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砷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海嵘 赵劲秋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1-724,共4页
关键词 硫化砷 临床研究进展 恶性血液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含雄黄制剂 实验 AS2O3 复方黄黛片 蛇虫咬伤
下载PDF
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血清水平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晨 钟济华 +4 位作者 滕晔 黄洪晖 韩洁英 陈芳源 欧阳仁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 ,分别检测 4 1例次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 19例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 ,以及部分患...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 ,分别检测 4 1例次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 19例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 ,以及部分患者的骨髓血管生成情况。分析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差异性 ,及其与患者骨髓微血管数、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AML和MM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经过化疗获得缓解或部分显效后显著低于初发时水平 (P <0 0 1)。AML各亚型M2、M3、M4和M5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 =0 12 6 ) ,但均显著低于MM初发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 (P <0 0 1)。AML、MM初发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初发时的骨髓微血管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VEGF水平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状态。有效的化疗可能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下调VEGF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组化 肿瘤
下载PDF
c-kit基因在恶性血液病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19,共6页
c-kit基因是酪氨酸激酶家族Ⅲ类的成员之一,参与包括造血和肥大细胞的发生与发育、细胞凋亡及恶性造血等多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但其确切的作用机理目前仍未明了。最近研究发现,c-kit基因主要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表达,而在急性淋巴细... c-kit基因是酪氨酸激酶家族Ⅲ类的成员之一,参与包括造血和肥大细胞的发生与发育、细胞凋亡及恶性造血等多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但其确切的作用机理目前仍未明了。最近研究发现,c-kit基因主要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表达,而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则不表达。在AML,尤其是在不成熟细胞型(M_0,M_1,M_2)血清s-kit受体明显升高,化疗后则恢复至正常水平。c-kit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粒变期也明显升高,相反在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其受体水平降低。上述研究提示血清受体水平反应了某些造血系统疾病的病理状态。有证据表明。c-kit具有致白血病能力。基因转染发现,c-kit持续性表达增加了32D细胞的致白血病潜力;CML的P210能替代SCF和P145 c-kit的作用,c-kit的持续激活可导致bcr/abl阳性造血祖细胞长期存活。与正常对照相比,骨髓增生性疾病c-kit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最近发现SCF,c-kit的配体,诱导的细胞凋亡耐受与AML患者化疗疗效有关。SCF能减少AML常用化疗药物诱导的人CD34^+白血病细胞凋亡,用McAb阻断c-kit受体,可逆转SCF对化疗诱导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文综述c-kit在恶性血液病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目的在于促进白血病发病机制、诱导分化和治疗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IT 恶性血液病 干细胞因子 基因
下载PDF
应用rhG-CSF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洪晖 钟济华 +4 位作者 陈芳源 韩晓凤 胡霄飞 钟华 欧阳仁荣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应用rhG-CSF对中性粒细胞表型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rhG-CSF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中性粒细胞表型。结果:①急性白血病组和淋巴瘤组在应用rhG-CSF后...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应用rhG-CSF对中性粒细胞表型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rhG-CSF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中性粒细胞表型。结果:①急性白血病组和淋巴瘤组在应用rhG-CSF后的血浆rhG-CSF水平明显高于用药前的水平;②急性白血病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感染组,在该组和淋巴瘤组中应用rhG-CSF后CD64的表达均较用药前有所增高;应用rhG-CSF前急性白血病组和淋巴瘤组CD62L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用药后其表达显著下调。急性白血病组和恶性淋巴瘤组应用rhG-CSF前、后,CD16、CD32、CD14和CD11b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接受化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仍保留了对rhG-CSF的部分正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CS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 造血细胞因子 细胞表型 肿瘤化疗
下载PDF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液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钟济华 黄洪晖 +3 位作者 陈芳源 滕晔 顾春红 欧阳仁荣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应用rhG -CSF外周血白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 :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新鲜血涂片瑞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白细胞形态 ,同时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结果 :①应用rhG -CSF... 目的 :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应用rhG -CSF外周血白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 :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新鲜血涂片瑞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白细胞形态 ,同时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结果 :①应用rhG -CSF前 ,部分中性粒细胞胞浆内中性颗粒数减少 ;应用rhG -CSF后 ,中性粒细胞胞浆内“中毒”颗粒数、空泡数和D hle小体数增加 ;用rhG -CSF前、后比较 ,各组中性粒细胞胞体大小和核分叶无明显变化 ,嗜酸、嗜碱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形态也无明显改变。②用rhG -CSF后 ,各组NAP积分显著高于用药前。结论 :G -CSF可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出现变化 ,内、外源性G -CSF均能改变中性粒细胞形态 ,且变化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急性白血病 淋巴瘤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液肿瘤
下载PDF
量子血疗治疗血液病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白恩 方智雯 《浙江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36-38,共3页
我们对12例输注量子血的血液病患者,观察了输注前后血红蛋白、血气分析,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活性,以比较量子血与库血对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对象和方法 1.对象:均为本院确诊的血液病患者... 我们对12例输注量子血的血液病患者,观察了输注前后血红蛋白、血气分析,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活性,以比较量子血与库血对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对象和方法 1.对象:均为本院确诊的血液病患者,治疗组男8例,女4例;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52.5岁,其中慢性再障6例,急性白血病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相同病种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2~73岁,中位年龄49岁,其中慢性再障4例。急性白血病7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光量子疗法 输血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和血液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
7
作者 钟华 欧阳仁荣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组蛋白是一组等电点〉10的碱性蛋白质,包括连接蛋白H1和核心蛋白H2A,H2B,H3,H4。组成核染色质的DNA每146个碱基通过缠绕由各2分子的H2A,H2B,H3,H4共8个组蛋白组成的核心,形成三维空间结构。染色质的空间结构有调节转录因子接近... 组蛋白是一组等电点〉10的碱性蛋白质,包括连接蛋白H1和核心蛋白H2A,H2B,H3,H4。组成核染色质的DNA每146个碱基通过缠绕由各2分子的H2A,H2B,H3,H4共8个组蛋白组成的核心,形成三维空间结构。染色质的空间结构有调节转录因子接近目的DNA,控制基因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疾病 血液系统
下载PDF
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的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迪辉 方智雯 +3 位作者 赵劲秋 王燕婷 邵念贤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本文采用改良间苯二酚测定法检测了100例正常人和61例恶性血液病及14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ipid-boundsialicacid,LSA)的含量。结果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LS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 本文采用改良间苯二酚测定法检测了100例正常人和61例恶性血液病及14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ipid-boundsialicacid,LSA)的含量。结果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LS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以急性白血病(急白)增高最为显著,经过治疗达到缓解的急白患者LSA含量显著降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者较慢粒慢性期患者LSA含量显著增高,14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LS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血清LSA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尤其对白血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期监测及疗效判断很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结合唾液酸 白血病 检测
下载PDF
雄黄对NB4和HL-60细胞的形态,PM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钟璐 陈芳源 +2 位作者 韩洁英 邵念贤 欧阳仁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3-227,共5页
本研究以NB4 ,HL 60细胞为研究对象 ,采用Wright′s染色法及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技术及RT PCR法 ,探讨雄黄对NB4 ,HL 60细胞的形态、PML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发现 :①经雄黄处理后 ,各组均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上改变。②雄黄处... 本研究以NB4 ,HL 60细胞为研究对象 ,采用Wright′s染色法及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技术及RT PCR法 ,探讨雄黄对NB4 ,HL 60细胞的形态、PML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发现 :①经雄黄处理后 ,各组均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上改变。②雄黄处理后NB4细胞内融合蛋白降解 ,PML蛋白聚积于POD结构 ,随后降解 ;在HL 60细胞中PML蛋白发生相似改变。③雄黄处理后各组细胞PMLmRNA表达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指出 ,在雄黄诱导下PML在蛋白水平参与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机制 ,雄黄能诱导NB4 ,HL 60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NB4细胞 HL-60细胞 PML蛋白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槲皮素逆转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蔡讯 陈芳源 +4 位作者 韩洁英 顾春红 钟华 滕晔 欧阳仁荣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 探讨槲皮素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在膜转运蛋白方面的机制。方法 通过MTT体外药敏法证明槲皮素对柔红霉素的增敏作用并确定逆转的浓度范围 ,作用于K5 6 2 /ADM耐药株及相应敏感株K5 6 2 /S ,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 目的 探讨槲皮素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在膜转运蛋白方面的机制。方法 通过MTT体外药敏法证明槲皮素对柔红霉素的增敏作用并确定逆转的浓度范围 ,作用于K5 6 2 /ADM耐药株及相应敏感株K5 6 2 /S ,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多药耐药基因 (Mdr1)及其膜蛋白产物P 170糖蛋白 (P gp)的表达情况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柔红霉素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变化。结果  2 0~ 4 0 μmol/L终浓度槲皮素在体外能明显提高柔红霉素对K5 6 2 /ADM耐药株的敏感性 ,并能下调Mdr1基因及其膜蛋白产物P gp的表达 ,恢复柔红霉素在亚细胞水平的异常分布 ,回归其作用靶点———细胞核 ,从而逆转多药耐药 ,且有效浓度范围的药物对细胞本身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白血病细胞株 KS62/ADM 多药耐药性 MDRL基因 P-糖蛋白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洁英 陈芳源 +4 位作者 钟华 胡霄飞 韩晓凤 沈莉菁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9-291,共3页
目的 评估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的疗效。方法 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2 0 0 μg·m- 2 ·d- 1 ,第 1~ 14天 ,皮下注射 )、低剂量阿糖胞苷 (Ara C ,10mg·m- 2 ·d- 1 ,第1~... 目的 评估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的疗效。方法 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2 0 0 μg·m- 2 ·d- 1 ,第 1~ 14天 ,皮下注射 )、低剂量阿糖胞苷 (Ara C ,10mg·m- 2 ·d- 1 ,第1~ 14天 ,每 12小时皮下注射 )和阿克拉霉素 (Acla,10~ 14mg·m- 2 ·d- 1 ,第 1~ 4天 ,或 6mg·m- 2 ·d- 1 ,第 1~ 8天 ,静脉注射 )在内的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及继发性AML患者 12例。结果  5例患者取得完全缓解 ,4例获部分缓解 ,总有效率达 75 %。可见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G CSF可促进AM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及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作用 ,是本方案取得较高缓解率而毒副反应较少的理论基础。本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复发性 难治性 继发性 CAG方案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槲皮素恢复柔红霉素在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DM和HL-60/ADM中的分布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讯 陈芳源 +3 位作者 韩洁英 顾春红 钟华 欧阳仁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11-1615,共5页
背景与目的:槲皮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中药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最近发现其有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槲皮素恢复柔红霉素在白血病耐药细胞的分布从而达到逆转耐药的机制。方法:通过MTT体外药敏法检测槲皮素对柔红霉素... 背景与目的:槲皮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中药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最近发现其有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槲皮素恢复柔红霉素在白血病耐药细胞的分布从而达到逆转耐药的机制。方法:通过MTT体外药敏法检测槲皮素对柔红霉素的增敏作用并确定逆转的浓度范围,作用于K562/ADM、HL-60/ADM细胞及相应敏感株K562和HL-60,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槲皮素作用前后柔红霉素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变化。结果:20~40μmol/L槲皮素在体外能明显提高柔红霉素对K562/ADM和HL-60/ADM的敏感性,恢复柔红霉素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使其回归细胞核内,从而逆转多药耐药。结论:黄酮类中药槲皮素能够成为蒽环类药物治疗白血病中有效的化疗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白血病 多药耐药 逆转
下载PDF
VAD方案治疗初发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岚 韩洁英 +4 位作者 钟璐 钟华 黄洪晖 陈芳源 欧阳仁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0-71,74,共3页
   目的:评估VAD方案应用于初发Ⅲ期的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效果。方法:入组的 26例初次诊断为MM的患者,临床分期均属于Ⅲ期。VAD联合化疗方案包括: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地塞米松(Dex),连续应用 3疗程以上评估疗效。检查项目包...    目的:评估VAD方案应用于初发Ⅲ期的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效果。方法:入组的 26例初次诊断为MM的患者,临床分期均属于Ⅲ期。VAD联合化疗方案包括: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地塞米松(Dex),连续应用 3疗程以上评估疗效。检查项目包括:血清M蛋白、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骨髓穿刺,外周血象等检测,并记录不良反应。MM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 (CR)、部分反应 (PR)、微小反应 (MR)、无改变 (NC)、平台期。结果: 5例获得完全缓解(19. 3% ),部分缓解 13例(50% ),微小反应 6例(23% ), 2例无改变 (7. 7 % )。总有效率(92. 3% )。平均生存期(29. 6±17)月(7月 84月)。结论:VAD方案治疗Ⅲ期初发MM的临床疗效显著。肾功能不全,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VAD治疗起效快,症状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学疗法 长春新碱 多柔比星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血浆和外周血白细胞内维生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洁英 李蓉蓉 +6 位作者 缪金明 宣正华 刘辉 邵念贤 郑迪辉 蒋贝子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2-136,共5页
本文检测46例正常人和44例不同类型白血病血浆和外周血白细胞内维生素E、A、C、B12、β-胡萝卜素和叶酸浓度。结果表明,白血病血浆内β-胡萝卜素降低(P<0.001),B12显著增高(P<0.001),外周血白细胞... 本文检测46例正常人和44例不同类型白血病血浆和外周血白细胞内维生素E、A、C、B12、β-胡萝卜素和叶酸浓度。结果表明,白血病血浆内β-胡萝卜素降低(P<0.001),B12显著增高(P<0.001),外周血白细胞内维生素EB12和β-胡萝卜素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0.05)。在各类型白血病比较中,ALL血浆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髓系白血病(P<0.001),CML者维生素B12高于ALL和ANLL(P<0.001)。分析认为选择性维生素代谢异常与不同类型白血病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维生素A 维生素E
下载PDF
rhG-CSF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洪晖 钟济华 +3 位作者 韩晓凤 宣正华 韩洁英 陈芳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33-1037,共5页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应用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及表型变化的影响,采用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过氧化氢释放法、琼脂糖测定法、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应用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及表型变化的影响,采用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过氧化氢释放法、琼脂糖测定法、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中性粒细胞表型。结果表明:应用rhGCSF后,中性粒细胞胞浆内“中毒”颗粒数、空泡数和D¨ohle小体数增加;化疗后病人中性粒细胞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用rhGCSF后功能均增强,基本接近正常组甚至超出;用rhGCSF前中性粒细胞CD64、CD62L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用GCSF后CD64表达上调,CD62L表达显著下调;CD16、CD32、CD14和CD11b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应用rhGCSF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及表型出现变化,进一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化疗 中性粒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功能 中性粒细胞表型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内dCK和CDA含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芳源 陆虹旻 +3 位作者 宣正华 韩洁英 滕晔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6-269,共4页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细胞内脱氧胞苷激酶 (dCK )、胞苷脱氨酶 (CDA)的含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核素闪烁计数仪 ,对 7例ALL ,2 4例AML化疗前细胞内dCK、CDA进行检测。结果 AML细胞内dCK、CDA活性均高于ALL(P <0 .0 5 )。AM...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细胞内脱氧胞苷激酶 (dCK )、胞苷脱氨酶 (CDA)的含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核素闪烁计数仪 ,对 7例ALL ,2 4例AML化疗前细胞内dCK、CDA进行检测。结果 AML细胞内dCK、CDA活性均高于ALL(P <0 .0 5 )。AML完全缓解者dCK活性 3倍于未缓解者 (P <0 .0 0 1) ,CDA/dCK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5 )。AML初发者dCK活性是复发者的 2 .5倍 (P <0 .0 1)。M 3细胞内dCK活性高于其他髓系白血病细胞 ,其CDA/dCK比值显著降低 (P <0 .0 1)。细胞内CDA活性在 5 0岁以上者明显升高 (P<0 .0 5 ) ,男性患者细胞内dCK显著高于女性患者 (P <0 .0 1)。结论 细胞内dCK活性高、CDA活性低 ,CDA/dCK比值小 ,临床对Ara C疗效佳 ,故可作为预测对Ara C是否敏感的一个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脱氧胞苷激酶 胞苷脱氨酶 闪烁计数仪 dck CDA
下载PDF
槲皮素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矫强 赵劲秋 欧阳仁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U003-U005,共3页
关键词 槲皮素 抗白血病作用 诱导细胞凋亡 抗细胞增殖
下载PDF
槲皮素对NB4,HL-60细胞形态、PML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璐 陈芳源 +2 位作者 韩洁英 邵念贤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5,T001,共5页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NB4,HL 6 0细胞的形态、PML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 以NB4,HL 6 0细胞为研究对象 ,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Wright’s染色法及荧光染色法 ;PML蛋白细胞内分布定位采用免疫荧光技术 ;PMLmRNA表达采用RT PCR法。结果 ...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NB4,HL 6 0细胞的形态、PML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 以NB4,HL 6 0细胞为研究对象 ,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Wright’s染色法及荧光染色法 ;PML蛋白细胞内分布定位采用免疫荧光技术 ;PMLmRNA表达采用RT PCR法。结果  1)经槲皮素处理后 ,各组细胞形态学上均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 2 )槲皮素处理后NB4细胞内融合蛋白降解 ,PML聚积于POD结构 ,随后降解 ;在HL 6 0细胞 ,PML发生相似改变。 3)槲皮素处理后各组细胞PMLmRNA表达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在槲皮素诱导下 ,PML在蛋白水平参与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机制 ;槲皮素能诱导NB4,HL 6 0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NB4细胞 HL-60细胞 PML mRNA 白血病
下载PDF
80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燕 黄斌 +1 位作者 陈芳源 王燕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95-697,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临床表现 治疗 转归
下载PDF
槲皮素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及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华 顾春红 +4 位作者 滕晔 矫强 陈芳源 韩洁英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K5 6 2耐药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以浓度为 0 .5~ 10 0 μmol/L的槲皮素处理K5 6 2 /A0 2细胞 ,2 4h后 ,采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内mdr1基因表...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K5 6 2耐药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以浓度为 0 .5~ 10 0 μmol/L的槲皮素处理K5 6 2 /A0 2细胞 ,2 4h后 ,采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内mdr1基因表达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糖蛋白 (Pgp)含量变化。 结果  5 0 μmol/L以上浓度处理组的mdr1基因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经 0 .5~ 10 0 μmol/L槲皮素处理的K5 6 2 /A0 2细胞荧光标记Pgp有随槲皮素浓度增加而减弱的趋势。 结论 较高浓度的槲皮素可下调K5 6 2 /A0 2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槲皮素可下调K5 6 2 /A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K562/A02细胞 多药耐药基因 P糖蛋白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检测 基因表达 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