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OCT观察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费芸 汪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随访67例67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wk,1、3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于术后3mo...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随访67例67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wk,1、3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于术后3mo根据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分为A组(BCVA>0.5)和B组(BCVA≤0.5)。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后两两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CVA(LogMAR)术后各时间点较术前均好转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04,P<0.01)。CFT术前较术后1wk,1 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2),较术后3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术后3mo较术后1wk,1mo增厚,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排除黄斑中心凹病变眼术后3mo的BCVA与CFT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r=0.28,P=0.03)。术后3mo A、B组间C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3),年龄及人工晶状体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形态变化及相关因子分析
2
作者 王惠英 江志坚 +2 位作者 吴罕樑 董健鸿 荣翱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的视网膜形态变化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O)的相关关系。方法 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的视网膜形态变化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O)的相关关系。方法 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模成功后,按病程分为糖尿病2、4、6、8个月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缓冲液,根据与实验组年龄匹配原则平均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在第2、4、6、8个月检测血清VEGF、ET、NO含量,摘除眼球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应用SPSSl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病程4个月始出现明显视网膜组织水肿,细胞排列紊乱,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各实验组血清VEGF、ET含量较同鼠龄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2个月组血清NO含量较同鼠龄对照组高(P<0.05),而糖尿病6个月组及糖尿病8个月组血清NO含量较同鼠龄对照组低(P<0.05)。随着病程延长,实验组血清VEGF、ET含量逐渐升高,NO含量逐渐降低(P<0.05)。实验组血清VEGF与ET含量成正相关(r=0.821,P<0.01),与NO含量成负相关(r=-0.814,P<0.01);血清ET含量与NO成负相关(r=-0.802,P<0.01)。结论 VEGF、ET和NO的含量与DR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考虑血清VEGF、ET和NO含量可以间接反映DR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大鼠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唐海健 吴罕樑 +1 位作者 费芸 汪素萍 《安徽医学》 2017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邮电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94例(9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 目的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邮电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94例(9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在颞侧10点钟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在角膜上方12点钟位行手术切口。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行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37±0.32)μm、(0.98±0.35)μm,Z(4,2)分别为(0.03±0.02)μm、(0.08±0.0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77±0.26)μm,B组(1.14±0.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19±0.03)μm、(0.97±0.39)μm,Z(4,2)分别为(0.03±0.03)μm、(0.08±0.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56±0.17)μm,B组(1.37±0.6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上方12点钟位切口,颞侧10点钟位切口的术后手术源性角膜波前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 切口 波前像差
下载PDF
73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4
作者 贺忠民 徐敏忠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2期48-49,共2页
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6年4月共行73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3例男49眼,女24眼;年龄5~86岁。先天性白内障3眼,外伤性白内障4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3眼,老年性白内障63眼(其中7例为... 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6年4月共行73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3例男49眼,女24眼;年龄5~86岁。先天性白内障3眼,外伤性白内障4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3眼,老年性白内障63眼(其中7例为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外伤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白内障术后 先天性白内障 后囊破裂 无晶体 临床分析 瞳孔上移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