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吴书其 李瑾 +6 位作者 叶智轶 冯方 吴震宇 李佳宁 傅宏亮 邹仁健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131)I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I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 GBq,n=19)、中剂量组(2.22 GBq和2.96 GBq,n=50)和高剂量组...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131)I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I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 GBq,n=19)、中剂量组(2.22 GBq和2.96 GBq,n=50)和高剂量组(≥3.7 GBq,n=37)。对实施^(131)I治疗前后及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131)I治疗前后,67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记录完整(低剂量组18例,中剂量组37例,高剂量组12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总体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P<0.05),但大部分(82.1%)仍在正常范围内。接受^(131)I治疗前后,106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肾功能检查结果记录。组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DTC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肝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冬虫夏草对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大鼠整体肾功能及尿酶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学智 黎磊石 杨俊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56-158,384,共4页
为了探讨冬虫夏草对环抱素 A(CsA)慢性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对实验3个月大鼠的整体肾功能及尿酶活性进行了动态观察,证明冬虫夏草可改善肾毒性大鼠的少尿及尿钠、钾排出减少,增加菊糖清除率,降低平均动脉压,在实验不同阶段冬虫... 为了探讨冬虫夏草对环抱素 A(CsA)慢性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对实验3个月大鼠的整体肾功能及尿酶活性进行了动态观察,证明冬虫夏草可改善肾毒性大鼠的少尿及尿钠、钾排出减少,增加菊糖清除率,降低平均动脉压,在实验不同阶段冬虫夏草较 CsA 组鼠尿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r-谷氨酰转肽酶(r-GT)、乳酸脱氢酶(LDH)酶活性减低。显示冬虫夏草对 CsA 慢性肾毒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A 冬虫夏草 尿酶 慢性肾毒性
下载PDF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彦 叶朝阳 +5 位作者 高翔 付莉莉 刘晔 李楠 王文苓 梅长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0-193,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自噬溶酶体相关蛋白随损伤时间表达的规律,检测自噬体、溶酶体的变化。方法采用肾动脉夹闭法制作大鼠肾脏I/R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入I/R组和对照组,每组在各时间点各6只。分别于I/R后2、6、1... 目的研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自噬溶酶体相关蛋白随损伤时间表达的规律,检测自噬体、溶酶体的变化。方法采用肾动脉夹闭法制作大鼠肾脏I/R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入I/R组和对照组,每组在各时间点各6只。分别于I/R后2、6、12和24h,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linl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的表达情况,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I/R后肾组织内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结果 I/R组大鼠肾组织内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水平均自I/R后2h起开始升高,至I/R后24h达到高峰(P值均<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对照组大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膜完整,染色质结构正常,细胞质中细胞器形态正常,未见自噬小体;I/R组大鼠I/R后2h可见到损伤区域有自噬体形成,溶酶体增多,I/R后24h最为明显。结论大鼠肾I/R损伤后肾组织的自噬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BECLIN 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通过上调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和Ⅲ型胶原蛋白促进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森炎 钱一欣 +1 位作者 卞蓉蓉 郁胜强 《上海医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上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CTGF刺激(不同剂量或不同时间),检测tTG的蛋白相...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上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CTGF刺激(不同剂量或不同时间),检测tTG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和mRNA水平。观察CTGF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作用和不同信号通路阻断对CTGF调节tTG和Ⅲ型胶原蛋白作用的影响。结果以25、50、100、2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递增(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以1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6、12、24 h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递增(P<0.05),刺激12、24、48 h时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以1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6、12、24 h后tTG mRNA水平逐渐递增(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以1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5 rmin时ERK和Akt通路迅速磷酸化,刺激30 rmin后又恢复至基础水平。p38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未检测到激活。单独以100.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100ng/mL的CTGF和20μmol/L的LY294002,以及单独以20μmol/L的LY294002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使用LY294002阻断P13K/Akt通路后,CTGF对tTG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被抑制。单独以100 ng/mL的CTGF,以及100 ng/mL的CTGF和20μmol/L的PD98059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而单独以20μmol/L的PD98059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tTG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D98059阻断ERK1/2 MAPK通路后,CTGF对tTG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并未受到影响。单独以100 ng/mL的CTGF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细胞内Ⅲ型胶原蛋白和分泌的Ⅲ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以100 ng/mL的CTGF和20μmol/L的LY294002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细胞内Ⅲ型胶原蛋白和分泌的Ⅲ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单独以100 ng/mL的CTGF刺激24 h后(P值均<0.05);单独以20μmol/L的LY294002刺激NRK-49F细胞24 h后的细胞内Ⅲ型胶原蛋白和分泌的Ⅲ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使用LY294002阻断PI3K/Akt通路后,CIGF对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也被抑制,但LY294002本身并不影响tTG的表达。结论 CTGF可以通过PI3K/Akt途径上调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中tTG和Ⅲ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Ⅲ型胶原蛋白
下载PDF
四种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志鹏 陈冬平 +4 位作者 夏天一 王清华 高守红 陈万生 张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69-272,共4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突发(〈7 d)和持续(〉24 h)的肾功能突然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定义为48 h内血清肌酐(Scr)至少上升0.3 mg/dl,或7 d内上升50%,和(或)尿排量〈0.5 ml·kg-1·h-1达6 h。见表1。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临床综合征 肾功能 终末期肾病 细胞因子 脂质运载蛋白 肾脏移植 慢性肾脏疾病 毒性损伤
下载PDF
免疫吸附治疗在肾移植致敏受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琳琳 叶朝阳 +3 位作者 戎殳 陈静 张斌 梅长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治疗对清除肾移植致敏受者体内特异性抗HLA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肾移植致敏(PRA>50%)受者用彤新蛋白A免疫吸附柱行IA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免疫球蛋白及PRA水平。结果:10例患者I...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治疗对清除肾移植致敏受者体内特异性抗HLA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肾移植致敏(PRA>50%)受者用彤新蛋白A免疫吸附柱行IA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免疫球蛋白及PRA水平。结果:10例患者IA治疗次数为4~15次(中位数9)。所有患者IA治疗后血清总IgG水平都明显下降(P<0.001),IgA和IgM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RA8例转阴,1例<30%,1例仍为100%。结论:对于肾移植致敏受者,IA是一种特异性高、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群体反应性抗体 致敏受者 免疫吸附
下载PDF
基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薛澄 周晨辰 +8 位作者 许晶 杨博 徐成钢 戴兵 刘亚伟 孙丽君 高翔 郁胜强 梅长林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通过GEO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下载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患者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分析,得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生物信息... 目的通过GEO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下载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患者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分析,得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ADPK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信号通路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两组关于ADPKD患者肾囊肿组织及对照组织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7869和GSE35831,对其进行DEGs筛选,使用DAVID数据库和Funrich软件分析生物学信息及信号通路,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结果 GSE7869共有3970个DEGs,GSE35831共有147个DEGs。两组DEGs有28个相同的上调基因和24个相同的下调基因:上调DEGs的功能集中在离子通道相关通路,相关信号通路富集于自噬相关通路如m TOR和PI3K/Akt通路、生长因子和整合素相关通路;下调DEGs集中于能量代谢功能和相关信号通路。结论通过分析ADPKD得出的52个DEGs和相关富集信号通路,可为疾病研究提供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和方向;调控ADPKD肾细胞自噬、延缓囊肿进展将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 基因芯片 GO功能富集分析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肾囊性病变387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汤孟君 梅长林 +5 位作者 叶朝阳 赵学智 郁胜强 徐成钢 吴俊 陈效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6期507-509,567,共4页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性病变的远期疗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肾囊性病变的穿刺要点。方法:对387例良性肾囊性病变(其中单纯性肾囊肿291例、多囊肾96例),其中男229例,女158例,年龄11岁~91岁,平...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性病变的远期疗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肾囊性病变的穿刺要点。方法:对387例良性肾囊性病变(其中单纯性肾囊肿291例、多囊肾96例),其中男229例,女158例,年龄11岁~91岁,平均48.6岁。囊肿直径最大143mm×129mm,最小32mm×30mm。对387例良性肾囊性病变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对直径>80mm及囊内感染者治疗后保留导管持续引流。结果:单纯性肾囊肿中77例治疗后随访2年,214例随访6个月,266例囊肿完全消失、无复发;25例治疗后囊肿直径小于30mm,随访期内囊肿无明显增大。96例接受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多囊肾患者,治疗后随访6~24个月,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或未继续恶化者70例,26例患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结论:实时超声引导可提高穿刺治疗肾囊肿的准确性,该法简便易行、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超声 介入治疗 硬化治疗
下载PDF
雷帕霉素抑制人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春艳 梅长林 +4 位作者 袁莉 张懿 付莉莉 蔡厚安 王雪琦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WT9-1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P21)、凋亡...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WT9-1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P21)、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VEGF表达。结果雷帕霉素可抑制WT9-12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雷帕霉素可下调WT9-12细胞cyclinD、上调P21表达,下调BCL-2、上调BAX表达。原代培养的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及WT9-12细胞的VEGF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P<0.05)。雷帕霉素可抑制WT9-12细胞VEGF的表达(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通过抑制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及降低VEGF表达而减少血管形成,从而抑制多囊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雷帕霉素 细胞周期 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异常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培培 梅长林 潘凤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血清脂蛋白 (a)〔Lp (a)〕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 161例CRF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 ,并根据其不同的原发病、肾功能状态、临床心血管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透析方式进行分组 ,观察Lp (a)的变化。...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血清脂蛋白 (a)〔Lp (a)〕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 161例CRF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 ,并根据其不同的原发病、肾功能状态、临床心血管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透析方式进行分组 ,观察Lp (a)的变化。结果 CRF患者与对照者比较两者Lp (a)、血清甘油三酯 (TG)和平均动脉压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白蛋白 (Alb)等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Lp (a)与TG、尿蛋白含量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体重指数、Alb含量呈负相关 (P <0 0 5 )。不同原发病的CRF患者的Lp (a)异常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尿毒症患者与氮质血症患者Lp (a)异常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透析与非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Lp (a)异常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Lp (a)异常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临床心血管检查指标异常者与正常者的Lp (a)异常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CRF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主要临床生化特征是高Lp (a)和高TG血症。CRF时Lp (a)升高与其原发病的类型无关。Lp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脂蛋白 透析治疗
下载PDF
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鹭 汤晓静 +2 位作者 宋东旭 庹素馨 郁胜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病因构成、科室分布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AKI、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上海长征医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31 026例,对所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病因构成、科室分布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AKI、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上海长征医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31 026例,对所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病史检索。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的AKI指南诊断AKI。患者预后分为存活、死亡和放弃治疗,肾脏预后分为完全恢复[出院时血清肌酐(sCr)值低于基础sCr值的1.5倍]、部分恢复(出院时sCr有所下降,但未下降至基础sCr的1.5倍以内且患者无需行透析治疗)、未恢复(出院或死亡时sCr处于最高值或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结果AKI患者564例,发病率为1.8%,其中AKI 1期、2期、3期的构成比分别为40.6%、28.2%和31.2%。发病率最高的科室为肾内科(22.0%),其次为心内科(12.2%)、泌尿外科(10.6%)、ICU(10.1%)、神经外科(8.3%)和肝移植科(6.4%)等。手术(39.5%)为AKI发生的主要病因,其次为感染(19.5%)、肾性因素(12.2%)等。好转出院438例(77.7%),死亡69例(12.2%),放弃治疗57例(1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84,95%CI为1.05-3.65)和AKI分期(OR=3.21,95%CI为1.66-6.20)与病死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住院患者中AKI较常见,病死率高,而高龄和AKI严重程度可增加AKI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急性肾损伤 病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诊断、监测及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澄 周晨辰 +1 位作者 王武涛 梅长林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1期4-7,共4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病率约为1‰-2‰,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ADPKD是西方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第4大病因,约占透析人数的5%-10%,约半数ADPKD患者于60岁前进入ESRD,主要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我国约有150万例ADPK...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病率约为1‰-2‰,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ADPKD是西方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第4大病因,约占透析人数的5%-10%,约半数ADPKD患者于60岁前进入ESRD,主要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我国约有150万例ADPK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肾脏替代治疗 ADPKD 诊断 监测 遗传性肾病 终末期肾病 ESRD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旁腺素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玉梅 郁胜强 +1 位作者 赵学智 梅长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 :寻找降低CRF患者血清PTH的有效途径 ,评价不同PTH水平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RF患者HD、CAPD、肾移植后血清PTH值 ;测定营养生化指数以及用人体测量法来评价不同PTH水平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肾移植后患者较H... 目的 :寻找降低CRF患者血清PTH的有效途径 ,评价不同PTH水平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RF患者HD、CAPD、肾移植后血清PTH值 ;测定营养生化指数以及用人体测量法来评价不同PTH水平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肾移植后患者较HD、CAPD患者血清PTH值下降明显 ;血清PTH值处于 6 5~ 2 0 0 pg/ml的患者营养指数高。结论 :肾移植是清除PTH的有效治疗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营养指数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澄 周晨辰 梅长林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患病率为1‰~2‰,属于罕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肾囊肿且逐渐发展,肾脏体积进行性增大,肾功能逐步降低。PKD1基因突变约占81%,PKD2基因突变约占10.5%~22%。...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患病率为1‰~2‰,属于罕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肾囊肿且逐渐发展,肾脏体积进行性增大,肾功能逐步降低。PKD1基因突变约占81%,PKD2基因突变约占10.5%~22%。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和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信号通路在ADPKD囊肿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表的梅奥风险评估模型和PROPKD(predicting renal outcome in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评分是ADPKD较好的预后评估模型,已成为临床医生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拮抗AVP受体,抑制c AMP通路的托伐普坦已成为ADPKD首个特异治疗药物,可有效抑制总肾脏体积的增长和保护肾功能。药物的长期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病 常染色体显性 预后评估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丽 梅长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4期8-10,共3页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目前公认的一些降低危险因素的策略主要局限于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饮食控制等,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针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目前公认的一些降低危险因素的策略主要局限于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饮食控制等,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针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本文重点介绍糖尿病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非终末期 终末期 防治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者血清中TNF-α、TGF-β_1和IL-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冬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217-2218,共2页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TGF-β1 白细胞介素(IL)-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肾损伤因子-1表达水平在成人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彦 李白翎 +4 位作者 孙海鹏 高翔 付莉莉 梅长林 郁胜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肾损伤因子-1(KIM-1)在成人心脏体外循环(CPB)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8例接受心脏CPB手术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和术后6、12、24、48h的静脉血5 mL,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水平;... 目的探讨肾损伤因子-1(KIM-1)在成人心脏体外循环(CPB)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8例接受心脏CPB手术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和术后6、12、24、48h的静脉血5 mL,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水平;收集患者术前和术后2、6、12、24、48h的尿液标本5mL,采用ELISA法检测尿KIM-1表达水平。比较AKI组与非AKI组术后各时间点sCr和尿KIM-1水平的动态改变,应用ROC曲线评估尿KIM-1水平对CPB术后AK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68例患者中,术后sCr水平明显升高并符合AKI诊断标准的12例(17.6%)为AKI组,余56例患者为非AKI组。两组间术前、术后6hsCr和术前尿KIM-1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KI组术后12h起sCr水平逐渐升高,至术后48h达基线水平的1.67倍,且术后12、24和48h的sCr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基线值和非AKI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非AKI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sCr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KI组术后2h尿KIM-1水平即明显升高,至术后24h达峰值,术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基线值和非AKI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非AKI组术后6、12、24、48h的尿KIM-1水平显著高于同组基线值(P值均<0.05)。术后2h的尿KIM-1诊断AKI的AUC为0.829。当取259ng/L作为AKI的诊断临界值时,其诊断AK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62.5%。尿KIM-1水平与术后24h的sCr水平呈正相关(r=0.589,P=0.044)。结论尿KIM-1可作为成人心脏CPB术后AKI早期诊断的敏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因子-1
下载PDF
中国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林 梅长林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580-588,共9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为1/400-1/1000。AI)PKD主要致病基因有两个,分别称为PKD1和PKD2。该病代代发病,子代发病机率为50%。患者多在成年后...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为1/400-1/1000。AI)PKD主要致病基因有两个,分别称为PKD1和PKD2。该病代代发病,子代发病机率为50%。患者多在成年后出现双侧肾脏囊肿,随年龄增长,逐渐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 遗传性肾病 致病基因 PKD2 PKD1 发病机率
下载PDF
纤毛在多囊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郁胜强 梅长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6期507-509,共3页
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是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疾病之一。上海地区统计数据显示,PKD所致的透析患者占整个透析人群的5.6%,位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良性肾小动脉硬化之后,居第4位。PKD按遗传方式可... 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是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疾病之一。上海地区统计数据显示,PKD所致的透析患者占整个透析人群的5.6%,位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良性肾小动脉硬化之后,居第4位。PKD按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其发病率分别为1/400~1/1000和1/10000~1/4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 多囊肾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5/6肾切除小鼠中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的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晨辰 张颖慧 +6 位作者 戴兵 刘亚伟 孙丽君 徐成钢 郁胜强 梅长林 薛澄 《实验动物科学》 2015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5/6肾切除(5/6 Nx)小鼠慢性肾脏病(CKD)模型,观察小鼠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及钙磷代谢指标,有助于研究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方法 28只C57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切除模型组约5/6左肾,1周后切除右肾,16周后... 目的通过制备5/6肾切除(5/6 Nx)小鼠慢性肾脏病(CKD)模型,观察小鼠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及钙磷代谢指标,有助于研究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方法 28只C57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切除模型组约5/6左肾,1周后切除右肾,16周后处死后收集血尿和肾脏组织标本,常规检测血尿FGF23、甲状旁腺素(PTH)、活性维生素D、钙、磷等指标,观察肾脏病理。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后16周5/6 Nx小鼠出现体质量减低,血清FGF23、PTH,血磷等异常升高,活性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尿蛋白增加。肾脏病理发现系膜基质增生、胶原沉积及纤维化明显,和肾小球代偿性肥大。结论 5/6 Nx小鼠可以出现明显的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特征,是研究CKD骨病合适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钙磷代谢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