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NA、p53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鳞癌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晓峰 张伟国 +1 位作者 宗丽娟 傅涵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3-74,86,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9例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和癌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突变型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LP、LK到ISC,其PCNA和P53的阳性表达均呈递增趋势。提示PCNA、P53表达程度与细胞增殖程度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
关键词 癌前病变 P53 PCNA 免疫组化 口腔粘膜肿瘤 鳞癌
下载PDF
15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江 张伟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8-140,I007,共4页
报告15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A),并结合文献报道的50例DA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发生率低,约占全部成釉细胞瘤的7.4%。肿瘤好发于颌骨前部和上颌骨,X线常表现为透射影、阻... 报告15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A),并结合文献报道的50例DA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发生率低,约占全部成釉细胞瘤的7.4%。肿瘤好发于颌骨前部和上颌骨,X线常表现为透射影、阻射影混杂存在。病理表现以间质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特点,其间散在大小不等的上皮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结缔组织增生 牙源性肿瘤 病理
下载PDF
镧、铈对小鼠颊粘膜及全身急性毒性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江 张伟国 +1 位作者 王丽珍 傅涵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镧(La)、铈(Ce)元素对小鼠局部毒性的组织变化及其对全身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2%和1%的镧(La)、铈(Ce)防龋溶液涂擦小鼠口腔颊粘膜,观察其涂药后的全身状况及不同阶段的局部组织学变化。... 目的研究镧(La)、铈(Ce)元素对小鼠局部毒性的组织变化及其对全身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2%和1%的镧(La)、铈(Ce)防龋溶液涂擦小鼠口腔颊粘膜,观察其涂药后的全身状况及不同阶段的局部组织学变化。结果涂药后的小鼠无全身急性中毒反应。组织学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小鼠颊粘膜结构无明显变化,仅少数出现轻微炎症反应,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2%和1%的La、Ce溶液涂擦小鼠颊粘膜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粘膜
下载PDF
牙釉质人工龋样病损的偏光和显微硬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国 刘瑗如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73-76,F002,共5页
本研究采用乳酸系凝胶对人牙釉质制作人工龋损病变模型,并用人工唾液进行再矿化实验,然后采用偏光、显微硬度测量等手段,对病损的组织学和釉质矿化程度改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釉质龋损最早期的变化是微晶的溶解,表层和暗层结... 本研究采用乳酸系凝胶对人牙釉质制作人工龋损病变模型,并用人工唾液进行再矿化实验,然后采用偏光、显微硬度测量等手段,对病损的组织学和釉质矿化程度改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釉质龋损最早期的变化是微晶的溶解,表层和暗层结构的形成与病损再矿化有关。当釉质脱矿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不易发生完全的再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龋 牙釉质 再矿化 病变模型 釉质龋 釉质脱矿 改变 组织学 变化 分析研究
下载PDF
头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中EBER1的原位杂交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伟国 程君 +3 位作者 王英 田臻 刘瑷如 朔敬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64-267,共4页
本研究对包括鼻咽癌7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4例和口腔各部位不同分化的鳞状细胞癌5例在内的16例肿瘤的原发灶和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EBER1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旨在揭示头颈部转移性癌中EBV阳性表达在判断其原发肿瘤来源中... 本研究对包括鼻咽癌7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4例和口腔各部位不同分化的鳞状细胞癌5例在内的16例肿瘤的原发灶和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EBER1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旨在揭示头颈部转移性癌中EBV阳性表达在判断其原发肿瘤来源中的意义。结果表明:在头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中发现非角化型的癌并伴有EBER1阳性者,可提示其原发灶可能来自于鼻咽癌和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肿瘤 颈部肿瘤 EBER1 原位杂交 淋巴瘤
下载PDF
成骨细胞表型分化及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伟国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对成骨细胞矿化发生和调控的研究将有利于理解骨源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本文从基因、蛋白质和形态学研究的角度对成骨细胞的表型发育过程及其基因调控的可能机理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形态学 表型分化 基因调控
下载PDF
腮腺皮脂淋巴腺瘤1例
7
作者 田臻 王英 张伟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
1931年Hamperl首先报道在正常的腮腺和颌下腺组织中发现皮脂腺细胞,以后陆续有很多学者发现了这样的结构〔1〕,然而原发于涎腺组织的皮脂腺肿瘤却较少见。现将我科最近在外检中发现的1例原发于腮腺组织的皮脂淋巴腺瘤报... 1931年Hamperl首先报道在正常的腮腺和颌下腺组织中发现皮脂腺细胞,以后陆续有很多学者发现了这样的结构〔1〕,然而原发于涎腺组织的皮脂腺肿瘤却较少见。现将我科最近在外检中发现的1例原发于腮腺组织的皮脂淋巴腺瘤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皮脂淋巴腺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基膜蛋白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臻 王英 张伟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6-238,253,共4页
目的 :研究基膜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中的表达特征 ,并探讨其与 ACC细胞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 ACC的 10 1例病例 ,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随访。然后选取其中 3 0例进行基膜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目的 :研究基膜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中的表达特征 ,并探讨其与 ACC细胞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 ACC的 10 1例病例 ,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随访。然后选取其中 3 0例进行基膜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1ACC实体型及含有该成分的混合型 ACC患者预后较差 ,发生转移或 (和 )复发的比例较高 ,且 ACC局部复发比远处转移更为多见。 2 ACC基膜的存在部位及阳性表达程度与其类型有关 ,阳性程度以筛状型表达最高 ,管状型次之 ,实体型最差。此外 ,筛状型 ACC中 ,有转移或 (和 )复发的病例阳性表达低。 3 4种基膜蛋白中 ,纤维粘连蛋白在各类型 ACC中的表达均较差。结论 :1基膜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与 ACC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基膜蛋白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依据之一。 2在参与组成基膜的物质中 ,基膜粘连蛋白可能是肿瘤实质细胞与基膜胶原粘附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膜 基膜蛋白 腺样囊性癌 涎腺肿瘤
全文增补中
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样囊性癌的AgNORs定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钱关庆 汪铮 刘瑷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9-60,共2页
本文应用Howell银胶染色法对39例病检资料(其中BCA 14例、ACC22例、正常涎腺3例)进行AgNORs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CC组细胞内AgNORs较多,平均每个细胞为2.68±0.7,个别可多达6~8;BCA组平均每个细胞为1.34±0.098,个别3~4;... 本文应用Howell银胶染色法对39例病检资料(其中BCA 14例、ACC22例、正常涎腺3例)进行AgNORs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CC组细胞内AgNORs较多,平均每个细胞为2.68±0.7,个别可多达6~8;BCA组平均每个细胞为1.34±0.098,个别3~4;正常涎腺导管和腺泡细胞平均为1.23±0.04,个别亦为3~4。后两者与前者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1)。因此,我们认为应用银胶染色法进行AgNORs定量分析有助于区分BCA和ACC,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另对本组22例ACC按其组织学类型进行AgNORs定量分析,发现14例分化较好的筛状型和管状型ACC的AgNORs数明显低于8例分化较差的实体型和混合型ACC,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基底细胞腺癌 嗜银蛋白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