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C系统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近况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振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64-266,共3页
蛋白C(PC)系统是由PC、蛋白S(PS)、蛋白C抑制物(PCI)及血栓调节蛋白(TM)所组成,在机体抗凝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此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很快,现摘要介绍如下.一、各成份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PC PC的基因长11.2Kb(表1),... 蛋白C(PC)系统是由PC、蛋白S(PS)、蛋白C抑制物(PCI)及血栓调节蛋白(TM)所组成,在机体抗凝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此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很快,现摘要介绍如下.一、各成份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PC PC的基因长11.2Kb(表1),有8个外显子(A-H),7个内含子.其启动子区有一个TATA盒,位于-34至-25.内含子含92-2668个碱基(bp),而外显子只有25-885个bp.PC的mRNA约有1700(1717)个bp,其中99个编码信号肽,27个编码连接前肽,1257个编码重链及轻链,296个是3′非编码区其后为38个bp的多聚腺苷酸.人类PC是由419个氨基酸(AA)残基所组成的单链.在合成后加工时,赖156-精157被除去,成为双链PC.在血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系统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PAI-1基因的研究
2
作者 龚国胜 陈竺 王振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3-206,共4页
PAI-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即内皮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in)。它是一种由37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52kd,等电点4.5~5.5。自从Loskutoff等于1977年发现人内皮细胞培养液中... PAI-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即内皮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in)。它是一种由37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52kd,等电点4.5~5.5。自从Loskutoff等于1977年发现人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存在PAI-1以来,人们已从血浆、平滑肌、胎盘、纤维肉瘤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提纯PA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1 糖蛋白 基因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
3
作者 王振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90-91,共2页
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200025)王振义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9~21日在沪召开。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 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200025)王振义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9~21日在沪召开。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及巴黎第七大学圣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白血病 维甲酸类 学术会议
下载PDF
凝血因子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振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2年第4期193-200,共8页
“血栓与止血”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引起医务界同仁们重视。本专题集该领域的一些基础、应用及临床方面的知识,旨在使读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了解一些凝血、纤溶因子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对溶栓抗凝药物和抗体导向... “血栓与止血”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引起医务界同仁们重视。本专题集该领域的一些基础、应用及临床方面的知识,旨在使读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了解一些凝血、纤溶因子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对溶栓抗凝药物和抗体导向新溶栓方法增加认识;了解临床DIC诊断治疗的进展,从而开拓血栓性疾病基础、临床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APL外周血象和骨髓象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慧平 李秀松 +2 位作者 于汀 任梅玉 沈志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As2O3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以及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象的动态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8例,以As2O3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每周或至评价疗效时进行骨髓检查,... 目的观察As2O3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以及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象的动态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8例,以As2O3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每周或至评价疗效时进行骨髓检查,监测血常规及凝血纤溶指标和肝、肾功能、EKG等变化。对达到完全缓解者进行随访。结果As2O3注射液治疗28例复发APL,完全缓解27例。20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增高(A组),7例白细胞没有显著变化(B组)。A组患者白细胞达高峰平均时间为9.4±2.9天,高峰持续时间平均为10.8±4.8天。二组患者在治疗前白细胞计数没有显著差异(为2.5±1.4×109/L和3.8±1.7×109/L,P=0.0557)。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骨髓未出现增生受抑的情况。尽管有白细胞变化的不同,患者达完全缓解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为32.4±6.5天和27.6±3.0天,P=0.0758)。无复发生存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77)。在毒副反应中,以白细胞增益倍数高者出现的机会多。结论As2O3注射液是治疗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无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药物,As2O3注射液治疗并不能根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早幼粒细胞性 白血病 骨髓象 三氧化二砷
下载PDF
白血病缓解与感染时的血清铜蓝蛋白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劲秋 邵念贤 +5 位作者 朱学宏 陈小龙 宣正华 奚志红 欧阳仁荣 潘瑞彭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97-98,共2页
用电免疫扩散法检测367例白血病患者和89例正常人的血清铜蓝蛋白(CP),观察到白血病患者的血清CP极其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白血病缓解时血清CP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人(P<0.01).白血病患者感染时血清CP升高(p<0... 用电免疫扩散法检测367例白血病患者和89例正常人的血清铜蓝蛋白(CP),观察到白血病患者的血清CP极其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白血病缓解时血清CP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人(P<0.01).白血病患者感染时血清CP升高(p<0.01).血清CP升高见于各种类型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血清铜蓝蛋白 电免疫扩散法 慢性白血病 慢粒 急淋 骨髓原幼细胞 细胞生长 正常人血清 HODGKIN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TXB_2、6-Keto-PGF_(1α)、GMP-140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慧珍 陈怡群 +4 位作者 许峰 张慧娟 支立民 黄霞萍 王鸿利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选择TXB_2、6-Keto-PGF_(1α)和GMP-140对138例消化道癌,42例非消化道癌及30例正常人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消化道癌组(除食管癌来转移组外)血浆TXB_2,6-Keto-PGF_(1α)均比正常组有明显升高(P<0.05~0.001),TXB_2转移组明显... 本文选择TXB_2、6-Keto-PGF_(1α)和GMP-140对138例消化道癌,42例非消化道癌及30例正常人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消化道癌组(除食管癌来转移组外)血浆TXB_2,6-Keto-PGF_(1α)均比正常组有明显升高(P<0.05~0.001),TXB_2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01),;(2)消化道痛与非消化道癌转移组TXB,、6-Keto-PGF~。lj正常组相比均有非常垃著升高(P<0.001);(3)消化道癌手术切除组(不论伴或不伴化疗),与未治疗组相比,TXB_2、6-Keto-PGF_(1α)均有所下降;(4)胃癌、肠癌治疗组与未治疗组GMP-140与正常组栩比有怍常显著升高(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B2 前列环素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联合使用MACS、FACS富集纯化造血干/祖细胞及其亚群 被引量:1
8
作者 石学耕 周隽 +7 位作者 史桂英 王龙 吴济生 徐清 于金荣 陈赛娟 陈竺 茅予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建立获得高纯度HSC/HPC细胞群的方法,用于研究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功能与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从新鲜脐血和骨髓穿刺液中富集CD34+细胞,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 目的建立获得高纯度HSC/HPC细胞群的方法,用于研究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功能与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从新鲜脐血和骨髓穿刺液中富集CD34+细胞,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分选纯化CD34+/CD38-和CD34+/CD38+细胞亚群。结果MACS分选的CD34+细胞群纯度可达95%;FACS分选的CD34+/CD38-和CD34+/CD38+两细胞亚群纯度均可达99%以上。结论联合使用MACS和FACS可在数小时内大量纯化HSC/HPC及其中重要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流式细胞计量术 细胞分选
下载PDF
用于扩增较大片段DNA的PCR方法
9
作者 方向东 陈淳 诸江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7-38,共2页
用于扩增较大片段DNA的PCR方法方向东,陈淳(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国家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上海200031)诸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200025)关键词DNA扩增,PCR自从Taq(Therm... 用于扩增较大片段DNA的PCR方法方向东,陈淳(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国家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上海200031)诸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200025)关键词DNA扩增,PCR自从Taq(Thermusaquaticus)DNA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扩增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防栓与溶栓疗法的进展
10
作者 王振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23-325,共3页
预防血栓形成(防栓)及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溶栓)是当前血栓止血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危害人类生命最常见的疾病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血栓形成的防治与此有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疾病的发生机制乃至它们的防治。如糖尿病的血... 预防血栓形成(防栓)及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溶栓)是当前血栓止血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危害人类生命最常见的疾病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血栓形成的防治与此有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疾病的发生机制乃至它们的防治。如糖尿病的血管病变、肾小球肾炎、妊娠毒血症、DIC、静脉血栓形成,甚至是恶性肿瘤扩散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抗凝血药 预防
下载PDF
溶栓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其问题
11
作者 王振义 《中国微循环》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溶栓疗法是一种通过对纤溶系统的激活,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的治疗方法。纤溶系统激活的基本过程是纤溶酶原在活化物(或活化剂)的作用下激活为纤液酶,后者裂解纤维蛋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因此,溶栓疗法的原理是应用各种活化剂,使纤溶酶原... 溶栓疗法是一种通过对纤溶系统的激活,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的治疗方法。纤溶系统激活的基本过程是纤溶酶原在活化物(或活化剂)的作用下激活为纤液酶,后者裂解纤维蛋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因此,溶栓疗法的原理是应用各种活化剂,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现将溶栓疗法的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疗法 纤维蛋白原 临床应用 血栓形成 纤溶酶原 溶栓作用 颅内出血 内皮细胞 溶栓剂 再通率
下载PDF
碱离子水饮用后血小板聚集率的的变化(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豫廉 璩斌 +3 位作者 黄霞萍 王学锋 朱立红 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学》 1999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报告30例饮用豪斯牌碱离子水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离子水前、后(2~3月,>3~6月)作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以1分钟、5分钟及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Max%)为指标,同时检测部分血粘度指标及凝血因子,并用自动生化仪... 目的:报告30例饮用豪斯牌碱离子水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离子水前、后(2~3月,>3~6月)作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以1分钟、5分钟及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Max%)为指标,同时检测部分血粘度指标及凝血因子,并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血脂、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结果: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而以疾病组(Max>80%)下降尤为明显,P均<0.001。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部分可能与损伤的血管内皮得到修复有关。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由于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多明显升高,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且长期饮用对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作者认为碱离子水使用方例、安全、有效、价廉,因而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防治方面可能是一种积极的辅助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离子水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
13
作者 徐德敏 赵基 +1 位作者 黄桂秋 张彩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本实验参照Loskutoff等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法加以改进,成功地进行了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由于猪主动脉取材方便,细胞获得量大、易于培养且可繁殖传代,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细胞。本法为在体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病理学、免疫... 本实验参照Loskutoff等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法加以改进,成功地进行了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由于猪主动脉取材方便,细胞获得量大、易于培养且可繁殖传代,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细胞。本法为在体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特征,以及对研究循环疾病、出凝血机制等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癌基因在各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4
作者 赵莲 王振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2-93,共2页
癌基因的概念是在肿瘤病毒的研究工作中逐渐产生的。最初,人们发现某些肿瘤的发生与一些逆转录酶病毒的感染有关,并将这些导致正常细胞恶变的病毒的转化基因称之为病毒癌基因(V-onc)。以后发现正常细胞中有着具有转化作用的V-onc的同源... 癌基因的概念是在肿瘤病毒的研究工作中逐渐产生的。最初,人们发现某些肿瘤的发生与一些逆转录酶病毒的感染有关,并将这些导致正常细胞恶变的病毒的转化基因称之为病毒癌基因(V-onc)。以后发现正常细胞中有着具有转化作用的V-onc的同源序列。直到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白血病 肿瘤病毒
下载PDF
骨髓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5
作者 刘昆仑 王鸿利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0年第2期65-66,共2页
骨髓移植在近二十年中发展很快,它在恶性血液疾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主要适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乏症和恶性淋巴瘤等.然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可发生感染与移植物抗宿生病(Graft—versushost di... 骨髓移植在近二十年中发展很快,它在恶性血液疾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主要适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乏症和恶性淋巴瘤等.然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可发生感染与移植物抗宿生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简称GVHD),这两种主要并发症使骨髓移植治疗的成功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宿主的肠道菌群是影响GVHD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移植期间,对患者进行无菌隔离和难吸收抗菌素灭菌治疗等措施,以消灭肠道中的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髓移植 GVHD 肠道菌群 恶性淋巴瘤 厌氧菌 抗菌素治疗 需氧菌 缺乏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钙动员与血小板激活
16
作者 肖利群 徐也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血小板内钙离子动员与血小板激活释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近年来有不少报道。自从 Michell(1975)首先提出肌醇磷脂水解增强与钙动员有密切联系以来,人们对肌醇磷脂代谢与钙动员、细胞激活的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在激动剂刺激下。
关键词 血小板 激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的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17
作者 刘昆仓 王振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70-271,共2页
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已应用于急淋、急非淋白血病、非何杰金淋巴瘤和慢性急变,但临床上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其中以小脑者最为常见。现介绍其发生机理和防治方法。阿糖胞苷(Ara-C)是一种抗嘧啶剂,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已应用于急淋、急非淋白血病、非何杰金淋巴瘤和慢性急变,但临床上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其中以小脑者最为常见。现介绍其发生机理和防治方法。阿糖胞苷(Ara-C)是一种抗嘧啶剂,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能抑制DNA多聚酶和DNA的合成,使S期细胞死亡,并使其它细胞含成停滞在Gl-S期边缘。Ara-C注入体内后很快脱氨基成为Ars-u(uracil arabinosidc脲嘧啶阿拉伯糖苷),后者被各组织吸收,代谢成不同的复合物,成为细胞内核苷酸、草酸苷酸、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嵌合到DNA中,在细胞内主要转化为它的活性形式一Ara-CTP(cytorab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血液药物 毒性 中枢神经
下载PDF
开展砷剂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00
18
作者 王振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7-57,共1页
开展砷剂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王振义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缓解率高(可达85%~90%),但可引起白细胞过高、维甲酸综合征及快速发展的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 开展砷剂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王振义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缓解率高(可达85%~90%),但可引起白细胞过高、维甲酸综合征及快速发展的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199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砷剂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致高白细胞症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惠仁 孙关林 +5 位作者 李晶 苏卉 邬维礼 钱六妹 吴文 王振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内促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用3HTdR掺入,祖细胞培养和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测定等方法,观察在ATRA作用下BALB/C小鼠造血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A...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内促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用3HTdR掺入,祖细胞培养和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测定等方法,观察在ATRA作用下BALB/C小鼠造血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ATRA可以增加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第8天白细胞计数上升,第16天为对照的183%。骨髓细胞增殖活性增加,3HTdR掺入增多,掺入高峰第8天,为对照的190%,CFUS增殖,12天为对照200%。造血祖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增殖,第12天为对照的215%。结论ATRA在小鼠体内具有致白细胞增高作用,这可能与其在体内促CFUGM和CFUS增殖并定向粒系分化有关,与其作用于体内释放造血活性物质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白细胞增多 白血病 APL
原文传递
HRX基因在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中的重组研究
20
作者 董硕 黄薇 +8 位作者 顾龙君 马志贵 曹琪 李筱俊 何刚 巩惠芸 王振义 陈赛娟 陈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HRX基因在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中的重组研究董硕,黄薇,顾龙君,马志贵,曹琪,李筱俊,何刚,巩惠芸,王振义,陈赛娟,陈竺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经常发生累... HRX基因在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中的重组研究董硕,黄薇,顾龙君,马志贵,曹琪,李筱俊,何刚,巩惠芸,王振义,陈赛娟,陈竺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经常发生累及染色体11q23区域的重排,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HRX基因 基因重组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