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拆解中国农业生产率偏低之谜:发展水平与增长前景 被引量:2
1
作者 袁越 《中国经济报告》 2021年第5期60-68,共9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总体粮食安全情况。我国主粮自给率高、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当前粮食供给的主要矛盾已转为结构性短缺。在此背景下,国际比较显示,中国农业增加值总额全球领先,但农业生产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仔细拆解农业生产率的决...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总体粮食安全情况。我国主粮自给率高、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当前粮食供给的主要矛盾已转为结构性短缺。在此背景下,国际比较显示,中国农业增加值总额全球领先,但农业生产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仔细拆解农业生产率的决定因素,我国农业生产率处于世界低位主要归因于: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低附加值产品占比高;农产品损耗率高;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度高。由于土地资源禀赋的限制,中国可能难以走美国的集约化"大机械生产"道路,但可以参照日韩经验,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提高土地单产、减少损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粮食储备 农产品价格 农业生产成本 结构性短缺 低附加值产品 粮食安全 增长前景 农业生产率
下载PDF
深挖劳动力潜力 应对老龄化挑战——中国“人口红利”消退之辩 被引量:1
2
作者 袁越 《中国经济报告》 2021年第6期26-42,共17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人口要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引发了舆论的广泛担忧:人口结构的转变是否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掣肘?全球经验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确实存在...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人口要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引发了舆论的广泛担忧:人口结构的转变是否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掣肘?全球经验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确实存在负相关性,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对应年均实际GDP增速下降约0.13个百分点,这一关系具有高度统计显著性。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分解、并进行跨国比较,我们发现,中国经济40年的高增长不足以用劳动力扩张、即狭义的人口红利来解释,劳动力在部门间的有效配置以及劳动力素质提升也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劳动力扩张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贡献度不足一成,而人口要素整体的贡献度近四成。事实上,纵观各国的发展历史,狭义人口红利并非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为确保经济长期增长,最终必然要经历从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要素配置优化与效率提升的转型。未来,中国完全有能力从多个维度着手,更广泛地挖掘劳动力的潜力,提高潜在增长率,以对冲人口结构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仍具备相当规模,特别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从事农业劳动、尤其是农村地区年轻人。亟需尽快取消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各项限制。应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质,这将将成为拉动中国长期增长的动力。具体执行层面,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大力普及高中及职业教育、缩减城乡之间受教育程度的差距,这三者应当并行不悖。50-65岁高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存在提升空间,随着人均寿命的大幅提高,政府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鼓励50岁以上的人口继续积极参与劳动,充分发挥其劳动技能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潜在增长率 劳动参与率 素质提升 人口红利 人口比重 高等教育水平 统计显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