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洁 李和姐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8期35-36,101,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我院烧伤病房医院感染的情况和主要途径,通过反馈整改后观察医院感染率控制情况。方法目标性监测调查我院烧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工作人员手部、鼻前庭和咽峡部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 目的通过了解我院烧伤病房医院感染的情况和主要途径,通过反馈整改后观察医院感染率控制情况。方法目标性监测调查我院烧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工作人员手部、鼻前庭和咽峡部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烧伤病房空气主要为丝状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病房公用部位的物体表面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结论医务人员携带致病菌成为一个重要感染来源。加强医务人员卫生习惯为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样病房环境中MRSA和丝状菌是造成医源性感染主要病源体。病房公用部位和公用物品已成为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通过反馈整改,医院感染率从2001年的16.28%下降到2002年的12.50%,医院感染率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病房 医院感染 反馈控制
下载PDF
烧伤侵袭性感染的抗生素起始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丽英 孙珍 +3 位作者 方培耀 廖镇江 许伟石 史济湘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如何应用病房内连续创面细菌学监测结果的分析 ,适时合理地调整在烧伤侵袭性感染抗生素起始治疗中经验性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2 0 0 0年本烧伤中心 6 12例烧伤患者创面和焦痂下组织中分离出 110 9株细菌... 目的 :探讨如何应用病房内连续创面细菌学监测结果的分析 ,适时合理地调整在烧伤侵袭性感染抗生素起始治疗中经验性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2 0 0 0年本烧伤中心 6 12例烧伤患者创面和焦痂下组织中分离出 110 9株细菌的监测资料 ,比较前后 3a两个阶段的细菌菌种分布特点、变化及耐药状况 ,并作有关统计学处理。结果 :6 12例患者创面分离出细菌 90 2株 ,焦痂下组织分离出细菌 2 0 7株。1998— 2 0 0 0年的近 3a间创面和焦痂的革兰阴性 (G- )杆菌检出百分比显著高于革兰阳性 (G+ )球菌 ;进一步分析见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为 G- 杆菌的主要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为 G+ 球菌的主要菌种 ;G- 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阿米卡星耐药性呈持续上升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奈替米星耐药率由 18.5 2 %下降到 5 .83% ,肠杆菌科细菌对奈替米星耐药性由 18.75 %上升到 5 5 .79% ;金葡菌对奈替米星的耐药性由 2 8.13%下降到4 .70 % ;当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进一步升高时 ,肠杆菌科细菌对其敏感性仍保持不变。结论 :近年来本烧伤中心烧伤创面以 G-杆菌为主 ,同时细菌耐药性有所改变 ;对严重烧伤患者发生侵袭性感染时采用抗生素起始治疗的适当策略是亚胺培南和奈替米星联合用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侵袭性感染 抗生素 起始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对烧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世岭 马建丽 +4 位作者 周亮 廖镇江 邓诗琳 李利根 朱敬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不同面积烧伤创面对局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软膏的吸收作用以及对血清EGF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患者41例,局部外用rhEGF软膏治疗,每日换药一次。浅Ⅱ°创面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第4,7天;深Ⅱ°...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不同面积烧伤创面对局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软膏的吸收作用以及对血清EGF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患者41例,局部外用rhEGF软膏治疗,每日换药一次。浅Ⅱ°创面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第4,7天;深Ⅱ°创面于用药前和用药后第7,14天,分别取患者静脉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各时间点血清中EGF浓度。结果:rhEGF软膏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无论用药面积大小和用药时间长短其血清EGF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用药前后EGF血药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EGF浓度与创面深度和用药面积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rhEGF软膏局部外用,通过创面吸收的量甚微,体内无蓄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 血清 皮生长因子 浓度 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
下载PDF
烧伤并发急性肾衰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耀亮 徐惠珍 +3 位作者 肖玉瑞 唐晓熹 吴士详 黄伯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14-216,共3页
报道烧伤并发急性肾衰(ARF)75例,治愈率18.67%。经临床分析指出伴有Ⅲ°30%以上的严重烧伤,未及时抗休克治疗者具ARF的高危性。电击伤、严重Ⅲ°烧伤导致的高肌红蛋白血症是ARF发病病因。碱化尿液,使用利尿剂,适当增... 报道烧伤并发急性肾衰(ARF)75例,治愈率18.67%。经临床分析指出伴有Ⅲ°30%以上的严重烧伤,未及时抗休克治疗者具ARF的高危性。电击伤、严重Ⅲ°烧伤导致的高肌红蛋白血症是ARF发病病因。碱化尿液,使用利尿剂,适当增加补液量治之;对肾毒性化学灼伤需强调现场冲洗、解毒及输液治疗;应谨慎使用肾毒性抗生素。对腹膜透析(PD)及血液透析(HD)与PD的互补性等进行讨论,并指出早期诊断、早期透析、早期覆盖创面是提高治疗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下载PDF
70~90年代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文奎 许伟石 +2 位作者 孙珍 陈小琳 徐丽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1993年1月~1994年12月378例住院烧伤病人作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与7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所作的调查作比较。结果表明金葡菌三个时期占烧伤创面细菌检出率22.37%~26.62%,各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铜绿假单胞菌90年代虽较70年代初显著下降(... 1993年1月~1994年12月378例住院烧伤病人作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与7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所作的调查作比较。结果表明金葡菌三个时期占烧伤创面细菌检出率22.37%~26.62%,各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铜绿假单胞菌90年代虽较70年代初显著下降(P<0.01),但较80年代中期显著上升(P<0.01)。而肠杆菌科细菌较80年代中期显著下降,呈现铜绿假单胞菌上升,肠肝菌科细菌下降的模式。这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嘧啶银产生一定程度耐药和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亚胺配能作为首选抗生素有关。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金葡菌的83.04%,而80年代中期为73.04%,呈上升趋势。应用敏感的去甲基万古霉素并不能减少 MRSA 在金葡菌中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细菌生态学 抗生素
下载PDF
烧伤患者血清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晓武 青春 +1 位作者 汪道新 史济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44-46,共3页
10例烧伤患者,按烧伤面积和深度分Ⅰ、Ⅱ两组.各5例.检测伤后8h、1d、3d、1、2、3、4周7个不同时相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数。结果发现:两组患者伤后3d与8h相比,血清IL-8水平呈显著增高(P<0.001);而Ⅱ组... 10例烧伤患者,按烧伤面积和深度分Ⅰ、Ⅱ两组.各5例.检测伤后8h、1d、3d、1、2、3、4周7个不同时相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数。结果发现:两组患者伤后3d与8h相比,血清IL-8水平呈显著增高(P<0.001);而Ⅱ组血清IL-8水平于伤后2周再达高峰,IL-8水平与烧伤面积和深度有关。此外,烧伤病人伤后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时.血清IL-8水平却下降,而当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时,血清IL-8水平却升高,且于伤后第3d呈负相关(γ=-0.6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脱痂Ⅰ号油膏对烧伤感染菌株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耀亮 项明洁 林才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24-225,共2页
采用自制滤纸,参照琼脂扩散法,在同等条件下比较“脱痂Ⅰ号”油膏、1%磺胺嘧啶银霜及水火烫伤膏对10株常见烧伤感染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脱痂Ⅰ号油膏抑菌效果最佳。这与其临床效果相吻合,证明了它是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 采用自制滤纸,参照琼脂扩散法,在同等条件下比较“脱痂Ⅰ号”油膏、1%磺胺嘧啶银霜及水火烫伤膏对10株常见烧伤感染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脱痂Ⅰ号油膏抑菌效果最佳。这与其临床效果相吻合,证明了它是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良好的Ⅲ度烧伤脱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痂Ⅰ号油膏 Ⅲ度烧伤 感染菌株 抑菌试验
下载PDF
深Ⅱ度烧伤愈合中TGFβ_1表达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枫 赵涵芳 +3 位作者 梅文瀚 王丽 赵雁飞 廖镇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研究TGF在深Ⅱ度烧伤愈合中表达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外源性TGF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SD大鼠背部埋入海绵,于热烫伤深Ⅱ度后1、3、5、7、10d分别取渗出液细胞,采用RT-PCR和地高辛原位杂交... 目的研究TGF在深Ⅱ度烧伤愈合中表达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外源性TGF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SD大鼠背部埋入海绵,于热烫伤深Ⅱ度后1、3、5、7、10d分别取渗出液细胞,采用RT-PCR和地高辛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渗出液细胞中TGFβ1;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取人深Ⅱ度烧伤后5、7、12d手术得到烧伤皮肤及其临近的正常皮肤,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各时相烧伤皮肤及其临近的正常皮肤TGFβ1的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大鼠深Ⅱ度烧伤愈合时渗出液细胞中TGFβ1在5~14d有高表达。人深Ⅱ度烧伤后烧伤皮肤TGFβ1的mRNA和蛋白质在7d出现表达峰,在其临近的正常皮肤中TGFβ1表达稳定。结论通过该研究说明在深Ⅱ度烧伤早期TGFβ1较高表达促进愈合,为临床合理应用外源性TGFβ1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烧伤 愈合 RT-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伤后24小时内削痂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生长因子释放及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向军 陆树良 +6 位作者 王志勇 乔亮 杨丽英 金曙雯 金再敏 孔令雯 廖镇江 《感染.炎症.修复》 2002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伤后24h 内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B)及其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选12例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每例患者均选择相对均匀的深Ⅱ度创... 目的:探讨伤后24h 内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B)及其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选12例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每例患者均选择相对均匀的深Ⅱ度创面作为实验创面并分为3个研究区域,即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伤后24h 内行削痂术。术前在实验创面切取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前实验区标本,行削痂后创面均以辐照猪皮覆盖。术中部分创面保留不予手术,该保留创面作为未手术实验区。于伤后5~7d 行第2次手术,分别切取经削痂处理和未手术区的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标本。采用组织培养和 ELISA 技术测定创面组织释放 EGF、FGF-2和 PDGF-AB 的水平,并对创面组织中新生肉芽形成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伤后24h 内削痂手术后,创面组织局部释放 EGF、FGF-2和 PDGF-AB 的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升高(P<0.05);创面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手术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显著(P<0.05)。结论:伤后24h 内削痂手术可以促进局部组织释放 EGF、FGF-2和 PDGF-AB,促进新生肉芽形成,有利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从而提示了伤后24h 内削痂优于常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削痂 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脱痂Ⅰ号”对三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耀亮 吴晓武 +3 位作者 杨惠忠 陈小琳 丁长囡 程晓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53-356,共4页
基于至今国内外尚无满意的脱痂制剂,作者研制了中西药结合的药物脱痂剂“脱痂Ⅰ号”油膏,并报告2年来对27例烧伤患者29次进行Ⅲ°烧伤焦痂的脱痂。结果均在用药后2~4d脱痂及形成肉芽组织,伤后7d后用药组的脱痂天数短... 基于至今国内外尚无满意的脱痂制剂,作者研制了中西药结合的药物脱痂剂“脱痂Ⅰ号”油膏,并报告2年来对27例烧伤患者29次进行Ⅲ°烧伤焦痂的脱痂。结果均在用药后2~4d脱痂及形成肉芽组织,伤后7d后用药组的脱痂天数短于7d前用药组(P<0.01)。全组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并发侵袭性感染或创面脓毒症。脱痂特点为:脱痂完整迅速,分痂而不腐痂,感染轻微,脓液减少,全身反应轻微,形成的肉芽组织较新鲜,菌量低,受皮率高。对混合度脱痂,其深部的皮肤附件得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脱痂I号 药物疗法
下载PDF
TNF、IL-1、IL-6在烧伤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仇刚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细胞因子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简要综述了烧伤和感染后产生释放的TNF、IL-1和IL-6及其相互关系与预后的联系,以及这些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或受体拮抗剂在治疗中的地位。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烧伤 感染 白细胞介素 IL-6
下载PDF
口服复方精氨酸合剂对烧伤病人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寿勇明 刘文洁 +3 位作者 吴渊 李辛群 陆树良 廖镇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99-101,共3页
口服复方精氨酸合剂对烧伤病人的疗效观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烧伤科(200540)寿勇明,刘文洁,吴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科(200025)李辛群,陆树良,廖镇江精氨酸是人体半必需氨基酸。最新研究表明:... 口服复方精氨酸合剂对烧伤病人的疗效观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烧伤科(200540)寿勇明,刘文洁,吴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科(200025)李辛群,陆树良,廖镇江精氨酸是人体半必需氨基酸。最新研究表明:精氨酸能促进机体蛋白及胶原合成,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疗效观察 烧伤病人 创面愈合 Ⅲ°烧伤 实验组 羟脯氨酸 Ⅱ°烧伤 免疫功能 必需氨基酸
下载PDF
大鼠烧伤切痂后大张自体皮移植的胶原代谢
13
作者 张勤 邱喜盛 +3 位作者 杨熙 徐飒英 朱德安 史济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13-215,共3页
为研究大鼠烧伤切痂大张自体皮移植后的胶原代谢,应用 ELISA 法测定移植物Ⅰ、Ⅲ型胶原含量和胶原酶含量。应用氯胺 T 氧化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 PIIINP 量。结果表明:伤后第7d,自体皮贴合良好,伤后第28d 创面完全... 为研究大鼠烧伤切痂大张自体皮移植后的胶原代谢,应用 ELISA 法测定移植物Ⅰ、Ⅲ型胶原含量和胶原酶含量。应用氯胺 T 氧化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 PIIINP 量。结果表明:伤后第7d,自体皮贴合良好,伤后第28d 创面完全愈合并部分长毛。伤后第7d Ⅰ型胶原最低,以后逐渐恢复,伤后28d 明显上升。伤后羟脯氨酸、PIIINP、Ⅲ型胶原和胶原酶呈上升趋势,其中 PIIINP 在伤后7d 最早出现明显上升,其余在伤后14d 明显上升,直至伤后28d;同时Ⅲ/Ⅰ比也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切痂 皮肤移植 自体皮肤 胶原代谢
下载PDF
脱痂一号对兔Ⅲ度烧伤的脱痂作用
14
作者 刘耀亮 吴晓武 +1 位作者 罨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科 金晓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验证脱痂一号对Ⅲ度烧伤的脱痂作用及探索其脱痂的病理过程。方法采用家兔背部左右前后4处Ⅲ度烧伤模型的复制,烧伤后48h分别应用脱痴一号、水火烫伤膏、1%磺胺嘧啶银霜、凡士林油膏基质。观察用药后48h的脱痂效果,以及观察用药... 目的验证脱痂一号对Ⅲ度烧伤的脱痂作用及探索其脱痂的病理过程。方法采用家兔背部左右前后4处Ⅲ度烧伤模型的复制,烧伤后48h分别应用脱痴一号、水火烫伤膏、1%磺胺嘧啶银霜、凡士林油膏基质。观察用药后48h的脱痂效果,以及观察用药后每8h一次共6次的病理标本。结果脱痂一号用药创面100%完成脱痂,基底组织健康,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动态病理显示脱痂一号促发了真皮胶元的均质化变、反应性急性炎症带的生成及胶元的溶解,裂隙从而形成并扩大。结论脱痂号对家兔Ⅲ度烧伤模型的脱痂作用显著,效果良好,并存在特殊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烧伤 焦痂 脱痂 脱痂一号 烧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兔烧伤后延时应用冬眠药物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袁克俭 许伟石 +2 位作者 金小龙 杨惠忠 章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31-33,共3页
将兔分成4组:延迟用冬眠不复苏;延迟不用冬眠不输液;延迟输液用冬眠和延迟输液不用冬眠。每组各5只兔,结果显示无论是延迟用冬眠不输液或延迟输液用冬眠其内脏的病理变化均轻于不用冬眠不输液或延迟输液不用冬眠组;同样使用冬眠... 将兔分成4组:延迟用冬眠不复苏;延迟不用冬眠不输液;延迟输液用冬眠和延迟输液不用冬眠。每组各5只兔,结果显示无论是延迟用冬眠不输液或延迟输液用冬眠其内脏的病理变化均轻于不用冬眠不输液或延迟输液不用冬眠组;同样使用冬眠药物,则延迟输液用冬眠组的病理变化要轻于延迟用冬眠而不输液组。研究说明冬眠药物对稳定内环境,改善组织血流灌注都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在延迟输液再使用冬眠药物就更有益于内环境稳定和组织的再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烧伤 冬眠药物 内脏 病理变化
下载PDF
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的发展要素
16
作者 刘耀亮 牛轶雯 +3 位作者 廖镇江 徐惠贞 朱德安 史济湘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探讨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技术的发展要素。方法:1966年1995年底收住并经混合移植治疗的大面积Ⅲ度烧伤(Ⅲ度50%~99%,下称ETDB)184例,以1977年底前后分界分为两组。两组的烧伤面积(TBSA)、Ⅲ度、年龄的均值都具有可比性,比较... 探讨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技术的发展要素。方法:1966年1995年底收住并经混合移植治疗的大面积Ⅲ度烧伤(Ⅲ度50%~99%,下称ETDB)184例,以1977年底前后分界分为两组。两组的烧伤面积(TBSA)、Ⅲ度、年龄的均值都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的治愈率、首切痂日期、首切痂面积、总切痂面积、切痂次数、自体供皮总面积、头皮重复供皮次数、大张皮种类及创面闭合的伤后天数。结果:稳定渡过休克期后的早期切痂、扩大首切痂面积、扩大总切痂面积、多途径的扩大自体供皮总面积、灵活应用大张异体皮或异种猪皮覆盖切痂创面、缩短创面闭合天数等是该技术的发展要素,并与提高生存率有关。结论:坚持实施和发展混合移植在救治ETDB中仍具重要意义。结合应用异体(种)皮开孔嵌皮法及微粒植皮法等混合植皮封闭切痂创面,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有望继续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Ⅲ度 混合移植
下载PDF
异体皮移植在大面积三度烧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
作者 曹启栋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9期42-43,共2页
直到现在 ,同种异体皮仍然是可利用的最佳创面覆盖物。应用尸体异体皮的主要缺点是疾病的传染。随着尸体异体皮来源的匮乏 ,在救治大面III°烧伤患儿时 ,医务人员可以考虑应用患者亲属或其他志愿者提供新鲜异体皮的可能性 ;
关键词 异体皮移植 大面积三度烧伤 尸体异体皮 乙型病毒肝炎 艾滋病 医患纠纷
下载PDF
烧伤后血清急性相蛋白与IL—6相关研究
18
作者 汪道新 《医学综述》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机体对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的反应分两个时相.一为急性反应时相.其特征是血液中急性期蛋白质(acute phase proteins,APP)迅速升高;另一为迟缓相或免疫时相,其特征是产生免疫球蛋白,随之APP浓度恢复正常.
关键词 烧伤 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严重烧伤并发SIRS时生长激素的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勤 廖镇江 +1 位作者 刘健 吴晓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烧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或脓毒症的疗效和作用环节。方法52例严重烧伤患者,根据应用或未应用r-hGH分成应用组和非应用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体温、前白蛋白(PALB)、呼吸机应用时间...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烧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或脓毒症的疗效和作用环节。方法52例严重烧伤患者,根据应用或未应用r-hGH分成应用组和非应用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体温、前白蛋白(PALB)、呼吸机应用时间(VENTD)、创面愈合情况、ICU病房治疗时间(SICUD)及其生存率等与治疗有关的因素。结果二组患者伤后并发症发生无显著差异。但从其并发症的治疗结果看,r-hGH治疗组患者的WBC异常时间、平均PALB值及异常时间、胃肠营养不耐受时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结果及其供皮区创面和单次植皮愈合时间、SICU时间显著较短,生存率明显增高。结论r-hGH对烧伤后并发SIRS和脓毒症有显著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全身炎症反应 综合症 γ-hGH 治疗
下载PDF
IL-8在烧伤和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远贵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0-213,共4页
IL-8是来源于多种细胞的细胞因子。具有对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激活作用,对嗜碱性粒细胞趋化和释放组胺作用,促进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和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能力。IL-8在烧伤早期创面组织和血浆中均升高,创面组织IL-8升高进一步加重局部... IL-8是来源于多种细胞的细胞因子。具有对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激活作用,对嗜碱性粒细胞趋化和释放组胺作用,促进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和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能力。IL-8在烧伤早期创面组织和血浆中均升高,创面组织IL-8升高进一步加重局部损伤,血浆IL-8升高与烧伤程度和感染有关。脓毒症时IL-8升高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