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器官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耀婷 陈险峰 +4 位作者 胡海清 殷杏 陈勇 周庭银 仲人前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诊断器官移植术后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130例在本院肝、肾移植中心住院疑似IFI的患者的血浆标本,进行G实验检测。其中64例最终确诊...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诊断器官移植术后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130例在本院肝、肾移植中心住院疑似IFI的患者的血浆标本,进行G实验检测。其中64例最终确诊或临床诊断为IFI患者,设为IFI组,余66例为非IFI组。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和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血浆BG浓度≥10 pg/mL判定G试验阳性。采用四格表计算G试验诊断IF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G试验结果进行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130例患者中,IFI组中G试验阳性57/64,阳性率89.1%;阴性7例,假阴性率10.9%。非IFI组G试验阳性15/66,假阳性率22.7%。G试验阳性诊断IF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77.3%,79.2%和87.9%。根据G试验结果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813~0.937)。结论 G试验对器官移植患者IFI具有中等诊断价值。适当提高诊断界值及重复检测可较大程度地消除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 3)-β-D葡聚糖 器官移植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
下载PDF
构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良好的交流方式与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飞 仲人前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95-796,共2页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有日新月异的发展,临床医师在实践中需求新的有价值的检验项目。检验科如何针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及时获取临床的相关信息?构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良好的交流平台和长效管理机制,是体现...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有日新月异的发展,临床医师在实践中需求新的有价值的检验项目。检验科如何针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及时获取临床的相关信息?构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良好的交流平台和长效管理机制,是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与检验发展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检验信息系统 管理制度 沟通能力
下载PDF
明胶-几丁糖膜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斯清庆 侯春林 +1 位作者 顾其胜 邵敏伟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制备几丁糖膜以及研究其止血性能。方法 在透析后的几丁糖与明胶混合液中加入戊二醛交联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几丁糖膜。取新西兰兔4只,在背部两侧对称性剪开直径1cm渗血伤口,分别用纱布和几丁糖膜止血,观察与创面的粘附情况,记录... 目的制备几丁糖膜以及研究其止血性能。方法 在透析后的几丁糖与明胶混合液中加入戊二醛交联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几丁糖膜。取新西兰兔4只,在背部两侧对称性剪开直径1cm渗血伤口,分别用纱布和几丁糖膜止血,观察与创面的粘附情况,记录出血时间,以膜或纱布中Hb光度吸收值表示出血量。结果 几丁糖膜与创面粘附良好,几丁糖膜组、纱布组的出血时间分别为78.25±6.42秒、119.05±11.39秒,Hb光度吸收值为0.76±0.51、1.63±0.72,明显优于纱布对照组(P<0.01)。结论 几丁糖膜具有一定的止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性能 实验 明胶 几丁糖膜 几丁质 甲壳质
下载PDF
β_2-微球蛋白在恶性实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民军 叶伟民 +1 位作者 陆慧琦 仲人前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9-169,17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 β2 -微球蛋白 (β2 - M)对恶性实体瘤的诊断意义 方法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 36例正常对照组和 190例各类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血清 β2 - M,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 β2 - M为 (1.89± 0 .47) mg/ L,... 目的探讨血清 β2 -微球蛋白 (β2 - M)对恶性实体瘤的诊断意义 方法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 36例正常对照组和 190例各类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血清 β2 - M,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 β2 - M为 (1.89± 0 .47) mg/ L,癌肿组为 (3.32± 0 .84) mg/ 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以血清 β2 - M≥ 2 .9mg/ L 为阳性判断标准 ,癌肿组平均阳性率为 6 5 .8% ,肝癌、胰腺癌的阳性率最高 ,为 78.6 %和 77.8% ;乳腺癌阳性率最低 ,为 47.4%。结论血清 β2 - M对恶性实体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能提高检出阳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恶性肿瘤 诊断 实体瘤
下载PDF
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
5
作者 张斌 屠小卿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8期3184-3185,共2页
目的:为探讨血清中Ⅳ型胶原(COLIV)、Ⅲ型胶原N端肽(PⅢNP),以及白细胞介素-6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COLIV,采用放免法检测PⅢNP,LI-6用酶免法测定。用于对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代表性疾病,如慢性迁延性肝炎(chronisper... 目的:为探讨血清中Ⅳ型胶原(COLIV)、Ⅲ型胶原N端肽(PⅢNP),以及白细胞介素-6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COLIV,采用放免法检测PⅢNP,LI-6用酶免法测定。用于对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代表性疾病,如慢性迁延性肝炎(chronispersistenthepatitis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hronisactivehepatitisCAH),肝硬化(livercirrhosisLC)和健康对照进行对比,并对65份病例采用肝活检及肝组织切片纤维染色分级。肝纤维化诊断分五期(S0-S4),统计三者的血清值。结果:各病理组织学纤维化分期与血清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980,P<0.01;r=0.974,P<0.01;r=0.983,P<0.01)。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增加三项检测指标均呈显著性相关。尤其对于CAH、LC阶段,P<0.005,结论:联合检测COLIV、PⅢNP和LI-6在肝脏纤维化分型及预后判断上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Ⅳ型胶原 Ⅲ型胶原N端肽LI-6 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分期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诱导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凋亡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杰军 许青 +4 位作者 郭静 张玲珍 张登海 高勇 王兵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研究羟基喜树碱体外诱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处理在体外培养的胰腺细胞,以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分析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0.05mg/ml浓度下,羟基喜树碱作用于体外培养... 研究羟基喜树碱体外诱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处理在体外培养的胰腺细胞,以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分析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0.05mg/ml浓度下,羟基喜树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20小时后,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在13.2%-15.3%之间,主要以早、中期的表现为主:在0.lmg/ml浓度下,作用20小时后,凋亡率在26.l%-30.4%之间,凋亡形态学表现主要以晚期为主。结论:羟基喜树碱可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用于胰腺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羟基喜树碱 细胞凋亡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肽表位KLIANNTRV多聚体重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蒋天舒 周晔 +5 位作者 吴传勇 陈燕 陈波 谷明莉 仲人前 邓安梅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2,177,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肽表位KLIANNTRV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以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效应。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表位KLIANNTRV,引入Th表位PADRE及木马肽序列(RKKRRQRRR),并以RVKR序列作为接头,分别合成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 目的重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肽表位KLIANNTRV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以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效应。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表位KLIANNTRV,引入Th表位PADRE及木马肽序列(RKKRRQRRR),并以RVKR序列作为接头,分别合成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肽表位KLIANNTRV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全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后分别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并以IPTG诱导表达,进一步经GST亲合层析柱纯化,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表位KLIANNTRV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的表达质粒,并经IPTG诱导表达了大小约为20000、32000、54000的融合蛋白。结论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肽表位KLIANNTRV多聚体的重组表达为进一步开发结核疫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表位 重组表达 纯化
下载PDF
巨分子酶与临床疾病的关联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爱华 于嘉屏 +2 位作者 顾鹏飞 陈军 樊笑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巨分子酶 临床 疾病 巨肌酸激酶 巨乳酸脱氢酶 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
下载PDF
他克莫司在临床检测中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叶伟民 陆慧琦 +2 位作者 朱烨 李畅 韩焕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通过方法学比较为临床推荐一种更精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以目前常用的酶联免疫法(ELISA)和微粒子酶免疫(MEIA)技术,检测58例肝移植和肾移植患者血清中他克莫司的浓度,比较两者间的相关性。结... 目的通过方法学比较为临床推荐一种更精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以目前常用的酶联免疫法(ELISA)和微粒子酶免疫(MEIA)技术,检测58例肝移植和肾移植患者血清中他克莫司的浓度,比较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种方法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72),但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EIA法检测值普遍比前者高。结论两种方法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适合临床批量样本测试。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没有可比性,不应互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酶联免疫法 微粒子酶免法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抗体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季军 李勇 +7 位作者 王金湖 张悦梅 徐国新 许国华 龚燕萍 邓正泊 仲人前 蒋廷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38-742,共5页
目的以定性和定量方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自身抗体,比较方法学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BC患者74例。分别以多重微珠... 目的以定性和定量方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自身抗体,比较方法学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BC患者74例。分别以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和抗核抗体,分析各自身抗体在PBC中的分布、不同方法学间的符合度及其与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所有PBC患者均为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抗核抗体中anti-gp210和anti-SP100阳性率分别为22.9%、20.3%;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中除抗RNP、Scl-70和Centromere B(Cent B)抗体之外其他自身抗体的符合率均超过90%,其中AMA-M2和抗Sm抗体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 AMA-M2定量结果与肝功能各指标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anti-gp210阳性组患者AMA-M2浓度、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较阴性组显著升高(P<0.05); anti-SP100阳性组患者SSA 60、SSB、RNP、Rib P、ds DNA、Histone、PCNA和Cent B抗体表达水平较阴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BC患者自身抗体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AMA-M2定量检测结果与anti-gp210的关系提示其可能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抗线粒体抗体 GP210 SP100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屠小卿 仲人前 +3 位作者 范列英 朱烨 薛菖 叶伟民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方法 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 2 0 0例健康人和 17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及未明原因肝损组 )血清中多种自...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方法 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 2 0 0例健康人和 17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及未明原因肝损组 )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 ,分析各组自身抗体出现的阳性率。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可按所出现的自身抗体的类型的不同分为Ⅰ、Ⅱ、Ⅲ型 ,各型所占比例分别为 75 %、8.3%、16 .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抗线粒体抗体 (AMA) 10 0 %阳性 ,其中M2型AMA的阳性率高达 95 .5 %。未明原因肝损患者自身抗体的出现率达 80 .0 % ,有 2 0 %未出现自身抗体 ,4 .5 %患者出现未知自身抗体。结论 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征性自身抗体的出现 ;注重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明确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分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海清 周庭银 +2 位作者 唐德羽 陈险峰 邵敏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880-2882,共3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肝移植术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以大肠埃希菌(23.97%)、肺...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肝移植术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以大肠埃希菌(23.97%)、肺炎克雷伯菌(17.08%)和鲍曼不动杆菌(15.70%)为主,其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67%)和铜绿假单胞菌(11.02%)。不同系统的感染,其细菌种类有所差异。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耐药性,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也具有较强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100%、86.67%。结论:引起肝移植术后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进行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用药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革兰氏阴性菌 抗药性 细菌种类
下载PDF
Her2/neu基因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慧琦 耿红莲 +2 位作者 孙静 徐毅 韩焕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建立人Her2/neu基因mR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方法基于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构建克隆载体pGEM—T—Her2/neu作为定量模板,通过荧光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的循环数来定量起始模板,以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 目的建立人Her2/neu基因mR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方法基于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构建克隆载体pGEM—T—Her2/neu作为定量模板,通过荧光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的循环数来定量起始模板,以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且在GeneAmp 5700型检测仪上测定10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Her2/neu表达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同时对最大值及最小值重复测量。结果Her2/neu动态检测范围为10^3~10^7拷贝/ugRNA(r≥0.996),内参β-actin的动态检测范围为10^3~10^8拷贝/ugRNA(r〉0.998)。10例检测癌组织的Her2/neu表达范围为6.6×10^4~4.7×10^6拷贝/ug,最大值10次重复测量值为(4.65±0.55)×10^6拷贝/μg,最小值10次重复测量值为(7.36±0.75)×10^4拷贝/μg。结论成功建立人Her2/neu基因表达RT—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检测Her2/neu基因表达水平,为进一步应用于乳腺癌预后判断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NEU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癌
下载PDF
CD39^+和CD73^+调节性T细胞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脏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勇 王金湖 +7 位作者 鞠少卿 仲人前 张悦梅 龚燕萍 曹季军 吕心路 潘晓园 蒋廷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腺苷代谢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及其与PBC炎性损伤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PBC患者49例和体检健康者3...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腺苷代谢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及其与PBC炎性损伤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PBC患者49例和体检健康者36例。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腺苷代谢通路关键分子CD39和CD73在CD4+T细胞和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中的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Q-TOF/MS)分析患者血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分析以上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及其与肝脏炎性损伤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Mayo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BC组CD4+CD39+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5.28±1.92)%]较对照组[(11.01±3.19)%]显著降低(t=10.25,P<0.01),CD4+CD25+Foxp3+CD39+T细胞(CD39+Treg)在Foxp3+Treg中所占比例[(23.75±9.48)%]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54.68±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9,P<0.01)。PBC组和对照组CD4+CD73+T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和CD4+CD25+Foxp3+CD73+T细胞在Foxp3+Treg中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5和1.083,P>0.05)。PBC组血清ATP水平[(200.28±79.4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89.20±33.7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7,P<0.01)。PBC组CD39+Treg占Treg比例与ATP、GGT和Mayo评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13、-0.378和-0.382,P值分别为0.003、0.007和0.007)。结论 CD39+Treg在PBC患者中比例显著降低,可能通过降低ATP的分解导致炎性损伤加剧。CD73+Treg在PBC患者中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调节性T细胞 CD39 CD73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炎患者颗粒酶B、颗粒溶素、穿孔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晔 邓安梅 +4 位作者 谷明莉 陈燕 陈波 陈孙孝 仲人前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颗粒酶B(granzymeB,GrB)、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及穿孔素(perforin,又称pore-forming pro-tein,PFP)三种免疫效应分子在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首先用密度梯... 目的研究颗粒酶B(granzymeB,GrB)、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及穿孔素(perforin,又称pore-forming pro-tein,PFP)三种免疫效应分子在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首先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2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其次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其中的GrB、GNLY、及PFP的蛋白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方法测定其中GrB、GNLY、及PFP的mRNA含量。并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蛋白含量与一些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PBMC中GNLY、PFP蛋白含量和mRNA均明显降低,而GrB无明显变化。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GNLY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IgG、IFN-γ水平成正相关(r=0.477,P<0.05;r=0.534,P<0.05),与IL-10水平成负相关(r=-0.505,P<0.05)。结论GNLY、PFP可能参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进程,这为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情监控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颗粒酶B 颗粒溶素 穿孔素
下载PDF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婉莹 胡海清 +2 位作者 周琳 宓庆梅 林志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3-163,共1页
日本东亚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2100在临床应用已久,每小时可检测150个标本,可分析血液样品的32个参数,还可分析用于研究的4个参数。它提供了4种分析模式:手动模式、末梢血模式、使用进样器装置的进样器模式和手... 日本东亚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2100在临床应用已久,每小时可检测150个标本,可分析血液样品的32个参数,还可分析用于研究的4个参数。它提供了4种分析模式:手动模式、末梢血模式、使用进样器装置的进样器模式和手动模式,能满足临床不同标本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SYSMEX 常见故障 临床应用 血液样品 末梢血 标本 检测
下载PDF
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新宇 陆慧琦 +2 位作者 李爱民 罗荣城 韩焕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核抗体(ANA)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4名ANA滴度大于1∶10000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抽提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将轻链基因片段克隆入pComb3Hss载体以构建...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核抗体(ANA)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4名ANA滴度大于1∶10000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抽提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将轻链基因片段克隆入pComb3Hss载体以构建轻链文库,随后将重链基因载入κ/λ-pComb3Hss载体,形成κ/λ-Fd-pComb3Hss质粒,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用辅助噬菌体M13KO7感染XL1-Blue,随机的重组抗体文库即表达于丝状噬菌体表面。结果扩增了长度为660bp的轻链κ、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库容为2×104的轻链基因抗体库和库容为4×104的人Fab抗体库,获得了噬菌体滴度为2×109CFU/ml的富含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的噬菌体抗体库。结论成功构建了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噬菌体抗体库,为人源性抗核抗体Fab片段的制备以及进一步评价其在肿瘤免疫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核 抗体 单克隆 噬菌体抗体库 肿瘤
下载PDF
病原菌4944株耐药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敏伟 梁艳 +2 位作者 周庭银 陈险峰 胡海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124-4126,共3页
目的:监测和分析2007年我院感染患者的细菌分离、鉴定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2007年我院细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结果:4... 目的:监测和分析2007年我院感染患者的细菌分离、鉴定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2007年我院细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结果:4944株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效果较好,但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已出现少数耐药菌株,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耐药率达45%以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72.54%和55.69%。糖肽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0.80%和79.60%。结论:2007年我院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及时总结和监测病原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生素滥用及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抗药性 细菌 抗菌药
下载PDF
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胡海清 周庭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246-3248,共3页
目的:了解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以鲍曼不动杆... 目的:了解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ICU病区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以鲍曼不动杆菌(29.18%)和铜绿假单胞菌(27.67%)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2.27%)和肺炎克雷伯菌(11.87%)。不同系统的感染,其细菌种类有所差异。结论:引起ICU病区术后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进行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用药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细菌种类 抗药性
下载PDF
自身抗原gp210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晔 蒋天舒 +4 位作者 陈燕 陈波 谷明莉 仲人前 邓安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人核包膜蛋白自身抗原gp210融合蛋白,以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方法针对基因库中人gp210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PCR方法扩增得到相应的基因片段,经测定序... 目的重组表达人核包膜蛋白自身抗原gp210融合蛋白,以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方法针对基因库中人gp210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PCR方法扩增得到相应的基因片段,经测定序列验证后插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gp21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诱导表达蛋白质,并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重组表达的gp210融合蛋白,进一步经Ni2+亲合层析柱纯化。应用重组gp210融合蛋白建立间接ELISA,检测PBC患者血清中的抗gp210抗体。结果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ET28a(+)-gp210重组质粒。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获得了具有免疫原性的重组gp210融合蛋白。经ELISA检测,PBC患者中抗gp210抗体的阳性率为40.5%,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B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表明,抗gp210阳性患者中IgM浓度显著高于抗gp210阴性患者;经UDCA治疗后,28位PBC患者中,3例抗gp210抗体由阳性转为阴性,9例抗gp210抗体持续阳性,1例抗gp210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16例抗gp210抗体持续阴性;其他临床症状与抗gp210抗体无显著相关。结论应用重组gp210融合蛋白建立ELISA检测自身抗体,对PBC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PBC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 自身抗原 GP210 重组融合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