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术后出血及心包填塞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蔡维明 邱兆崑 +3 位作者 李颖则 张卫 徐方杰 龚宝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术后出血和心包填塞的发生原因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复习本院心外科 17年内 985 8例CPB心内直视手术中 187例因术后出血或心包填塞而再次行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患者术后出血的程度及...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术后出血和心包填塞的发生原因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复习本院心外科 17年内 985 8例CPB心内直视手术中 187例因术后出血或心包填塞而再次行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患者术后出血的程度及再次行剖胸手术的时间 ,探讨术后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 再次剖胸手术中出血 4 4例 ,术后急性心包填塞 12 6例、延迟心包填塞 17例 ,死亡 18例 ,再次剖胸手术的死亡率为 9.9%。再次手术者所患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 12 0例 ,瓣膜疾病 6 4例 ,冠心病 2例。结论 减少CPB后出血、渗血是避免术后发生出血或心包填塞的关键 ,早期诊断并采取果断措施尽早行再次剖胸手术可明显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术后出血 心包填塞 外科治疗 预防 再次手术
下载PDF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任书南 邱兆昆 +2 位作者 李颖则 龚宝生 郑知非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96-597,共2页
关键词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 外科手术 治疗 超声心动图 症状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回顾 被引量:2
3
作者 陶宝华 周运乾 +1 位作者 邱兆昆 刘捷夫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6年 1月~ 1997年 12月 ,上海市胸科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外科 10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 :7例成功切除肿瘤 ,3例因肿瘤广泛侵犯心脏周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86年 1月~ 1997年 12月 ,上海市胸科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外科 10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 :7例成功切除肿瘤 ,3例因肿瘤广泛侵犯心脏周围组织仅作局部活检。 1例术后第 2天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其余顺利出院。结论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较为罕见 ,一旦诊断成立应尽快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外科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心脏人工机械瓣相关并发症外科治疗初步经验
4
作者 任书南 木沙由夫.乌马尔 +3 位作者 邱兆昆 李颖则 龚宝生 郑知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总结 15例心脏人工机械瓣相关并发症外科治疗初步经验。方法 本组 15例患者中 ,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315 9岁 ,平均 (4 5 .5± 8.0 )岁。术前均明确诊断 ,人工机械瓣心内膜炎 4例 ,单纯主动脉瓣周漏 4例 ,单纯二尖瓣周漏 4... 目的 总结 15例心脏人工机械瓣相关并发症外科治疗初步经验。方法 本组 15例患者中 ,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315 9岁 ,平均 (4 5 .5± 8.0 )岁。术前均明确诊断 ,人工机械瓣心内膜炎 4例 ,单纯主动脉瓣周漏 4例 ,单纯二尖瓣周漏 4例 ,单纯主动脉瓣并二尖瓣周漏 2例 ,二尖瓣栓塞 1例。肺水肿 10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 6例。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间隔 1个月至 72个月 ,平均 (2 1.9± 18.2 )个月。本组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再次主动脉瓣替换术 4例 ,再次二尖瓣替换术 2例 ,主动脉瓣周漏修补术 2例 ,二尖瓣周漏修补术 5例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周漏修补术 2例。同期手术包括主动脉右心室交通残余漏修补术 1例 ,三尖瓣成形术 4例 ,主动脉瓣替换术 1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结果 手术死亡 5例 (33.3% )。术后低心排、多脏器功能衰竭 (3例 )为死亡主要原因。 1例为劈胸骨时损伤主动脉大出血 ,术后深昏迷死亡 ,中毒性休克死亡 1例。存活 10例 ,随访 ,死亡 1例为再次主动脉瓣替换术后半年瓣膜栓塞 ,余 9例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人工机械瓣膜病外科治疗值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人工机械瓣 并发症 外科治疗 心内膜炎
下载PDF
60岁以上患者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5
作者 石伟 徐方杰 +1 位作者 陈佩莉 李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自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我院对35例年龄>60岁的老年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施行体外循环下的肿瘤切除术,男14例,女21例;年龄62~74岁。良性肿瘤32例,其中黏液瘤30例、脂肪瘤和纤维瘤各1例...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自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我院对35例年龄>60岁的老年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施行体外循环下的肿瘤切除术,男14例,女21例;年龄62~74岁。良性肿瘤32例,其中黏液瘤30例、脂肪瘤和纤维瘤各1例;恶性肿瘤共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早期有2例因出现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和室性心律失常而死亡,死亡率为5.71%(2/35例)。结论老年心脏肿瘤患者的心功能较差,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术中易发生心房破裂,且多合并有冠心病或其他老年性疾病。了解并掌握其特点,对改进手术方法、提高围手术期处理能力及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肿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老年心脏肿瘤外科治疗
6
作者 木沙由夫.乌买尔 陈佩莉 徐方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肿瘤 外科治疗 瘤体 心外科 罕见 上海市胸科医院 施行 特殊性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卫中 李颖则 +5 位作者 沙慧芳 冯久贤 任书南 顾伟勇 赵兰香 陈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6-489,I000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行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受损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6在上海胸科医院完成。选取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髓间质干细胞注射组、模型对照组,20只/组。①两组大...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行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受损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6在上海胸科医院完成。选取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髓间质干细胞注射组、模型对照组,20只/组。①两组大鼠均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造模0.5h后,骨髓间质干细胞注射组于结扎点下方缺血区域组织注射Dill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3×106个,模型对照组心肌缺血区域注射100μL生理盐水。②造模后4~6周处死两组大鼠,取出心脏,剪除双侧心房及右心室,沿左心室长轴由心尖到底部做3mm厚切片,镜下观察心肌梗死区域病理组织学表现。③选择心肌梗死表现明显的蜡块切片,行酸性复红染色,用LeicaQWin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自动测量出切片中心肌梗死组织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梗死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FactorⅧ蛋白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梗死心肌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光镜下两组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心肌梗死灶,梗死心肌区域细胞肿胀坏死,严重缺血坏死区出现心肌溶解。但骨髓间质干细胞注射组上述改变明显弱于模型对照组,其心肌梗死中层可见条索状的梗死灶及纤维瘢痕灶,并且有残存的心肌呈岛状散在分布,纤维瘢痕区域心肌细胞、微血管和毛细血管数量均明显增加,侧支循环丰富。另外,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组于造模初期4只大鼠心内膜面有灶性软骨生成,向心室腔突起。②梗死心肌面积百分率的检测:骨髓间质干细胞注射组梗死心肌面积百分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3.69±0.48)%,(19.20±1.77)%,t=7.621~10.820,P=0.001]。③梗死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FactorⅧ免疫组化检测:骨髓间质干细胞注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actorⅧ呈阳性表达,模型对照组未检测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FactorⅧ。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大鼠心脏内可以转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或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理想的细胞来源。心内膜面有灶性软骨生成可能是由于注射细胞时进针太深,警示注意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骨髓细胞 间质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应用和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顾伟礼 徐新根 +2 位作者 孔烨 郑知非 邱兆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衰竭,本文旨在提高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使用成功率。方法:本文报告34例采用Datascope-83型或95型驱动装置和球囊反搏导管,17例采用切开股动脉暴露法,1... 目的: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衰竭,本文旨在提高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使用成功率。方法:本文报告34例采用Datascope-83型或95型驱动装置和球囊反搏导管,17例采用切开股动脉暴露法,17例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法。结果:全组34例中存活17例,成功率为50%;发生并发症6例,下肢缺血3例,血肿2例,右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对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及时合理地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主动脉内 球囊泵 反搏术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新根 殷凤珍 +3 位作者 刁文瑜 吴金宝 徐凌峰 邱兆昆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总结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将 386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 ,任意选择 10 0例相同心脏病患者作对照 ,为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循环中第 1次作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性灌注冷心脏停搏液 ,剂量为 10 ... 目的 总结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将 386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 ,任意选择 10 0例相同心脏病患者作对照 ,为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循环中第 1次作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性灌注冷心脏停搏液 ,剂量为 10 ml/ kg;以后每间隔 2 5分钟 ,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冷心脏停搏液 ,每次剂量为 5 ml/ kg。作逆行性灌注时必须维持灌注压力在 5 0 mm Hg(1k Pa=7.5 mm Hg)以下。对照组不采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 ,其余同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为 91% ,对照组为 47% ;两组 ST段压低程度、时间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实验组手术死亡 14例 ,经死亡讨论认为均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无直接关系。 结论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不仅适合于重症心脏病心瓣膜置换术患者 ,而且又特别适合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该方法既能提高体外循环质量 ,加强心肌保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沙慧芳 李颖则 +3 位作者 任书南 冯久贤 顾伟勇 金叶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9-550,F0002,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于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开胸结扎前降支中段30min后,实验组在心肌缺血区域注射Dill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3×100个,对照组以100μL生理盐水作心肌缺血区域注射。4~6...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于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开胸结扎前降支中段30min后,实验组在心肌缺血区域注射Dill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3×100个,对照组以100μL生理盐水作心肌缺血区域注射。4~6周后取心脏组织切片,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心肌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以及肌钙蛋白T(Troponin T)、Connexin 4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因子Ⅷ检测。结果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为225.28±125.41,显著高于实验组的78.57±40.29(P〈0.05)。两组Troponin T和Connexin 43均为阴性。实验组的VEGF和因子Ⅷ呈阳性表达。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促进VEGF分泌和因子Ⅷ表达,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细胞凋亡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三尖瓣置换术后Ⅲ度房室阻滞置入SSR心外膜起搏器一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新华 刘旭 +2 位作者 张卫 马建伟 邱建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70-470,共1页
患者女性 ,三尖瓣置换术后Ⅲ度房室阻滞。因置入了金属瓣 ,无法经右室心内膜起搏 ,故采用开胸心外膜起搏方法。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术 Ⅲ度房室阻滞 SSR 心外膜起搏器置入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老年人心脏黏液瘤3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仁良 励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42-154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黏液瘤的处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2例老年人心脏黏液瘤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伴发病及围术期的处理等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无一例围术期死亡,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黏液瘤的处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2例老年人心脏黏液瘤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伴发病及围术期的处理等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无一例围术期死亡,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老年人心脏黏液瘤的有效方法,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术前准备、围术期及伴发病的妥善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瘤 心脏 老年人
下载PDF
5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关韶峰 潘欣 +3 位作者 崔克俭 张卫 吴卫华 方唯一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对比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5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66例,其中介入治疗组30例,外科手术组36例。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年龄分别为60.8±7.1岁和57.... 目的对比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5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66例,其中介入治疗组30例,外科手术组36例。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年龄分别为60.8±7.1岁和57.5±6.3岁(P=0.04),ASD最大直径分别为24.9±7.2mm和30.4±11.0mm(P=0.02),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结果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即刻成功率分别为93.3%和100%(P=0.85),介入治疗组操作失败2例。手术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2.6%)。手术组中9例(25.0%)同期行DeVage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为3.3%和22.2%(P=0.03)。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术后随访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分别由术前38.0±9.0mm、44.2±8.6mm和44.1±8.2mm、49.0±10.2mm缩小至35.2±10.1mm、36.2±9.0mm和38.2±9.5mm、37.1±11.0mm,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47.1±17.1mmHg(1mmHg=0.133kPa)和55.3±14.6mmHg下降至39.2±14.1mmHg和46.3±12.9mmHg,两组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降幅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49,0.22)。结论介入与手术治疗50岁以上ASD均有较高安全性并能改善右心功能,外科手术因不依赖ASD解剖部位而适应证更广,但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介入治疗组高。对于部分选择性病例介入治疗有望取代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导管插入术 老年人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氧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欣 王华 +1 位作者 郭震 朱金洪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进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发生术后低氧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2004年1月至4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ECC心脏直视手术的成人患者中,选取住院号末位数为偶数的患者资料作为统计资料,将术前、术... 目的进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发生术后低氧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2004年1月至4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ECC心脏直视手术的成人患者中,选取住院号末位数为偶数的患者资料作为统计资料,将术前、术中、术后多种因素与术后1 h、6 h、12 h、24 h患者的氧合指数之间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ECC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氧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高龄、术前心功能差、肾功能不全、肺动脉压力高、ECC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术后需要应用米力农和较大量多巴胺维持等;而性别、肥胖度、左室射血分数、ECC灌注流量、血液稀释度、ECC液体出入量与术后低氧并没有确定的相关关系。结论ECC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发生术后低氧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避免出现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应涵盖术前、术中、术后的各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氧合指数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伟兴 高天华 励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总结 30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 30 μg/kg、咪唑安定 0 .2~ 0 .3mg/kg、本可松 0 .2~ 0 .2 5mg/kg进行麻醉 ,术后适量给于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功能及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等措施。结果 麻... 目的 总结 30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 30 μg/kg、咪唑安定 0 .2~ 0 .3mg/kg、本可松 0 .2~ 0 .2 5mg/kg进行麻醉 ,术后适量给于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功能及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等措施。结果 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与诱导前相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诱导后 ,气管插管时 ,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 (各组间P >0 .0 5 )。术后死亡 3例 ,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死因与术前伴有其他脏器功能减退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呼吸支持时间平均为( 2 3 .6± 7.9)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适用于老年心脏瓣膜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麻醉 老年人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干细胞与基因治疗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铭 李颖则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均已有干细胞植入缺血心肌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和分化为心肌细胞增加收缩力的报道,干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结合,其功能主要为修饰干细胞的潜能;改善器官的性能;加快组织重建,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 干细胞 基因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伴心包部份缺如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建芬 顾伟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12-112,共1页
房间隔缺损伴心包部份缺如1例钱建芬,顾伟礼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2岁。剧烈活动后感心慌、胸闷、气急二个月,当地医院拟诊“心肌炎”以服中药治疗无效,遂来本院就诊。体检: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心率102次/分,血压15... 房间隔缺损伴心包部份缺如1例钱建芬,顾伟礼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2岁。剧烈活动后感心慌、胸闷、气急二个月,当地医院拟诊“心肌炎”以服中药治疗无效,遂来本院就诊。体检: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心率102次/分,血压15/l0kPa,胸左2~3肋间Ⅱ°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心包缺如 病例报告
下载PDF
4比1含血心肌保护液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新根 刁文瑜 +4 位作者 殷凤珍 徐凌峰 顾金茂 吴金宝 邱兆昆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自 1998年 1月至 12月期间 ,我们应用 4 :1含血心肌保护液作为重症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时的心肌保护共计 92例。临床资料 :92例 ,均为重症心脏手术患者 ,其中男性 54例 ,女性 38例。年龄 2 2~ 73岁 ,体重 4 8~ 82 kg,体表面积 1.5~ ... 自 1998年 1月至 12月期间 ,我们应用 4 :1含血心肌保护液作为重症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时的心肌保护共计 92例。临床资料 :92例 ,均为重症心脏手术患者 ,其中男性 54例 ,女性 38例。年龄 2 2~ 73岁 ,体重 4 8~ 82 kg,体表面积 1.5~ 2 .1m 2。在 92例手术的诊断中 ,风湿性心脏病作二尖瓣替换术 35例 ,二尖瓣主动脉双瓣替换术 2 2例 ,冠心病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者 18例 ,主动脉瓣替换术 11例 ,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 3例 ,心脏复杂畸形纠治术 3例。体外循环和心肌保护方法 :92例均在静脉复合麻醉标准体外循环下作心脏直视手术 ,采用中深度血液稀释 ,血流降温。当鼻咽部温度降至 2 8℃时 ,阻断升主动脉 ,灌注 4 :1含血停搏液。第一次作主动脉根部灌注 ,一般为顺灌 ,是 4 :1高钾含血停搏液 ,其剂量为 10 m l/kg体重 ,一般以心电图呈一条直线为准。以后每隔 2 5分钟灌注 1次 4 :1含血停搏液 ,根据病情要求可以作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 ,也可以作冠状动脉顺行灌注 ,每次剂量为 5ml/kg体重。在最后一次灌注时则应用代钾含血停搏液 ,以有利于术后心肌的复苏。在整个体外循环中 ,应严密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变化 ,特别是血钾量的变化。结果 :92例体外循环中动脉灌注压力维持在 6 .0~ 13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心肌保护液 临床应用 心脏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177例双瓣替换术的心肌保护和辅助循环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金兰 徐新根 +5 位作者 李欣 刁文瑜 吴金宝 殷凤珍 徐凌峰 邱兆昆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本文报告了177例双瓣替换术的心肌保护和辅助循环方法。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包括165例主动脉和二尖瓣替换术,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4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心功能Ⅲ-Ⅳ级,心胸比率54-89%。结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8-265分。... 目的:本文报告了177例双瓣替换术的心肌保护和辅助循环方法。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包括165例主动脉和二尖瓣替换术,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4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心功能Ⅲ-Ⅳ级,心胸比率54-89%。结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8-265分。自动复跳114例,9例作IABP辅助,IABP时间6-162小时,7例成活,成功率为78%,全组177例住院死亡6例,占死亡3.40%。结论:在体外循环中采用综合的心肌保护和辅助循环的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瓣替换术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辅助循环
下载PDF
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新根 王华 +1 位作者 殷凤珍 刁文瑜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3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措施。资料上海胸科医院自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共施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56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年龄范围6~42岁,体重范围18~86kg,体表面积范围0.75~2.11...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措施。资料上海胸科医院自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共施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56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年龄范围6~42岁,体重范围18~86kg,体表面积范围0.75~2.11m^2。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修补房间隔缺损于第四肋间进胸,插特定制作的长形的带导芯的主动脉供血管和直角腔静脉引流管。体外循环采用常温体外循环全身灌注方法,全体外开始后可用38℃温水保温。心内操作时,鼻咽部温度保持在34℃左右。体外循环即将结束时,复温至鼻咽部温度达38.5℃体外循环中应用中深度血液稀释方法,转流中血细胞压积维持在17%~22%。为了减少库血的应用,术中还应用了自身血回收机,以尽力回收切口中出血。结果 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20~6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38min,心脏停跳时间为5~41min。术中维持动脉平均压60~80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为0~10cmH2O,术中尿排出量300~1200ml。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为93%。全组体外循环均顺利,无意外故障发生。结论 小切口微创手术的体外循环有其特殊性,掌握好小切口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各个环节,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微创外科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血液稀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