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区饮食与胃癌发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费素娟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3年第3期143-147,共5页
背景:近30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率已明显下降。1972~1999年,男性和女性胃癌的年龄调整发病率分別从62.0/10万和23.9/10万降至35.8/10万和17.5/10万。目的:研究环境因素,尤其是饮食因素与居住在上海市区15年以上的居民胃癌发病的关系,... 背景:近30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率已明显下降。1972~1999年,男性和女性胃癌的年龄调整发病率分別从62.0/10万和23.9/10万降至35.8/10万和17.5/10万。目的:研究环境因素,尤其是饮食因素与居住在上海市区15年以上的居民胃癌发病的关系,以探讨近30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率逐渐下降的原因。方法:采用统一饮食频度问卷调查189例胃癌患者和567名对照人群,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胃癌发病前5年和10年的住房和收入状况、饮食和生活习惯、冰箱使用、吸烟和饮酒史、既往胃病史、肿瘤家族史等。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常服维生素、使用冰箱储存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豆、奶制品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等为预防胃癌的保护因素;肿瘤家族史、慢性胃病史、多食煎炸、盐渍、腌晒、烟熏食品、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白酒等为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结论:近30年来上海市区居民胃癌发病率的下降与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和广泛使用冰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区 饮食 胃癌 病例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血清流行病学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胜良 萧树东 +2 位作者 刘文忠 徐蔚文 潘嬿 《胃肠病学》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比较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清流行病学的改变,探讨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6~10月,应用检测H.pylori血清IgG抗体的酶免疫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海市区1 557位居民的血清标本... 目的:比较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清流行病学的改变,探讨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6~10月,应用检测H.pylori血清IgG抗体的酶免疫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海市区1 557位居民的血清标本,结合问卷形式调查市民的就餐、居住等生活环境因素,985人完成问卷调查;比较1990年和2001年2次调查的结果.以队列研究和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 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01年市区总体H. pylori阳性率为58.3%,高于1990年的42.7%(P=0.001),低于1990年郊区的61.0%(P=0.116).1~9岁和10~1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与11年前相比无显著改变(29.7%、39.6%比27.4%、42.7%,P=0.683和P=0.707),仍低于11年前郊区的水平(56.4%和57.3%,P=0.001和P=0.031).70岁以上年龄组的感染率与11年前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113).30~69岁年龄组的H.pylori感染率较11年前显著升高(P<0.05),20~69岁年龄组的H.pylori感染率与1990年郊区水平相当(P=0.276~0.935).危险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家庭成员数>3、户外聚餐等是H 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引发的市民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可能影响H.pylori的流行病学特征,对H.pylori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清流行病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上海市区 上消化道疾病
下载PDF
上海市脂肪肝患者临床特点初探(附265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建高 曾民德 +4 位作者 范竹萍 沈镭 陈政绩 李继强 邱德凯 《肝脏》 199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脂肪肝并非临床上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酒精、糖尿病和肥胖症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在不同国家和人群中其病因分布和临床表现及预后不一。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 脂肪肝并非临床上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酒精、糖尿病和肥胖症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在不同国家和人群中其病因分布和临床表现及预后不一。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超声检查技术的普及应用,临床上脂肪肝检出率日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患者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病因分布 性疾病 糖尿病 病理状态 肥胖症 上海 人群
下载PDF
上海与阿姆斯特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萎缩与肠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宇 施尧 +3 位作者 彭延申 萧树东 Tytgat GNJ Ten Kate FJW 《胃肠病学》 200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上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两地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性胃炎患者胃窦部粘膜萎缩与肠化的发生率及发生年龄的差异。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伴H.pylori感染的上海患者265例和阿姆斯特丹患者261例纳入研究。根据新悉尼分类... 目的:观察中国上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两地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性胃炎患者胃窦部粘膜萎缩与肠化的发生率及发生年龄的差异。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伴H.pylori感染的上海患者265例和阿姆斯特丹患者261例纳入研究。根据新悉尼分类法对患者治疗前胃窦粘膜标本的萎缩和肠化程度进行分级。结果:阿姆斯特丹患者的萎缩与肠化发生率(42%和26%)低于上海患者(52%和32%),但仅萎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地患者的萎缩和肠化均以轻、中度居多,重度萎缩和肠化少见。两地伴萎缩和肠化患者的平均年龄(上海:42.12岁±9.80岁和42.56岁±9.96岁;阿姆斯特丹:55.16岁±12.20岁和57.79岁±11.13岁)明显高于不伴萎缩和肠化者(上海:39.71岁±1016岁和4019岁±9.99岁;阿姆斯特丹:45.70岁±12.44岁和46.89岁±12.68岁)。萎缩和肠化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后两地患者萎缩和肠化的发生率接近相等,超过60岁时达到高峰,但上海患者萎缩与肠化的发生较早且较重。结论:H.yylori感染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中萎缩和肠化的发生率有地理性差异。上海患者的萎缩和肠化发生较早且较严重,推测这可能与我同患者H.pylori感染年龄轻和感染程度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胃炎 萎缩 肠化 中国 荷兰
下载PDF
消化系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陆嵘 房静远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近年来对消化系疾病遗传学基础的研究正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 ,正确认识消化系疾病的遗传因素将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同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该文主要对近年来的分子遗传学方法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作... 近年来对消化系疾病遗传学基础的研究正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 ,正确认识消化系疾病的遗传因素将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同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该文主要对近年来的分子遗传学方法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疾病 遗传病理学 研究进展 野生型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消化道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冉志华 邹健 +1 位作者 冯缨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3年第6期326-331,共6页
背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其有效浓度和可能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EGCG对不同消化道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及其抗肿瘤作用的靶位点,为其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四唑蓝(MTT... 背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其有效浓度和可能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EGCG对不同消化道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及其抗肿瘤作用的靶位点,为其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四唑蓝(MTT)比色法检测8株消化道肿瘤细胞株对EGCG敏感性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GCG对敏感肿瘤细胞株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EGCG对敏感肿瘤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EGCG对8株消化道肿瘤细胞株均具有剂量依赖性杀伤作用。SW1116和MKN45细胞对EGCG最敏感,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1.7μmol/L和55:9 μmol/L;BGC823和SGC7901细胞次之,IC50分别为68.5μmol/L和79.1 μmol/L;AGS细胞对低浓度:EGCG不敏感,对高浓度EGCG敏感,IC50为83.8 μmol/L;MKN28细胞对:EGCG中等敏感,IC50为119.8 μmol/L;HGC27和LoVo细胞对EGCG不敏感,IC50分别为183.2μmol/L和194.6 μmol/L。3种不同浓度的EGCG作用48 h后,敏感肿瘤细胞株MKN45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改变。EGCG可抑制MKN45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EGCG对不同消化道肿瘤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呈剂量依赖性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消化道肿瘤 细胞周期 端粒酶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以铋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波 刘文忠 +3 位作者 戈之铮 陈晓宇 施尧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4年第4期217-220,共4页
背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以铋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优于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目的:观察在常规1周三联疗法结束后继续单独应用胶体次枸橼酸铋(CBS)3周对H.pylori根除率的影响,评... 背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以铋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优于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目的:观察在常规1周三联疗法结束后继续单独应用胶体次枸橼酸铋(CBS)3周对H.pylori根除率的影响,评估以铋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FD患者中根除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5例 H.pylori阳性FD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方案分别为:A组:CBS220mgbid7天、克拉霉素250mgbid7天和呋喃唑酮100mgbid7天;B组:CBS220mgbid28天、克拉霉素250mgbid7天和呋喃唑酮100mgbid7天;C组:法莫替丁20mgbid7天、CBS220mgbid7天、克拉霉素250mgbid7天和呋喃唑酮100mgbid7天。H.pylori阳性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组织学检查证实。疗程结束后4~6周行13C鄄尿素呼气试验以判断H.pylori是否已根除。结果:3种治疗方案均获得较好的疗效,按意图治疗(ITT)[方案(PP)]分析,H.pylori总根除率达87.3%(90.0%),B组和C组的根除率分别为89.1%(94.2%)和92.7%(94.4%),均较A组的80.0%(81.5%)提高约10%(P<0.05)。3组总的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3种以铋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FD患者中均能有效根除H.pylori,且安全性较高。在常规以铋剂为基础的1周三联疗法结束后继续单独应用铋剂3周,或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方案 铋剂 患者 FD 根除率 根除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基础 结论 安全性研究
下载PDF
组织芯片——消化道肿瘤研究的新工具 被引量:5
8
作者 郜恒骏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5年第S1期5-7,共3页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组织芯片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生命科学信息化、系统化研究时代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思路 被引量:2
9
作者 郜恒骏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5年第S1期-,共3页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组织芯片技术 表达谱芯片 生命
下载PDF
重视环氧合酶-2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文忠 《胃肠病学》 2000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环氧合酶 消化系肿瘤 COX-1 COX-2
下载PDF
胆汁反流致食管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学伟 莫剑忠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4年第5期273-275,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及Barrett食管患者食管内除存在胃酸反流外 ,还存在胆汁反流。实验动物是研究胆汁反流致食管疾病的良好对象。食管灌注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的十二指肠 胃反流成分致食管粘膜损伤的表现和损伤机制是不同的 ... 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及Barrett食管患者食管内除存在胃酸反流外 ,还存在胆汁反流。实验动物是研究胆汁反流致食管疾病的良好对象。食管灌注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的十二指肠 胃反流成分致食管粘膜损伤的表现和损伤机制是不同的 ,与反流液的pH有关。食管胆汁反流动物模型研究提示存在反流性食管炎 Barrett食管 食管腺癌的发生模式 ,胆汁反流是病因之一 ,长期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胆汁反流致食管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有助于对食管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食管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 食管疾病 动物实验研究 BARRETT食管 食管肿瘤 发病机制 酸反流 氧化应激损伤 实验动物 发现
下载PDF
第五届上海国际胃肠病学会议纪要
12
作者 房静远 戈之铮 陆伦根 《胃肠病学》 2005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关键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胃肠病学 HOPKINS Johns 纪要 大学医院 消化疾病 大会主席
下载PDF
中国(上海)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中致病岛存在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刘炯 许国铭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CAG致病岛 上海
下载PDF
中国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前后胃粘膜病理改变与空泡毒素活性的关系
14
作者 陈晓宇 RWM van der Hulst +3 位作者 A van der Ende 萧树东 GNJ Tytgat FJW Ten Kate 《胃肠病学》 200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n)阳性消化性溃疡病和慢性胃炎患者H.pylori根除前后胃粘膜病理改变与空 泡毒素(VacA)活性的关系。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伴H .pylori感染的中国患者74例,于H.pylo...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n)阳性消化性溃疡病和慢性胃炎患者H.pylori根除前后胃粘膜病理改变与空 泡毒素(VacA)活性的关系。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伴H .pylori感染的中国患者74例,于H.pylon根除前和4~6周 后作胃镜检查,根据新悉尼病理分级法按半定量记分对治疗前后的胃粘膜病理变化程度进行分级。结果:VacA 菌 检出率为80%(59 74),消化性溃疡病患音的检出率与慢性胃炎患者无明显差别;VacA+和 VacA-组患者的 H.pylori 根除率亦无明显差别。根除治疗前,Vaca 和VacA-组患者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性、表面上皮损伤、萎 缩、肠化和淋巴滤泡数显无著著差别;治疗后4-6周,两组患者的胃窦粘膜炎症活动性、表面上皮损伤和慢性炎症 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前者为著(P<0.0001),VacA 组患者的胃窦部淋巴滤泡数量减少亦梢较VacA 组明显 (P=0051),两组患者的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程度均无明显好转。结论:中国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ylon感染根除前 后的胃粘膜病理改变与VacA活性无明显关系。成功根除H.pylori感染并不引起萎缩和肠化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感染 细菌毒素类 病理学 上消化道溃疡 胃炎
下载PDF
消化系肿瘤发生中COX-2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
15
作者 翁玉蓉 房静远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环氧合酶 2 (COX 2 )是COX的同工酶之一 ,呈诱导性表达 ,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多数组织不表达 ,而当受到相应刺激后 ,其表达迅速上调。COX 2的过度生成在消化系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然而 ,现已在一些肿瘤中发现COX 2的低生成。现... 环氧合酶 2 (COX 2 )是COX的同工酶之一 ,呈诱导性表达 ,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多数组织不表达 ,而当受到相应刺激后 ,其表达迅速上调。COX 2的过度生成在消化系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然而 ,现已在一些肿瘤中发现COX 2的低生成。现就近年来COX 2基因在消化系肿瘤中的表观遗传修饰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消化系肿瘤 表达 基因 表观遗传 正常 修饰 同工酶 发现 刺激
下载PDF
p73与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唐洁婷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2年第4期216-218,共3页
p73基因是一个刚发现不久的新基因。它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抑癌基因p53有相当大的同源性。近年来有关p73在消化系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p73及其在消化系常见肿瘤中的转录表达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消化系肿瘤 P73基因 P53基因 基因转录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与病理学改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一韬 茅益民 +7 位作者 陆伦根 范竹萍 杨文卓 宋育林 沈冠凤 罗鸿伃 李恩灵 曾民德 《胃肠病学》 2001年第4期201-203,217,共4页
目的:研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并分析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肝功能指标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 目的:研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并分析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肝功能指标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IgM水平在不同肝组织学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干扰素(IFN)γ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无明显相关(P>0.05),S0期显著低于其他各期(P<0.05),但S1~S4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NK细胞活性随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P<0.05),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IgA水平随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在肝纤维化程度各分期间尽管有差异,但无显著性(P>0.05)。IgG水平随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加重有升高趋势,分别在G4(P<0.01)和S4(<0.05)期最高。相关分析表明NK细胞、IgA和IgG与肝功能指标和血清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其他免疫功能指标与肝功能和血清纤维化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NK细胞活性、IgA和IgG水平对辅助诊断肝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Ⅱ型 免疫球蛋白类 生物学标记 慢性肝病 免疫功能指标 病理学 肝细胞损伤
下载PDF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2
18
作者 郑青 吴叔明 +7 位作者 柯美云 刘晓红 刘南植 但自力 苌新明 房殿春 肖天力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5期272-276,共5页
背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pKa),在抑酸方面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稳定。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 背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具有较高的解离常数(pKa),在抑酸方面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稳定。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方法,于2002年1~7月在5家医院进行。109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ylori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试验组(RAC组,53例)和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对照组(OAC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三联治疗:雷贝拉唑10mg或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连续7天,然后单独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或奥美拉唑20g,每日1次,连续7天,并于用药结束后第28天复查胃镜并检测H.pylori。于用药后第1、2、3、6和42天对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以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01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方案,8例失访。H.pylori根除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RAC组的H.pylori根除率为86.0%,OAC组为76.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PAC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2.0%,OAC组为76.5%,OAC组高于OA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试验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文忠 萧树东 +7 位作者 王吉耀 赵志泉 钱家鸣 胡伏莲 胡品津 Many Vazquez Michael Boieraguel James R Leroy 《胃肠病学》 2002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粪便抗原(HpSA)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疫反应原理进行HpSA试验,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进行HpSA试验的评估。995例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以HpSA试验...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粪便抗原(HpSA)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疫反应原理进行HpSA试验,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进行HpSA试验的评估。995例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以HpSA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组织学(或培养)方法检测H.pylori。以RUT和组织学(或培养)联合检测作为“金标准”,两项试验均阳性者定为H.pylori感染。结果:以光密度值≥0.16为阳性,HpSA检测诊断H.pylori感染的敏感性为93.5%(478/511),特异性为94.2%(456/484),阳性预测值为94.5%(478/506),阴性预测值为93.3%(456/489),总的检测准确性为93.9%(934/995)。结论:HpSA试验是一种简便、准确的非侵入性H.pylori感染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 多中心研究 酶联免疫反应
下载PDF
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合并兰索拉唑或胶体次枸橼酸铋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文忠 吕宝妹 +3 位作者 萧树东 徐蔚文 施尧 张德中 《胃肠病学》 1996年第1期11-13,22,共4页
88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卜:指肠溃疡(DU)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耆分两期研究.接受7天克拉霉素合并的j联治疗。I期乃预研究,28例随饥分婀组接受电托堪索500mg、呋喃畔刚200mg合}}I}变体次枸橼酸铋(CBS)240mg(A组)或、!索托哗30mg(B组)。&#... 88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卜:指肠溃疡(DU)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耆分两期研究.接受7天克拉霉素合并的j联治疗。I期乃预研究,28例随饥分婀组接受电托堪索500mg、呋喃畔刚200mg合}}I}变体次枸橼酸铋(CBS)240mg(A组)或、!索托哗30mg(B组)。¨?次治疗。60例进入ll;《Ij研究符心分AfllB同组.药物配合方棠M I期.似除CBS外.接他药物刊毓i或、{i l、I】彬j—IJ舒BlJ仃4例科】1例Iq约物驯f互『-?术。t限:i^_j’.火i方2例i^泶!Il!_,Ji.I垮jA、BiH f10H1)根除半分SIj为100~;i,(12,12)f1 J91.6‘%(11 12):Il㈣A,B纠i n0Hp橄除?}行}jl_乃92 6‘j;,(25,一’27)和90.0%(27,30)备组问的Hp撤除?爷无!It并蓐别(P】0.0j)。I、ll期·l,削J三J-t j幸j,,别乃64.2,}2,(18j28)和Ij】”i(3/58)(P【0.001)。lI期A、B两组的DU愈合率分别为94.4%(17/18)和100%(18/18)。lJ期r}·的两种低制m地程j联{j’}J、地较乃圳魁的Hp橄除玎案.7.5%(4/j3)的Hp曲株则电十£。《豢味发耐药.足i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短疗程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