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区主要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力军 洪美玲 +3 位作者 袁晓 裴恩乐 刘振生 王正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2007年6月对上海市区17个主要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9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3目6科8属,其中两栖动物4种,占上海两栖动物种数的50%,爬行动物5种,占上海爬行动物种数的18.5%。由于适宜生境的缺失、红耳龟Trachemys scrip... 2007年6月对上海市区17个主要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9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3目6科8属,其中两栖动物4种,占上海两栖动物种数的50%,爬行动物5种,占上海爬行动物种数的18.5%。由于适宜生境的缺失、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和流浪猫的增多、人为干扰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上海市区公园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十分稀少。两栖动物中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和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plancyi plancyi为主要优势类群,爬行动物数量十分稀少,而外来物种红耳龟则是爬行动物的主要优势类群,并分布于许多公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爬行动物 多样性 外来物种 上海 公园
下载PDF
上海地区爬行类及两栖类动物隐孢子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党海亮 何国声 +6 位作者 张龙现 曹杰 金惠宇 虞坚颐 朱顺海 黄燕 徐梅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的蛇,蜥蜴,蟾蜍,龟等部分爬行类动物及两栖类动物感染隐孢子虫情况。方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结果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31条野生蛇,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5.2%(14/31);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的蛇,蜥蜴,蟾蜍,龟等部分爬行类动物及两栖类动物感染隐孢子虫情况。方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结果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31条野生蛇,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5.2%(14/31);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44份粪样总感染率为13.6%(6/44),蜥蜴感染率为30%(3/9),乌龟感染率为100%(1/1),巨龟感染率为100%(1/1),蟒蛇感染率为25%(1/4);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测,仅发现2份蜥蜴样品感染,感染率为22.2%(2/9)。结论本调查表明,来自野外蛇的隐孢子虫感染率要显著高于动物园驯养的爬行动物,对喜食野生蛇类的陋习提出了严重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 改良抗酸染色法 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 隐孢子虫
下载PDF
上海地区野生蛇类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金惠宇 裴恩乐 +1 位作者 党海亮 何国声 《野生动物》 2007年第6期23-24,共2页
用改良抗酸性染色法对采自上海地区野生蛇类的胃内容物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野生蛇类隐孢子虫的感染率高达45.2%,显著高于动物园驯养的爬行动物的感染率(4.5%)。同时揭示了野生蛇类驯养死亡率极高的重要原因,... 用改良抗酸性染色法对采自上海地区野生蛇类的胃内容物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野生蛇类隐孢子虫的感染率高达45.2%,显著高于动物园驯养的爬行动物的感染率(4.5%)。同时揭示了野生蛇类驯养死亡率极高的重要原因,并给喜食蛇类等野生动物者提出了严重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野生蛇类 隐孢子虫 感染率
下载PDF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内及周边地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骁俊 葛振鸣 +3 位作者 裴恩乐 施文彧 王正寰 王天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54-1958,共5页
2006年3-9月,对上海世博园区及周边地区鸟类资源进行普查,并对鸟类数量、种类和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现有鸟类10目27科67种,其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46。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了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并将鸟类群落... 2006年3-9月,对上海世博园区及周边地区鸟类资源进行普查,并对鸟类数量、种类和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现有鸟类10目27科67种,其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46。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了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并将鸟类群落指数与园林绿地的8项环境指标进行分析,表明鸟类的种数、数量以及多样性指数与公园的面积、水域面积、形状指数、生境种类呈极显著相关;鸟类多样性、均匀性指数与树种总数呈显著相关;鸟类种数与环境中的位置条件有关。同时,就世博园区绿地建设中的引鸟工程,提出了5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园 鸟类群落 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上海大莲湖鱼类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岳峰 罗祖奎 +2 位作者 吴迪 裴恩乐 王天厚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662,共6页
于2009年4月11—19日、4月27—5月8日和5月20—29日3个时间段对大莲湖的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组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鱼类样本24061尾,隶属11科17属22种。群落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76.38%;Shannon-Wiener多... 于2009年4月11—19日、4月27—5月8日和5月20—29日3个时间段对大莲湖的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组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鱼类样本24061尾,隶属11科17属22种。群落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76.3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0027,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5959,Pielous均匀度指数(J′)为0.3244,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标(D)为2.0816,相对稀有种数(R)为90.91%;鱼类群落可分为3个生态类型:江海洄游性鱼类有3种、河湖洄游性鱼类1种和定居性鱼类18种。鱼类食性可分为5种类型:食鱼性鱼类9种、食无脊椎动物性鱼类2种、杂食性鱼类7种、食浮游生物性鱼类有3种和草食性鱼类1种。研究结果表明:大莲湖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标处于较低水平,稳定性较低;相对于黄埔江下游地区,大莲湖的食鱼性鱼类比例较高,说明位于黄浦江上游的大莲湖之水质好于下游流域。为保护和持续利用大莲湖鱼类资源,应加强监管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大莲湖 鱼类群落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冬季种群栖息地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15
6
作者 董斌 吴迪 +3 位作者 宋国贤 谢一民 裴恩乐 王天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351-4358,共8页
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崇明东滩对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种群生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震旦鸦雀种群和生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造成的... 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崇明东滩对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种群生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震旦鸦雀种群和生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造成的芦苇滩涂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生境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为(5.08±3.11)只/hm2;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芦苇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震旦鸦雀种群的分布和芦苇的高度、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和食物资源量呈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和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呈显著负相关;互花米草入侵和芦苇收割降低了震旦鸦雀越冬期的栖息地质量,保留一部分生长质量较好的芦苇可以缓解震旦鸦雀冬季种群的生存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震旦鸦雀 冬季种群 生境选择
下载PDF
上海的湿地与水鸟
7
作者 袁晓 《园林》 2008年第11期22-25,共4页
什么是湿地《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咸淡水或咸水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关键词 《湿地公约》 水鸟 上海 咸淡水 沼泽地 泥炭地 潮时
下载PDF
长江口滩涂围垦后水鸟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南汇东滩为例 被引量:41
8
作者 张斌 袁晓 +3 位作者 裴恩乐 牛俊英 衡楠楠 王天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599-4608,共10页
近年来长江口滩涂湿地高强度的促淤围垦对生物多样性保育造成了严重影响。2006至2010年在南汇东滩进行了水鸟调查,研究围垦后堤内环境的快速演替过程对水鸟的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3类主要水鸟类群,结果表明鸻... 近年来长江口滩涂湿地高强度的促淤围垦对生物多样性保育造成了严重影响。2006至2010年在南汇东滩进行了水鸟调查,研究围垦后堤内环境的快速演替过程对水鸟的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3类主要水鸟类群,结果表明鸻鹬类的总数量呈严重下降趋势(ANOVA,P=0.009),而雁鸭类和鹭类总数量在上升(ANOVA,P=0.015;P=0.00);在种类数量方面,鸻鹬类和雁鸭类差异不显著(ANOVA,P=0.597;P=0.523),鹭类种类数变化极显著(ANOVA,P=0.00)。同时,通过对水鸟的栖息地选择因子偏好的分析,发现滩涂减少是鸻鹬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大型水产养殖塘和芦苇增加是雁鸭类和鹭类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为此提出相应海岸带湿地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湿地 围垦 栖息地退化 生境偏好 生态保育
下载PDF
崇明东滩人工湿地越冬水禽行为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桑莉莉 葛振鸣 +3 位作者 裴恩乐 徐骁俊 姜姗 王天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0-945,共6页
2006年12月上旬—2007年2月下旬,在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鱼-蟹塘)对7种优势种水禽的昼间(6:30—17:30)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鹭(Egretta garzetta)、苍鹭(Ardea cinerea)和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以停伫行为为主,分别... 2006年12月上旬—2007年2月下旬,在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鱼-蟹塘)对7种优势种水禽的昼间(6:30—17:30)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鹭(Egretta garzetta)、苍鹭(Ardea cinerea)和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以停伫行为为主,分别占全天行为的34.09%、45.45%和54.55%;白骨顶(Fulica atra)、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取食行为较活跃,分别占全天行为的32.58%和35.00%;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和银鸥(Larus argentatus)游水活动分别占全天行为的44.70%和31.82%。此外,环境温度和光照与水禽活动呈正相关,与风速负相关,湿地内水位由于变化不大而对越冬水禽行为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禽 行为 环境因子 崇明东滩
下载PDF
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冬季水鸟的夜间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姗 葛振鸣 +3 位作者 裴恩乐 徐骁俊 桑莉莉 王天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7,共7页
2006年11月中旬至2007年2月中旬,以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鱼蟹塘)为主要研究区域,对8种水鸟越冬期夜间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绿头鸭(A.platyrhynchos)、银鸥(Larus argentatus)及白鹭(Egretta... 2006年11月中旬至2007年2月中旬,以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鱼蟹塘)为主要研究区域,对8种水鸟越冬期夜间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绿头鸭(A.platyrhynchos)、银鸥(Larus argentatus)及白鹭(Egretta garzetta)等白天在塘内栖息和取食的水鸟,黄昏时飞离并栖息于堤外海滩或堤内农田和防护林,次日清晨飞回。夜间停留在鱼蟹塘的水鸟活动差异性显著。其中,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白天栖息于堤内防护林,夜间17:00~17:30时后飞入鱼蟹塘,分散于塘内光滩及芦苇附近活动,在约23:30时后其行为以觅食为主,达70%以上。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和骨顶鸡(Fulica atra)活动频繁,主要分布于芦苇丛和周边水域,21:30~次日2:30时其觅食行为达到高峰,数量占60%~90%,2:30~3:30时后转为以休息为主。而白天活动频繁的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夜间停留在塘内,主要休息于水位较深区域。结果表明,越冬水鸟夜间行为具多样性,可能与昼间活动模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次生人工湿地 越冬水鸟 夜间行为
下载PDF
崇明东滩春季鸟类群落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玲 李波 +1 位作者 袁晓 徐宏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126,共7页
2003年春季对崇明东滩潮间带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4种,隶属7目15科。崇明东滩潮间带春季鸟类平均密度为14.60只/hm2,鸟类多样性指数2.08、均匀度指数0.49、优势度指数0.22。芦苇带、海三棱草带和盐渍藻类带是东... 2003年春季对崇明东滩潮间带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4种,隶属7目15科。崇明东滩潮间带春季鸟类平均密度为14.60只/hm2,鸟类多样性指数2.08、均匀度指数0.49、优势度指数0.22。芦苇带、海三棱草带和盐渍藻类带是东滩潮间带典型的生境,各生境的鸟类种类、密度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其中芦苇带25种,平均密度2.56只/hm2;海三棱草带有48种,平均密度15.38只/hm2;盐渍藻类带36种,平均密度21.04只/hm2。3种生境中盐渍藻类带鸟类的生物多样性最高,海三棱草带最低。研究表明,滩涂围垦、人类活动干扰、互花米草的入侵是影响鸟类在东滩栖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崇明东滩 春季 多样性
下载PDF
重引入狗獾释放后定居巢的生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彤 褚可龙 +3 位作者 蒋文忠 顾国林 袁晓 徐宏发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2014年4月—2016年3月,对上海郊区释放的狗獾所建立的洞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异地引入的狗獾在大规模城市化的上海郊区仍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并能很好地适应野外的自然环境。生境特征分析显示:释放后的狗獾喜好在有地下空间、地势较... 2014年4月—2016年3月,对上海郊区释放的狗獾所建立的洞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异地引入的狗獾在大规模城市化的上海郊区仍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并能很好地适应野外的自然环境。生境特征分析显示:释放后的狗獾喜好在有地下空间、地势较高的竹林、靠近水源、远离公路的生境中营巢定居;在乔木密度高、草本长势好、远离公路的生境中觅食。狗獾食源地调查显示:上海郊区狗獾冬季主要食物是蚯蚓和土壤昆虫,其主要来源依次为:果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常绿阔叶林。在上海郊区,重引入狗獾释放成功须满足5个条件: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地势较高长势好的竹林,成熟的果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提供食物,充足的水源以及避免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獾 重引入 洞巢 生境
下载PDF
崇明陈家镇示范绿地两栖类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文利 裴恩乐 +3 位作者 袁晓 张庆费 施洪亮 李永涛 《野生动物》 2009年第5期263-264,289,共3页
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对崇明陈家镇示范绿地两栖类进行调查,根据两栖类资源和生境的特点,选取了17处调查地点。共记录到泽蛙、中华蟾蜍、黑斑蛙、金线蛙等两栖类4种,共计546只,其中泽蛙329只,占总数的61%,优势明显。在不同栖息生境中... 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对崇明陈家镇示范绿地两栖类进行调查,根据两栖类资源和生境的特点,选取了17处调查地点。共记录到泽蛙、中华蟾蜍、黑斑蛙、金线蛙等两栖类4种,共计546只,其中泽蛙329只,占总数的61%,优势明显。在不同栖息生境中浅滩观测到两栖类种类最多,4种两栖类都观测到,在林带观测到的两栖类有266只,占总数的49%,数量最多,不同生境两栖类分布差异显著。不同水域中沟浜分布的两栖类有4种,达到全部观测4种记录,同时沟浜观测到两栖类303只,占总数的55%,数量最多,两栖类分布受水域性质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陈家镇 两栖类 生境
下载PDF
上海沿江沿海湿地南迁水鸟群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裴恩乐 袁晓 +3 位作者 汤臣栋 马强 陈秀芝 刘雨邑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6-912,共7页
2005,2006年的9-11月,对上海沿江沿海的5个湿地区域内的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7目15科101种水鸟,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12种,IUCN受威胁鸟类10种;有6种水鸟的记录数量达到或超过了该物种在东亚地区种群估计数量的1%,4个区域达到了国际重... 2005,2006年的9-11月,对上海沿江沿海的5个湿地区域内的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7目15科101种水鸟,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12种,IUCN受威胁鸟类10种;有6种水鸟的记录数量达到或超过了该物种在东亚地区种群估计数量的1%,4个区域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9-10月是上海地区南迁水鸟的高峰期,估计鹬类的南迁持续时间达到100 d左右;南迁期间雁鸭类物种数和总数量持续增加,但鹭类和鸥类却持续下降.崇明东滩堤内人工湿地已成为南迁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对崇明东滩堤外天然湿地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补充作用.南汇边滩已围垦区域作为南迁期间记录鹬类物种数和总数量最多的地区,只要能合理控制该区域的水位变化,有望成为本市鹬类南北迁徙过程中的重要停歇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鸟 南迁 群落 种群变化 上海
原文传递
城市公共绿地常见木本植物组成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7
15
作者 王勇 许洁 +5 位作者 杨刚 李宏庆 吴时英 唐海明 马波 王正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绿地已经成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中的木本植物群落构成对鸟类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研究木本植物配置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对提升城市公共绿地作为鸟类栖息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我们于2009–...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绿地已经成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中的木本植物群落构成对鸟类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研究木本植物配置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对提升城市公共绿地作为鸟类栖息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我们于2009–2010年间在上海市滨江森林公园就木本植物和鸟类群落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样线法结合样点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5科64种5,368只(次),鸟类多度全年变化显著,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11月。丰富度全年也呈现双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4月和12月。全年鸟类多样性(Simpson指数)差异显著,10月最高,8月最低。样方调查共记录到77种木本植物,其中有14种(乔木9种、灌木5种)出现率超过5个样方,定义为常见种,其果期主要集中在9月到翌年2月,其上常见林业致病害虫的发生盛期集中在5–11月。主成分分析显示,常见木本植物上观察到的鸟类可划分为8个鸟类集团,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秋冬季常见木本植物果期与植食性、肉食性、食虫性、杂食性等多个鸟类集团的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秋冬季鸟类迁徙高峰期不同鸟类集团均能获得丰富的食物资源。就常见木本植物对鸟类群落的重要值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乔木对鸟类重要值较高,而灌木层对鸟类的重要性整体偏低,说明滨江森林公园的灌木层作为鸟类栖息地的功能建设尚需加强。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提高上海城市公园鸟类多样性的植被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绿地 上海 鸟类集团 植物群落 木本植物
原文传递
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鸻形目水鸟适宜生境变化:以崇明东滩迁徙停歇地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邹业爱 牛俊英 +4 位作者 汤臣栋 裴恩乐 唐思贤 路珊 王天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00-3307,共8页
崇明东滩湿地是鸻形目水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本文借助Landsat ETM+遥感影像对研究地区2000—2010年鸻形目水鸟适宜生境(海三棱藨草和滩涂湿地)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借助FRAGSTATS景观指数对适宜生境的景观特... 崇明东滩湿地是鸻形目水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本文借助Landsat ETM+遥感影像对研究地区2000—2010年鸻形目水鸟适宜生境(海三棱藨草和滩涂湿地)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借助FRAGSTATS景观指数对适宜生境的景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鸻形目水鸟的适宜生境的总面积为10305.52 hm2,仅次于深水区湿地(15918.66 hm2)。海三棱藨草和滩涂湿地的总面积在2000—2006年缓慢增加(从10448.2hm2增加到10696.5 hm2)。海三棱藨草和滩涂湿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由深水区湿地转化而来,而其面积的减少主要被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所取代。与2000年相比,海三棱藨草和滩涂湿地的景观异质性和破碎程度在2010年趋于增加(2000—2006年趋于增加,2006—2010年趋于下降)。在整个景观尺度上,所有湿地的异质性和破碎程度在2000—2006年趋于增加,而在2006—2010年趋于下降。从景观特征来看,研究地区鸻形目水鸟适宜生境的质量(生境组成/要素配置、复杂性、连接性和异质性等)在2000—2006年趋于下降,而在2006—2010年趋于增加。本文结果有助于指导湿地修复与营造策略的制定,以更好地实现在长江河口湿地保护迁徙鸻形目水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境变化 生境破碎化 景观指数 遥感 崇明东滩湿地
原文传递
獐的警戒行为模式及逃跑起始距离的适应性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鑫鑫 陈珉 +5 位作者 王会 裴恩乐 袁晓 沈国平 蔡锋 徐桂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30,共6页
为了掌握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警戒行为特征并为重引入项目提供管理依据,以人为干扰源观察獐的警戒反应,发现其警戒模式包括听(hear)或扫视(scan)、盯视(stare)、走开(walk away)、跑开(runaway)、吼叫(bark)和压脖(stretch)。利用... 为了掌握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警戒行为特征并为重引入项目提供管理依据,以人为干扰源观察獐的警戒反应,发现其警戒模式包括听(hear)或扫视(scan)、盯视(stare)、走开(walk away)、跑开(runaway)、吼叫(bark)和压脖(stretch)。利用逃跑起始距离对上海松江野化圈养(自主采食)獐、上海华夏圈养(人工饲喂)獐和江苏盐城野生獐警戒性进行比较,得出人工饲喂獐警戒性最小,野生獐警戒性最大。野化獐警戒性提高,表明可通过降低人类活动和种群密度、扩大区域面积等途径野化提高獐警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戒模式 逃跑起始距离
原文传递
圈养雄獐领域行为和粪便睾酮水平变化的关系
18
作者 余晓俊 陈珉 +4 位作者 张恩迪 张志明 叶建华 裴恩乐 袁晓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
2011年8月到2012年4月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公园獐重引入试点,采用目标取样、扫描取样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圈养条件下6只成体雄獐(Hydropotes inermis)的6种领域行为进行观察,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雄獐粪便中的睾酮水平变化... 2011年8月到2012年4月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公园獐重引入试点,采用目标取样、扫描取样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圈养条件下6只成体雄獐(Hydropotes inermis)的6种领域行为进行观察,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雄獐粪便中的睾酮水平变化。结果表明,雄獐的许多领域行为发生频次表现出明显的月间变化,包括打斗、威胁、取代、追逐和粪尿标记;擦额标记行为频次虽月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领域行为一样在11月份出现频次峰值。发情期(2011年10月~2012年1月)和非发情期(2011年9月、2012年2~4月),打斗、威胁、粪尿标记和擦额标记行为发生频次差异显著;取代和追逐行为频次差异不显著。6种领域行为的发生频次均在发情期明显高于非发情期。粪便睾酮含量在发情期和非发情期差异显著,发情期明显高于非发情期,其含量在12月份达到峰值(51.16±9.85)ng/g。雄獐的威胁、擦额标记、粪尿标记和打斗行为发生频次与睾酮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取代和追逐行为与睾酮水平变化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行为 粪便睾酮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