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期胃癌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与步骤 被引量:24
1
作者 尹浩然 朱正纲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3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进展期胃肿瘤 外科手术 综合疗法
下载PDF
556例胰腺癌外科治疗总结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建蓉 张圣道 +3 位作者 韩天权 雷若庆 袁祖荣 李宏为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 :回顾总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收治的 5 5 6例胰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情况 ,探讨如何逐步提高胰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普外科收治的胰腺恶性肿瘤5 ... 目的 :回顾总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收治的 5 5 6例胰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情况 ,探讨如何逐步提高胰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普外科收治的胰腺恶性肿瘤5 5 6例 ,其中胰头癌 4 0 3例 ,胰体尾部癌 15 3例 ,将本组病例分成 1990年 1月~ 1995年 12月及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两个阶段来对比分析。结果 :行手术治疗 36 7例 ,胰头癌与胰体尾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 14 .6 %与 14 .4 % ,总手术切除率为14 .6 %。根治性手术死亡率分别为 5 %与 4 .6 %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7.5 %与 2 2 .7%。根治性手术并发症主要是 :胰瘘、胆瘘、出血、腹腔积液、感染、吻合口梗阻等。 90年代后期 ,胰头癌组在手术切除率有了提高。同时根治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也降低。胰体尾部癌组 ,手术切除率虽无提高 ,但根治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均较前阶段明显降低。结论 :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长期生存率 ,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外科治疗 并发症 安全性 支持疗法 感染
下载PDF
从肿瘤根治原则谈腹腔镜消化道肿瘤外科的发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民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 消化道肿瘤 外科治疗 发展 切除术 直肠癌
下载PDF
我国腹腔镜外科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09-51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腹腔镜 手术外科 肥胖症 消化系
下载PDF
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825-827,共3页
关键词 消化系恶性肿瘤 微创外科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腹腔镜技术 微创技术 生存情况 肿瘤手术 手术中
下载PDF
肝尾状叶的外科学解剖及手术原则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柏用 李宏为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肝尾状叶是很容易受肝脏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侵及的部位。由于其解剖上的特殊性(位于肝门与下腔静脉之间),给手术切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957年,Couinaud通过大量尸检,于80年代提出将其命名为肝脏第1段,并对其解剖学范围作了划定。随着... 肝尾状叶是很容易受肝脏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侵及的部位。由于其解剖上的特殊性(位于肝门与下腔静脉之间),给手术切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957年,Couinaud通过大量尸检,于80年代提出将其命名为肝脏第1段,并对其解剖学范围作了划定。随着对该部位认识的不断深入,Couinau垢又进一步提出将尾状叶划分为第1段和第9段二部分。这一分类方式在法语国家和日本已广泛被接收。近来日本学者Nimura根据肝尾状叶的血液供应,提出将第9段再分为二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尾状叶 外科学解剖 外科手术 原则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臣烈 张圣道 《临床外科杂志》 1993年第2期6-6,共1页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个复杂而又严重的急腹症,过去,在诊断上一直仅依靠临床表现及一些非特异性的化验,难以确切。直到八十年代CT增强扫描的应用,既可以正确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又可以明确坏死区域、范围及进展变化。但是,由于CT价格...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个复杂而又严重的急腹症,过去,在诊断上一直仅依靠临床表现及一些非特异性的化验,难以确切。直到八十年代CT增强扫描的应用,既可以正确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又可以明确坏死区域、范围及进展变化。但是,由于CT价格昂贵,国内尚未普及,所以简便而又特异的诊断方法仍需努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 胰腺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高龄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治疗探讨-附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紫平 罗国荣 李东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将手术治疗61例高龄梗阻性结肠癌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6例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11例行Ⅰ期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切除,4例行Hartmann手术,2例行结肠造口,1例... 目的:探讨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将手术治疗61例高龄梗阻性结肠癌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6例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11例行Ⅰ期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切除,4例行Hartmann手术,2例行结肠造口,1例行捷径手术。发生术后并发症47例次,吻合口瘘2例;死亡3例,死亡率4.9%。结论:掌握好适应症高龄梗阻性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而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梗阻性结肠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并存心脏病的腹部外科病人的危险因素评估及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费健 张圣道 《腹部外科》 2003年第6期331-333,共3页
关键词 心脏病 腹部外科 危险因素 合并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高龄结肠癌182例的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35
10
作者 曹奕鸥 罗国荣 郁宝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龄结肠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1月— 1998年12月手术治疗的 182例 70岁以上高龄结肠癌病例。结果 :手术切除 176例 (96 .7%) ,其中根治性切除 12 9例(70 .9%) ,姑息性切除 47例 (2 5 .... 目的 :探讨高龄结肠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1月— 1998年12月手术治疗的 182例 70岁以上高龄结肠癌病例。结果 :手术切除 176例 (96 .7%) ,其中根治性切除 12 9例(70 .9%) ,姑息性切除 47例 (2 5 .8%)。单纯结肠造瘘或捷径术 6例 (3.3%)。术后并发症 6 7例 (36 .8%) ,围手术期死亡 8例 ,病死率 4.4%。结论 :高龄并非是决定结肠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主要因素。重视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简巧细快的老年人手术原则、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 ,是减少高龄结肠癌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切除率尤其根治性切除率、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高龄患者 外科治疗 围手术期 处理
下载PDF
25年3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经验 被引量:29
11
作者 金筱泰 邵卫中 +3 位作者 袁祖荣 雷若庆 王建承 张圣道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总结25年来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方法按照治疗策略及方式的改变和发展分三阶段回顾性总结3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各阶段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结果1974年8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381例重症急... 目的总结25年来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方法按照治疗策略及方式的改变和发展分三阶段回顾性总结3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各阶段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结果1974年8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3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非手术治疗90例,存活80例,存活率88.9%;手术治疗291例,存活211例,存活率72.5%;总存活率76.4%。1974年8月至1987年12月,采用“早期手术切除坏死胰腺组织”治疗方案,治愈率61.3%;1988年1月至1991年6月开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治愈率68.5%;1991年7月至1998年12月,治疗方案发展为按病程分期的治疗,即按急性反应期、全身感染期和残余感染期的不同特点进行治疗,治愈率为85.6%。结论根据“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针对不同病期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急性 胰腺炎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免疫组化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 被引量:25
12
作者 夏加增 朱正纲 +2 位作者 刘炳亚 燕敏 尹浩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淋巴结中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作者共检测了42例胃癌的1251只淋巴结,所有的肿瘤组织和淋巴结均分别用 HE 染色和抗角蛋白19抗体及抗 CEA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用 HE 染色发现有377只(30.1%)淋巴... 目的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淋巴结中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作者共检测了42例胃癌的1251只淋巴结,所有的肿瘤组织和淋巴结均分别用 HE 染色和抗角蛋白19抗体及抗 CEA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用 HE 染色发现有377只(30.1%)淋巴结转移阳性,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共有463只(37.0%)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86只淋巴结只有微转移.42例胃癌中有19例患者的淋巴结中发现微转移,其中3例仅有微转移,占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27.3%(3/11).在弥漫型胃癌以及侵及浆膜的胃癌中,微转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肿瘤.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是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方法,检测胃癌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肿瘤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检测 胃癌 淋巴结微转移
下载PDF
脾切除法建立人结肠癌细胞肝转移模型及对肝转移的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楼荣灿 张学栋 +1 位作者 黄平 周锡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79-882,共4页
目的:建立类似临床大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动物模型,并建立精确评估肝转移的方法。方法:在裸鼠脾内注入人结肠癌细胞5min后切除脾脏。术后第30天对裸鼠行病理检查并测定肝转移DNA含量。结果:发现肝转移率为100%,肝外其它脏器未见转... 目的:建立类似临床大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动物模型,并建立精确评估肝转移的方法。方法:在裸鼠脾内注入人结肠癌细胞5min后切除脾脏。术后第30天对裸鼠行病理检查并测定肝转移DNA含量。结果:发现肝转移率为100%,肝外其它脏器未见转移结节,组织学证实肝转移结节为低分化腺癌。脾内注入105癌细胞、脾切除组肝转移癌DNA的含量比脾内注入106癌细胞、脾切除组肝转移癌DNA的含量低61.4%。结论:本实验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临床上大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征象,肝转移DNA含量的测定具有准确、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肝转移 脾切除术 DNA含量 结肠癌
下载PDF
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邬宇飞 夏加增 +2 位作者 李辉 尹浩然 林言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胃道肠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以CK19作指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75例胃、结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癌细胞,同时对其中33例患者骨髓进行检测。结果:75例中,24例(32.0%)外周血中检测出CK19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胃道肠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以CK19作指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75例胃、结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癌细胞,同时对其中33例患者骨髓进行检测。结果:75例中,24例(32.0%)外周血中检测出CK19mRNA的表达,其中60例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30.0%(18/60),15例结肠癌的检出率为40.0%(6/15)。外周血阳性率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33例的骨髓阳性率为48.5%,高于这些患者的血液中阳性率(33.3%)。结论: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可提高胃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帮助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癌 微转移 外周血 骨髓 细胞角蛋白19 预后 临床分期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体腔和组织中5-Fu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卿三华 周锡庚 +1 位作者 许俊昌 程蕾萍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68-169,共2页
5-Fu是胃肠道恶性肿瘤辅助化疗的首选抗癌药,无论全身或区域化疗,给药方法和途径颇多,且因该药在血循环中清除迅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精确测定血液和组织中5-Fu浓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研究5-Fu腹腔化疗药物代谢动力学中,采用了高效... 5-Fu是胃肠道恶性肿瘤辅助化疗的首选抗癌药,无论全身或区域化疗,给药方法和途径颇多,且因该药在血循环中清除迅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精确测定血液和组织中5-Fu浓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研究5-Fu腹腔化疗药物代谢动力学中,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腹腔液和组织中5-Fu浓度。 材料和方法 一、药品和试剂 5-Fu标准品: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内标物FT-207、5-Fu注射液:上海第十二药厂产品;乙酸乙酯、磷酸氢二钾、甲醇均为分析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血液 体腔 5-FU
下载PDF
^(131)I-Hepama-1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肝癌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项明 朱上林 +2 位作者 林言箴 吴达明 谢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291,共3页
采用131I-Hepama-1单克隆抗体,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或皮下药盒注入肝动脉,治疗22例不能手术之晚期肝癌患者。结果显示90%患者卡氏评分上升,多数患者癌性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CR+PR+MR率为72.7%... 采用131I-Hepama-1单克隆抗体,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或皮下药盒注入肝动脉,治疗22例不能手术之晚期肝癌患者。结果显示90%患者卡氏评分上升,多数患者癌性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CR+PR+MR率为72.7%(16/22),1年生存率36.4%(8/22)。并使部分不能切除之巨大肝癌变为可手术的小肝癌,二期切除率31.8%(7/22),经二期切除的患者,1年生存率提高到71%。认为本方法作为肝癌综合治疗方法之一,疗效肯定,安全,副作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31 导向治疗 肝癌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6
17
作者 李健文 郑民华 +4 位作者 臧潞 黄循波 王明亮 胡伟国 蒋渝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6期431-433,共3页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至2001年10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52例(67例次)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37例(48例次),经腹膜外补片植入术15例(19例次)。随访时间8~2...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至2001年10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52例(67例次)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37例(48例次),经腹膜外补片植入术15例(19例次)。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结果:本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为4.5%(3/67);前3位并发症依次为阴囊气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和阴囊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43.3%、17.9%和9.0%;手术时间为68.6min±40.5min,术后住院天数为7.1d±2.0d。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的无张力手术,降低复发和并发症的关键在于熟悉腹膜前间隙的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修补术 复发 并发症
下载PDF
手术前后补硒对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任 郁宝铭 +4 位作者 张国弛 郑民华 李东华 黄梁 邹鸿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服用酵母硒对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酵母片,而治疗组给予含硒酵母(每日服...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服用酵母硒对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酵母片,而治疗组给予含硒酵母(每日服用硒600μg).时间共2wk.观察实验前后血清硒浓度、T 淋巴细胞亚群、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血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 TNFα的变化.结果大肠癌患者的血硒水平(0.76±0.17)μmol/L,低于正常(1.23±0.28)μmol/L,P<0.01;经补硒后,血硒(0.82μg/L±0.15μg/L)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淋巴细胞亚群中 CD3,CIN,CD8,CD4/CD8,及血中氧自由基GSH,GSH-Px 和 SOD 均明显低于正常平均值,经补硒后,CD4,C138的比例和 GSH,GSH-Px 和 SOD 的活性随血硒升高有一定改善(P<0.05).但其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与血硒的变化无关.结论大肠癌患者经过补硒可明显地改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而增强机体的防癌和抗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外科手术 补硒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严超 朱正纲 +5 位作者 燕敏 陈克敏 陈军 刘炳亚 尹浩然 林言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951-295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7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MRI和MSCT对...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7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MRI和MSCT对胃癌T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1.5%(T1100%,T257.1%,T381.8%,T4100%)和77.8%(T1100%,T257.1%,T372.7%,T41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MSCT对胃癌N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63.6%(N077.8%,N160.0%,N250.0%)和72.7%(N066.7%,N180.0%,N275.0%),尽管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MSCT对胃癌N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和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稍高于MRI。MRI对胃癌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与MSCT基本一致,同时,MRI和MSCT对胃癌TNM分期的总体判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RI由于其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局限性目前尚不能完全取代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9
20
作者 严超 朱正纲 +5 位作者 燕敏 陈克敏 陈军 刘炳亚 尹浩然 林言箴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 )下CT仿真胃镜 (CTVG)、三维 (3D)及轴位显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扫描后分别再行CTVG以及基于表面遮盖显像 (SSD)及透明显像 (raysum)的 3D显像和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 )下CT仿真胃镜 (CTVG)、三维 (3D)及轴位显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扫描后分别再行CTVG以及基于表面遮盖显像 (SSD)及透明显像 (raysum)的 3D显像和轴位显像 ,并与胃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CTVG ,3D显像及轴位显像对胃癌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 98.1 % ,96 .2 %和 96 .2 %。CTVG结合 3D显像 ,胃镜和轴位显像对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 92 .5 % ,82 .5 %和 75 .0 % ,CTVG结合 3D显像显著高于轴位显像 (P <0 .0 5)。而MSCT轴位显像对胃癌术前T ,N ,M和TNM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 82 .7% ,79.5 % ,96 .2 %和 79.2 %。结论 MSCT下CTV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螺旋CT 三维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