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袁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37-138,共2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者生理效应不足而造成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1]。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减退,甲减往往无自觉症状且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甲...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者生理效应不足而造成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1]。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减退,甲减往往无自觉症状且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是目前治疗甲减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对本院老年科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老年 替代治疗
下载PDF
30例老年肺动脉栓塞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松 余和平 顾晓丽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73-274,共2页
当栓子随着血液循环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时,病人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称为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十分凶险也十分常见的疾病,一旦误诊和延误治疗,可能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由于肺动脉栓塞并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 当栓子随着血液循环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时,病人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称为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十分凶险也十分常见的疾病,一旦误诊和延误治疗,可能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由于肺动脉栓塞并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容易误诊[1]。本研究选取了2014~2016年间在我院首诊误诊的老年肺动脉栓塞病人30例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老年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治特点,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高危因素 呼吸困难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1
3
作者 陈松 顾波 +6 位作者 王汉清 董蓓晔 易扬 赵颖丹 宣怡 李松杨 马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98-1401,1405,共5页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硝苯地平组、缬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2例。治疗后抽取外周静...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硝苯地平组、缬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2例。治疗后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血清肾功能相关指标、肾血管相关指标、病情相关指标值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Chemer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值均明显低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因子Ⅷ(vWF)、微量白蛋白(mALB)值均明显低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值高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醛固酮(ALD)值低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脂联素(APN)及miR-21水平高于硝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可以有效优化病情、抑制肾功能衰竭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硝苯地平 缬沙坦
下载PDF
偶测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松杨 顾波 +7 位作者 陈松 马骏 武立群 董蓓晔 赵颖丹 王汉清 易扬 宣怡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6-531,共6页
目的了解偶测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选择350例CKD1至5期偶测血压正常的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血压正常组(146例)和血压高值组(204例),另选择5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美国Spacelab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 目的了解偶测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选择350例CKD1至5期偶测血压正常的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血压正常组(146例)和血压高值组(204例),另选择5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美国Spacelab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24h(8:00—次日8:00)、日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的动态血压数据(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压负荷、平均动脉压)的均值。每例患者仅统计日间动态血压升高(又称隐性高血压)、夜间动态血压升高和24h动态血压升高其中一种动态血压升高类型,不重复统计。观察CKD患者的动态血压、血压模式和动态血压负荷情况,3组患者隐性高血压和昼夜节律消失的发生情况,并比较3组患者的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和动态血压负荷值。结果 350例偶测血压正常的CKD患者中,动态血压升高147例(42.0%),其中隐性高血压69例(19.7%);昼夜节律消失199例(56.9%);动态血压负荷升高204例(58.3%,以夜间动态血压负荷升高为主)。血压正常组隐性高血压发生率为11.0%(16/146),显著低于血压高值组的26.0%(53/204,P<0.01);正常对照组出现昼夜节律消失4例(8.0%)。血压正常组的偶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夜间动态血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血压高值组的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血压正常组(P值均<0.01)。血压正常组的夜间动态血压负荷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血压高值组的24h血压负荷、日间动态血压负荷、夜间动态血压负荷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血压正常组(P值均<0.01);血压高值组和血压正常组的日间收缩压负荷显著高于同组的夜间收缩压负荷(P值均<0.01),而日间舒张压负荷显著低于同组的夜间舒张压负荷(P值均<0.01)。结论在偶测血压正常的CKD患者中,存在动态血压均值升高、隐性高血压、夜间高血压、血压负荷和昼夜节律消失的情况,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偶测血压 动态血压 血压负荷 血压模式 特点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丁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033-603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无并发症者12例,合并糖尿病者30例,合并高血压者76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者32例;血脂异常者77例,血脂正常者73例。将150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无并发症者12例,合并糖尿病者30例,合并高血压者76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者32例;血脂异常者77例,血脂正常者73例。将150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稳定性、内-中膜厚度(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的差异,再依据是否检出颈动脉斑块分为两个亚组,比较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其余三组比较,无并发症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降低,稳定斑块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其余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正常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血脂异常组,而稳定斑块率显著高于血脂异常组(P<0.01)。无并发症组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均显著小于其余三组,合并高血压组以及合并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小于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组(P<0.01)。血脂正常组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血脂异常组(P<0.01)。未检出斑块组血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检出斑块组(P<0.01)。结论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加重其程度和不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颈动脉超声的检查,以及时监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变化,良好地控制脑梗死的发生与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毛剑辉 刘迟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2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医院进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试验组术前及...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医院进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试验组术前及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给予普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给药后炎症反应、ST段回落、心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时心室重构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以评价中期疗效,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以评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室重构和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更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普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梗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 被引量:10
7
作者 毛剑辉 刘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方法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治疗组(通过常规的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方法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治疗组(通过常规的溶栓治疗)30例和观察组(在常规溶栓前给予阿托伐他汀)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ST段回落、酶峰出现时间和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IL-6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0.20、0.1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α均优于常规治疗组(t=3.81、33.00、23.08,均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时间、ST段回落、酶峰出现时间和再灌注心律失常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3.04、3.01、4.90,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糖、脂蛋白、血尿酸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梅笑 袁莹 +1 位作者 乐剑培 陈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4期15-16,2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方法测定107例住院老年冠心病和脑梗...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方法测定107例住院老年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a)、UA等指标,并根据Hcy升高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FBG、TC、TG、HDL-C、LDL-C、LP(a)、UA的数值。结果Hcy升高组(A组)患者FBG、LP(a)、UA高于Hcy正常组(B组)。A组:FBG(5.51±1.30)mmol/L,TC(4.15±0.71)mmol/L,TG(1.39±1.06)mmol/L,HDL-C(1.08±0.32)mmol/L,LDL-C(2.47±0.73)mmol/L,Lp(a)(34.67±4.08)mg/dl,UA(374.11±9.87)μmol/L。B组:FBG(4.44±0.71)mmol/L,TC(4.03±1.89)mmol/L,TG(1.22±0.76)mmol/L,HDL-C(1.12±0.36)mmol/L,LDL-C(2.35±0.60)mmol/L,LP(a)(24.09±3.93)mg/dl,UA(326.79±11.96)μmol/L。两组间:FBG、LP(a)、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C、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G、LP(a)、UA与血清Hcy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脑梗死 血糖 脂蛋白 尿酸
原文传递
诊室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夜间高血压变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松杨 陈松 +3 位作者 马骏 武立群 易扬 宣怡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45-448,共4页
目的了解诊室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患者夜间血压状况,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诊室血压正常的CKD患者530例(无高血压228例,有高血压控制正常302例)。根据诊室血压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n=190),... 目的了解诊室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患者夜间血压状况,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诊室血压正常的CKD患者530例(无高血压228例,有高血压控制正常302例)。根据诊室血压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n=190),正常高值组(n=340)。采用美国Spacelab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血压监测。结果发现夜间动态血压均值升高210例,发生率39.62%(210/530),其中仅夜间出现高血压患者88例,83例患者昼夜血压均升高,39例夜间高血压伴24h动态血压均值升高。正常血压组,出现夜间高血压56例,发生率29.47%(56/190);正常高值组出现夜间高血压154例,发生率45.29%(154/3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高血压但控制正常的CKD患者与无高血压的CKD患者相比,夜间高血压发生率更高,为48% vs.2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压控制正常的CKD患者夜间高血压发生率高,在CKD患者中应提倡动态血压监测,以发现夜间高血压及其它异常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诊室血压 动态血压 夜间高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