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李姓的构成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夫 肖凡 《上饶师专学报》 1992年第4期18-24,共7页
唐代李姓是由山东李姓、陇西李姓、诏赐李姓和其他李姓构成的。尤其是唐廷诏赐各族人员以国姓,对冲破旧有的传统宗族观念,缓和民族矛盾,加速民族融合,促进民族认同心理的发展和中华一体观念深入各族民心,有着特殊的历史作用。从唐代的... 唐代李姓是由山东李姓、陇西李姓、诏赐李姓和其他李姓构成的。尤其是唐廷诏赐各族人员以国姓,对冲破旧有的传统宗族观念,缓和民族矛盾,加速民族融合,促进民族认同心理的发展和中华一体观念深入各族民心,有着特殊的历史作用。从唐代的中华民族的新意识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大汉族主义还是民族分裂主义,都是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李姓 构成 社会意义 山东李姓 陇西李姓
全文增补中
关于编纂《朱子学研究论文论著提要》的启事
2
作者 《朱子学刊》 1993年第1期219-219,共1页
《朱子学研究论文论著提要》是上饶师专朱子学研究所承担的江西省古籍整理与研究的规划项目。编纂《提要》旨在收集1900年至今的国内外朱子学研究的论文论著,撰写内容提要,按学术分类及年代编排,力求从卷帙浩繁的朱子学研究的论文论著... 《朱子学研究论文论著提要》是上饶师专朱子学研究所承担的江西省古籍整理与研究的规划项目。编纂《提要》旨在收集1900年至今的国内外朱子学研究的论文论著,撰写内容提要,按学术分类及年代编排,力求从卷帙浩繁的朱子学研究的论文论著中理清一条线索,找出朱子学研究的历史轨迹,为朱子学研究提供系统的参考。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光靠本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恳请研究朱子学的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论文论著 古籍整理 规划项目 中理 刊物名称 茅家岭 创作动机 请寄 作者生平
原文传递
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3
作者 吴长庚 《黄山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61-66,共6页
自明代崛起的徽商,受程朱阙里的儒家传统文化熏陶,其贾而好儒诸多现实体现,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渊缘。徽商创造了儒商,形成儒商精神,仍有其现代价值。
关键词 徽商 徽州商人 儒商精神 儒家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价值 儒学 江南 新安理学 历史文化
下载PDF
婺源朱子学国际学术会综述
4
作者 常耕 永清 《朱子学刊》 1995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今年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诞辰865周年,由江西上饶朱熹故里朱子学会、安徽黄山市社联,江西、安徽两省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筹)五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0月8日至12日在朱子故里婺... 今年是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诞辰865周年,由江西上饶朱熹故里朱子学会、安徽黄山市社联,江西、安徽两省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筹)五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0月8日至12日在朱子故里婺源——黄山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及朱氏后裔计60余人。大会收到论文共38篇,除少数学者因故未能至会发言外,有23位学者作了大会报告和发言,其余30多位学者在小组会上作了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婺源 朱熹研究 江西上饶 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朱熹 文学史学 科研单位 白鹿洞书院揭示 社联
原文传递
朱子倡言絜矩之道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长庚 《朱子学刊》 1998年第1期87-103,共17页
一、朱子深研《大学》之因《大学》在阐述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时,提出了絮矩之道这一重要理论命题。《大学》本《礼记》之一章,自东汉郑玄注'三礼',把《礼记》与经今文学派的经典《仪礼》和经古文学派的经典《周礼》两书并列,《礼... 一、朱子深研《大学》之因《大学》在阐述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时,提出了絮矩之道这一重要理论命题。《大学》本《礼记》之一章,自东汉郑玄注'三礼',把《礼记》与经今文学派的经典《仪礼》和经古文学派的经典《周礼》两书并列,《礼记》便以'记'的身分上升为经典。然自郑玄至唐孔颖达,《大学》仍为《礼记》之篇,并无改变。至宋代,理学勃兴,司马光把《大学》从《礼记》中独立出来,撰为《大学广义》,《大学》便为理学家所重,二程皆移易原文章节,而各成《大学定本》,以《大学》为孔子遗书。此后,专门研究《大学》者渐多,朱子有《大学章句》一卷,《大学或问》二卷,又合《中庸》、《论语》、《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经古文学派 经今文学派 东汉郑玄 理论命题 《仪礼》 二程 三礼 《大学》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王阳明“心即性”命题的历史贡献
6
作者 饶祖天 《朱子学刊》 1996年第1期280-288,共9页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在建构他们的政治、经济、伦理、教育等学说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有一个关于人性的假设,以此作为提出这些学说的理论依据之一。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建构了他的仁政学说,而荀子基于人性本恶的假设,提出了法治的主张。人...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在建构他们的政治、经济、伦理、教育等学说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有一个关于人性的假设,以此作为提出这些学说的理论依据之一。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建构了他的仁政学说,而荀子基于人性本恶的假设,提出了法治的主张。人性问题已成为古代思想家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明代著名心学家王阳明以前,我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次上论述人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心学 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 人的自然属性 古代思想家 人的社会属性 思想资料 心即理 仁义礼智 知行合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