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内生软骨瘤(附18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邢培彤 汪启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3-193,共1页
小儿内生软骨瘤(附18例分析)邢培彤,汪启筹内生软骨瘤临床较少见,好发于10~50岁,我院自1984~1994年共收治小儿内生软骨瘤18例,其中10岁以下者15例(占88%),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获得随访9例,现报道... 小儿内生软骨瘤(附18例分析)邢培彤,汪启筹内生软骨瘤临床较少见,好发于10~50岁,我院自1984~1994年共收治小儿内生软骨瘤18例,其中10岁以下者15例(占88%),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获得随访9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内生软骨瘤 软骨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曹根林 张自明 +1 位作者 杨璇 陈瑾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6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进行手术治疗。14例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补术;6例采用包绕于桡骨头部分异常的环状韧带来重建环状韧带;3例行桡骨头切开复位尺骨近端截骨延长术;3例行桡... 目的 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6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进行手术治疗。14例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补术;6例采用包绕于桡骨头部分异常的环状韧带来重建环状韧带;3例行桡骨头切开复位尺骨近端截骨延长术;3例行桡骨头切开复位桡骨短缩术。术后随访1~9年,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4例桡骨头复位成功,随诊时肘关节功能正常,外观正常,优良率为92%;2例桡骨头呈半脱位。结论 早期于2~3周内进行切开复位可以获得优良的预后结果。环状韧带修补术或者重建术的坚强、稳定及紧缩关节囊十分重要。早期讲行功能训练是手术成功和功能恢复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陈旧性孟氏骨折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修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菁 陈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为探讨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防治 ,对9例肱骨外髁骨不连或畸形骨愈合的患儿作延迟性手术修复。9例均于术后6周~8周内形成骨愈合 ,并于术后6个月恢复肘关节绝大部分的运动幅度。结果表明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少见而难治 ,重视... 为探讨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防治 ,对9例肱骨外髁骨不连或畸形骨愈合的患儿作延迟性手术修复。9例均于术后6周~8周内形成骨愈合 ,并于术后6个月恢复肘关节绝大部分的运动幅度。结果表明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少见而难治 ,重视早期处理能避免其发生 ,延迟性手术修复能有效地挽救肘关节的功能和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肱骨外髁骨折 儿童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曹根林 陈瑾瑛 +1 位作者 杨璇 沈品泉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骨肉瘤保肢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8例儿童骨肉瘤 ,按Enneking外科分期属ⅡB期的四肢骨肉瘤。采用RosenT12方案进行术前和术后化疗。结果  8例随访 6个月~ 3年 (平均 30个月 ) ,保肢手术患儿 3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 目的 探讨儿童骨肉瘤保肢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8例儿童骨肉瘤 ,按Enneking外科分期属ⅡB期的四肢骨肉瘤。采用RosenT12方案进行术前和术后化疗。结果  8例随访 6个月~ 3年 (平均 30个月 ) ,保肢手术患儿 3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 儿童骨肉瘤明确诊断后 ,无论肿瘤切除或截肢 ,应用化疗是四肢骨肉瘤术前和术后治疗的最佳选择 ,它为骨肉瘤保肢提供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保肢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5例手术体会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博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55-256,共2页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5例手术体会陈博昌自1989年2月~1992年6月,作者对35例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儿进行了手术。本文对手术所见,手术关键,随访结果和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35例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5例手术体会陈博昌自1989年2月~1992年6月,作者对35例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儿进行了手术。本文对手术所见,手术关键,随访结果和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35例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右侧2O例,左侧15例。年龄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综合康复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杜青 栾静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与综合康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71例2—14岁肱骨外髁骨折的患儿,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治疗内固定后,适时进行患肢综合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的最... 目的:研究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与综合康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71例2—14岁肱骨外髁骨折的患儿,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治疗内固定后,适时进行患肢综合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的最大角度,确定肘关节功能的受损情况。结果:康复治疗前平均肘关节受损为28.36%,治疗后为8.55%,患儿肘关节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结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后应尽早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使患儿的肘关节功能,尽早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外髁 骨骺骨折 康复疗效 肘关节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期间髋臼指数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博昌 王志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研究髋臼指数(AI),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闭合复位期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 AI 变化的因素。方法 24例 CDH 患者(48个髋关节)按治疗前年龄分为3组:大年龄组(>18月,17例),小年龄组(≤18月,21例),正常组(10例),整个过程中设7个时间... 目的研究髋臼指数(AI),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闭合复位期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 AI 变化的因素。方法 24例 CDH 患者(48个髋关节)按治疗前年龄分为3组:大年龄组(>18月,17例),小年龄组(≤18月,21例),正常组(10例),整个过程中设7个时间点摄取 X 线片,测量系列 AI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AI:大年龄组>小年龄组>正常组;治疗中,3组 AI 均有下降,下降幅度:小年龄组>大年龄组>正常组:下降速度:小年龄组>大年龄组>正常组。治疗终末,小年龄组已恢复至正常范围,大年龄组仍大于正常范围。结论CDH 治疗前年龄和 AI 值是决定髋臼发育能否恢复正常的两大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髋关节脱位 髋臼指数 闭合复位
下载PDF
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启筹 邢培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8-118,共1页
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汪启筹,邢培彤儿童外伤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多由于股骨颈外伤性囊内骨折所引起,骨折发生率比成人低,而骨折所引起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比成人高,根据我院统计资料,30年收治儿童股骨颈骨折... 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汪启筹,邢培彤儿童外伤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多由于股骨颈外伤性囊内骨折所引起,骨折发生率比成人低,而骨折所引起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比成人高,根据我院统计资料,30年收治儿童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0例,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儿童 股骨头 无菌性坏死 治疗
下载PDF
切开复位治疗儿童Monteggia骨折(附7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博昌 吴守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4年第3期192-193,共2页
儿童Monteggia骨折占儿童肘部损伤及尺桡骨骨折的1.5~7%。大部分经手法复位均能成功。只有复位失败或诊断延误的病例需要切开复位治疗。1 临床资料 自1988年7月至1989年2月,作者对7例因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例进行了切开复位治疗。其中男... 儿童Monteggia骨折占儿童肘部损伤及尺桡骨骨折的1.5~7%。大部分经手法复位均能成功。只有复位失败或诊断延误的病例需要切开复位治疗。1 临床资料 自1988年7月至1989年2月,作者对7例因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例进行了切开复位治疗。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5.25岁;2例开放骨折;1例伴有神经损伤。按Bado分型,Ⅰ型6例;Ⅲ型1例。6例Ⅰ型骨折均为斜形骨折,平均斜度1.71。骨折发生于尺骨上、中1/3交界处4例;中段2例;均明显移位。Ⅲ型1例伴有桡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EGGIA骨折 骨折 儿童 切开 复位法
下载PDF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启筹 吴守义 +3 位作者 孙惠方 金惠明 王纪湘 孙本修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7年第5期287-288,共2页
本文报告自1973年4月至1979年1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21例和自1981年7月至1985年6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采用预防措施防止肘内翻畸形5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着重指出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的机制是由于骨折断端旋转和内倾... 本文报告自1973年4月至1979年1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21例和自1981年7月至1985年6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采用预防措施防止肘内翻畸形5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着重指出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的机制是由于骨折断端旋转和内倾所致.而纠正肘内翻的方法,采用早期髁上楔形截骨术,为防止肘内翻的发生,可在新鲜骨折时采用完全伸肘位固定和前臂外展体位,对预防或减少肘内翻畸形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畸形 预防与治疗 Children FRACTURE Treatment 楔形截骨术 预防措施 新鲜骨折 旋转 体位 前臂 内倾 机制 固定 方法 断端
原文传递
婴幼儿先天性垂直距骨与斜形距骨的诊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菁 沈品泉 +2 位作者 陈珽 杨璇 蔡奇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垂直距骨(congenital vertical talus,CVT)和斜形距骨(oblique talus,O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矫形手段.方法以足侧位片测得距骨轴-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TAM-BA),跟骨轴-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CAMBA),跟距间夹角为诊断依据... 目的探讨先天性垂直距骨(congenital vertical talus,CVT)和斜形距骨(oblique talus,O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矫形手段.方法以足侧位片测得距骨轴-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TAM-BA),跟骨轴-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CAMBA),跟距间夹角为诊断依据和评判标准,6例10足诊断为CVT,给予了Ⅰ期软组织松解手术.手术平均年龄16.5个月,随访平均时间24个月.另6例10足诊断为OT,给予系列石膏矫形.平均年龄11.3个月.结果CVT组10足有良好外观和足弓,距下关节和踝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X线显示无距骨缺血性坏死.平均TAMBA:术前66°(50°~98°),术后2.3°(-13°~16°);平均CAMBA:术前26.1°(14°~60°),术后-4.51°(-25°~8°);平均跟距角:术前51.8°(42°~67°),术后28.2°(23°~35°).8足效果为优,2足为良好.OT组10足的平均TAMBA由48.7°(27°~76°)改善至13.7°(-2°~33°).平均CAMBA由12.2°(-11°~48°)改善至-8.6°(-25°~14°).平均跟距角由48.7°(32°~65°)变化为36.5°(22°~59°).1足仍为舟状骨半脱位(TAMBA33°).结论足部最大跖屈位TAMBA值是鉴定僵硬性CVT与松弛性OT最为确切的指标.绝大多数OT畸形经保守治疗即可复位.而手术复位几乎是治疗CVT的唯一方法,早期软组织松解术是婴幼儿患者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先天性垂直距骨 术前 术后 TAM 基底部 跖骨 夹角 显示
原文传递
压力和张力对骨骺板软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菁 吴守义 +1 位作者 沈金根 杨根兴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27-228,共2页
新西兰幼兔19只,在其右股骨下端安装带有拉力和压力传感器的外固定装置,向骺板近端分别施压力和张力,左侧股骨作为对照。4周后两侧股骨作长度测量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压力使骺板厚度全层变薄,肥大细胞数减少,骨生长表现为抑... 新西兰幼兔19只,在其右股骨下端安装带有拉力和压力传感器的外固定装置,向骺板近端分别施压力和张力,左侧股骨作为对照。4周后两侧股骨作长度测量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压力使骺板厚度全层变薄,肥大细胞数减少,骨生长表现为抑制状态。张力使骺板增殖层和肥大层厚度增加,肥大细胞数增多,骨生长活跃。机械力使骺板软骨细胞在组织学上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 软骨 关节 压力 张力 软骨细胞
原文传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期间X线参数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博昌 王志刚 +1 位作者 蔡海青 邢培彤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例在闭合复位治疗过程中股骨颈前倾角和髋臼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24例(38例髋)在12个月闭合复位治疗过程中分8个时间段采集系列X线片。测量、观察股骨颈前倾角(FNA)、髋臼指数(AI)和... 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例在闭合复位治疗过程中股骨颈前倾角和髋臼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24例(38例髋)在12个月闭合复位治疗过程中分8个时间段采集系列X线片。测量、观察股骨颈前倾角(FNA)、髋臼指数(AI)和髋臼指数深宽比[AI(D/W)]的动态变化。结果:脱位髋关节经闭合复位各项指标的改变分别为:FNA60.91°→39.97°,减少20.94°,平均每月减少1.81°;AI32.5°→26.61°,减少5.89°,平均每月减少0.56°;AI(D/W)11.93%→19.19%,增加7.24%,平均每月增加0.62%。明显快于正常侧的生理回复。在AI的回复过程中,大龄组和小龄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别,6例因残余髋臼发育不良而需进一步手术治疗的髋关节,其AI和AI(D/W)的变化过程也极具特点。结论:股骨头复位是刺激FNA下降、AI下降和AI(D/W)增加的主要因素,脱位股骨头对髋臼发育存在负影响,可使AI增大。AI(D/W)>20%为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 髓关节脱位 髓臼指数 闭合复合 X线 儿童
原文传递
3271例儿童骨折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3
14
作者 陈博昌 蔡奇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41-242,共2页
1989年8月至199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3271例儿童新鲜骨折,年龄1~12岁,发病均在72小时以内,有明确的外伤史。同期,各种陈旧骨折、病理骨折、复诊骨折和产伤骨折均未被统计在内。重点讨论儿童骨折发病的相关因素:年龄、性别、季节和部位分... 1989年8月至199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3271例儿童新鲜骨折,年龄1~12岁,发病均在72小时以内,有明确的外伤史。同期,各种陈旧骨折、病理骨折、复诊骨折和产伤骨折均未被统计在内。重点讨论儿童骨折发病的相关因素:年龄、性别、季节和部位分类。1.年龄:3271例骨折按年龄分布,<1岁71例,~2岁363例,~3岁411例,~5岁333例,~6岁356例,~7岁288例,~8岁298岁,~9岁208例,~10岁255例,~11岁186例,~12岁139例。以上可以看到,儿童骨折发病以2~6岁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病因 部位 疾病统计 儿童
原文传递
髋关节造架手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守义 汪启筹 +2 位作者 杨根兴 陈瑾英 贺小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7年第5期260-262,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造架手术、并报道了10例临床经验.作者讨论了有关造架手术的几个重要问题,指出了生物力学、骨质电力学与造架生长的关系.
关键词 髋关节 手术 HIP operation bearing stress relationship PRESENTING FEMUR head bone GRAFT 生物力学 临床经验 movement 问题 讨论 生长 关系 骨质 slot made long
原文传递
Apofix器械矫正经后路切除的半椎体畸形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菁 蔡奇勋 王晓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5-367,共3页
目的 介绍经脊柱后路Ⅰ期切除半椎体及椎板夹凸侧加压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方法。方法 经C臂机精确定位后 ,先切除半椎体的棘突、椎板等后半部分 ,打开肋横关节 ,从横突外侧剪断肋骨 ,逐渐挖除椎体松质骨 ,作椎体间的植骨融合... 目的 介绍经脊柱后路Ⅰ期切除半椎体及椎板夹凸侧加压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方法。方法 经C臂机精确定位后 ,先切除半椎体的棘突、椎板等后半部分 ,打开肋横关节 ,从横突外侧剪断肋骨 ,逐渐挖除椎体松质骨 ,作椎体间的植骨融合。将具有伸缩性可加长的“[”型Apofix内固定器植入椎板下 ,逐渐压缩“[”型装置 ,进行清醒试验并沿着器械区域作凸侧椎板植骨融合。结果  7例患儿 8个单纯性半椎体 ,患儿平均年龄 7岁 ,半椎体位置包括下胸椎 (T10 )到下腰椎 (L3 ) ,术前Cobb角 2 2°~ 6 0° ,平均 39.3° ,术后矫正至 3°~ 30° ,平均 18.8° ,矫正率为 5 2 .0 %。随访时间 7~19个月 ,平均 12个月 ,最终随访的Cobb角 5°~ 33° ,平均 17.8°。结论 从脊柱后方入路不仅能Ⅰ期完整地切除半椎体 ,而且免除了前路手术创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脊柱侧凸 Apofix器械 小儿
原文传递
习惯性髋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珽 沈品泉 +1 位作者 张菁 吴守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髋脱位中单纯以习惯性髋脱位为表现而不伴有其他综合征的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1997~ 1999年收治的 5例 (6髋 )习惯性髋脱位进行了随访及分析。结果  5例患儿直立位骨盆平片均正常 ,内收位X线片可见股骨头脱位 ,... 目的 探讨小儿髋脱位中单纯以习惯性髋脱位为表现而不伴有其他综合征的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1997~ 1999年收治的 5例 (6髋 )习惯性髋脱位进行了随访及分析。结果  5例患儿直立位骨盆平片均正常 ,内收位X线片可见股骨头脱位 ,1例患儿CT提示髋臼后缘缺损。蛙式支架治疗后患儿脱位次数减少 ,髋关节稳定性增加。结论 习惯性髋脱位的病因不仅仅在于关节松弛 ,髋臼后缘的缺损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髋关节的CT扫描可以显示髋臼后缘的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髋脱位 诊断 治疗 儿童 X线诊断 CT
原文传递
婴幼儿先天性垂直距骨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菁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4月~2003年3月共手术治疗6例10足先天性垂直距骨,女4例,男2例;神经肌肉型(Ⅱ型)4足,错构综合征型(Ⅲ型)5足,特发型1足.手术时年龄为13~39个月,平均16.5个月.采用足后与足背双切... 目的探讨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4月~2003年3月共手术治疗6例10足先天性垂直距骨,女4例,男2例;神经肌肉型(Ⅱ型)4足,错构综合征型(Ⅲ型)5足,特发型1足.手术时年龄为13~39个月,平均16.5个月.采用足后与足背双切口行一期软组织松解手术:跟腱内侧纵切口内延长跟腱,切开踝、距下关节囊.足背踝关节前下方切口(从腓骨小头下方至距舟关节外侧)内切断第三腓骨肌,延长趾长伸肌和腓骨长短肌;松解跟骰、距下以及距舟关节等关节囊;胫前肌止点穿越距骨颈.距舟关节复位后用两枚克氏针分别固定距舟关节和跟距关节.术后踝跖屈石膏固定3个月,然后穿矫形鞋至少12个月.结果6例患者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23.1个月.以Adelaar的临床指标和足侧位片测得的距骨轴-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TAMBA),跟骨轴-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CAMBA)为评判标准.术后10足均保持良好外观和足弓,足底无距骨头突出,距下关节和踝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2足于负重位有轻度跟外翻,7足还未脱离矫形鞋.X线片示无距骨缺血性坏死.平均TAMBA:术前66°(50°~98°),随访末期为1.6°(-11°~16°).平均CAMBA:术前26.1°(14°~60°),随访末期为-5.45°(-13°~3°).结论手术复位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惟一方法,单纯软组织松解术是婴幼儿患者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垂直距骨 治疗 外科手术 足畸形
原文传递
牵张骨骺板产生“软骨分离”式肢体延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美玲 张菁 +2 位作者 吴守义 沈金根 杨根兴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采用新西兰幼兔32只,在右股骨下端骨骺安装外固定架和拉压传感器,对骨骺板近端分别施加张力0N、5N、10N,并定期进行张力调节。4周后5N、10N张力组的右股骨长度值明显高于左侧股骨,也明显高于同侧对照组。X线片显示... 采用新西兰幼兔32只,在右股骨下端骨骺安装外固定架和拉压传感器,对骨骺板近端分别施加张力0N、5N、10N,并定期进行张力调节。4周后5N、10N张力组的右股骨长度值明显高于左侧股骨,也明显高于同侧对照组。X线片显示右股骨下端骨骺板与干骺端间隙增宽,组织学镜检无一例出现骨骺分离骨折。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张力能刺激骨骺产生无骺分离状态下的骨延长,从而避免或减少骨骺牵张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骨骺早期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骨骺板 骨生长 肢体延长 实验
原文传递
儿童结核性脊柱后凸的手术矫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菁 蔡奇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矫治 儿童 结核性脊柱后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