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桫椤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生产力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元丹 江洪 +6 位作者 余树全 周国模 王彬 彭少麟 彭长辉 常杰 魏晓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4-1300,共7页
活化石植物是最接近于化石物种的现存相似种,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保守性。利用活化石植物生态系统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的进化趋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该研究中利用标准地-标准木法调查了活化石物种树蕨桫椤(Alsophila spinulo... 活化石植物是最接近于化石物种的现存相似种,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保守性。利用活化石植物生态系统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的进化趋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该研究中利用标准地-标准木法调查了活化石物种树蕨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与现存的裸子植物为优势种的生态系统和被子植物为优势种的生态系统相比,桫椤的生物量(36.151±8.159MgC·hm–2)和生产力(2.535±0.174MgC·hm–2·a–1)都比较小。与植物化石调查方法相比,活化石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在描述古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进化趋势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手段,并且有助于进一步的理解全球碳平衡演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石 桫椤 碳固存能力
下载PDF
赣南森林生态系统倒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春生 刘苑秋 +5 位作者 魏晓华 李晓东 刘亮英 欧阳勋志 郭晓敏 张文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41-45,共5页
对赣南地区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马尾松林4种不同森林类型30个样地内不同分解等级倒木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倒木生物量和材积分别为0.04~14.60 t/hm2、0.60~23.00 m3/hm2,常绿阔叶林倒木生物量和材积... 对赣南地区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马尾松林4种不同森林类型30个样地内不同分解等级倒木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倒木生物量和材积分别为0.04~14.60 t/hm2、0.60~23.00 m3/hm2,常绿阔叶林倒木生物量和材积最大,且与其他森林类型差异显著;不同分解等级倒木比例差异较大,中度分解倒木所占比例最大,为60.7%,轻度、重度所占比例分别为22.1%、17.2%;赣南森林倒木材积分布以Ⅴ径级木(中央直径≥20 cm)为主,占36.4%,Ⅲ径级木(中央直径10~15 cm)次之,占25.8%,Ⅰ径级木(中央直径0~5 cm)最小,占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木 生物量 材积 径级 分解等级 赣南地区
下载PDF
FORECAST模型在全球针叶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建 江洪 +2 位作者 接程月 辛赞红 魏晓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4,共8页
FORECAST模型是一个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林分水平模型,它可以模拟多种管理策略对森林的影响来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服务。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几种针叶树种,... FORECAST模型是一个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林分水平模型,它可以模拟多种管理策略对森林的影响来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服务。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几种针叶树种,其中包括小干松(Pinus contorta)、欧洲赤松(P.sylvestris)、花旗松(Pseudotsugamenziesi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云杉(Picea asperata)、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对FORECAST模型在其研究上的应用进行简介,通过对各种管理策略的结果分析,探讨各树种的合理管理模式,并利用FORECAST模型解决研究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水平模型 FORECAST模型 森林生态系统 针叶树
下载PDF
中亚热带典型森林倒木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春生 刘苑秋 +6 位作者 魏晓华 李晓东 刘亮英 欧阳勋志 郭晓敏 张文元 莫其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地区的江西省内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类型林内倒木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典型森林133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对样方内直径≧1 cm,长度...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地区的江西省内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类型林内倒木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典型森林133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对样方内直径≧1 cm,长度≧1 m的倒木逐一测量其中央直径和长度,并记录其分解程度和树种组成。[结果]表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倒木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0.684 t·hm^(-2)、0.279 tc·hm^(-2)和0.553 t·hm^(-2)、0.207 tc·hm^(-2),常绿阔叶林和次生常绿阔叶林分别为11.293 t·hm^(-2)、4.781 tc·hm^(-2)和1.888 t·hm^(-2)、0.812 tc·hm^(-2),松阔混交林和杉阔混交林分别为1.248 t·hm^(-2)、0.521 tc·hm^(-2)和1.28 t·hm^(-2)、0.432 tc·hm^(-2);针叶林中Ⅱ、Ⅲ径级倒木生物量较大且与其他两个径级差异显著,针阔混交林中Ⅱ径级倒木与Ⅰ、Ⅲ径级倒木生物量差异显著,常绿阔叶林林内Ⅰ径级倒木生物量与Ⅱ、Ⅲ、Ⅳ和Ⅴ径级差异显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度分解倒木生物量最大分别为0.332 t·hm^(-2)、0.321 t·hm^(-2),且分别显著大于相应林分类型中的轻度和重度分解倒木;常绿阔叶林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规律。[结论]中亚热带地区典型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倒木生物量差异显著,而针阔混交林差异不显著。3种森林类型(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倒木碳储量差异显著。江西森林倒木主要分布在5 10 cm和10 15 cm的Ⅱ、Ⅲ径级,且主要处于中度分解等级。针阔混交林(松阔和杉阔)倒木主要分布在海拔700 m以下,常绿阔叶林倒木分布在海拔650 m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倒木由于其较大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可能会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碳循环中扮演重要的作用,且在未来的森林经营和管理中应该重视倒木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典型森林 倒木 生物量-碳储量 分布格局
下载PDF
FORECAST模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接程月 辛赞红 +2 位作者 信晓颖 江洪 魏晓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915,共7页
数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科学家和政府决策人员进行规划和预测。最近几十年来,数学模型、经验模型和基于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的大量涌现,为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就是一类非常重要... 数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科学家和政府决策人员进行规划和预测。最近几十年来,数学模型、经验模型和基于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的大量涌现,为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就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林业模型。FORECAST模型,是一个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林分水平模型。它可以模拟多种管理策略对森林的影响,而且能够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服务。主要从FORECAST模型的发展概况、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并针对目前该模型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FORECAST模型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管理 趋势预测
下载PDF
川西北米亚罗地区雪积/雪融光谱测量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简季 江洪 江子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1365,共5页
山地冰盖和积雪在全球很多地区的水分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面积山地冰盖和积雪的测量方法主要依靠遥感测量方法。为使用遥感反演某地区山地冰盖和积雪的储存量,了解其光谱特征是快速、准确建立反演算法的基础。以川西北米亚罗... 山地冰盖和积雪在全球很多地区的水分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面积山地冰盖和积雪的测量方法主要依靠遥感测量方法。为使用遥感反演某地区山地冰盖和积雪的储存量,了解其光谱特征是快速、准确建立反演算法的基础。以川西北米亚罗地区为研究区,布设了24个测控点,在2007年1月利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该地区积雪进行了积雪反射光谱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米亚罗地区,1 026,1 256,1 493和1 990 nm是积雪的特征吸收谷,积雪表面光谱反射率与积雪厚度有关,同时,积雪在不同深度所表现的反射光谱特性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地区 雪积/雪融 光谱测量 光谱分析
下载PDF
模拟轮伐期长短对杉木人工林氮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辛赞红 江洪 +3 位作者 接程月 魏晓华 BLANCO Juan 周国模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5-862,共8页
近年来由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连栽造成生产力日趋下降,已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的持续经营。运用FORECAST模型模拟杉木人工林在200 a间的生长情况,从而揭示其在不同轮伐期下氮循环的特点。模拟分好、中、差3种立地条件和10,25,... 近年来由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连栽造成生产力日趋下降,已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的持续经营。运用FORECAST模型模拟杉木人工林在200 a间的生长情况,从而揭示其在不同轮伐期下氮循环的特点。模拟分好、中、差3种立地条件和10,25,50 a等3个不同的轮伐期长度。预测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氮的吸收量和归还量都随着轮伐期的增长而增加;叶片氮的含量也随着轮伐期的增长而增大;土壤有效氮在25 a轮伐期时下降,而后随着轮伐期变长又有所回升。以中等立地为例,10,25,50 a轮伐期土壤有效氮的200 a的平均值分别为96.24,86.87和96.07 kg.hm-2;吸收氮的平均值分别为49.22,58.44和69.07 kg.hm-2;凋落物形式归还氮的平均值分别为26.75,44.76和60.74 kg.hm-2。随着轮伐期增长,氮的循环系数增大,不同轮伐期的前4个轮伐期(前4代)氮的循环系数分别为0.544,0.766,0.847和0.879。模型预测的氮的吸收量与实测值具有很高的拟合度,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杉木 轮伐期 氮动态 FORECAST模型
下载PDF
森林溪流倒木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魏晓华 代力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8-1029,共12页
溪流倒木是指在河流中长度大于1m、直径大于10cm的死木。溪流倒木在森林河流中(特别是较小的河流中)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结构成分。该文综述了近30年溪流倒木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北美),总结溪流倒木在河流形态、碳循环、泥沙与养分拦截... 溪流倒木是指在河流中长度大于1m、直径大于10cm的死木。溪流倒木在森林河流中(特别是较小的河流中)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结构成分。该文综述了近30年溪流倒木的研究成果(主要来自北美),总结溪流倒木在河流形态、碳循环、泥沙与养分拦截、水生生境的形成、水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倒木的时间动态性与空间变异性,以及干扰(包括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与倒木存留量及分布的关系。此外,该文也探讨了溪流倒木的生态管理模式及未来研究方向。大量的研究证明,溪流倒木对森林水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它的存留量、分布以及它的生态意义因所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河流大小不同而异。随着河流宽度的增加,倒木的存留量及它对河流的影响减少,并且倒木的分布以单个为主变为聚集体为主。单个倒木的直径则随河流宽度增加而增大。倒木也呈现十分明显的时间动态性,而这种动态往往是由大规模毁灭性的森林干扰(火、风倒等)所驱动的。研究倒木的时空变异性及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对倒木的不同影响对于保持倒木的生态功能是十分必要的。该文还对中国开展溪流倒木的生态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流倒木 生态功能 倒木时空变异性 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