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攀鲈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本贺
李燕华
王海华
王梦杰
余连渭
李左宏
-
机构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上饶市信州区农技中心
-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第3期132-136,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2BBFL60015)
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JXARS-10)。
-
文摘
为探究攀鲈(Anabas testudineus)胚胎的发育时间和形态特征,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攀鲈受精卵为无黏性的浮性卵,卵质均匀,吸水膨胀后平均膜径为(912.92±17.07)μm;受精卵在水温(27.5±1.0)℃、溶解氧≥6.5 mg/L、pH 7.6~8.2的环境条件下,历经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26个发育时期,历时17 h 45 min孵化出膜;初孵仔鱼沉于水底,全身分布有黑色素,全长(1915.31±92.21)μm,体宽(673.85±26.99)μm,心搏率(166.9±8.5)次/min,消化道未贯通。
-
关键词
攀鲈
受精卵
胚胎发育
-
Keywords
Anabas testudineus
fertilized egg
embryonic development
-
分类号
S91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稻田+塑膜池”稻鳅综合种养试验及其效益分析
- 2
-
-
作者
余连渭
王海华
-
机构
上饶市信州区农技中心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第1期17-19,共3页
-
基金
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编号:JXARS-10)。
-
文摘
系统介绍了“稻田+塑膜池”稻鳅综合种养试验的稻田工程、水稻种植、泥鳅放养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优点、不足和发展前景。试验结束,收获水稻600 kg、泥鳅125 kg,折合667 m2产稻谷461.5 kg、泥鳅96.15 kg,两项收益合计为508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3.55,种养效益显著。
-
关键词
泥鳅
水稻
效益分析
稻田综合种养
-
分类号
S96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清水草鱼”生产技术探讨
- 3
-
-
作者
余连渭
-
机构
上饶市信州区农技中心
-
出处
《科学养鱼》
2023年第7期34-34,共1页
-
文摘
2019年,上饶市某水产公司了解到“清水草鱼”市场需求,决定试验“清水草鱼”项目,也就是购进商品草鱼,在清水中囤养两个月以后,草鱼得到瘦身,体脂减少,品质提高后高价上市,赚取差价。公司老板通过专业人士引荐到广东清远等地“清水鱼”养殖场考察后,着手购进商品草鱼进行瘦身实操。经过两个月清水吊养的草鱼没有投喂饲料,草鱼体形变长条形;体色鲜艳,显露出草鱼天然的金黄色;宰杀烹饪后肉味也不错。
-
关键词
体色
体脂
广东清远
瘦身
专业人士
吊养
品质提高
上饶市
-
分类号
S965.1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二针法”在刺鲃人繁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余连渭
胡安忠
翁福纯
-
机构
江西上饶市信州区农技中心
上饶市渔业局
信州区水产站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期7-8,共2页
-
文摘
当前,刺鲃的人工繁殖已在多地展开,但是在繁殖过程中各地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刺鲃亲鱼难以实现自然排卵受精;人工授精时,雌鱼产卵量较少。2015年5月28日-6月20日,笔者在刺鲃人工繁殖时做了激素注射的二针法不同间隔时间的对比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来源与培育试验用刺鲃亲鱼为渔场池塘培育而来,5~6冬龄,每尾体重3千克左右。
-
关键词
刺鲃
雌鱼
池塘培育
人工繁殖
培育试验
繁殖过程
孵化盘
产卵量
性腺发育
受精卵孵化
-
分类号
S9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