡTA(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基因突变体和反义RNA对MHCⅡ类分子的抑制效率和胞内稳定性,为改造MHC分子奠定基础。方法:用PCR、酶切及连接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突变体及CⅡTA基因的反义RNA-pcDNA3/CⅡTA反。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突变体、反义RNA及空载体pcDNA3转入PIEC细胞和L23细胞中。持续四个月,流式细胞术观察它们对PIEC/L23细胞株MHCⅡ类(SLA-DR)分子的诱导性和组成性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pcDNA3、pcDNA3mCⅡTA2后,PIEC/L23细胞SLA-DR的表达没有受到抑制,转染pcDNA3mCⅡTA3后,9/20(45.0%)的PIEC细胞、10/20(50.0%)的L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 90%以上;转染pcDNA3mCⅡTA反后,7/15(46.7%)PIEC细胞、5/15(33.3%)L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85%以上。持续检测4个月,转染pcDNA3mCⅡTA3的PIEC/L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抑率均在90%以上。转染反义 RNA的PIEC/L23细胞在第65/45天,SLA-DR表达抑制率降至10%以下。结论:构建成功的CⅡTA突变体和反义RNA均能有效抑制SLA-DR表达,但CⅡTA突变体稳定存在于胞内的时间长,构建突变体是利用CⅡTA抑制MHCⅡ类分子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ⅡTA SLA 突变体 反义RNA
下载PDF
西那普利片在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长江 刘骁 +2 位作者 李端 张冬青 葛源良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研究国产西那普利片在人体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西那普利片试验品与参比品各 2 5mg,po ,以放射酶学分析法对血浆中活性代谢产物西那普利拉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试验... 目的 :研究国产西那普利片在人体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西那普利片试验品与参比品各 2 5mg,po ,以放射酶学分析法对血浆中活性代谢产物西那普利拉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试验品与参比品的tmax分别为 (2 1± 0 4 ) ,(2 0± 0 5 )h ;cmax分别为 (10 2 7± 6 8) ,(10 4 6± 9 1)ng·mL-1;AUC0→t分别为(95 5 6± 2 73 7) ,(10 2 2 0± 42 8 7)ng·mL-1·h ;MRT0→t分别为 (18 8± 6 5 ) ,(19 5± 7 3)h。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 ,上述药动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试验品与参比品的cmax与AUC0→t经双单侧t检验分析 ,P >0 0 5。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8 92± 17 87) %。结论 :试验品与参比品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那普利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溶脲脲原体感染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葵 李伟毅 +3 位作者 席晔斌 王保国 陈广洁 朱云凤 《生殖与避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0-284,共5页
溶脲脲原体(Ureaplasm a Urealyticum ,U.U.)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U.U.上行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大鼠睾丸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本文主要探讨U.U.感染(或作用)对小鼠T、B淋巴细胞... 溶脲脲原体(Ureaplasm a Urealyticum ,U.U.)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U.U.上行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大鼠睾丸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本文主要探讨U.U.感染(或作用)对小鼠T、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体外实验,以对数生长期的U.U.、热灭活U.U.和U.U.上清(不含U.U.)感染(或作用)小鼠T淋巴细胞(脾细胞来源),采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体内实验,以上述U.U.感染(或作用)正常BALB/c小鼠,于d5用SRBC免疫各小鼠,免疫后d5测定各小鼠血清抗SRBC抗体凝集效价。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期的U.U.及热灭活U.U.和U.U.上清均能明显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1或0.05。提示,U.U.感染可直接影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T细胞 细胞增殖 Β细胞 抗体效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