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11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吴敏 付敏 +3 位作者 袁俊清 朱慧庭 葛军辉 廖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原发性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于宫颈的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通过形态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59岁,其中9... 目的:探讨宫颈原发性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于宫颈的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通过形态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59岁,其中9例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肿瘤呈菜花状或结节状,直径1.5~4.0 cm,切面灰黄、灰红色相间。光镜下,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构成,胞质少,核分裂象多见,排列呈片状、梁状、岛状,部分病例伴鳞状细胞癌、腺癌成分。2例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肿瘤呈岛状、梁状、腺样和实性生长,可见坏死,可见嗜酸性胞质颗粒,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yn、CgA、CD56、p16、CKpan、Ki-67多为阳性,CK5/6、p40、p63多为阴性。结论: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少见,临床多为绝经后女性,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易误诊为宫颈低分化癌,常合并鳞状细胞癌、腺癌、伴坏死等,需通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神经内分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C/EBP-α基因在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自噬中的作用
2
作者 陈耀丽 翟颖真 +4 位作者 刘桓余 彭继英 尹为华 陶丽丽 刘秀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CC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在肝星状细胞(HSCs)自噬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构建携带C/EBP-α的慢病毒载体Lenti-C/EBP-α,感染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表达;采用... 目的探讨CC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在肝星状细胞(HSCs)自噬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构建携带C/EBP-α的慢病毒载体Lenti-C/EBP-α,感染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表达;采用自噬激活剂Rapamycin处理HSC-T6,Western blot检测C/EBP-α和LC3的表达;将HSC-T6经Lenti-C/EBP-α及自噬激活剂Rapamycin共处理,Western blot检测C/EBP-α和LC3的改变。结果 HSC-T6感染Lenti-C/EBP-α后,自噬活性降低,LC3表达下降;Rapamycin处理HSC-T6后,自噬活性增高,C/EBP-α表达下降,LC3表达增多;HSC-T6经Lenti-C/EBP-α及自噬激活剂Rapamycin共处理,与单纯使用Rapamycin比较,C/EBP-α表达升高,LC3激活减少,抑制HSCs激活。结论 C/EBP-α可以抑制自噬激活,从而抑制HSCs激活,为C/EBP-α抗肝纤维化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CC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自噬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扬 袁天六 +1 位作者 张惠箴 葛军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0-1503,共4页
目前,经获批的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包括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PI3Kδ同型抑制剂等。获批的适应症也越来越广泛,使越来越多的晚期肿瘤患者获益。然而,部分患者出现的免疫相关性副反应可... 目前,经获批的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包括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PI3Kδ同型抑制剂等。获批的适应症也越来越广泛,使越来越多的晚期肿瘤患者获益。然而,部分患者出现的免疫相关性副反应可累及胃肠黏膜、肝脏、皮肤和肺,尤其是发生于肠道的免疫相关副作用是导致患者治疗不连续的主要原因。ICI相关性肠炎的临床表现、镜下特征和病理组织特征与一般性肠炎有重叠也有独特之处。该文就ICI的种类、ICI相关性肠炎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和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副反应 黏膜微环境 T细胞亚群 文献综述
下载PDF
3例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龙 陈鸿远 +1 位作者 王朝明 葛军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468-3470,共3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瘤细胞可能具有树突状纤维母细胞性分化,常显示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最初由KLEMPERER和RABIN于1931年首先报道[1],好发于脏层胸膜,表现为与胸膜...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瘤细胞可能具有树突状纤维母细胞性分化,常显示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最初由KLEMPERER和RABIN于1931年首先报道[1],好发于脏层胸膜,表现为与胸膜相连、周界清楚并常带有蒂的孤立性肿块,以往被称为局限性间皮瘤(localized mesothelioma)、纤维性间皮瘤(fibrous mesothelioma)、孤立性纤维性间皮瘤(solitary fibrous mesothelioma)和间皮下纤维瘤(submesothelial fibroma)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病理 梭形肿瘤细胞
下载PDF
ALK重排Spitz黑色素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涂媛 卢婉平 王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6-821,共6页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Spitz黑色素细胞瘤(ALK rearranged Spitz melanocytoma)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20年8月院外会诊病例及上海阿克曼医学检验所2022年6月会诊病...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Spitz黑色素细胞瘤(ALK rearranged Spitz melanocytoma)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20年8月院外会诊病例及上海阿克曼医学检验所2022年6月会诊病例,共2例皮肤ALK重排Spitz黑色素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资料,分别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例,男性和女性各1例,年龄分别为8岁和11岁。表现为右大腿和左耳廓皮肤息肉样新生物,最大径分别为1.0 cm和1.2 cm。镜下观察,肿瘤由中等偏大的上皮样至胖梭形细胞组成,在皮肤真皮浅层内呈巢状、丛状或束状排列。瘤细胞胞质丰富,嗜伊红色,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小核仁。例2瘤细胞显示轻至中度多形性,并可见核分裂象(平均2个/mm^(2))。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弥漫表达S-100蛋白、SOX10和ALK(1A4和D5F3),不表达HMB45、PNL2和MiTF。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均有ALK基因重排。二代测序分别检测出KANK1::ALK融合和TPM3::ALK融合基因。2例病例分别随访34和14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ALK重排Spitz黑色素细胞瘤是Spitz黑色素细胞瘤的一种少见分子亚型,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具有Spitz样形态、丛状生长方式、弥漫表达ALK和ALK融合基因为特征。部分病例显示多形性和核分裂活性,需注意与Spitz黑色素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诊断 鉴别 Spitz黑色素细胞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