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组织的分泌功能与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义生 洪洁 +2 位作者 顾卫琼 张翼飞 宁光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56-159,共4页
表达谱研究首次发现60种食欲调节、免疫及生殖相关基因和88种受体基因在内脏脂肪组织表达,并首次鉴定出脂肪组织内的8个自分泌或旁分泌系统。脂肪组织不仅通过内分泌的方式,还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参与食欲调节。减少样本数的Bergma... 表达谱研究首次发现60种食欲调节、免疫及生殖相关基因和88种受体基因在内脏脂肪组织表达,并首次鉴定出脂肪组织内的8个自分泌或旁分泌系统。脂肪组织不仅通过内分泌的方式,还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参与食欲调节。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微小模型技术分析显示脂联素、瘦素和游离脂肪酸等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分泌功能 代谢综合征 CDNA微阵列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脂肪组织分泌功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义生 陈家伦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分泌功能 瘦素 肥胖症 脂联素
下载PDF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病因与诊断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毕宇芳 宁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病因 诊断 库欣综合征
下载PDF
适度饮酒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义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503-1503,共1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发病风险 适度饮酒 大学医学中心 CARE
原文传递
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改进
5
作者 祝宇 吴瑜璇 +12 位作者 王卫庆 张翀宇 孙福康 沈永倩 芮文斌 周文龙 刘定益 邵远 毕宇芳 苏颋为 姜蕾 于布为 宁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年第10期587-589,共3页
目的 :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 :对 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 (可多华 )控制高血压 ;11例患者采用 3DDCEMRA进行肿瘤定位 ;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和术... 目的 :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 :对 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 (可多华 )控制高血压 ;11例患者采用 3DDCEMRA进行肿瘤定位 ;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 :除 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 ,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 ;根据 3D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 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 :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 ,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采用 3DDCEMRA进行肿瘤定位 ,可增加手术安全性 ;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脂肪组织基因组水平研究若干进展
6
作者 杨义生 陈家伦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年第6期373-375,共3页
基因组水平研究显示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过程较人们先前认识的更为复杂。表达谱分析首次发现 6 0种分泌蛋白、88种受体蛋白和 6 9种转录因子在内脏脂肪组织表达 ,其中包括多种食欲调节相关蛋白和免疫相关蛋白及一些生殖相关基因 ;首次鉴... 基因组水平研究显示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过程较人们先前认识的更为复杂。表达谱分析首次发现 6 0种分泌蛋白、88种受体蛋白和 6 9种转录因子在内脏脂肪组织表达 ,其中包括多种食欲调节相关蛋白和免疫相关蛋白及一些生殖相关基因 ;首次鉴定出脂肪组织内的 8个自分泌或旁分泌系统。在ob/ob肥胖鼠附睾脂肪中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是下调的 ,而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却得到相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肥胖 相关基因 附睾 表达谱 脂肪细胞分化 分泌蛋白 基因组 转录因子 生殖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护骨素基因G1181C多态性与骨密度变化相关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红燕 刘建民 +7 位作者 宁光 宋怀东 陈瑛 张连珍 孙立昊 赵咏桔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寻找护骨素基因(OPG)外显子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并分析其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在 205名绝经后妇女中,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确定OPG基因的SNP及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BMD)。同...  目的 寻找护骨素基因(OPG)外显子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并分析其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在 205名绝经后妇女中,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确定OPG基因的SNP及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BMD)。同时检测血清骨钙素 (BGP)、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以及血清护骨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 (RANKL)。结果 在OPG基因第一外显子中发现一个G1181C的SNP,该SNP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GG型占 0. 566、GC型 0. 346、CC型0. 088。去除年龄和体重的影响后,CC型的腰椎BMD明显高于GC和GG型 (P<0. 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OPG基因型与绝经后妇女腰椎、股骨颈BMD相关 (P<0. 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PG基因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子,GG型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危险是CC型的 2. 83倍(P<0. 05)。结论 OPG基因的G1181C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BMD存在一定的关联,CC型对绝经后妇女腰椎BMD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OPG BMD 护骨素 腰椎 基因 骨密度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受体活化 外显子
原文传递
Glu^(47)缺失造成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的家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洪涛 叶蕾 +6 位作者 王卫庆 姜蕾 苏颋为 刘建民 陈瑛 李小英 宁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寻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ADNDI)的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在一临床确诊的ADNDI家系,提取外周血的基因组DNA,PCR扩增精氨酸加压素前体基因(AVP-NPⅡ),并进行全长测序,亚克隆测序确认突变位点。结果本家系中所有患者在AVP-NPⅡ... 目的寻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ADNDI)的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在一临床确诊的ADNDI家系,提取外周血的基因组DNA,PCR扩增精氨酸加压素前体基因(AVP-NPⅡ),并进行全长测序,亚克隆测序确认突变位点。结果本家系中所有患者在AVP-NPⅡ基因2号外显子的1824-1829位AGGAGG存在一个AGG密码子的缺失,而其他表型正常的成员测序结果正常。结论AVP-NPⅡ基因1824-1829位AGGAGG中的一个AGG的缺失导致NPⅡ第47位谷氨酸(Glu)的缺失,可能影响NPⅡ蛋白对AVP的运输,进一步造成AVP降解增加,发生尿崩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47缺失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 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 谷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