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7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婺源螺绿的加工技术
1
作者
金彩虹
俞继生
+1 位作者
汪松能
汪康宁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4期37-37,共1页
婺源螺绿是一种用中档原料生产的螺形绿茶,由于品质好价位合理,而成为大众的抢手货。本文将其制作技术要领作一介绍。
关键词
螺绿
品质
技术
提香
婺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上饶茶业之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英
汪松能
曹玉林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茶业
“茶圣”陆羽
技术推广
年平均气温
气候温和
茶树生长
文化底蕴
文化宣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发婺源茶文化旅游的构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松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共3页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婺源县
绿茶
开发
江西省
金三角
中国
茶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俞素琴
汪松能
王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337-337,340,共2页
介绍了白牡丹茶饼的加工技术,包括鲜叶加工技术和茶饼制作技术,以期为白牡丹茶饼制作工艺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白牡丹
茶饼
加工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婺源茶园蜘蛛种类调查简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熊忠华
杨子琦
+5 位作者
马平
程国兴
金元养
程根明
汪荣灶
俞健文
《江西植保》
2010年第4期156-158,共3页
本文对江西婺源茶区的蜘蛛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隶属于9科31种;同时明确了优势种群为肖蛸科的鳞纹肖蛸,管巢蛛科的斑纹管巢蛛和拟日本巢蛛。
关键词
婺源
茶园
蜘蛛
优势种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茶园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6
作者
汪松能
《中国茶叶》
2010年第5期30-31,共2页
一、夯实茶园基础 高产茶园取决于4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土壤理化性状,二是土壤肥力,三是栽培管理措施,四是茶树品种。只有打好茶园基础,茶叶丰产、优质才有可能。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茶园
江西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肥力
栽培管理
茶树品种
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婺源茶业生态旅游资源初考
7
作者
汪荣灶
董学友
李宗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2-384,共3页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
茶业
婺源
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
生活区域
自然协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茶园常见食叶象甲成虫的盛发期与防治技术
8
作者
俞素琴
汪荣灶
王林志
《中国茶叶》
2009年第4期33-33,共1页
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种类多,分布广。在茶园中,象甲主要以成虫危害茶树芽叶,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江西茶园中该类害虫不论是危害面积还是虫口密度均比过去有所增加,且有日趋严重之势。
关键词
象甲科
防治技术
茶园
成虫
江西
盛发期
虫口密度
鞘翅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花树底茶的手工采制技术
9
作者
汪荣灶
欧阳顺根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桂花树
贡茶
采制技术
手工
婺源县
江西省
大城市
茶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婺源大畈茶叶生产历史概况
10
作者
汪松能
江茗
金彩虹
《茶叶》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本文介绍了江西婺源乡村的茶树栽培管理和茶叶初精制技术以及茶叶贸易的历史概况。简要描述了大畈茶叶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茶叶生产
历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品白茶太姥银针加工技术
11
作者
汪松能
倪立新
+1 位作者
万玲
俞素琴
《中国茶叶加工》
2012年第1期36-37,42,共3页
本文简述了太姥银针的创制历史、品质特点,总结了太姥银针鲜叶采摘方法、鲜叶加工和毛茶加工技术。太姥银针鲜叶加工主要分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毛茶加工分抖筛、风选、平圆筛、拣剔、包装、装箱工序。
关键词
白茶
太姥银针
品质
加工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灯茶的制作技术
12
作者
汪松能
《蚕桑茶叶通讯》
2009年第5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名优茶
制作技术
灯
制茶原料
机器设备
低温保存
包装贮存
采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牡丹茶加工技术
13
作者
杨学农
陈星
+1 位作者
董学友
汪松能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361-361,共1页
介绍了白茶类茶叶白牡丹茶的品质特点,从萎凋、烘焙等方面总结了其加工技术,以期为茶叶的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牡丹茶
品质特点
加工技术
萎凋
烘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艺茶制作技术
14
作者
杨学农
张辉海
+1 位作者
俞素琴
汪松能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316-316,321,共2页
介绍了玫瑰茶、龙凤茶、仙人茶、绿球茶、玉环茶等5种工艺茶的制作方法,以期为旅游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艺茶
品质
制作方法
旅游产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姥银针加工技术
15
作者
杨学农
王燕
汪松能
《蚕桑茶叶通讯》
2011年第5期35-36,共2页
介绍了福鼎白茶中的极品太姥银针的品质特点、鲜叶采摘方法、初制加工技术和毛茶精制。着重阐述了太姥银针制法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白茶
太姥银针
加工
萎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婺源上晓起村的茶文化价值
16
作者
刘立玉
卢锴
《蚕桑茶叶通讯》
2012年第6期29-30,共2页
对婺源县上晓起村"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茶文化内容及其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
茶文化
水动力制茶作坊
茶文化价值
婺源
上晓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的营养与保健
被引量:
6
17
作者
李英
汪松能
王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保健饮料
营养成分
茶叶
神农氏
远古时代
防病治病
茶树
叶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0.3%苦参碱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9
18
作者
刘碧堂
石和芹
+1 位作者
汪荣灶
廖满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31-4632,465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农药苦参碱对小绿叶蝉、茶蚕的防治效果。[方法]设置小区试验、大田防治试验和室内试验,测定苦参碱对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结果]小区试验喷施0.3%苦参碱水剂1000、1200倍液后1、5d,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优...
[目的]探讨生物农药苦参碱对小绿叶蝉、茶蚕的防治效果。[方法]设置小区试验、大田防治试验和室内试验,测定苦参碱对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结果]小区试验喷施0.3%苦参碱水剂1000、1200倍液后1、5d,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优于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后10d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蚜虱净相近,但0.3苦参碱水剂1200倍液不及蚜虱净;大田试验中,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喷后5、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56%和80.16%;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对茶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结论]苦参碱对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蚕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苦参碱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职茶文化专业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
3
19
作者
汪松能
杨学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1-314,共4页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的金三角一婺源,这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是茶叶的盛产地,历代为贡品,素有“书乡”、“茶乡”之称。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历史上孕育...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的金三角一婺源,这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是茶叶的盛产地,历代为贡品,素有“书乡”、“茶乡”之称。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历史上孕育了大批志士仁人。婺源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当代茶圣王泽农的故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高职
职业技术学院
婺源
金三角
哲学家
教育家
茶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北各时期茶树病虫发生特点与治理
被引量:
3
20
作者
汪荣灶
王林志
程小燕
《中国茶叶》
2009年第11期25-27,共3页
一、越冬休眠期 茶树越冬休眠期间(11月至次年2月),随着气温下降,各种病虫先后潜伏越冬。结合茶园冬季管理,不失时机地开展病虫害越冬防治,对减轻来年的病虫为害作用显著,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病虫发生特点
茶树
越冬防治
治理
赣北
冬季管理
综合防治
休眠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婺源螺绿的加工技术
1
作者
金彩虹
俞继生
汪松能
汪康宁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4期37-37,共1页
文摘
婺源螺绿是一种用中档原料生产的螺形绿茶,由于品质好价位合理,而成为大众的抢手货。本文将其制作技术要领作一介绍。
关键词
螺绿
品质
技术
提香
婺源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上饶茶业之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英
汪松能
曹玉林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茶业
“茶圣”陆羽
技术推广
年平均气温
气候温和
茶树生长
文化底蕴
文化宣传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发婺源茶文化旅游的构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松能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共3页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婺源县
绿茶
开发
江西省
金三角
中国
茶叶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被引量:
2
4
作者
俞素琴
汪松能
王燕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337-337,340,共2页
文摘
介绍了白牡丹茶饼的加工技术,包括鲜叶加工技术和茶饼制作技术,以期为白牡丹茶饼制作工艺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白牡丹
茶饼
加工技术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婺源茶园蜘蛛种类调查简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熊忠华
杨子琦
马平
程国兴
金元养
程根明
汪荣灶
俞健文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
学院
江西省
婺源
县茶业局
江西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江西省
婺源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出处
《江西植保》
2010年第4期156-158,共3页
基金
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479)
文摘
本文对江西婺源茶区的蜘蛛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隶属于9科31种;同时明确了优势种群为肖蛸科的鳞纹肖蛸,管巢蛛科的斑纹管巢蛛和拟日本巢蛛。
关键词
婺源
茶园
蜘蛛
优势种群
Keywords
Wuyuan
tea plantation
spider
dominant population
分类号
Q959.226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茶园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6
作者
汪松能
机构
江西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中国茶叶》
2010年第5期30-31,共2页
文摘
一、夯实茶园基础 高产茶园取决于4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土壤理化性状,二是土壤肥力,三是栽培管理措施,四是茶树品种。只有打好茶园基础,茶叶丰产、优质才有可能。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茶园
江西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肥力
栽培管理
茶树品种
基础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婺源茶业生态旅游资源初考
7
作者
汪荣灶
董学友
李宗刚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2-384,共3页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
茶业
婺源
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
生活区域
自然协调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茶园常见食叶象甲成虫的盛发期与防治技术
8
作者
俞素琴
汪荣灶
王林志
机构
江西省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中国茶叶》
2009年第4期33-33,共1页
文摘
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种类多,分布广。在茶园中,象甲主要以成虫危害茶树芽叶,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江西茶园中该类害虫不论是危害面积还是虫口密度均比过去有所增加,且有日趋严重之势。
关键词
象甲科
防治技术
茶园
成虫
江西
盛发期
虫口密度
鞘翅目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花树底茶的手工采制技术
9
作者
汪荣灶
欧阳顺根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婺源
县紫阳镇人民政府
出处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桂花树
贡茶
采制技术
手工
婺源县
江西省
大城市
茶园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婺源大畈茶叶生产历史概况
10
作者
汪松能
江茗
金彩虹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茶叶》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江西婺源乡村的茶树栽培管理和茶叶初精制技术以及茶叶贸易的历史概况。简要描述了大畈茶叶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茶叶生产
历史
Keywords
tea production
history
tea growing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品白茶太姥银针加工技术
11
作者
汪松能
倪立新
万玲
俞素琴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2年第1期36-37,42,共3页
文摘
本文简述了太姥银针的创制历史、品质特点,总结了太姥银针鲜叶采摘方法、鲜叶加工和毛茶加工技术。太姥银针鲜叶加工主要分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毛茶加工分抖筛、风选、平圆筛、拣剔、包装、装箱工序。
关键词
白茶
太姥银针
品质
加工技术
Keywords
White Tea, Taimu Yinzhen, Quality,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灯茶的制作技术
12
作者
汪松能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9年第5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名优茶
制作技术
灯
制茶原料
机器设备
低温保存
包装贮存
采摘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牡丹茶加工技术
13
作者
杨学农
陈星
董学友
汪松能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361-361,共1页
文摘
介绍了白茶类茶叶白牡丹茶的品质特点,从萎凋、烘焙等方面总结了其加工技术,以期为茶叶的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牡丹茶
品质特点
加工技术
萎凋
烘焙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艺茶制作技术
14
作者
杨学农
张辉海
俞素琴
汪松能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316-316,321,共2页
文摘
介绍了玫瑰茶、龙凤茶、仙人茶、绿球茶、玉环茶等5种工艺茶的制作方法,以期为旅游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艺茶
品质
制作方法
旅游产品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姥银针加工技术
15
作者
杨学农
王燕
汪松能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上饶
职业
技术
学院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11年第5期35-36,共2页
文摘
介绍了福鼎白茶中的极品太姥银针的品质特点、鲜叶采摘方法、初制加工技术和毛茶精制。着重阐述了太姥银针制法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白茶
太姥银针
加工
萎凋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婺源上晓起村的茶文化价值
16
作者
刘立玉
卢锴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12年第6期29-30,共2页
文摘
对婺源县上晓起村"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茶文化内容及其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
茶文化
水动力制茶作坊
茶文化价值
婺源
上晓起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的营养与保健
被引量:
6
17
作者
李英
汪松能
王燕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上饶
职业
技术
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保健饮料
营养成分
茶叶
神农氏
远古时代
防病治病
茶树
叶子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0.3%苦参碱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9
18
作者
刘碧堂
石和芹
汪荣灶
廖满英
机构
江西生物科技
职业
学院
江西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江西抚州
职业
技术
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31-4632,4653,共3页
基金
江西省2009年农牧渔业科研项目基金(NY0908)
文摘
[目的]探讨生物农药苦参碱对小绿叶蝉、茶蚕的防治效果。[方法]设置小区试验、大田防治试验和室内试验,测定苦参碱对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结果]小区试验喷施0.3%苦参碱水剂1000、1200倍液后1、5d,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优于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后10d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蚜虱净相近,但0.3苦参碱水剂1200倍液不及蚜虱净;大田试验中,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喷后5、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56%和80.16%;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对茶蚕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结论]苦参碱对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蚕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苦参碱
防治效果
Keywords
Empoasca (E.) vitis Gothe
Matrine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职茶文化专业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
3
19
作者
汪松能
杨学农
机构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1-314,共4页
文摘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的金三角一婺源,这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是茶叶的盛产地,历代为贡品,素有“书乡”、“茶乡”之称。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历史上孕育了大批志士仁人。婺源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当代茶圣王泽农的故里。
关键词
茶文化
高职
职业技术学院
婺源
金三角
哲学家
教育家
茶叶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北各时期茶树病虫发生特点与治理
被引量:
3
20
作者
汪荣灶
王林志
程小燕
机构
江西省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
出处
《中国茶叶》
2009年第11期25-27,共3页
文摘
一、越冬休眠期 茶树越冬休眠期间(11月至次年2月),随着气温下降,各种病虫先后潜伏越冬。结合茶园冬季管理,不失时机地开展病虫害越冬防治,对减轻来年的病虫为害作用显著,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病虫发生特点
茶树
越冬防治
治理
赣北
冬季管理
综合防治
休眠期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婺源螺绿的加工技术
金彩虹
俞继生
汪松能
汪康宁
《中国茶叶加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略论上饶茶业之发展
李英
汪松能
曹玉林
《蚕桑茶叶通讯》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开发婺源茶文化旅游的构想
汪松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俞素琴
汪松能
王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西婺源茶园蜘蛛种类调查简记
熊忠华
杨子琦
马平
程国兴
金元养
程根明
汪荣灶
俞健文
《江西植保》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江西茶园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汪松能
《中国茶叶》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婺源茶业生态旅游资源初考
汪荣灶
董学友
李宗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江西茶园常见食叶象甲成虫的盛发期与防治技术
俞素琴
汪荣灶
王林志
《中国茶叶》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桂花树底茶的手工采制技术
汪荣灶
欧阳顺根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婺源大畈茶叶生产历史概况
汪松能
江茗
金彩虹
《茶叶》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极品白茶太姥银针加工技术
汪松能
倪立新
万玲
俞素琴
《中国茶叶加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灯茶的制作技术
汪松能
《蚕桑茶叶通讯》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白牡丹茶加工技术
杨学农
陈星
董学友
汪松能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工艺茶制作技术
杨学农
张辉海
俞素琴
汪松能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太姥银针加工技术
杨学农
王燕
汪松能
《蚕桑茶叶通讯》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婺源上晓起村的茶文化价值
刘立玉
卢锴
《蚕桑茶叶通讯》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茶叶的营养与保健
李英
汪松能
王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0.3%苦参碱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
刘碧堂
石和芹
汪荣灶
廖满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高职茶文化专业建设的探讨
汪松能
杨学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赣北各时期茶树病虫发生特点与治理
汪荣灶
王林志
程小燕
《中国茶叶》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