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25
1
作者 虞贞凤 刘哲斌 +3 位作者 余科达 应学翔 何萍青 柳光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6-47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乳腺癌也不例外;对于糖尿病和乳腺癌的关系,许多研究提示糖尿病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目前对于合并糖尿病是否会影响乳腺癌的预后的认识还无明确结论。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合...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乳腺癌也不例外;对于糖尿病和乳腺癌的关系,许多研究提示糖尿病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目前对于合并糖尿病是否会影响乳腺癌的预后的认识还无明确结论。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合并有2型糖尿病或高血压的乳腺癌患者(后者为对照组)之间的预后差异,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及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乳腺癌组的复发转移率19%,对照组复发转移率9.3%,两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伴有糖尿病、淋巴结状态及ER(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状态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淋巴结阳性亚组、ER阳性或阴性亚组及接受化疗组中均显示了显著预后价值,但在淋巴结阴性亚组及未接受化疗亚组中,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合理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并发症的预防501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治 张光军 +2 位作者 蒋叶平 张平 瞿军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目的探讨腹膜前修复对防止疝复发等并发症的作用。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501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其中232例采用疝环充填法术式,269例采用腹膜前修补术式。观察随访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501例患... 目的目的探讨腹膜前修复对防止疝复发等并发症的作用。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501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其中232例采用疝环充填法术式,269例采用腹膜前修补术式。观察随访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501例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显示,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出血、血管神经损伤、膀胱损伤)及术后并发症(阴囊积液、切口感染)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异物感和慢性疼痛、复发方面,腹膜前组比疝环充填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膜前耻骨肌孔的修复,构成完整腹股沟管后壁,能有效预防疝复发,可减轻术后局部异物感和慢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膜前 无张力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微胆漏在胆管吻合口狭窄中的作用
3
作者 张学利 陈江 +6 位作者 顾超 孙荣勋 黄文海 朱巍莹 周联明 黄忠明 章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2-743,共2页
目的观察微胆漏在胆管吻合口狭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斑马猪24头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模拟吻合在胆管扎孔2圈,每圈8孔。对照组(c组),游离胆管20mm,切除约5mm,行端端吻合,T型管引流。治疗组(T组),依C组方式手... 目的观察微胆漏在胆管吻合口狭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斑马猪24头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模拟吻合在胆管扎孔2圈,每圈8孔。对照组(c组),游离胆管20mm,切除约5mm,行端端吻合,T型管引流。治疗组(T组),依C组方式手术,在吻合口以远置Forley导尿管(8号)至吻合口上15mm引流胆汁,气囊注水阻断胆汁流经吻合口。分析各组微胆漏、术部瘢痕增生、吻合口内径及与其近端胆管内径比值。结果S组与C组处理部位均有瘢痕增生,管壁厚度分别为(1.5±0.2)、(1.6±0.3)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管壁厚度为(0.9±0.2)mm,与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微胆漏明显少于S组及c组,3组引流液胆红素含量分别为(36.8±5.4)、(141.9±17.7)、(107.5±11.6)μmol/L,T组较S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口微胆漏是吻合口瘢痕增生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设法消除胆汁刺激可以改善吻合口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胆漏 胆管吻合口 狭窄
原文传递
癌胚抗原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联明 张学利 +4 位作者 盛友华 李小刚 高钢龙 王时光 冯一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3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临床病理因素及淋巴结微转移对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pT1-3N0M0期胃癌患者120例,应用癌胚抗原(cEA)对所有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临床病理因素和淋巴结的CEA表达对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在临床...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临床病理因素及淋巴结微转移对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pT1-3N0M0期胃癌患者120例,应用癌胚抗原(cEA)对所有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临床病理因素和淋巴结的CEA表达对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在临床病理因素中,淋巴结CEA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P=0.011)、浸润胃壁深度(P=0.027)和淋巴管浸润(P=0.001)明显相关。术后随访(53.14±16.75)个月,胃癌患者术后元瘤生存率与肿瘤直径(P=0.018)和浸润胃壁深度(P=0.015)明显相关。淋巴结CEA表达阴性、孤立肿瘤细胞(ITCs)和微转移患者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91%(80/88〉、86.36%(19/22)和40.00%(4/10),微转移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ITCs(P=0.009)和淋巴结CEA表达阴性患者(P=0.000),而ITCs与淋巴结CEA表达阴性患者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10例胃癌患者被检测出微转移,应划分为pN1期,重新分期率为8.33%(10/120)。结论对于pT1-3N0M0期胃癌,若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复发率较高,应予以积极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